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逋卸妆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逸、遁
  北宋天圣六年十二月,即我们的林逋先生效法前贤,以“屈于身而不屈于道”的新的生存策略行世,应诏出任国家教职十年以后。虽然日课群童,夜宿树巢,工作不算怎么吃力,宗教信仰也没有强迫他改变,最终还是无法再忍受下去。长期居于下层不得升迁,壮志蹉跎固然痛苦,但还不是最主要的,更深层的因素是多次参加科考,却因其时盛行的门派风气和种族歧视获不公正待遇,这让他尤为愤怒,在《喜冯先辈及第后见访》一诗里感慨“肄业十年初(阻),萧然此饭蔬。何期桂枝客,来访竹林居。香炷开新诰,尘痕拂旧书。回轩应睠睠,将与岭云疏。”而好友钱易在《西游曲》里也称“十年辞家勤献书,王孙不许延公车。江头祖庙祭无血,重门生草寒离离”,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正是在这样进退两难的背景下,他终于下定决心,要让朝廷知道,既然寒梅修竹都是他心爱,那就不仅仅只是谦和的梅花,也有可能是凶猛的竹箭。经过长时间的筹划权衡,最终选择以尸蜕方式遁迹人世,另谋出路,并成功地付诸实施。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寒冷的时节,相比本国的历史学家,西夏人可能更清楚,因这个传说中的新兴国家对北宋的首次突袭并攻陷城市即始于是年,而李日華对他当初心迹的深刻剖析与同情,在《重修放鹤亭记》里感慨“应制科,不第。祥符天圣间,二虏(大辽西夏)日骄,韩范(韩琦范仲淹)之略,未能绥靖;忠佞糅杂,丁夏(丁谓夏竦)之党,互为水火。先生咿吟漆室,纡轸于怀,故发其遗书有曽无封禅之句。所赍之志,概可见矣”,地下相逢,想必一定会被他引为知己。
  当然,如此重大的国家灾难,譬之后来的卢沟桥事变有过之而无不及,四库馆臣隆重推出的北宋历史官方发言人李焘之流,自然是不会告诉你的。所幸这世上还有我们明州自己的私史在,不然真被蒙在鼓里成了睁眼瞎。感谢晚宋奉化大儒陈本堂孙子陈桱所著《通鉴续编》,此书集祖著父泌家族三代之心血接力完成,虽然看到的亦为四库版,不可能原汁原味,相比之下感情上总是要亲切一些。至少其中关键的天圣六年戊辰(1028)十二月条下,非但找不到轰轰烈烈的乡贤林逋辞世的记载,反将正史极力掩饰或淡化的那个惊天秘密捅了出来:“赵德明使其子元昊袭甘州,取之”。下有原注:“元昊小字嵬理,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圆面高凖,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案上置法律,常携野战,歌太乙金鉴诀。德明虽臣事中国及契丹,然于本国则称帝,由是立元昊为皇太子焉。”而《续资治通鉴长编》居心叵测,始是隐瞒不提,极力掩盖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后又将此事移至四年后的明道元年(1032)九月,于是月丁酉条下称:“环庆走马承受李德言:‘西贼寇边’,诏都署司严饬兵备,又令鄜延路移文夏州戒约之。”下有按语:“此事当是元昊袭甘州及西凉府时也。”如此处心积虑的设计,真如俗语所称“你不说倒也罢了,一说更让人来气。”而清人自己鼓捣出来的《资治通鉴后编》,前取李焘之说,后取陈桱之说,萝卜青菜,煮成一锅(详该书卷三十八北宋天圣六年十二条下记)。至于其中那个神秘的甘州到底在哪里,照例谁都不会透露,只知道《说文》的解释是“甘:美也。”《尚书注疏洪范》“稼穑作甘”下引《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饴”,则芋头之清香似已可闻到。而古文又有个潜规矩是以徽代美,这个徽,就是徽州的徽,也是宋徽宗的徽,因此,《大雅文王之什》的“太姒嗣徽音”,如果我以后有兴趣写一本《诗经复原》之类,一定会把“音”字下半部分删去。
  再回到事发现场,有关他在公元一○二八年深冬的突然死亡,或许正因战火的笼罩,匆促中又略带着几分诡秘。哪怕你再谨小慎微,完全基于传统学者的忠厚立场,面对留下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所谓文献,也不可能丝毫不起疑心。比如为他治丧的李谘,前不久以主持国家税收改革收益不佳落职,此时该在谪居地洪州。沈括《梦溪笔谈》记曰:“天圣中因议茶法,曹(曹利用)力挤肃简(鲁宗道),因得罪去;赖上察其情,寝前命,止从罚俸。独三司使李谘夺职谪洪州。……是夕肃简薨。李谘在洪州闻肃简薨,有诗曰: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而考《隆平集》第六卷鲁宗道传:“天圣七年薨于位”,则获知事变信息之时,李无疑还在洪州任上。闻讯后立即动身匆匆赶来奔丧,由于看不到三百年多后出版的《宋史》,不知道史官已经据《咸淳临安志》把他的洪州太守改成了杭州太守,“及逋卒,谘适罢三司,使为州守。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刻遗句内圹中”(《宋史》林逋传),因此这趟算是白辛苦了。而所谓刻诗纳圹一事,文献源头又来自《郡斋读书志》卷四,原文为“或刻石臵之其墓中。”臵,《广韵》:“亦作假”。《六書溯原》“假,俗作臵。”就是刻碑遗诗,假装死亡的意思。而有人非要假戏真做将他弄死,于是梅尧臣的“年六十一学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变成“年六十一,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李焘的“上嗟惜”变成“仁宗嗟悼”;还有曾南丰的“逋之卒”、桑世昌的“临终赋诗”之类,如能看到原文,亦必前为‘纵’而后为‘逸’。这些手段虽为今天善良的学者所不敢想象,对辫子史官们来说却是工作职责所系,只要见过从乾隆三十九年改到乾隆五十一年尚不肯罢休、现保存在湖南图书馆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二稿本原迹,以及鲁迅当年所谈到的《鸡肋编》四库本与元刊本的巨大差异,就会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不管什么材料,只要经过满清人的手,就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而可悲的是现在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却几乎全都出自江湖上名气很大的博学鸿词帮的严格筛选。让我们进入文字背后,去见识一下他们的本事和手段吧:《长编》卷五八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是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即屈辱的澶渊和约正式签成后次日,最初形成的四库馆稿本作:“将作监丞王曾言:古者尊中国,贱夷狄,直若手足。二汉始失,乃议和亲,然礼亦不至。均(疑作宋)今若是,是与之亢(疑作共)立,手足并处,失孰甚焉!狄固不可启,臣恐久之非但并处,又病倒植,愿如其国号契丹足矣。”在已经篡改的二稿本基础上再次修改的今通行本,竟作“将作监丞王曾言:是与之亢立,失孰甚焉,愿如其国号契丹足矣。”原文七十五字,只剩二十五字。鲁迅看到的元刊《鸡肋编》记燕地即金国风俗:“其良家士族女子皆髡首,许嫁方留发。冬月以括蒌涂面,谓之佛粉,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今使中国妇女尽污于殊俗,汉唐和亲之计,盖不为屈也。”而他看到的四库本又是如何的呢?“清人将‘今使中国’以下二十二字,改作“其异于南方如此”七字。(《而已集·谈激烈》)   当然,相比如此大刀阔斧的篡改,他们在林身上施展的手脚还算是客气的,如改“纵”为“卒”;改“逸”为“终”之类,这倒不是因为他名气太大的缘故,而是相关事迹包括诗集历代有传,不能完全胡来,只能本着‘鲁鱼豕亥’的传统文化政策,通过字形相近暗施手脚,以标准的四库官腔言之就是“形近而误”。而托名李焘的东东新鲜出炉,顾忌就用不到那么多了。其中字义方面的特色亦值得一说。按《说文》的解释“纵,逸也。”其义又同遁,遁又同逃,逃又为亡,亡又为他本名林逋的逋之本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动离职,抛下家庭,关掉手机躲起来了的意思。这种玩法在当时其实相当普遍,不过是一种体面的游戏,或幽默的政治玩笑罢了,何况也不是他的专利,自写《周易》的那个家伙发明此术,号称“遁无不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玩过这一套。就拿他所在社区梅山的精神领袖梅福来说,《汉书》明确记载“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嘉泰会稽志》证实“今山阴之地有山曰梅山,有乡曰梅乡,有里曰梅里。图经载会稽志云吴门市,即此也”。不过这个奇葩的会稽吴门,当为会稽天门之讹或伪,市即鄮市也。而《宝庆四明志》亦称“梅山,县南二十五里,东为登(祭)山,有僧庐曰禅寂,为寿禅师道场。或谓汉之梅福尝游此,因得名。今其山之下每遇大雷雨则出小石,圆如梅子,剖之亦有核,其名又或因此也。上有龙湫,为乡邑雩祷之所。”至于为什么二地郡志都记有此山,《浙江通志》的解释是“汉时鄞属会稽。山中有石洞,仙井药炉丹灶遗迹犹存。”既简洁明确,又能顾及双方脸面,说话水平很高,像是省级文化领导的样子。就是说唐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属会稽,是年析鄮县立明州,此后这地盘如同剡源乡的王右军庙、月湖边的贺知真祠一样,就属阿拉宁波人了。事实上就在他采取行动前一年不到,前来拜访他的梅圣俞顶风冒雪,除了仰贤慕义,亦有寻访祖先遗迹的私意在焉。从《寄梅室长》诗“君家先祖隐吴门,即日追游往事存”这两句来看,心愿应该是得尝了。再与梅本人的作品印证,《腊日出猎因游梅山兰若》“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鹰想支公好,人思濡上狂。归来何薄暮,烟火照溪光。”季节地点相合,所记当即此行。又有《读汉书梅子真传》,其后半首称“危言识祸机,灭迹思汗漫。一朝弃妻子,龙性宁羁绊?九江传神仙,会稽隐廛闬。旧市越溪阴,家山镜湖畔。唯余千载名,抚卷一长叹。”则不仅找到,还相当于为稍后林的效法前贤作了提前预告。
  以上是对身体通过某种特定方式从红尘消隐的语言形容,具体到方法和细节上,又有个专用词叫“蜕”,俗称尸解。《说文》“蜕,它蝉所解皮也。”这个“它”对宁波人来说肯定不陌生,即它山的它,蛇之古称也。由《神仙传》提供的经典样板是:“王方平死三日,夜忽失其尸,衣冠不解,如蛇蛻耳。”而《云笈七签》又特别强调它技术方面的特征,即“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这就是后来空塚内那一砚一簪的出处了。总之,这在古代根本不算什么事情。无论当时认识他的朋友或后世的信徒,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那些别有用心者,没人会傻到真以为他是死了。如天圣五年进士龚宗元说的“高蹈遗尘蜕,含华傲素园”(《赠处士林逋》);熙宁九年杭州市长苏颂说的“且来山林寻遁逋,更玩四营兼参摹”(《次韵苏子瞻学士腊日游西湖》);还有张嵲的“端立一丘为老计,移文何谢北山逋”(《次韵石用之春晴游西湖》):卫宗武的“缓步香月堂,循山历其趾。逋仙去何之,千古俨清致”(《钱竹湖招泛西湖,值雨即事》);这些都是事件发生以后因感而咏,用的不是“蜕”就是“遁”,很能说明问题的性质。范仲淹的《寄赠林逋处士》更不用说了,主题是吹捧和策反,跟他那封著名的《答赵元昊书》风格手法相似。开首“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表面看是赞美皇帝圣明如唐虞,礼贤下士,赠物聘问,实际上讲的都是逸去以后的事,以接下来“罢钓轮生蠹,慵冠鉴积尘”两句为例,为一顶不足道的官帽风尘奔波,致使原来潇闲的钓竿因长久不用被虫子咬坏,是否值得?很明显跟原来的隐居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包括束帛的词义,原本亦有寿赙一项,用法与《宋史本传》的“仁宗赠帛赙”相同,即赠物慰问家属也。范和他的交往很晚,《青箱杂记》的推断是景佑初(1034),即遁迹逸去后的第六年,按范氏年谱此年在睦州任上(州治为桐庐),或许还当更晚,即始于任职西夏边事前后,因诗里出现的林逋形象,居然不是布衫草屦的谦谦儒士,而是“剧谈来剑侠,腾啸骇山神”,俨然金庸笔下的明神教教主任我行或西毒欧阳锋一类人物,有关这一点以下还会重点谈到。
  更有意思的是,好像早就料到后世会有人不怀好心,在自己纵逸或逋逃一事上做手脚,为了防患于未然,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题为《西湖记逸》的书,披露其间所受的种种委曲,将自己为何要走极端的原因公诸于世。可惜这一招虽然厉害,后来还是被四库馆的大内高手使出移花接木的绝顶功夫,将掌力基本化于无形。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云:“和靖集三卷,西湖纪逸一卷,处士钱唐林逋君复撰。梅圣俞为之序。纪逸者,近时桑世昌泽卿所辑(刊)遗文逸事也。”稍后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四亦记:“《林和靖诗》三卷,《西湖纪逸》一卷。”直到清代于四库工程前侥幸刊行的《雍正浙江通志》,在著录《林和靖诗》的同时,也著录了《西湖记逸》(详卷二百四十八)。按文意,最初出版的是单纯的诗集三卷,即有皇祐五年梅圣俞序的那个北宋初刊本,南宋中期由陆游外甥桑世昌重刊时,附入没有发表过的西湖逸事一卷,尽管后来此书从人间蒸发,但以这样的角度推测,现在夹入《兰亭考》里那篇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林逋传,也算是有了合理的解释,即为此次重刊特意撰写,置于卷前以作介绍也。而脑袋灵光、手段高明的四库史官看准文中的关键位置,夹入“纪逸者”三字,又改“刊”为“辑”,意思就完全变样了。至于林某不知自己的著作权已被剥夺,桑某同样也不知自己曾写过这样一本书,那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他们自己死得太早了。
  一个同样发生在宋代的奇特的故事,内容包含着试图从医学角度作出分析和解释,可以帮助我们对这种彼时流行的尸解游戏有更深入的认识。碰巧主角也姓林,甚至名亦相近,就叫林复,真是有意思极了。包括讲故事的那位,也是我们熟悉的大名鼎鼎的周草窗。此人一生最大的本事,除了能将如后来《红楼梦》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发挥到极致,还有出色的妙手空空之术。牟陵阳《齐东野语序》称“公谨生长见闻,博识强记,诵之牍,存于箧,以为是编,所资取者众矣”是也。这样的序,自然沒法用。转求戴剡源,则更为不堪,通篇批评他书名不当,既为吴人就不该号称齐人(详《剡源集》卷七齐东野语序),同样也不能用。后来只好自己动手,“大父从属车,外大父掌帝制,朝野之故,耳闻目接,岁编日纪,可信不诬”,胡吹一通了事。说起来,这也是宋人笔记小说的一大特色,好像早已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行资源共享,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相互抄袭,共同繁荣。此次他在书里隆重推出的这个故事,却很难得地勉强可算独家发布,虽称从陈直斋长子陈周士处抄来,今本《韦居听舆》却无之;又称洪迈曾有记,今本《夷坚志》亦无之;也不知是被人干掉了还是周原本就是胡扯以乱视听。正如四库馆臣在《直斋书录提要》很学术地“考周密《癸辛杂识》‘莆田阳氏子妇’一条,称陈伯玉振孙时以倅摄郡。又‘陈周士’一条,称周士,直斋侍郎振孙之长子。”但在四库版的《癸辛杂识》里你同样也找不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总之,已经不可能知道原文是什么样子的,写的究竟是林复还是林逋,南宋还是北宋,事发时间为绍兴中还是天圣中,死在嘉定末还是嘉祐末,因此只能由他这个自称胡诌(脂砚批本石头记第一回以湖州为胡诌)的人说了算,想怎么胡诌就怎么胡诌了。唯一明确的或许只有“复”的含义,这是他晚年以复斋命室,向甬上大儒袁桷求铭时亲口对后者说的:“复,反也,反诸其本也。”(详《清容居士集》卷十三复庵铭)   《齐东野语》卷一‘林复’条
  “林复字端阳,括苍人。学问材具皆有过人者,特险隘忍酷,略不容物。
  绍兴中为临安推官,有告监文思院常良孙赃墨事,朝廷下之临安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复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成罪,当流海外。
  因寓客舶以往,中途遇盗,无以应其求,盗取常(常良孙)手足钉着两船,舷船开,分其尸为二焉。
  林竟以劳改官,不数年为郎,出知惠州。时常(即常良孙)有姻家,当得郡,愤其寃,欲报之,遂力请继其后,林弗知也。
  既知惠,适有诉林在郡日以酖杀(祭)人(人形地貌,非谓真人),具有其实。御史徐安国亦按(搜查)其家,有僭拟(僭姒,私祭太姒)等物,于是有旨令大理丞陈朴追逮。随所至置狱鞫,问及至潮阳遇诸道间,搜其行李得朱椅黄帷(私祭用品)等物,盖林(林复)好祠醮所用者,乃就鞫于僧寺中。
  林知必不免,愿一见家人诀别。既入室,亟探囊中药投酒中饮之。有顷,流血满地,家人号泣,使者入视,则仰药死矣。因具以复命。然其所服乃草乌末,及他一草药耳。至三日乃苏,即亡命入广,其家以空柩归葬。
  始就逮时,僮仆乌散,行囊旁午,道中大姓潘氏者为收敛归之,了无所失。其家与之音问相闻者累年(与家里一直保持通信联系)。至嘉定末始絶,竟佚其罚云。
  此陈造周士所记,得之括医吴嗣英,甚详。《夷坚志》亦为所罔,以为真死,殊可笑也。”
  先把追索真相的途径全堵死,把相关资料都灭掉,然后再告诉你在古代某年某月某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奇特的事情,这是古人的拿手好戏,目的只是让你知道是这样,不会回答你为什么会这样,哪怕情节过于离奇让人心生疑窦,也只能看着干着急,基本无计可施。而自己身世原本就很诡秘的周密,不过在这方面玩得更为高明罢了。但林复是否林逋虽不敢确认,乌头即为芋头却可肯定。包括所谓草乌末,讲得神乎其神,其实就是芋艿头部呈角形之紫色根牙,即作为古代明州精神标志的赤堇也。不管是秦汉的鄞城先民,还是今天的宁波家庭妇女,可谓无人不识,菜篮子里每月总会出现几次,只不过不知还有此妙用,居然能让人起死回生而已。看来《史记·始皇本纪》说的不死之药,《乾道四明图经》说的灵草,还真是有所依据,并非有意为惊世骇俗之论。又按清人张璐《本经逢原》,具体用法是“其乌附之尖为末,茶清服半钱。”乌即乌头,附即附子,尖即赤堇,今称芋茎。又考黄锦芳《本草求真》:“乌头即附子之母。长洲张璐辨之明晰,言此与射罔乃至毒之物,草乌系野所生,状类川乌,亦名乌喙,姜汁炒或豆腐煮。熬膏名射罔,敷箭,兽见血立死。”综合起来分析,情况大致就清楚了。前面说的草乌尖为生药,后面说的射罔——即周密视若机密不肯吐露其名的“及他一草药”——为死药。具体实施之时,当先食草乌母体所制射罔以假死,再食附子尖即赤堇制的草乌末以复生。《宝庆四明志》记鄞县亶洲山“山有不死之草,赤茎绿叶,人死三日,以草覆之即活”,即为故事大王周某的文献依据。希望私祭太姒,‘好祠醮’的林复,表演行为艺术的现场不要就在那里才好,不然实在是太凑巧了,因《尚书盘庚》说“诞告用亶”,周公和孔子合著的《仪礼士冠礼》又记‘醮辞’曰:“旨酒旣淸,嘉荐亶时”,而这个亶字,跟封禅祭式“设三壇为一壇”的‘壇’又是近亲繁殖,《说文》:“壇,祭场也。”
  接下去的事情更为诡异,在弃职遁去的天圣六年(1028),与叶梦得所记与徐复相邻、身影重又出现在西湖周边的庆历初年(1041)之间,有一个长达十三年的真空期。虽然正史固执地用那块刻有御赐和靖先生的墓碑挡住世人的目光,并剥夺他作为公民在任何时代都能享有的婚姻权和生育权,一口咬定此人早已死掉,并绝子绝孙。可惜后世的记录不大配合,或文献太多以至矛盾百出。更何况在最初曾南丰的林逋传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是以并行的方式同时进行的,“既而仁宗赐谥曰和靖先生,仍赐其家帛五十疋,米五十石”。按《小尔雅》“倍两谓之疋。二丈为两,倍两,四丈也。”一疋四丈,布五十疋就是两百丈,合今制六百米;米五十石就是七千五百斤。由此出现的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荒诞场面是:一方面是抚慰死者家属数目庞大的政府物资救济,一方面又说这个人不娶无子,是个著名的老光棍。同样,挖出他无尸空坟来的事发生在杨琏真加任江南释道总领的元初,早于《宋史》编辑委员会正式开工干活五十余年。由于他在后世广泛的知名度,相信在当初这肯定是重大新闻,天下几无人不知,亦为多种笔记载传。而代表官方为他立传的那些人之所以对此视若未见、一意孤行,非要让他的肉身彻底消亡,固定在纪念碑和神像中供后人瞻仰,实有不可告人之苦衷在焉。因这个宋代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以尸解方式离开屈居十年的大梅树巢以后,很快将以新的英武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搅出更大也更惊人的麻烦来,同时也为自己诗集里那些除了范仲淹以外、其他人可能都会感到困惑的作品如“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淮甸南游)或“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汴岸晓行)之类,提供合理而可信的写作动机和背景。而史官们的任务,就是要构筑一条比西夏军事防线更坚固的纸上长城,彻底割断两者之间(隐士与战将)可能引起的任何联想,确保神像上的金漆不致掉落甚至坍塌。但想来想去,除了让他死掉,尤其是要《自作寿堂因作一绝以志之》或《临终作一绝》,以便效果更加显著,此外實在找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
其他文献
一  端午前一天,老王想去山上采些新鲜粽叶来。他喜欢吃粽子。南山村人包粽子都要用当年生的新粽叶。他没有跟别人说,独自一人骑着电动车往山里走,走到马路尽头,把电动车藏进草丛中,然后爬山,却在某个山坑的某个溪水缠绕的大青石上静坐了一整天,天色暗下来了才跌跌撞撞走下山。  母亲找他找了一整天。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老王不在眼皮底下,她就要找。哎,老神经死哪儿去了?找的过程她会发现很多问题。凳子跌倒了,
期刊
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口袋里有一把刀,你会怎么样?我就这样开门见山地问喻国明。  喻国明停顿了一下,显得有些尴尬地看了看我,见我炯炯地盯着他,他垂下了头,然后搓了搓自己的鼻子,然后,结结巴巴地嘟哝,我的口袋里怎么会有刀呢?我连水果刀都没有,真的,不骗你!他的脸猛地涨红了。  我忍不住会心一笑,我只是说假如,没有说你的口袋里有刀。  “假如有”什么意思呢?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根本不成立!喻国明的脸愈发红了
期刊
余志刚,象山报媒编辑,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余志刚散文》《满纸烟岚》,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花城》《山花》《随笔》等,曾获“大红鹰文学奖”“《飞天》10年文学奖”。2008年搁笔,2017年拾笔再写。  文学港  一  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廿八日戌时,京郊通州的马家庄别院陷入了一片死寂。透过镂空的明式花窗,一灯如豆之下,辗转病榻的李贽终于草就了一纸“遗言”:聂政与屈原的辞世,是
期刊
夜间的森林中  夜间的森林中有一朵火焰:一個  波状光圈,在它的那边一无所有  因为我们在这里,在中间:  觉醒的叫喊、歌声、笑语……  如今柴火都消失,火苗  终止。我们也说:人类  终止。而里仍有火焰的  什么东西。然而一无所有:  黑暗和我们看清的存留的一切:  我们的脸突然全部如此  不同,树木的黑色轮廓在此处  上面躬身,有几许更明亮的天空,  寒星。无人知道我们  为何沉默得如此之久 
期刊
徐衎的这篇作品被命名为《淡呀淡的光》,我在阅读时首先关注的却不是光的意象,还有和光有关的“看”这一行为。作者提示这一阅读路径自有其意义和理由。除了题目涉及光,在正文中,光的意象也反复出现。比如小说在行将结束的时候曾写到:“一束太阳光从窗帘缝隙里射进来,照亮了室内的浑浊,小乌扬起手,扇了扇在光束里飞舞的烟尘,说了一句,‘原来光也会脏的。’”作为叙述者的“我”,也担心小说中那个率真的女孩小乌长大了会“
期刊
隔着光阴与遗忘,徐海蛟能化文字为大鹏,载着读者越过千山万水,抵达与故人的身心对接吗?《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言:海蛟书写历史故人特别拿手,特别自如。我们看到他有一种神灵附体的感觉,时而和历史人物对话,时而历史人物成了他。他情愿把自己揉碎写到里面去。宁波大学教授任茹文评价:炽热的情感与真诚的敬畏全在海蛟的文字里。在一团乱糟糟升腾起的人间烟火中,他怀揣着对生命的爱与忠诚。  三十三岁作者遭遇突如其来的一
期刊
王哲珠的小说看似比较单纯——简明的结构、简单的人物关系和简洁的意象已然构成了一种简约主义的叙事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放弃了深度追求。在《老寨》《祭坟》《月光光》《无法言说》等小说中,她关注的是旧有生活方式的失落带给人的伤感和困惑,希望用文字留住乡村醇厚的生活记忆,以及浸透在日子里的温情和传统的伦理价值。她反复书写着乡愁、逃离、失落与孤独,苦苦寻觅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与一些同龄写作者相比,王哲珠既不
期刊
爷爷的酒和粥  爷爷年轻时有个响当当的绰号。打仗那会儿,有一年,一支部队开进乡来,驻在本村附近。队里有个班长,年轻壮硕,力大无穷。一日,走过村西头的石板桥边,他兴头起来,赤手擎起了桥脚下一块巨大的青石板子。那石板桥是村里男人们早晚聚集的场所,他这一擎,动静不小。瞧见班长的壮举,大伙儿虽感惊骇,也不肯轻易服气。几个村里的年轻人鼓气上去试了手,不成功,都赤着脸坐回原处。我的爷爷走过去,个头矮矮的,那班
期刊
人如大地上的花草树木一样,本该在泥土、月光的家园诗意栖居,然而拥有可以行走的双腿与无限的欲望,人就一次次从乡村、故土、家园出发,或寄居城市或走向远方,一群群失魂落魄的流浪者成为一株株悬空的“人树”。这是当下众多背井离乡者的面影,也是王哲珠以《寄居时代》画出的时代“真像”。  小说以“我”成长历程勾勒出一个失乡者的寄居生涯。举家进城时租住在棚户区,潮湿、黑暗、逼窄的空间无法安顿下“我”,就像小时候的
期刊
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回到鹳草洲三十号的老房子里,打算住一段时间。这座老房子在小镇边缘,它临河而建,加上院子和花园,面积大约有六百平米。房子已经很旧,但还结实。它们是我祖父年轻时候建造的,那大约是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我的祖父是个篾匠,对建造房屋也颇有心得。屋子里的桌椅、床具,无一不是祖父亲手打造,而我祖母知道每一块砖的来历。幼年的我对此习以为常,并不感到吃惊,长大以后便更加明白,生于祖父那个年代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