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传统教法中,教师总喜欢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如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总是不放心,不放手,怕这怕那。当然在组织学生探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记得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问学生:“你们谁知道甜橙皮有何功能?”学生们感到新奇,但无言以答。我要求学生回家剖开一个甜橙和另一个没剖开的甜橙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几天以后,剖开的甜橙干瘪了,变小了,又过了几天,腐烂了。而没剖开的甜橙还是原样。对比之后,学生们讨论得出甜橙皮的功能是:(1)可防止水分蒸发,不使干瘪;(2)可防止细菌侵入,不使腐烂。这个实验似乎很简单,学生获得的认识也是肤浅的,但因为学生感到新奇,又亲自实验,所以积极性很高,人人回家作实验。而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了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联系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我认为:在当前研究素质教育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的需要。
  前面的例子中,学生获得甜橙皮的功能的知识是经过数天的观察才得出的,在数学基本知识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也用数天的时间去实现应由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但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的干预,运用类似的步骤和方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获取有关知识。甜橙皮的功能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可以归纳为:(1)创设情境,定向激发;(2)观察对比,进行探索;(3)讨论整理,明确结论。探索数学知识的步骤和方法实际上也是如此。不过探索的内容和目标是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我认为要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在创设情境,定向激发阶段,教师要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索问题的情境之中,为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其基本方法是揭示矛盾,或设置悬念。因为矛盾或悬念常能引起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产生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除法时,教师提出用2.5元买每支0.5元的铅笔,可以买几支?学生口算出可买5支,但列竖式笔算确是0.5支。两者不符,为什么呢?产生了矛盾,于是引起学生寻求除数是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一开始感知学习目标,并产生为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为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并规划方向,这是十分重要的。
  在实际探索阶段,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设计好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数学问题,构成“问题系列”,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沿着“问题系列”拾级而上,逐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例如,教学面积单位的“问题系列”可以是:第一层次、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观察,得出谁大谁小;如果不明显的用什么方法?(重叠)如果不能重叠怎么办?(数格子)如果格子大小不一样会出现什么结果?(无法比较)于是为统一标准,引出了面积单位。第二层次、测量线段的长度有长度单位,它们的开头是线段,那么面积单位应规定怎样的形状,才能方便地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讨论得出为正方形)那么规定怎样大小的正方形才比较合适呢?(看书解决)第三层次、怎样用面积单位去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实际测量)。以上“问题系列”就是按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设计的,以便于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同化,而每个问题的解决又为这种同化作用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问题系列”的解决是探索过程的主体,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使学生能呈现出一种积极建构的态势。如能这样,探索活动定能获得成功。
  在探索中常伴有尝试或猜测,特别当通向认知彼岸的途径不够明显和难以确定时,这种尝试或猜测就难以避免。可以说,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需要或多或少的尝试或猜测。尝试或猜测是问题探索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尝试或猜测常缺少主体的自觉意识,或者说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师要及时作好引导,点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讨论整理、明确结论阶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上述探索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整理,使其有序化、概括化、明确化,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阶段,教师易犯的毛病是急于求成,一旦学生的探索活动有了些眉目,甚至仅仅是个别学生的领悟,就急急忙忙地把结论告诉全体学生,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或概括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结论应让学生自己得出,或集体讨论得出。例如,教学乘数是小数的乘法4.75×3.6时,学生联系旧知,自己探索算了结果。在归纳法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这是一个个别的例子,请同学们通过这个例子自己归纳小数乘以小数的一般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分几步?然后再请同学自己举两个例子按此方法算出它们的结果,做好后同桌同学交换批改。这样讨论整理,归纳结论,要比教师直接告知效果要好,记忆牢固。而且这样做,使整个探索过程呈现开放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就富有生机和活力。这是我们应倡导的。
  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格,但不唯格”的指导思想。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模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主的探索精神及相应的能力就是各种方法、各种模式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者联通:551801贵州省金沙县岩孔镇中心完小)
其他文献
在我们这个地方有这样的一句熟语叫:“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句话不是一天二天了。而在广大的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这是长期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遗留下来的一种“父为子纲”模式的体现,显然它也强调了“亲”、“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要性,但它是在“打”和“骂”的前提下实现的,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一个阴影,是对孩子尊严的践踏,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的。  由此,我想到了班级管
期刊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
期刊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其中,经过洗礼,一些教师教学观念的得以更新,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渐趋优化,这是以往的历次课改所难以企及的。然而相对于成绩来说,问题也在所难免。在一些地方,新课改也有步入误区之虞,特别是曾备受职责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使得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发展。现对其常见误区阐述如下:    一、全盘吸收,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    语文
期刊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就我所任的初中数学而言,教材的转变,给学生带来的有利发展空间,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没有想象力,就不能写出构思独到、别开生面的作文。相反,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等于给写作文插上了翅膀,学生的作文就会飞跃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广阔天地。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所谓想象,就是根据头
期刊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德育相对于其他各育而言,是低效的。为什么学校德育在现实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效果低微呢?原因之一,德育内容缺乏现实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与可能出发,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重在追求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我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一、 结合教材内容增添相应的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是对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最有效的资源。学校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教师培养,营造教师成长氛围,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发展意识,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品位,为学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力量之源。在教师培养上,应着力营造激励教师成长的五种氛围:    一、勤于读书的氛围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应在学习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研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性研究活动、送教下乡、大型竞赛、校本教研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越来越多,而校本教研无疑是各种形式中与广大教师联系最紧密,对教师的教研水平提升作用最大的教研活动。  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
期刊
小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获得语言知识,同时还可以学到其它各科知识,所以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新一轮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迅速铺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还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期刊
“儿童将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到艺术活动中去学习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这是加德纳和阿恩海姆的观点,代表了当代儿童艺术教育观念的一种新潮流。怎样让儿童自由自在地遨游于音乐海洋中,让美好的音乐与快乐同在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纵观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发现音乐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儿童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音乐的欣赏、对于音乐的表现却远远不够,怎样让儿童对音乐感兴趣,使儿童的音乐能力得以发展呢?笔者认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