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何多“女神”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沿海普遍流传“妈祖”信仰,影响遍及东南亚及世界华侨聚集的地区;在粤西和海南信仰被神化了的冼夫人;在西江流域,“龙母”崇拜是民间传统文化中被高度重视的部分;全国著名的道教“八仙”中唯一一位女神——何仙姑,也是广州增城人。此外,分散在广东各地的地方性女性神祗,数量也相当多,如广州市民所信仰的生育女神“金花夫人”、广东汕头澄海县外砂乡居民祀奉的“金兰三姐妹”等,为何在广东此地会有如此集中的女神信仰呢?
  恋母情结、官民结合
  闽南师范大学管理科学系副教授、闽台民俗文化专家段凌平指出,海边多女神是个“世界性”的倾向。
  段凌平指出,人们在危难之中,最容易想起母爱,这是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依恋。人们的恋母及对女性的依赖,导致沿海多女神。虽然渔夫是男性,但海似乎总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我们很少会说“海的儿子”。海上贸易的繁荣带来海上交通的发达,但大海的不可预测性,又在人们心底深处埋下不可磨灭的恐惧感。“由于海洋的汹涌澎湃,或者由于人们面对洪水的无助,激发危难中的恋母本能”,这或许是沿海地区女神较多的原因之一。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女性独立性强,常常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撑起整个家庭,代表者有产生妈祖的湄洲湾一带的莆田女子和泉州惠安女,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的女性等。与海洋产业结合的特点,让其视野较为宽广。这与内陆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
  妈祖:盛于粤地 遍及全球
  现在很难统计清楚历代曾经修建过多少座妈祖庙。早在元代,由于漕运重要,从北到南的“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都有妈祖庙。其后历代,妈祖庙进一步扩展。仅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天后庙粗略统计就有五六十座,大良一地就有七八座,而且“到乾隆年间,以珠江三角洲为主体的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因而建祠之风亦大盛,大有压倒广东民间诸神之势”。
  唐宋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海洋贸易兴盛,民间对天后的崇拜有加无已;另外,由于国家海洋外交活跃,部分统制物资亦须依靠海运,官方对天后的重视也日渐提升。闽粤山水相连,民众的传统文化心态比较接近,在经济生活上同海洋关系极之密切,因此天后崇拜之风在粤地流播甚早。降及明清,舶运物资从传统的“奇珍宝货”转为关乎民生日用的市场商品,自古就是广东人生财最佳途径的“下海”此时有了更广阔的出路,进一步推动了内地贩运性商业,粤商成为全国大商帮之一。广东民间天后女神崇拜不但借助历史惯性而获得延伸,且不断发生着适应时代新主题的转化和变革。
  龙母:流播岭南的水神信仰
  广东最著名的龙母庙,当属悦城龙母祖庙,坐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水口。龙母祖庙的始建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最迟在六朝时期,龙母墓就已存在。今天的龙母祖庙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等被列为岭南传统建筑瑰宝。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上香朝拜,烟火经年不衰。
  按照民间传说,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施,人称神女。一天,她在西江边濯洗时偶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长大后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它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
  龙母的传说可以从历史中找到依据。龙母文化研究专家王元林、陈玉霜指出:“秦代伊始,古越人‘断发文身’的崇龙习俗结合祖先崇拜,在三江汇流的悦城形成了龙母崇拜;汉唐以后,龙母屡受封敕,崇拜龙母的习俗传至江西;宋元之际,龙母文化祭祀中心初步定型,悦城、仁化、梧州、分宜等中心区初具规模;明清,龙母庙遍布西江流域,中心区的龙母文化得以稳固发展,还向四川等地延伸,展现出独特的地域形态。龙母崇拜的分布区域不断拓展,与岭南自然环境多水,南方多火阳盛,龙母水神有‘尅火补阴’之效有关;亦与越人尚鬼信巫有关;而统治阶级提倡,明清广东经济迅速发展,也在政治上、经济上为龙母崇拜的兴盛提供了条件。”
  冼夫人:古代的巾帼英雄
  冼夫人,广东高凉人氏,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冼夫人是中国古代岭南地区倍受赞誉,也颇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她一心为国、赤诚爱民的崇高精神,使动乱的南北朝时期的岭南一隅得以偏安,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普遍提高。冼夫人不仅在协助梁、陈及隋三朝治理岭南方面业绩辉煌,而且她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她在反对地方割据和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煊赫的战功,得到皇朝的信任,逐渐上升为有权调动指挥部落六州兵马,雄据一方的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中华民族历代英雄豪杰中亦少有可比者。
  冼太夫人诞,简称冼太诞,是粤西高州城乡及周边地区民众为纪念冼太夫人诞辰(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而举行盛大活动的传统节日,每到冼太诞,城乡群众便要举行丰富的庙会活动。据清康熙《茂名县志》载:“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太夫人诞辰,正日及前后数日,演戏,祭奠,城市乡落有庙之处皆然”,由此可见,冼太诞祭祀庆典活动由来已久,影响广泛。冼太诞的庆典主要由当地村民集资参与,有打醮、游神、集中祭拜以及演戏等活动,届时城乡冼庙香火鼎盛,朝拜人络绎不绝。历代政权不但给予冼夫人封赏,而且还把冼夫人纳入官方的祀典,让其享地方官府的春秋二祭及诞祭。自隋朝初年冼夫人去世后,即“官置祠祀之”,尤其是明清两代,官府致祭不绝,据清光绪《高州府志》记载:“冼夫人庙,每岁春秋仲月二十四日及十一月二十四日诞辰,本府率官属致祭,议同名宦。” 官府祭祀还规定了一套具体的祭祀程式和礼仪,庄重虔诚。
  金花女神:广州人的送子娘娘   金花娘娘是广州的送子女神。旧时,广州很多地方都有“金花庙”,奉祀金花夫人。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
  相传明朝时,广州有位巡抚夫人身孕临盆,三四天都生不下来,求医拜佛都无效。该巡抚在睡梦中梦见一位白发长者说:“要想夫人母子平安,快请金花娘娘。”巡抚惊醒,召集众人找来七十多个名叫金花的姑娘,当一个十三四岁的金花姑娘步入正厅时,后堂就传来夫人母子平安的报喜。以后,谁家媳妇难产就请金花,金花一到孕妇就顺产了。因金花娘娘生于洪武七年四月十七日子时,广州人于是以四月十七日为神诞,俗称“金花诞”。
  晚清汪琮的《旅谭》有:“广州有金花夫人庙,妇女求嗣者祀之。土人呼小儿曰花仔。男曰白花,女曰红花。”这一天到金花庙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何仙姑:八仙中的唯一女神
  何仙姑,道教八仙之一,原型为一个美貌非凡的女子,经常手持荷花,传说是广州增城人,在广州当地有广泛的信众。增城有多座何仙姑庙,为首的是荔城凤凰山下的何仙姑庙(已毁),现留有仙姑井及双履痕迹,另有武则天所赐朝霞衣碑记。农历三月初七何仙姑诞日前去拜祭者络绎不绝。
  据明陈梿《罗浮志》及《历代神仙通鉴》等书记载,何仙姑是唐武则天时代广州增城县何泰的女儿,十三岁时在入山采茶时遇见一位道士。道士给她吃了一个桃子,从此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后于唐中宗景龙年间白日登仙。在今广州增城县一带,关于何仙姑的传说更为具体,而且有“实物印证”: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七出生。其父何泰以做豆腐为业。秀姑自小聪明伶俐,十四岁时幸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吕给她吃了一些云母片,从此能知人间祸福,并常去罗浮山里访仙。后父母为她找了个姓冯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于中宗景龙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门前的水井。投井时只穿着一只鞋,还有一只鞋留在井台上。此后,她从福建莆田的江河里漂出来,原来那井与河是相通的,在当时传为奇案,遂有秀姑已经“登仙”的传说。据传仙姑还在代宗大历年间现形于故乡小楼,有人看见她在西园寺一棵荔枝树下乘凉,把绿绸腰带挂在树上。如今此地称“挂绿园”,而这棵荔枝所结的果实均有一条绿色彩带,即增城著名的“挂绿荔枝”。
  “金兰三姐妹”神
  在汕头市澄海县外砂王厝乡(今林厝沟尾巷)附近流传着金兰三姐妹(又称三义女)海神信仰,当地渔民出海捕鱼前都要上香祭祀,祈愿一帆风顺、鱼虾满仓。
  金兰三姐妹是凡人死后被奉为神的。据说,她们出生于光绪年间,年龄相仿,相貌出众。最大的姑娘姓五名富娘,知书达理;年龄稍大的姓林名雅娘;最小的姓余名织娘,寄居于王厝舅父之家,文静典雅。三位姑娘自幼是邻居,常在一起绣花织布,唱潮州歌册,因为趣味相投,便结拜为异姓姐妹。
  “庙祀千秋崇在义,人伦万世教唯情”,这是镌刻在“三义女”庙前的一副联对。三义女者,原为澄海金砂乡人氏,系闺中结义金兰姐妹。传说大女张织娘;二女王富娘;三女王美娘,在三从四德的旧礼教胁迫下,三人各有一段不幸的婚姻悲剧,因此商定“不祈同日生,只求同日死”。遂撕绢动笔,倾尽满腹怨恨于布帛,封腊为丸,藏于怀中,修妆齐整,身着华衣,丝绢萦腰,系结一起,投海而死,以示对封建婚姻的反抗。
  三位姑娘投江后,尸体飘流至饶平海山石头滩。当时有几个设网捕鱼的渔民,因几天捕捞不获,那一天起网时觉得沉重,起网一看却是三个捆在一起的女尸。渔民料想这三个姑娘必是含冤受屈一同寻短见的,遂起怜悯之情,将其尸体埋于石头滩上,并祷祝:“我们几个均是打鱼兄弟,穷酸至极,今日捞到‘义女’玉体,没有钱购寿板造棺筑墓,亏待了姑娘!若是从今捕鱼获利,定修庙宇祭祀。”
  此后,这几个渔民果然碰上好运气,天天捕获很多鱼大获其利,因此也信守诺言,在石头滩上筑起庙宇祭祀,题名“三义女庙”。 后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建成冢庙合一,墓碑镌刻:“清·澄邑金砂乡三义女王氏墓”。庙中有重修碑记曰:“义女刚烈逸事,遍播粤东,立庙永祀,盖崇其义也……海岛之民,历代照护,则善德流传也……”。乡民闻义女神灵德高,因此朝拜之人络绎不绝,每逢初一、十五香火不断。
其他文献
火草,一种生长在山坡、箐沟间的野草。曾作为火镰(击石块取火的器具)取火时的引火物。在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百花园”中,至今还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罕见的利用火草织成的衣服,这就是火草褂子,也叫火草衣。其形古朴庄重,美丽大方,加上制作工艺繁琐费时,故而十分珍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希望自己能穿上一件火草褂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姑娘出嫁前要织好足够数量的火草布为新郎家每人缝制一套火草衣作为
期刊
从前,客家有个等郎妹,一直等了十六年,才等到了郎(出生)。她不但要操劳家务,还要每晚像抚育孩子般服侍“丈夫”。实在满肚子委屈,半夜三更无法入睡,将苦恼作山歌随口吟唱: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睡目揽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唔知系子还系郎。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屎尿屙满床。  唔系看你爷娘面,三拳二脚踢下床。  谁知这山歌被隔壁叔婆听到了,便唱出山歌劝慰她:  隔壁侄嫂你爱贤,带大老公只几年;  
期刊
一般说来,伦理称呼有直称、间称和他称。直称是当面称呼,间称指人前背后其他场合的间接性称呼,他称指外界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称呼。江苏启东、海门的沙地人的伦理称呼与国内其他地区十分不同,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爷父”分不清  沙地人称父亲为爸爸、阿爸,称母亲为“呒买”(取其音);人前背后称我爷、我爸、我娘、我妈。对于后父,有的称伯,有的称叔,也有的称“寄爷”;后娘称呒妈、呒娘,人后称慢爷、慢娘、后娘。祖父
期刊
抚顺满族剪纸有着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萨满文化和满族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鱼虫等。  抚顺满族剪纸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
期刊
[摘 要]美国布鲁范德的《美国民俗学概论》和中国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是两个国家各自民俗学领域内有广泛影响的基础性学术著作。这两本书从整体上把握民俗事象,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俗学框架。本文针对这两部概论,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民俗”及其承担者“民”各自的定义的比较、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整个学术框架的比较,此部分亦涉及两者相似民俗类别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初步管窥中美民俗学研究的异同和特
期刊
“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合阳人都这么说。线,即合阳线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陕西东府俗谚云:“同朝的影子合阳的线,二华的曲子人爱看”。提线木偶戏在合阳民间俗称“线戏”、“线猴戏”、“线胡戏”或“小戏”,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它历史悠久,音乐、唱腔、剧目
期刊
孟姜女千里寻夫,寻到万里长城,听说丈夫万喜良死在长城脚下,哭得天昏地暗,哭声震倒长城,露出一堆一堆白骨。原来造长城死去的成千上万劳工,统统葬在长城里。  孟姜女一边哭,一边找寻丈夫的尸骨。白骨如山,哪一根是喜良的骨头呢?她东挖西挖,手指都流出血来,血滴在白骨上,滑到泥土里,孟姜女忍着痛不停地挖,挖着挖着,挖到一堆骨头时,血凝在骨头上像结了红梅花,孟姜女想:夫妻连心,一定是我丈夫。她把骨头一根根拣拢
期刊
[摘 要]少儿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的定义,接着指出了山区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 少儿读者服务工作 存在问题 措施  少儿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未成
期刊
[摘 要]《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伟著。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度较高的习俗的翻译,分析译者主体采取的不同解读方式和翻译策略,指出保留异族文化特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这对民俗文化的译介、传播和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俗文化 节日 《红楼梦》英译本  引言  《红楼梦》内容博大精深,周汝昌说寻民族文化,舍《红楼梦》其谁与归”![7]《红楼梦》
期刊
谈到中国人的上帝崇拜,我们首先要澄清的是,“上帝”是我们中国人的至上神,而不是舶来品。  其实,西方宗教没有“上帝”,西方宗教里的“上帝”一词只是人为汉译。西方人的至上神,各地有各地的叫法,如犹太人的至上神是“耶和华”,但没有一个称至上神为上帝的。  西方人的“上帝”是怎么来的?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他为了拉近中国人和西方宗教至上神的距离,擅自将拉丁文至上神“DEUS”翻译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