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CHB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ETV 联合ADV治疗。对照组仅给予EVT。结果: 治疗组第6、12、24个月三个时间点时HBV DNA载量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ALT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TV联合ADV治疗高病毒载量CHB患者疗效确切,多重耐药发生率更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高病毒载量;耐药
目前,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作为核苷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单独应用临床疗效确切,但同样存在着耐药性的问题而影响了远期疗效。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2种或以上的无交叉耐药的药物联合治疗CHB初治患者可有效减少耐药性[2],但对于是否可应用于高病毒载量CHB患者(即HBV DNA载量>107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运用ETV 联合ADV 治疗高病毒载量CHB患者4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CHB患者92例,其中,男60 例,女32例,年龄(38.9±7.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且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在20-65岁,均为初始治疗,且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②发现HBsAg、HBeAg阳性时间超过6个月,HBV DNA载量>107拷贝/ml,TBil≤3倍正常值上限,ALT在2-10倍正常值上限之间;③既往未使用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治疗;④排除合并酒精肝、精神病、糖尿病、甲亢或与甲型和(或)丙型肝炎重叠感染等疾病患者及孕期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V DNA载量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ETV 联合ADV治疗:EVT 0.5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ADV 1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EVT 0.5 mg,口服,每日1次,96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24个月检测血浆HBV-DNA载量、ALT、AST及 HBsAg或HBeAg血清学转换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第3、6、12、24个月HBV DNA载量逐渐下降(P<0.05),治疗组第6、12、24个月三个时间点时HBV DNA载量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P<0.05)。治疗组第12和24个月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9.1%(41/46)和95.7%(44/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34/46)和80.4%(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的对数值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6、12、24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52.2%(24/46)、63.1%(29/46)、82.6%(38/46)和91.3%(42/46);对照组分别为45.7%(21/46)、50.0%(23/46)、56.5%(26/46)和71.7%(33/46)。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6、12、24个月ALT复常率分别为36.9%(17/46)、39.1%(1846)、69.6%(32/46)和84.8%(39/46);对照组分别为28.3%(13/46)、36.9%(17/46)、50.0%(23/46)和63.0%(29/46)。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ALT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4例,皮疹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8/46);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3例,皮疹1例,腹泻1例,乏力1例,耐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8/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长期抗病毒治疗是延缓CHB疾病进展的主要手段[1],但由此导致的耐药性增加也成为CHB治疗领域的难题。而高病毒载量CHB病毒准种情况复杂[3],治愈困难,往往需要长时期用药,一旦停药则极易复发,发生耐药,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高病毒载量CHB更成为CHB治疗的瓶颈。研究发现,通过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抗病毒疗效[2],降低耐药性发生几率,持续降低病毒载量,延缓疾病进展。EVT和ADV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病毒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EVT具有较强的抗HBV活性,而耐药性较低,但单独治疗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CHB患者6个月内的病毒应答率较低。研究发现,ETV和ADV的耐药基因变异点不同,因此,二者联合应用没有交叉耐药性,可提高基因屏障,有效降低或避免耐药情况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第6、12、24个月三个时间点时HBV DNA载量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ALT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药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应用ETV无明显差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菡,赵桂珍.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重要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5-9.
[2]. 姚希贤,姚冬奇.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5):276-278.
[3]. 黄博.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抗病毒治疗对肝癌免疫微环境及预后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2.
关键词: 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高病毒载量;耐药
目前,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作为核苷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单独应用临床疗效确切,但同样存在着耐药性的问题而影响了远期疗效。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2种或以上的无交叉耐药的药物联合治疗CHB初治患者可有效减少耐药性[2],但对于是否可应用于高病毒载量CHB患者(即HBV DNA载量>107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运用ETV 联合ADV 治疗高病毒载量CHB患者4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CHB患者92例,其中,男60 例,女32例,年龄(38.9±7.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且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在20-65岁,均为初始治疗,且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②发现HBsAg、HBeAg阳性时间超过6个月,HBV DNA载量>107拷贝/ml,TBil≤3倍正常值上限,ALT在2-10倍正常值上限之间;③既往未使用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治疗;④排除合并酒精肝、精神病、糖尿病、甲亢或与甲型和(或)丙型肝炎重叠感染等疾病患者及孕期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V DNA载量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ETV 联合ADV治疗:EVT 0.5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ADV 1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EVT 0.5 mg,口服,每日1次,96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24个月检测血浆HBV-DNA载量、ALT、AST及 HBsAg或HBeAg血清学转换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第3、6、12、24个月HBV DNA载量逐渐下降(P<0.05),治疗组第6、12、24个月三个时间点时HBV DNA载量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P<0.05)。治疗组第12和24个月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9.1%(41/46)和95.7%(44/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34/46)和80.4%(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的对数值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6、12、24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52.2%(24/46)、63.1%(29/46)、82.6%(38/46)和91.3%(42/46);对照组分别为45.7%(21/46)、50.0%(23/46)、56.5%(26/46)和71.7%(33/46)。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复常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6、12、24个月ALT复常率分别为36.9%(17/46)、39.1%(1846)、69.6%(32/46)和84.8%(39/46);对照组分别为28.3%(13/46)、36.9%(17/46)、50.0%(23/46)和63.0%(29/46)。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ALT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4例,皮疹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8/46);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3例,皮疹1例,腹泻1例,乏力1例,耐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8/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长期抗病毒治疗是延缓CHB疾病进展的主要手段[1],但由此导致的耐药性增加也成为CHB治疗领域的难题。而高病毒载量CHB病毒准种情况复杂[3],治愈困难,往往需要长时期用药,一旦停药则极易复发,发生耐药,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高病毒载量CHB更成为CHB治疗的瓶颈。研究发现,通过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抗病毒疗效[2],降低耐药性发生几率,持续降低病毒载量,延缓疾病进展。EVT和ADV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病毒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EVT具有较强的抗HBV活性,而耐药性较低,但单独治疗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CHB患者6个月内的病毒应答率较低。研究发现,ETV和ADV的耐药基因变异点不同,因此,二者联合应用没有交叉耐药性,可提高基因屏障,有效降低或避免耐药情况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第6、12、24个月三个时间点时HBV DNA载量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第12和24个月ALT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药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应用ETV无明显差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菡,赵桂珍.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重要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5-9.
[2]. 姚希贤,姚冬奇.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5):276-278.
[3]. 黄博.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抗病毒治疗对肝癌免疫微环境及预后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