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顺利运转的保障。随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和深入,二级学院教务管理范围不断加大,涉及面不断加宽,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从教务管理人员的角度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
一、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理念转变不彻底。“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已形成,可管理手段依旧延续以往的教学管理体制,强调一致性和计划性。忽视各二级学院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及各二级学院创造性、主动性地发挥。学校一级管理部门注重权威,对教务管理工作管理进行不同程度的参与和介入,具体职能划分不明确,权力未充分下放,强调任务的布置,且教务管理工作部分流程不明确或流于形式,二级学院管理部门仅仅是任务执行者,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责大权小,只能被动的接受和执行一级管理部门布置的事务性工作,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二级教务管理理念。
(2)教务管理人员缺乏激励的用人机制。在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使用中,一直是“重使用、轻培养”。在工作中,管理者一般采用结果式的刚性管理,关注点在于是否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工作运行是否顺畅,而忽视了对教务人员的职业培养和发展。教务管理人员整日埋头于处理日常事务的状况,忽略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导致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受限,一旦条件成熟,其中的教务管理人员将找各种原因纷纷转岗。
(3)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不高。高校中的教务管理人员一般不是教育专业或管理专业毕业,没有系统的学习高校教育教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未具备当下教务管理岗位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相适应的能力,不了解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使得从事的教务工作流于日常琐事。致使不能对工作进行规律性的归纳、总结和提炼。工作上出现了“不能管、不敢管”的被动局面,没有话语空间。只能停留在事务性工作的经验积累阶段,得不到专业理论的升华。
(4)管理手段未与时俱进。当前,管理系统软件在教务管理中的普遍使用,促使了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但实际应用中,因大部分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遵循严格的固化模式,从而脱离学校实际的教务管理工作。或者过于繁琐机械,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转变二级教务管理理念,把握管理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学生不来上课的原因是思想態度问题还是专业课程问题?学生心中期望的专业学习是什么样的?当下行业急需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的学生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一切工作都应该尊重学生学习主体,通过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对教师的教学要实行人性化关注。在管理中,我们要维护教师的主导地位,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利益需求,以调动教师教学主动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点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根本性的指导文件,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学校教育建设和改革工作的统领。首先,我们要重视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落脚点来组织教学,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再者,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细化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技能的对接,达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点三:完善各项制度。一套健全、完善的教务管理制度是二级学院教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应根据自己学院的专业特征,在学校已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编制符合本院特点的制度。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还应根据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及时优化,逐渐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规范的、科学的教务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模式。确保教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为规范教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点四:完善评价机制。开展学生评教是学校学院获得课堂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实际评价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把评价当做监管老师的举措,只关注评价结果,师生难以从中获得提高。在管理中,如何真正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思考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点五: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面对各部门信息各自为政的现状。学校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大型基础数据库,保证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有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各类数据的重复录入。还可以做到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及时掌握数据的更新和准确。
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养,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教务管理工作本质上是服务工作,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观念。教务管理人员还应具有较强的进取创新的意识、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
(2)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教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服务工作,而且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过程就是对围绕教学活动的若干环节进行科学排序加以整理提供服务,具体工作中各个环节都隐藏着潜在联系和规律,力求工作的实时性与时效性。教务管理者应对工作要做到乱中有序,心中有数。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协调左右、联系内外、承上启下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对教务管理人员高效、高速地完成任务的客观要求。
(3)教务管理人员应加强高校教育政策和理论的学习。教务管理人员作为学院一级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高职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知识,熟悉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且能良好的进行运用;明确新时期下国家的办学方针,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审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学院所开设的各专业,能从专业的类别和属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学科和课程的建设、专业教学的特点,能系统地把握和了解。只有努力做到这些,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才能有话语空间和话语权,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给领导提供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区煜立.教务工作指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陈桃珍.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CSSCI). 2012年1月
[4]陈桃珍.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考评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CSSCI). 2013年1月
作者介绍:黎铮(1978—),女,湖南湘阴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和汉语言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研究》(14YJ03)。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
一、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理念转变不彻底。“校院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已形成,可管理手段依旧延续以往的教学管理体制,强调一致性和计划性。忽视各二级学院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及各二级学院创造性、主动性地发挥。学校一级管理部门注重权威,对教务管理工作管理进行不同程度的参与和介入,具体职能划分不明确,权力未充分下放,强调任务的布置,且教务管理工作部分流程不明确或流于形式,二级学院管理部门仅仅是任务执行者,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责大权小,只能被动的接受和执行一级管理部门布置的事务性工作,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二级教务管理理念。
(2)教务管理人员缺乏激励的用人机制。在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使用中,一直是“重使用、轻培养”。在工作中,管理者一般采用结果式的刚性管理,关注点在于是否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工作运行是否顺畅,而忽视了对教务人员的职业培养和发展。教务管理人员整日埋头于处理日常事务的状况,忽略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导致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受限,一旦条件成熟,其中的教务管理人员将找各种原因纷纷转岗。
(3)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不高。高校中的教务管理人员一般不是教育专业或管理专业毕业,没有系统的学习高校教育教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未具备当下教务管理岗位应有的知识结构和相适应的能力,不了解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使得从事的教务工作流于日常琐事。致使不能对工作进行规律性的归纳、总结和提炼。工作上出现了“不能管、不敢管”的被动局面,没有话语空间。只能停留在事务性工作的经验积累阶段,得不到专业理论的升华。
(4)管理手段未与时俱进。当前,管理系统软件在教务管理中的普遍使用,促使了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但实际应用中,因大部分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遵循严格的固化模式,从而脱离学校实际的教务管理工作。或者过于繁琐机械,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转变二级教务管理理念,把握管理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学生不来上课的原因是思想態度问题还是专业课程问题?学生心中期望的专业学习是什么样的?当下行业急需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的学生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一切工作都应该尊重学生学习主体,通过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对教师的教学要实行人性化关注。在管理中,我们要维护教师的主导地位,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利益需求,以调动教师教学主动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点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根本性的指导文件,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学校教育建设和改革工作的统领。首先,我们要重视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落脚点来组织教学,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再者,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细化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技能的对接,达到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点三:完善各项制度。一套健全、完善的教务管理制度是二级学院教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应根据自己学院的专业特征,在学校已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编制符合本院特点的制度。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还应根据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及时优化,逐渐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规范的、科学的教务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模式。确保教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为规范教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点四:完善评价机制。开展学生评教是学校学院获得课堂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实际评价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把评价当做监管老师的举措,只关注评价结果,师生难以从中获得提高。在管理中,如何真正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思考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点五: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面对各部门信息各自为政的现状。学校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大型基础数据库,保证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有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各类数据的重复录入。还可以做到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及时掌握数据的更新和准确。
三、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养,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教务管理工作本质上是服务工作,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观念。教务管理人员还应具有较强的进取创新的意识、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
(2)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教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服务工作,而且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过程就是对围绕教学活动的若干环节进行科学排序加以整理提供服务,具体工作中各个环节都隐藏着潜在联系和规律,力求工作的实时性与时效性。教务管理者应对工作要做到乱中有序,心中有数。教务管理工作具有协调左右、联系内外、承上启下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对教务管理人员高效、高速地完成任务的客观要求。
(3)教务管理人员应加强高校教育政策和理论的学习。教务管理人员作为学院一级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高职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知识,熟悉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且能良好的进行运用;明确新时期下国家的办学方针,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审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学院所开设的各专业,能从专业的类别和属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学科和课程的建设、专业教学的特点,能系统地把握和了解。只有努力做到这些,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才能有话语空间和话语权,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给领导提供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区煜立.教务工作指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陈桃珍.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CSSCI). 2012年1月
[4]陈桃珍.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考评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CSSCI). 2013年1月
作者介绍:黎铮(1978—),女,湖南湘阴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和汉语言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研究》(14YJ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