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味人生我奈何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缺啥都是遗憾。人生有时要做加法,“为学日益”;有时又要做减法,“为道日损”。有时要活得清醒,明明白白;有时也难得糊涂,浮生半日;有时需要穷根究底,有时又需要浮光掠影。
  作家麦家想来对此感触颇深,他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太阳镜、哈哈镜。他的大意是说,人有开阔的视野而不苟且于眼前,要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而非不明所以,要有见微知著的判断力而不惑于表象,要有适可而止的定力而不随波逐流,要有敢于自嘲的智慧而不胶柱鼓瑟。我敢说,这样的人生是丰富多彩而又趣味盎然所以近乎完美的,只是,我到哪里去配备这几副眼镜呢?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这几句歌词,让我明白了有这样一个所在,可以配齐这五副眼镜,这个所在就是经典书籍,而配备的过程就是阅读。
  当沧海横流,苟且者众,就算我乘桴浮于洪流之上,也会手执一卷《论语》,从而遥见海岸线的那一方。或如孟子一般,“虽千万人,我往矣”!当然,眼下的身心俱疲难免,我同样可以手捧一册《大学》,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悟“道不远人”的境界。
  当一个苹果在手,那不是手机,而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会在尼采的世界里烛微照幽。唯其昏暗,这种精神之光才弥足珍贵。唯其微小,方成其生命力之雄大。还有叔本华、康德、海德格尔……
  当现实的纷繁让我眼前模糊,我会走近鲁迅,那个陈丹青口中“好玩的大先生”,看看他的杂文集,看他如何把眼下的丑恶放大,让人看清楚其污浊,进而产生清除的冲动。读一读他的散文,看他如何把生活的小事放大成人性的良善,从而感受到温暖。
  当人潮拥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读一读陶渊明,神往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读一读钱钟书、杨绛、傅雷、林清玄、狄金森。“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是生命。”
  现实是沉重的,有时也是荒诞的。何妨读一读庄子,或者杨朱,当然也可以读木心、莫言,读后哈哈一乐,在会心一笑中超脱。
  人生多味,只需一味换:閱读经典!
  【提示】
  这是教师写的一篇下水文,请你从“想法”“说法”“章法”三个方面作点评。
其他文献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集《胡同之没》所写的一篇序言。所谓序言,就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一般用来说明作品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或“他序”,内容多是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胡同文化》是一篇他序,但又不是一篇常规的他序,作者虽然对胡同的认识和情感与摄影集基本保持一致,但并未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仅在文章最后提及“看看这些
期刊
德国作家伯尔的《在桥边》,小说开头“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小说的结尾,主任统计员却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那么,“我”究竟可靠不可靠呢?  我们发现,从文本表面上看,“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对数人的这份差事并不热爱,在工作时有点“任性”:  ·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  ·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
期刊
【原题呈现】  一个名厨,烹调了一味菜,不至于使你不能尝。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却有时使人莫名其妙地欣赏不到它的好处。它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  ——钱穆《湖上闲思录》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材料中以比喻论證的方式强调人类的心灵或精神不能
期刊
此去经年一别,自有平生相见平生欢。  望着眼前的千山万水,内心云海翻涌,沉默间终静止成画,无法被涂改地置于眼前,就像与往事间被锁上的心门。  《平生欢》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靠江的小城镇雾江,邵然、李平义、陈臣、邱天、白杨、弹簧他们都生长于此,这里有一家大型国营工厂,父母一辈人都工作在这个大厂里。邵然他们上同一个子弟学校,住着厂里分配的房子,邻里相近,哪家有事其他家马上就知道。后来城镇渐渐发达了,工
期刊
正如熊培云所说:“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生存”与“生活”并不是一对悖论,恰恰相反,二者相依相存。如果把“生存”比作房舍,那么我相信“生活”一定是你推开半掩的窗后映入心灵的云白山青。  “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人之所以为人并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他们在觅食捕猎、交配繁衍等谋生程序之上,升华出了追求美的意识,“美
期刊
写作中的象征手法是指在文艺创作中,借助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寄寓作者某种深刻的思想,或表达某种特殊的含意。象征与比喻都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比喻属于修辞范围,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与构思相关。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中说:“象征诗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他们能在普通人以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这里的“远”“近”指的是被象征物与象征物之间
期刊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撑起一个家了。”爷爷在晚饭时对我说。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工作好几年了。”爸爸跟着说道。  我嘴上应着,心里却写了两个字:不服。  虽是不服,但对长辈曲折的经历也还是敬佩无比。爷爷年轻时身强力壮,整个夏天以卖自己种的西瓜为主。那年夏天,一如往日,他将西瓜运上船,装着一船西瓜向城里划去。划船最怕的是河中央深不见底的漩涡,那日的漩涡特别厉害,将爷爷的船卷了进去。爷爷虽然
期刊
色调淡雅的良渚博物院静静伫立,环抱着博物院的是沉睡千年的遗址,托举着遗址的是肥腴的浙北平原,轻踏着浙北平原的是我赤条条的双足。  那首《一眼千年》唱得好啊:“请再翻慢一点,那么厚一本时间……”在良渚的领地,我不由得走得很慢,几乎是一寸一寸地挪动。  我看见一只小鳄鱼,凝固在良渚人画笔下的黑陶上。对于黑陶,我完全分不清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的黑皮陶,我只知道这只张开大嘴、牙齿尖利的鳄鱼正摇着它强有
期刊
十岁那年我站在黄山脚下,面对一个小小的人生选择:一边是黄山的起步阶,远望有绵延如巨龙般的曲线和像昆虫攀爬土丘般卖力攀登的人;一边是专设的直达峰顶的钢索缆车,近处有面包一样的车厢和车厢里轻松谈笑的人。我在犹豫片刻后选择了前者。虽是二月,汗水仍浸透了衣衫。在不断的喘气声中,我终于两腿酸软地趴在黄山那棵迎客松前。抚着“黄山最高峰”的那块石碑,回望踏过的蜿蜒曲折,一股胜利的喜悦蹿遍全身,而一旁坐缆车上来的
期刊
色调淡雅的良渚博物院静静伫立,环抱着博物院的是沉睡千年的遗址,托举着遗址的是肥腴的浙北平原,轻踏着浙北平原的是我赤条条的双足。  那首《一眼千年》唱得好啊:“请再翻慢一点,那么厚一本时间……”在良渚的领地,我不由得走得很慢,几乎是一寸一寸地挪动。  我看见一只小鳄鱼,凝固在良渚人画笔下的黑陶上。对于黑陶,我完全分不清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的黑皮陶,我只知道这只张开大嘴、牙齿尖利的鳄鱼正摇着它强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