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总结孔子和曾子思想中有关“孝”的内容,梳理了二者的继承关系。本文认为,曾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孝道思想的同时,也超越了孔子对“孝”的原有认识,极大地泛化了“孝”的概念,形成了自己的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孝 曾子 孔子
一、孔子的孝道思想
一般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或者说,可以把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概括为“仁”学思想。而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根本则是“孝”。孔子有关“孝”的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子女对父母要恭敬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从来没有强调过子女必须在物质生活上供养和照料父母,这不是他不重视这个问题,而是他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根本无需多言。相对于物质上的供养,孔子更看重的是子女对父母态度上的恭敬和感情上的亲近。他认为这种恭敬的态度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二)子女对父母要以礼事之 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和言行具体该如何把握,孔子提出用“礼”来规范和引导。《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倡导的“礼”对人的一言一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关的规范,其中自然也包括子女对父母的态度。这里尤其要说明的是,孔子提出的事亲之礼还包括丧葬的礼制,这对后世的孝道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子女对父母要顺从 孔子所说的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儒家主要强调的是对父亲的顺从)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态度上对父母要恭敬和服从,不能违抗父母的教导和命令;另一方面,子女要在事业上和思想上模仿、继承父母。《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孝道基本属于正常的人伦道德范畴,“孝”的内涵也没有涉及哲学意义和政治领域。
二、曾子对孔子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曾子有关孝道的论述很多,其根源基本来自于孔子的孝道思想。比如,曾子非常重视子女对父母的恭敬,《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从人伦道德这个角度看,曾子在完全继承孔子孝道思想的同时,也有所阐发。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一)自尊自爱是孝 《孝经》中借孔子之口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其实是曾子的思想(按:关于《孝经》的真正作者尚有争议,本文暂且将《孝经》全书看作曾子思想的体现)。《礼记·祭义》:“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曾子认为,子女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父母所赐,而且为父母所牵挂;更重要的是在品德上和言行举止上应该自尊自爱,按照礼的规范来做,这关乎父母和整个家族的声誉。
(二)委婉进谏是孝 孔子虽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但并非认为父母不会犯错误,他在《论语·里仁》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子女可以委婉地向父母提出建议。对这一点,曾子是很赞同的。《孝经·谏诤章》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想的阐发。至于子女如何判断父母的言行是否正确,曾子提出以“道”作为标准。《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曾子曰:‘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
(三)慎终追远是孝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对丧葬之礼的重视是继承自孔子的观点,而且他还对这种思想做了进一步阐发。《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中曾子说:“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者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可见,曾子把丧葬之礼看成是评判孝子的重要标准,将其置于孝道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了。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曾子和孔子关于孝道思想的明显传承关系。然而,曾子对“孝”的认识和解读却远不止如此,大大超越了孔子在伦理道德范畴下对“孝”的定义。
三、曾子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曾子虽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泛化了孔子的“孝”的概念,将孝道从伦理道德范畴拓展到了哲学范畴和政治范畴。“孝”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只是一个道德上的基础性概念,而在曾子的思想中则变成了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曾子把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变异成为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了。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概括曾子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一)“孝”等同于天道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关注人生、关注现世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因此孔子几乎不讨论宇宙哲学的根本命题。当然,孔子并不是无神论者。与道家“道”的概念相对,儒家将宇宙的本原和世界的终极规律称为天或者天道。
而在曾子的思想中,“孝”上升到了近似天道的崇高地位。《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曾子把“孝”看作了天地间最根本的规律,这已大大超越了人类道德的范畴。而且,曾子还赋予孝道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孝经·感应章》:“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就使得“孝”更接近“天道”甚至是“神”的概念了。也就是说,人在世间的道德表现会受到上天的监督和奖惩。这与孔子思想中“孝”的概念真是相去甚远了。同时,这也成为汉代儒家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的理论依据。
(二)“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核心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仁”也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核心和最高境界。而在曾子的思想体系中,他用“孝”来统领一切伦理道德,将“孝”看作人类品德的最高境界。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恭、忠、敬、信、勇等各种道德,都被囊括到了“孝”的内涵之中。而在孔子思想当中,“孝”与以上的道德概念都是并列的关系,并且是围绕在“仁”这个核心周围的。 此外,曾子还将“孝”视为调节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这实际上又取代了“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此处曾子将“孝”解读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具备永恒特质的真理,已经完全脱离了孔子思想中的“孝”的概念。
(三)“孝”是治国的根本方略 在孔子思想中,“孝”作为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被视为君子管理家族的基本准则。而到了曾子的思想中,以家国同构的宗法制政治模式为基础,将“孝”与“忠”等同起来,使孝道成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方略。
《孝经·士章》:“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一语道破了曾子提倡孝道的政治目的。整部《孝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阐述“孝”与“忠”的关系,难怪有人说:与其叫《孝经》,不如叫《忠经》。《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鉴于儒家对现世和天下的关注,我们可以推测,曾子对伦理道德的“孝”的提倡只是为“孝”的政治功能提供理论基础,这也就是后人总结的“以孝劝忠”。
由于当时社会等级化的时代特征,曾子的政治化的孝道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孝经》的“天子章”至“庶人章”,用六章的篇幅分别定义了六个阶层人的不同的“孝”的要求(详见原书,文烦不引)。而这六种“孝”的内涵差别很大,除了庶人的孝接近一般伦理道德的孝之外,其他几种或说忠顺,或言富贵,都带有政治色彩。实际这还是曾子在借助“孝”来宣扬全社会对上层统治者的忠顺,并希望以这种理论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曾子的“孝”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影响
曾子极力泛化的“孝”,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忠孝观念,由于符合等级社会的时代要求和为政者巩固统治的目的,从汉代开始便受到了历朝统治者的青睐。于是,“孝”逐渐成为汉族文化中无上崇高的道德要求,甚至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律条文。一方面,忠孝思想对于稳定封建社会的秩序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使孝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物极必反,由此发展出的愚孝、愚忠以及关于“孝”的神秘主义倾向,都是封建社会的糟粕,是我们今天必须予以抛弃的。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4] 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J].孔子研究,1987(2).
[6] 贾继海.曾子对孔子孝道观的继承[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关键词:孝 曾子 孔子
一、孔子的孝道思想
一般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或者说,可以把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概括为“仁”学思想。而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根本则是“孝”。孔子有关“孝”的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子女对父母要恭敬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从来没有强调过子女必须在物质生活上供养和照料父母,这不是他不重视这个问题,而是他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根本无需多言。相对于物质上的供养,孔子更看重的是子女对父母态度上的恭敬和感情上的亲近。他认为这种恭敬的态度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二)子女对父母要以礼事之 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和言行具体该如何把握,孔子提出用“礼”来规范和引导。《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倡导的“礼”对人的一言一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关的规范,其中自然也包括子女对父母的态度。这里尤其要说明的是,孔子提出的事亲之礼还包括丧葬的礼制,这对后世的孝道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子女对父母要顺从 孔子所说的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儒家主要强调的是对父亲的顺从)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态度上对父母要恭敬和服从,不能违抗父母的教导和命令;另一方面,子女要在事业上和思想上模仿、继承父母。《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孝道基本属于正常的人伦道德范畴,“孝”的内涵也没有涉及哲学意义和政治领域。
二、曾子对孔子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曾子有关孝道的论述很多,其根源基本来自于孔子的孝道思想。比如,曾子非常重视子女对父母的恭敬,《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从人伦道德这个角度看,曾子在完全继承孔子孝道思想的同时,也有所阐发。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一)自尊自爱是孝 《孝经》中借孔子之口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其实是曾子的思想(按:关于《孝经》的真正作者尚有争议,本文暂且将《孝经》全书看作曾子思想的体现)。《礼记·祭义》:“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曾子认为,子女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父母所赐,而且为父母所牵挂;更重要的是在品德上和言行举止上应该自尊自爱,按照礼的规范来做,这关乎父母和整个家族的声誉。
(二)委婉进谏是孝 孔子虽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但并非认为父母不会犯错误,他在《论语·里仁》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子女可以委婉地向父母提出建议。对这一点,曾子是很赞同的。《孝经·谏诤章》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想的阐发。至于子女如何判断父母的言行是否正确,曾子提出以“道”作为标准。《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曾子曰:‘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
(三)慎终追远是孝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对丧葬之礼的重视是继承自孔子的观点,而且他还对这种思想做了进一步阐发。《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中曾子说:“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者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可见,曾子把丧葬之礼看成是评判孝子的重要标准,将其置于孝道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了。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曾子和孔子关于孝道思想的明显传承关系。然而,曾子对“孝”的认识和解读却远不止如此,大大超越了孔子在伦理道德范畴下对“孝”的定义。
三、曾子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曾子虽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泛化了孔子的“孝”的概念,将孝道从伦理道德范畴拓展到了哲学范畴和政治范畴。“孝”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只是一个道德上的基础性概念,而在曾子的思想中则变成了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曾子把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变异成为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了。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概括曾子以“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一)“孝”等同于天道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关注人生、关注现世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因此孔子几乎不讨论宇宙哲学的根本命题。当然,孔子并不是无神论者。与道家“道”的概念相对,儒家将宇宙的本原和世界的终极规律称为天或者天道。
而在曾子的思想中,“孝”上升到了近似天道的崇高地位。《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曾子把“孝”看作了天地间最根本的规律,这已大大超越了人类道德的范畴。而且,曾子还赋予孝道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孝经·感应章》:“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就使得“孝”更接近“天道”甚至是“神”的概念了。也就是说,人在世间的道德表现会受到上天的监督和奖惩。这与孔子思想中“孝”的概念真是相去甚远了。同时,这也成为汉代儒家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的理论依据。
(二)“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核心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仁”也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核心和最高境界。而在曾子的思想体系中,他用“孝”来统领一切伦理道德,将“孝”看作人类品德的最高境界。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恭、忠、敬、信、勇等各种道德,都被囊括到了“孝”的内涵之中。而在孔子思想当中,“孝”与以上的道德概念都是并列的关系,并且是围绕在“仁”这个核心周围的。 此外,曾子还将“孝”视为调节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这实际上又取代了“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此处曾子将“孝”解读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具备永恒特质的真理,已经完全脱离了孔子思想中的“孝”的概念。
(三)“孝”是治国的根本方略 在孔子思想中,“孝”作为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被视为君子管理家族的基本准则。而到了曾子的思想中,以家国同构的宗法制政治模式为基础,将“孝”与“忠”等同起来,使孝道成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方略。
《孝经·士章》:“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一语道破了曾子提倡孝道的政治目的。整部《孝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阐述“孝”与“忠”的关系,难怪有人说:与其叫《孝经》,不如叫《忠经》。《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鉴于儒家对现世和天下的关注,我们可以推测,曾子对伦理道德的“孝”的提倡只是为“孝”的政治功能提供理论基础,这也就是后人总结的“以孝劝忠”。
由于当时社会等级化的时代特征,曾子的政治化的孝道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孝经》的“天子章”至“庶人章”,用六章的篇幅分别定义了六个阶层人的不同的“孝”的要求(详见原书,文烦不引)。而这六种“孝”的内涵差别很大,除了庶人的孝接近一般伦理道德的孝之外,其他几种或说忠顺,或言富贵,都带有政治色彩。实际这还是曾子在借助“孝”来宣扬全社会对上层统治者的忠顺,并希望以这种理论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曾子的“孝”思想体系对后世的影响
曾子极力泛化的“孝”,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忠孝观念,由于符合等级社会的时代要求和为政者巩固统治的目的,从汉代开始便受到了历朝统治者的青睐。于是,“孝”逐渐成为汉族文化中无上崇高的道德要求,甚至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律条文。一方面,忠孝思想对于稳定封建社会的秩序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使孝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物极必反,由此发展出的愚孝、愚忠以及关于“孝”的神秘主义倾向,都是封建社会的糟粕,是我们今天必须予以抛弃的。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4] 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钟肇鹏.曾子学派的孝治思想[J].孔子研究,1987(2).
[6] 贾继海.曾子对孔子孝道观的继承[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