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2008—2013年我院通过努力创新,并经过持续探索与实践所开辟的全新的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是军队疗养院维护和保障广大干部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为疗养员提供高质量的以人为本、以提高疗养效果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疗养已逐步展开,及时有效地对入院疗养员进行健康评估,对提高疗养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军队疗养院;健康疗养;健康管理;发展
部队疗养院作为“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保障单位,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兵,其能否为部队提供最佳的健康保障服务,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疗养院接纳的对象可分为三类群体:疾病患者、健康人群和亚健康群体。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防和维护健康的全过程[1],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健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群体和个体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控制健康风险,减少工作及训练损伤的发生,降低和延缓相关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养员整体健康水平。我院遵循军队官兵健康保障原则建立适合本院管理机制,创新运行体制,确立现代疗养院服务模式,即“泉养身,境养心”的健康疗养模式,全方位实施健康管理,延长健康产业链条,将健康管理全程融入疗养过程,提高了军队疗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疗养全程健康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1.1首先是采集健康信息、进行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
①采集健康信息,是实行健康管理的前提。采集范围包括身体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生活习惯、亚健康情况和性格类型五个方面。在身体健康采集中,不仅要了解本人的体质和功能活动,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其过去史、疾病史、家族史及遗传史;在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中,我们列举了20多种常见不良生活习惯,供疗养员对照;并指导疗养员适当改变消极有害的性格类型,培养健全积极的性格类型,以防致病。②进行健康体检,是建立健康、康复疗养档案的依据,我们根据疗养员的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编制出不同的体检组合套餐,医师可以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减组合[2]。③建立健康或康复疗养档案,应结合采集的信息和体检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后,书写出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疗养档案记录,拟定健康、康复疗养方案。
1.2疗养期实施健康方案、监测健康指标、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进行心理疏导调节、评定健康等级、预测健康走向、监督自我健康管理等,重点是评定健康等级和预测健康走向。
①健康、康复方案的实施:医师应首先将拟订的疗养方案、计划告知疗养员本人,以取得认同与配合。医师还可以根据进展和实际效果,随时进行修订、调整和补充。②监测健康指标:根据疗养员健康状况,对必要的客观检查项目进行复查,为下一步的疗养康复措施提供依据,以使疗养方案、计划更为合理,更有针对性。③健康教育与咨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通过教育和咨询,能为疗养员提供维护健康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并不是只停留在单项传播卫生知识上,而是强调互动,反馈信息和效果,起到健康干预的作用。④心理疏导调节:在疗养过程中,通过心理测试、咨询、沟通,以消除紧张情绪,排解心理压力,缓解身心疲劳。⑤评定健康等级并预测健康走向:对健康等级的评定,我们依据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进行“健康”或“基本健康”评定。对不健康者,则先在做出相应的疾病诊断,了解掌握病情进展的基础上,研判疾病演变趋势,预测健康走向[3]。⑥监督自我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康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自己采取的健康活动,以及改进个人生活环境和维持个人心态平和而采取的一切行为措施。
1.3疗养结束时,我们为每1位疗养员提供1套《健康管理指南》手册,手册中记录了疗养期间身体检查、测试结果,明确健康评定,并对其离院后应如何饮食、饮水、睡眠、运动、情绪、性格、生活习惯及监测各项身体指标等,都一一作了具体详细的指导。同时还根据疗养员个体的健康状况,对如何实施健康管理,影响到健康走向的趋势预测,也作了分析记载。使我们对疗养员在院疗养全程中的健康管理,得到了出院后的延续。
2.部队疗养院建立健康管理的意义
2.1军人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对各种复杂多变的、艰难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够为疗养员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对疾病的早发现和预防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2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疗养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可以增强疗养院的综合实力,提升业务水平;另外一方面又能提高疗养院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在确保完成军队疗养任务的前提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3现有体制下,部队疗养院的发展经费来源较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疗养院的整体发展,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既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推动疗养院医疗水平乃至疗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还能让疗养院为社会提供疗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多层次的服务,以增加对外有偿服务收入,弥补疗养院经费不足[4]。
3.做好健康管理组注意的几个环节
3.1区分个体不同,突出个性化管理根据疗养员在职、不在职;年轻、年老;性格差异、心理素质、家庭环境、健康状况、文化差别、疾病指标等不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因人而异。这样才有针对性,做到在疗养中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实施健康管理。
3.2抓住重点,各有侧重对健康、基本健康者,健康管理侧重于对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科学健康养生方法技术的教授、亚健康状态的恢复调治等[5];对疾病疗养者,健康管理则侧重于疾病矫治措施的选择和应用、心理状态调节、怎样检测病情变化、如何规范遵循健康的行为习惯、应当避免的各种紧急事宜等。
5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实施疗养全程健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对我们从事疗养保健工作的人员要求较高,不仅要有为疗养员身心健康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更需要具备有全科医学领域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才能担负起健康促进、提高官兵、退役老干部健康水平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J].人民军医,2005,48(12):683-684.
[2]郑惠淑.健康教育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8-829.
[3]刘世宝.疗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的思考[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0):1271.
[4]汪亚东,王庆林.军队疗养院医疗保障现状及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58-59.
[5]范业忠,孙海军.疗养院在干预人群亚健康状态方面的优势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4):314-315.
关键词:军队疗养院;健康疗养;健康管理;发展
部队疗养院作为“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保障单位,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兵,其能否为部队提供最佳的健康保障服务,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疗养院接纳的对象可分为三类群体:疾病患者、健康人群和亚健康群体。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防和维护健康的全过程[1],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健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群体和个体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控制健康风险,减少工作及训练损伤的发生,降低和延缓相关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养员整体健康水平。我院遵循军队官兵健康保障原则建立适合本院管理机制,创新运行体制,确立现代疗养院服务模式,即“泉养身,境养心”的健康疗养模式,全方位实施健康管理,延长健康产业链条,将健康管理全程融入疗养过程,提高了军队疗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疗养全程健康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1.1首先是采集健康信息、进行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
①采集健康信息,是实行健康管理的前提。采集范围包括身体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生活习惯、亚健康情况和性格类型五个方面。在身体健康采集中,不仅要了解本人的体质和功能活动,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其过去史、疾病史、家族史及遗传史;在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中,我们列举了20多种常见不良生活习惯,供疗养员对照;并指导疗养员适当改变消极有害的性格类型,培养健全积极的性格类型,以防致病。②进行健康体检,是建立健康、康复疗养档案的依据,我们根据疗养员的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编制出不同的体检组合套餐,医师可以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减组合[2]。③建立健康或康复疗养档案,应结合采集的信息和体检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后,书写出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疗养档案记录,拟定健康、康复疗养方案。
1.2疗养期实施健康方案、监测健康指标、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进行心理疏导调节、评定健康等级、预测健康走向、监督自我健康管理等,重点是评定健康等级和预测健康走向。
①健康、康复方案的实施:医师应首先将拟订的疗养方案、计划告知疗养员本人,以取得认同与配合。医师还可以根据进展和实际效果,随时进行修订、调整和补充。②监测健康指标:根据疗养员健康状况,对必要的客观检查项目进行复查,为下一步的疗养康复措施提供依据,以使疗养方案、计划更为合理,更有针对性。③健康教育与咨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通过教育和咨询,能为疗养员提供维护健康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并不是只停留在单项传播卫生知识上,而是强调互动,反馈信息和效果,起到健康干预的作用。④心理疏导调节:在疗养过程中,通过心理测试、咨询、沟通,以消除紧张情绪,排解心理压力,缓解身心疲劳。⑤评定健康等级并预测健康走向:对健康等级的评定,我们依据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进行“健康”或“基本健康”评定。对不健康者,则先在做出相应的疾病诊断,了解掌握病情进展的基础上,研判疾病演变趋势,预测健康走向[3]。⑥监督自我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康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自己采取的健康活动,以及改进个人生活环境和维持个人心态平和而采取的一切行为措施。
1.3疗养结束时,我们为每1位疗养员提供1套《健康管理指南》手册,手册中记录了疗养期间身体检查、测试结果,明确健康评定,并对其离院后应如何饮食、饮水、睡眠、运动、情绪、性格、生活习惯及监测各项身体指标等,都一一作了具体详细的指导。同时还根据疗养员个体的健康状况,对如何实施健康管理,影响到健康走向的趋势预测,也作了分析记载。使我们对疗养员在院疗养全程中的健康管理,得到了出院后的延续。
2.部队疗养院建立健康管理的意义
2.1军人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对各种复杂多变的、艰难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够为疗养员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对疾病的早发现和预防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2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疗养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可以增强疗养院的综合实力,提升业务水平;另外一方面又能提高疗养院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在确保完成军队疗养任务的前提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3现有体制下,部队疗养院的发展经费来源较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疗养院的整体发展,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既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推动疗养院医疗水平乃至疗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还能让疗养院为社会提供疗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多层次的服务,以增加对外有偿服务收入,弥补疗养院经费不足[4]。
3.做好健康管理组注意的几个环节
3.1区分个体不同,突出个性化管理根据疗养员在职、不在职;年轻、年老;性格差异、心理素质、家庭环境、健康状况、文化差别、疾病指标等不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因人而异。这样才有针对性,做到在疗养中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实施健康管理。
3.2抓住重点,各有侧重对健康、基本健康者,健康管理侧重于对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科学健康养生方法技术的教授、亚健康状态的恢复调治等[5];对疾病疗养者,健康管理则侧重于疾病矫治措施的选择和应用、心理状态调节、怎样检测病情变化、如何规范遵循健康的行为习惯、应当避免的各种紧急事宜等。
5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实施疗养全程健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对我们从事疗养保健工作的人员要求较高,不仅要有为疗养员身心健康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更需要具备有全科医学领域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才能担负起健康促进、提高官兵、退役老干部健康水平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J].人民军医,2005,48(12):683-684.
[2]郑惠淑.健康教育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8-829.
[3]刘世宝.疗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的思考[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0):1271.
[4]汪亚东,王庆林.军队疗养院医疗保障现状及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58-59.
[5]范业忠,孙海军.疗养院在干预人群亚健康状态方面的优势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