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文章通过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在明确问题、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探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市场调节;对策研究
一、引言
2008年以来,受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障碍,陷入了困境。作为出口大国,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国际订单的减少,出口份额的降低,都让我国的一些依赖出口的传统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全球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重组和流动的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利用全球资源提供了市场条件[1]。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我国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进步明显,成果显著。世界第二大经济、第一大出过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都昭示着我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理性的思考和探究后,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增长,走的还是传统发展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产出"的道路,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也十分巨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新形式下变得愈发尖锐和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各自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振兴经济、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提出了"云计算"、"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千方百计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面对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把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有明确的规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首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作为集战略性、新兴性、前瞻性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值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却并未摆脱"高端产业、低端技术"的传统发展模式,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技术创新效果不显,特别是在创新系统、创新平台、创新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较为盲目。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并且选择了重点发展领域。但是,这些规划和政策,与中央所制定的并未有多大差别,在没有体现出区域特色的同时,同质化、重复化、盲目化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和严重。我国现今的以GDP增长速度和政府财政收入状况考察干部工作能力和决定干部职位升迁的政绩评价模式,也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拉动GDP增长,彰显自身政绩的方式。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在未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就大举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2],造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1、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興产业的关键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条件,也是一个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瓶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相结合[1]。一方面,要突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实际应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以掌握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开发高端产品为切入点,以加强协同创新为催化剂,组织开展产业链关键和共性技术、关键产品和缺失环节等攻关课题研究。
2、提高政府引导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障
在我国,战略一词带有"国家需求"层面的含义,指的是"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应具有战略意义,即受国家政策保护和扶持,具有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可能性[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体现国家意图的产业,除了新兴性以外,还有着发展的战略性,创新的风险性,技术的保密性等特点。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是减少市场外部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保障。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的经费投入,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依据。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赋税、加大补贴等间接投入,对投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予以政策引导,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和采购,拉动国内市场对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并在全社会建立起支持自主创新、推崇科技生活的氛围,以减少企业的创新风险,增加企业的创新收入。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保障企业的创新权益不受损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3、深化校企合作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
战略性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强、技术程度高、人才要求广的特点。而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正是我国进行科技研究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深化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实现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和正确选择。要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增强科技人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目的性,做到企业和高校"技术共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风险共担";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使高校研究成果直接面向市场,减少技术扩散的中间环节,提升技术的转移速度。同时,还应以市场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1):44-50.
[2]申俊喜.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2):37-43.
[3]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2.
作者简介:刘雯雯,安徽大学 12级经济学院研究生,国际贸易学专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市场调节;对策研究
一、引言
2008年以来,受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障碍,陷入了困境。作为出口大国,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国际订单的减少,出口份额的降低,都让我国的一些依赖出口的传统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全球分工的日益深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重组和流动的进一步加快,为我国经济发展利用全球资源提供了市场条件[1]。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我国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进步明显,成果显著。世界第二大经济、第一大出过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都昭示着我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理性的思考和探究后,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的增长,走的还是传统发展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产出"的道路,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也十分巨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新形式下变得愈发尖锐和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各自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振兴经济、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提出了"云计算"、"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千方百计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面对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把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有明确的规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首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作为集战略性、新兴性、前瞻性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值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却并未摆脱"高端产业、低端技术"的传统发展模式,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技术创新效果不显,特别是在创新系统、创新平台、创新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较为盲目。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并且选择了重点发展领域。但是,这些规划和政策,与中央所制定的并未有多大差别,在没有体现出区域特色的同时,同质化、重复化、盲目化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和严重。我国现今的以GDP增长速度和政府财政收入状况考察干部工作能力和决定干部职位升迁的政绩评价模式,也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拉动GDP增长,彰显自身政绩的方式。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在未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就大举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2],造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1、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興产业的关键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条件,也是一个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瓶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相结合[1]。一方面,要突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实际应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以掌握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开发高端产品为切入点,以加强协同创新为催化剂,组织开展产业链关键和共性技术、关键产品和缺失环节等攻关课题研究。
2、提高政府引导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障
在我国,战略一词带有"国家需求"层面的含义,指的是"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应具有战略意义,即受国家政策保护和扶持,具有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可能性[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体现国家意图的产业,除了新兴性以外,还有着发展的战略性,创新的风险性,技术的保密性等特点。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是减少市场外部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保障。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的经费投入,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依据。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赋税、加大补贴等间接投入,对投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予以政策引导,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和采购,拉动国内市场对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并在全社会建立起支持自主创新、推崇科技生活的氛围,以减少企业的创新风险,增加企业的创新收入。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保障企业的创新权益不受损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3、深化校企合作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
战略性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强、技术程度高、人才要求广的特点。而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正是我国进行科技研究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深化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实现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和正确选择。要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增强科技人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目的性,做到企业和高校"技术共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风险共担";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使高校研究成果直接面向市场,减少技术扩散的中间环节,提升技术的转移速度。同时,还应以市场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1):44-50.
[2]申俊喜.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2):37-43.
[3]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2.
作者简介:刘雯雯,安徽大学 12级经济学院研究生,国际贸易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