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当代文艺学研究反思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后学科”,反映了人类情感心理的逻辑发展过程,它涉及领域繁多,但深度的不足也为一些学者所诟病。文艺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互联系但又不同,文化研究对人现实生活关注的特点是值得文艺学等传统经院学科所借鉴的,文艺学也要实现一定层面的大众化,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去。
  【关键词】文化研究 文艺学研究 哲学定位 平民化 反思
  
  如杰姆逊所说,文化研究是一种“后学科”,是当代“学科大联合”的一种积极努力。从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文化研究包含两种模式,一是以英国模式为主导,反映的也是大众/工人文化,如威廉姆斯认为:“文化是人们体验和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是人类行为中包含的种种意义和价值,间接体现在诸如生活关系、政治生活之中”;二是后结构主义把文化现象看作半自足的文本,并对之进行符号学分析,揭示并讨论其中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文化研究反映了人类情感心理本体的逻辑发展过程,也深深影响着文艺学和文学理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宪光认为,文化研究本身应该作为一种新的学科来看待,文化研究和文艺学研究都有各自的理论视角,它们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但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非孤立或对立的。本文试图在分析文化研究与文艺学关系的基础上,反思当代文艺学研究的走向。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的哲学定位
  
  文学学科或人文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心理模式相关。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称为人学或人性学,它强调从文学文本来研究和分析人学或人性,文学中的语言游戏、对称或审美其实也是人性娱乐的一种审美方式,娱乐的价值在于他满足了人体本身的动物性快感,这种快感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某种程度上,文艺学与文化研究都在追求一种真理性的认识,文艺学从文学出发来追求一种真善美认识,而文化研究则不满足于文艺学固守的传统模式,同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存在的文化现象结合起来。文化研究的研究人员往往关注一些特殊的现象,如意识形态、种族、国籍、性别等。文艺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在学科认识和任务上都是研究社会和人性,只是途径和通道不同。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因为是传统学科,有着传统和固定的研究对象,即文学文本。而文化研究则涵盖各个领域,由于范围广,研究深度相对较差,这也是文化研究屡遭批评的原因。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人的认识逻辑本身就是广度与深度的综合。
  康德认为人有两种认识模式,即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对现象的拆解,不产生新知识,而综合是对现象的综合概括,产生新的知识。由于新的知识有可能偏离原对象,康德认为分析更具有真理性认识,而综合则可能偏离真理。因此,过于形而上学则可能偏离真理。然而,人为什么又天生有这种形而上学的习惯呢?这与人掌握事物和传播交流教化及形成共享信码有关,形而上学是一种制造和创造,是只属于人的一种神性的创造,是人类能动改变世界的标志,动物是不具备这些的。文学或其他学科揭示的真理深度不见得低于哲学,文学对生活的广度概括虽然没有哲学凝练但也有其真理深度。但为什么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往往很小或很慢而哲学则大得多?为什么哲学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究其原因在于哲学这种综合往往会形成一种共享信码,综合新的知识符号,推动新的知识变革,而其他学科则起到辅助的作用。人类的形而上学习惯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人本身的心理认知模式。以往我们往往忽视人本身是有其客观世界的,有其心理状态的。中国古代哲学所讲的“心学”就认为人与客观世界都是独立的世界,人的认识模式与世界是同质同构的,因此研究人本身就是研究世界本身。人本身的发展历程其实经过了从动物到人,再到神的情感心理认知模式。人类的历史也是人类自身在这三者之间相互揪扯的历史。这三者的关系就是人本身的关系,也是世界的关系,甚至是循环往复的,只是每个时代侧重点不同罢了。
  前面讲到人的认识模式问题,其实这也是人的任何学科的认识模式问题,毕竟我们的所有认识都是通过人的五官去认识的。文化研究有其认识价值所在,也有人的情感心理逻辑过程。从哲学定位上讲,文艺学或文化研究都经历了动物——人——神的情感心理认知模式,只是视角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形而上学地说,学科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制造或创造,可以说它是世界的客观的,也可以说它是人的主观的,因为人与世界本身是同一的。这也是文化研究这门学科的产生及发展给我们的学科建设带来的重大思考,各个学科都有其价值所在,有需要和认识的必要。对文艺学而言,就是要坚守其价值,泛文学泛审美也有其必然。任何学科形而上地说都是一种共享信码,是一种表征文化。形而上虽然有其潜在的偏颇性,但对于人的客观认识模式和逻辑,则是一种创新和发展。严格意义上,并不存在最终完美的真理和理论,人类的理论认识是辨证的向前发展的。我们常说的终极价值真善美是人的认识的真善美,它被注入了人的血肉和情感。
  
  文艺学研究的神性追求
  
  前面讲到文化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人类命运的反思,人文学科真善美的反思。尤其是表征理论,它认为人这个主体是在话语中生产出来的,主体是制造的而非原来主体的意义,蕴含着对人类命运关注的人文精神创见。文化研究中对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媒体影视文化、消费文化、殖民主义的关注批判和审视,体现了学者们的赤子之心和职责操守。
  传统的学术或文艺学研究过于集中于大学一墙之内,研究方式过于经院化。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科学细化的发展使得学术研究越来越细化,学者们成了一个个某细化领域的专家,这实际上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分析思维的发展,这种思维确实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是综合思维是必要和必须的,形而上学也是必要的,这既是一种神性追求,也是人的必然选择。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纯学术,任何学术都是人的学术,世界,包括人本身构成的整体世界,是人化的世界,实践也是人类自身的实践。人类实践的方向就是学术的方向,学术在于能动的指导人的实践,否则学术没有存在的价值。
  文艺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精神产品的人文学科、审美学科,应该为人类的精神建构和人类的实践命运作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成为学院内自娱自乐的概念游戏。尤其中国目前信仰缺失的现实,使得文艺学有可能成为最直接关注人类灵魂家园的学科。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等不能只成为一种理论而存在,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命运,参与到文化研究等类似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工作中去,更好地参与人类精神的建构实践。那么文学的主体性要不要呢?当然是要的,因为语言是最广泛的共享信码,是思维的共享信码,而图像及音乐符号的广泛性是无法与其媲美的,所以坚持文本这个视角出发是没有错的,只是人的精神建构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个单一视角,联合也是必然的。从神性追求的角度而言,联合是必须的,企图只从文本上去建构一种与宗教类似的精神家园是远远不够的。神性追求并非去追求一种普遍的客观真理,而是人类逻辑和审美情感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孤独本质的必然要求。神性就像天堂里的一盏幻梦的灯塔,指引着人类灵魂的归属。文艺学在这方面应该可以大有作为。
  
  平民化追求——人性逻辑的观点看大众文化
  
  文化研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体现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注,然而费斯克等对大众文化则是持理解态度的。大众文化到底是好是坏,似乎谁也说不清楚,然而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为全世界绝大多数群众所喜闻乐见,大众文化的存在有其内在必然性和价值。
  过去我们在做文艺学研究时,过于轻视群体,意识形态化或小团体化,只站在精英立场看问题,对文本的解读也过于追求所谓的正确解读或客观真理。其实就像前面所讲的,人类的情感心理模式是动物、人、神的统一体,人类精神会时而侧重动物性,时而侧重神性,时而侧重一般的人性。时代物质条件不同,心理模式会有相应的改变。李泽厚曾经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人的心理本身有其周期性,现在的大众文化就是人的周期心理同现在市场经济的联合产物,一味的把责任推到市场经济上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
  人本身就是动物,而且人的动物性是不会消失的,因此享乐性、顺从性、口耳眼的快感是不会消失的,完全的推崇神性也是不合时宜的,文艺学或文学学科健康的审美应是动物性,人性,神性之间的调和,它在保持社会整体的健康和科学上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有其职责要求,同时对大众文化的谅解和理解也有其价值所在和科学依据。文艺学也应该追求平民化,参与到文化产业等的建设中去,满足人的动物性要求,只是这种参加有其神性的健康引导,而不是完全反映论似的,是要鼓励个体创造性的参与,而不是成为商业的奴隶。(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注释
  ①[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新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②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99年。
  ③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文艺学的学科反思》,见http://www.studa.net。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探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加强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把写作融入教学之中,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费改税仍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亦是一项较紧迫的任务,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因此,当前要在继续深入把握好此项改革的本质及特征的前提下,充分认识目前所面临的各
文章阐述"九五"期间南宁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十五"期间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研究对改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具有积极的功用.就高校文科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而言,书面作业的科学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大学生的大写作能力的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范畴的含义及分类,指出了哲学的中介范畴与日常生活口语中的"中介"一词的区别,并阐述了中介的间性、亦此亦彼性、过渡性等三个特点.说明了是
【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较强,但在创业过程中常出现“走弯路”的情况。在对相关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对策,即大学生应积极拓展创业知识,锻造核心竞争力;独立学院应深挖资源优势,引导理性创业;政府要着力落实相关政策,搭建创业平台。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创业意识 培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面对独立学
为解决钻井中尾管上部大井筒的低返速携岩问题,提出了在钻杆中安装分流器来提高携岩能力的设想,并初步设计了钻杆分流器的结构。建立了分流器的串联局部压力模型,推导出分流器开
半潜式钻井平台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装备。我国目前有1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役,世界上有24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役,平台数量的增多需要有更多的维护升级技术做支持。为了
跨接管的设计是深水生产钻井中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结构应力分析是跨接管设计的重点。阐述了水下生产钻井中心跨接管布置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建立了跨接管模型,研究了跨接管
研究班主任管理的特点和这些特点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以及由此必须建立的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对加强学校基础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