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学期,我在农村的一所小学支教。在第一堂语文课上,就产生了“切肤之痛”——全班学生的唱读情况太嚴重了。课后,我把学生的读书情况统计了一下,有75%的学生读书几乎不停顿(好像在比看谁读得快);停顿错误的占80%;朗读无感情的近95%。几天过去了,早读课、上课期间、走廊上、办公室里,唱读的声音可谓是“不绝于耳”。常有语文教师说:“这里的孩子不会读书啊!”其实,不会读书的学生又何止出现在这所学校呢?
身在唱读中:根源究竟在哪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这是当前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师在阅读课中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上,学生们听了教师的要求,都是以敷衍的态度漫不经心地读。教师为了“尊重学生”,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放任自流。还有“预备,读”,这也是不少语文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子。随着教师一声令下,四五十张小嘴立刻张大,放声读了起来,看到一张张小脸蛋,面红耳赤,的确非常热闹,但难以感受到抑扬顿挫。仔细想来,造成这种情况并非“一日之寒”。
教学中的细节被忽视
常言道“细节决定一切”,对于语文教学,我是有许多感触的。比如,低年级学生在读生字时,在每个音节上所用的时间太长。以“妈”字为例,不少教师手执教鞭,指着黑板上的“妈”字,领着学生读“妈——”“妈——”“‘妈妈’的‘妈’”。学生在读课后生字表时也发现了类似“妈——”这样的拖长音的现象。教师确实很有耐心,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领着学生反复地读,为了让生字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一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实施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语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读汉字拖长音的习惯。
一些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
一是责任感不强。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生“读”书。“读”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书读正确。“唱读”的行为肯定不对,但谈到“唱读”,有的教师表示,没有时间去指导学生朗读,也有说这“唱读”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纠正学生的“唱读”行为太难了。二是语文素养不全面。齐读作为语文朗读的形式之一,被普遍运用。固然,齐读不是错误的做法,但齐读传到耳边便已变成“唱读”。
当前的评价方法需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书读好,自然无可厚非。当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考查,绝大多数还只是依靠一张试卷,考查学生读书水平的题目也难见踪影。因此,更多的是在有领导听课的情况下,学生才有了读书的机会,平时语文教师们更关注学生的字词会不会写、一些课文有没有背熟、课外书读得多不多。
路在脚下:让学生“唱”不起来
扎实抓好起步阅读
长期以来,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形成了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唱”的习惯。到了高年级,想纠正这个习惯就得花更大的功夫。因而,在低年级的拼音和识字教学中,要避免由于“拼”而引起拖长音的现象。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方法,比如在教学词语时,注意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整体感知、整体认读;并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看清词、读准词。再如,很多学生把“的”这个字读成“dē——”,又重又长,听起来总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当发现这个问题时,教师就需要及时跟学生讲清“的”字的发音要领,通过反复示范和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它的发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的“唱读”习惯。当然,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联系上下文来深刻地体会词语、句子的意思,进而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着这种感情去朗读,才能避免呆滞刻板的腔调。这样,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有效地防止唱读情况的发生。
请跟我读
在强调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一位教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时,其做法相当好:在学生总是拖腔拉调地唱读的情况下,他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带学生读了一遍。然后叫学生再读一遍,学生读得不错。这时,他又提醒学生:“对,读书要像平常说话一样。”正所谓“青出于蓝”,才能“胜于蓝”。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较高,把书读出感情来,才能自信地对学生说:“请跟我读。”要学生读书,教师首先必须把书读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平时加强阅读训练、多读书。
慎重地选择练读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齐读的现象很普遍,李伯棠先生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一书中说:“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因为感情处理上不能强求一律,同时也可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在教学中,必须慎用“齐读”的方法。练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练读、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跟着教师或同学读、个别读、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这些读书方式具有很多优势:默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指名读,让学生展现自我,还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自由读,能让学生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身在唱读中:根源究竟在哪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这是当前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师在阅读课中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上,学生们听了教师的要求,都是以敷衍的态度漫不经心地读。教师为了“尊重学生”,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放任自流。还有“预备,读”,这也是不少语文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子。随着教师一声令下,四五十张小嘴立刻张大,放声读了起来,看到一张张小脸蛋,面红耳赤,的确非常热闹,但难以感受到抑扬顿挫。仔细想来,造成这种情况并非“一日之寒”。
教学中的细节被忽视
常言道“细节决定一切”,对于语文教学,我是有许多感触的。比如,低年级学生在读生字时,在每个音节上所用的时间太长。以“妈”字为例,不少教师手执教鞭,指着黑板上的“妈”字,领着学生读“妈——”“妈——”“‘妈妈’的‘妈’”。学生在读课后生字表时也发现了类似“妈——”这样的拖长音的现象。教师确实很有耐心,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领着学生反复地读,为了让生字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一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实施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语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读汉字拖长音的习惯。
一些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
一是责任感不强。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生“读”书。“读”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书读正确。“唱读”的行为肯定不对,但谈到“唱读”,有的教师表示,没有时间去指导学生朗读,也有说这“唱读”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纠正学生的“唱读”行为太难了。二是语文素养不全面。齐读作为语文朗读的形式之一,被普遍运用。固然,齐读不是错误的做法,但齐读传到耳边便已变成“唱读”。
当前的评价方法需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书读好,自然无可厚非。当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考查,绝大多数还只是依靠一张试卷,考查学生读书水平的题目也难见踪影。因此,更多的是在有领导听课的情况下,学生才有了读书的机会,平时语文教师们更关注学生的字词会不会写、一些课文有没有背熟、课外书读得多不多。
路在脚下:让学生“唱”不起来
扎实抓好起步阅读
长期以来,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形成了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唱”的习惯。到了高年级,想纠正这个习惯就得花更大的功夫。因而,在低年级的拼音和识字教学中,要避免由于“拼”而引起拖长音的现象。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方法,比如在教学词语时,注意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整体感知、整体认读;并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看清词、读准词。再如,很多学生把“的”这个字读成“dē——”,又重又长,听起来总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当发现这个问题时,教师就需要及时跟学生讲清“的”字的发音要领,通过反复示范和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它的发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的“唱读”习惯。当然,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联系上下文来深刻地体会词语、句子的意思,进而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着这种感情去朗读,才能避免呆滞刻板的腔调。这样,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有效地防止唱读情况的发生。
请跟我读
在强调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一位教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时,其做法相当好:在学生总是拖腔拉调地唱读的情况下,他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带学生读了一遍。然后叫学生再读一遍,学生读得不错。这时,他又提醒学生:“对,读书要像平常说话一样。”正所谓“青出于蓝”,才能“胜于蓝”。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较高,把书读出感情来,才能自信地对学生说:“请跟我读。”要学生读书,教师首先必须把书读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平时加强阅读训练、多读书。
慎重地选择练读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齐读的现象很普遍,李伯棠先生在《小学阅读教学简论》一书中说:“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因为感情处理上不能强求一律,同时也可防止滥竽充数的现象。”在教学中,必须慎用“齐读”的方法。练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练读、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跟着教师或同学读、个别读、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这些读书方式具有很多优势:默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指名读,让学生展现自我,还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自由读,能让学生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