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已成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iawe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广州和上海的茶叶市场开发方兴未艾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脏—北京,早已响起了茶叶市场开发的呼声。
  1996年的南中国,是一派火热景象。这里,是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诞生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而在广州最具岭南特色的荔湾区芳村地带,有这样一家市场—临街是一排简易的商铺和茶叶仓库,租给茶商经营;商铺一般盖两层,楼下卖茶,楼上居住或办公。白天的时候,这里云集了众多前来买茶的顾客,他们中,既有广州本地的叔婆,又有外城市的茶叶发烧友。说起这个市场的开发,当地石围塘街党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芳村以前是卖花的,解放以后,广州市在芳村办了一个香料厂,专门加工茉莉花、白玉兰花、玫瑰花等香料,附近农民都种茉莉花作为原料供应工厂。后来从广东乡下来了一些农民,在这里制作起了茉莉花茶出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芳村的茶叶交易一度被禁止,直到现在芳村花农恢复了传统的花卉业,加上广州茶风浓厚,我们才建起了这个茶叶市场。而地址几经推敲后,定在山村洞企石街。”
  从1996到1999年,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洞企石街已经成了茶叶街,它的经营红火,吸引了无数怀揣致富梦想的人前来,这其中,包括一个叫黄毅聪的生意人。“从厦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22岁,后来就到了福建漳州的一家台资公司工作。从1996到1998年,我整天都在为茶叶产品作营销计划,瞄准客户开拓市场,进行一次次的地毯式推广,完成后再研究、再推广……反反复复。后来,我就爱上了茶叶,再后来,我就来到了芳村。”黄毅聪微微一笑,“那时候像我一样来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你可以去看一下,他们大多数人现在还在经营茶叶,芳村是块宝地,来了的人都不想走。”
  同样是1996年,在距广州1500多公里外的名城上海,其茶叶市场的迸发,是另一番景象。1996年4月,福建人叶石生历经种种辛苦,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茶叶批发市场—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市场一开始不被看好,因为上海几乎不产茶,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时,上海的茶店、茶馆、茶庄还处于散而小的初级阶段,茶叶的消费群体也主要以中老年为主,白领阶层的茶叶消费则远未起步,因此许多人认定,这个福建老板肯定要吃苦头了。让人们吃惊的是,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开业还不到一个月,所有店铺(约150家)就被包租一空,到年底,市场经营面积发展到8000平方米,市场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自此,叶石生成为 “闽东商帮”中的重要人物,当时的《闽东日报》则称他是逼出来的大上海“茶王”。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得太多,就是我在老家寿宁承包过一个茶厂,当时已经积压茶叶三四百担,还有1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也要到期,我没办法才来的上海卖茶。后来我在大统路地道口开了一家10平方米的‘集茗轩茶庄’,没想到年终刨掉吃用开销后,竟然净赚有数十万元。这下我的心活了,就想我们闽东地区有八九个县、市都产茶,单靠我这一点点销量,哪里够解决整个地区的销路问题。于是,我筹集了150万元资金,把大统路农贸市场改造成了茶叶市场,在这方面,还得到了闸北区政府的支持。”
  正当广州和上海的茶叶市场开发方兴未艾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脏—北京,早已响起了茶叶市场开发的呼声。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北京原宣武南城的马连道街,正上演着国有资本北京茶叶总公司和出身草根的福建茶商们的较量:同样的茶叶,只要茶叶公司卖100元,福建茶商肯定80元就卖,因为他们有着产地和茶源的先天优势,并且船小好调头,所以国有资本几乎占不到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原宣武区委、区政府和广外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们,出于长远考虑,开始坐下来筹划一件事——马连道地区整体道路的开发。根据几位领导的意见,马连道今后要成为北京乃至整个华北的茶叶集贸中心。于是乎从1996年开始,马连道地区真正迈开了它的改革步伐,各方面都开始闻风而动:首先是私营阵营的福建茶商,从1997年开始酝酿并在1998年建起了京马茶城;而国有资本方面,也在1998年年底,出现了由小商品批发市场变身而来的京闽茶城。从那时候起,马连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马路茶叶市场终于成为了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末便来北京闯荡的外地茶商们,有了井然有序的经营场所。
  其实市场的兴建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许多如今难以想象的艰辛。据京闽茶城总经理,也是当时的开发者王涤回忆:“京闽开张的前半年,连租金都收不上来,我们没办法只好收茶叶抵租金,最多时一下子收了十六七万元的茶叶在手里。可这些茶叶怎么换成钱呢?我们就走上级系统的对口单位去消化。先是送到钢厂,结果钢厂没钱,跟我们换了十几万元的螺纹钢。那我们也没法子,只好把这些螺纹钢又送到建筑工地,而工地还没有结顶,也没有现钱结给我们。那也没办法,我们只好等,这么着一直辗转了近两年,我们才拿到早该收到的租金。可以说,当时谁也没想到会有现在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在那时候的情况是,所有茶城的前期投入都要开发商垫付,而且是谁开发谁垫付。”
  —以上的场景和声音,寓意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茶叶进行交易活动时的经营范围和环境已开始深刻变革。
  1996年的南中国,是一派火热景象。这里,是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诞生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而在广州最具岭南特色的荔湾区芳村地带,有这样一家市场—临街是一排简易的商铺和茶叶仓库,租给茶商经营;商铺一般盖两层,楼下卖茶,楼上居住或办公。白天的时候,这里云集了众多前来买茶的顾客,他们中,既有广州本地的叔婆,又有外城市的茶叶发烧友。说起这个市场的开发,当地石围塘街党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芳村以前是卖花的,解放以后,广州市在芳村办了一个香料厂,专门加工茉莉花、白玉兰花、玫瑰花等香料,附近农民都种茉莉花作为原料供应工厂。后来从广东乡下来了一些农民,在这里制作起了茉莉花茶出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芳村的茶叶交易一度被禁止,直到现在芳村花农恢复了传统的花卉业,加上广州茶风浓厚,我们才建起了这个茶叶市场。而地址几经推敲后,定在山村洞企石街。”
  从1996到1999年,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洞企石街已经成了茶叶街,它的经营红火,吸引了无数怀揣致富梦想的人前来,这其中,包括一个叫黄毅聪的生意人。“从厦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22岁,后来就到了福建漳州的一家台资公司工作。从1996到1998年,我整天都在为茶叶产品作营销计划,瞄准客户开拓市场,进行一次次的地毯式推广,完成后再研究、再推广……反反复复。后来,我就爱上了茶叶,再后来,我就来到了芳村。”黄毅聪微微一笑,“那时候像我一样来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你可以去看一下,他们大多数人现在还在经营茶叶,芳村是块宝地,来了的人都不想走。”   同样是1996年,在距广州1500多公里外的名城上海,其茶叶市场的迸发,是另一番景象。1996年4月,福建人叶石生历经种种辛苦,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茶叶批发市场—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市场一开始不被看好,因为上海几乎不产茶,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时,上海的茶店、茶馆、茶庄还处于散而小的初级阶段,茶叶的消费群体也主要以中老年为主,白领阶层的茶叶消费则远未起步,因此许多人认定,这个福建老板肯定要吃苦头了。让人们吃惊的是,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开业还不到一个月,所有店铺(约150家)就被包租一空,到年底,市场经营面积发展到8000平方米,市场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自此,叶石生成为 “闽东商帮”中的重要人物,当时的《闽东日报》则称他是逼出来的大上海“茶王”。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得太多,就是我在老家寿宁承包过一个茶厂,当时已经积压茶叶三四百担,还有1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也要到期,我没办法才来的上海卖茶。后来我在大统路地道口开了一家10平方米的‘集茗轩茶庄’,没想到年终刨掉吃用开销后,竟然净赚有数十万元。这下我的心活了,就想我们闽东地区有八九个县、市都产茶,单靠我这一点点销量,哪里够解决整个地区的销路问题。于是,我筹集了150万元资金,把大统路农贸市场改造成了茶叶市场,在这方面,还得到了闸北区政府的支持。”
  正当广州和上海的茶叶市场开发方兴未艾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脏—北京,早已响起了茶叶市场开发的呼声。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北京原宣武南城的马连道街,正上演着国有资本北京茶叶总公司和出身草根的福建茶商们的较量:同样的茶叶,只要茶叶公司卖100元,福建茶商肯定80元就卖,因为他们有着产地和茶源的先天优势,并且船小好调头,所以国有资本几乎占不到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原宣武区委、区政府和广外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们,出于长远考虑,开始坐下来筹划一件事——马连道地区整体道路的开发。根据几位领导的意见,马连道今后要成为北京乃至整个华北的茶叶集贸中心。于是乎从1996年开始,马连道地区真正迈开了它的改革步伐,各方面都开始闻风而动:首先是私营阵营的福建茶商,从1997年开始酝酿并在1998年建起了京马茶城;而国有资本方面,也在1998年年底,出现了由小商品批发市场变身而来的京闽茶城。从那时候起,马连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马路茶叶市场终于成为了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末便来北京闯荡的外地茶商们,有了井然有序的经营场所。
  其实市场的兴建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许多如今难以想象的艰辛。据京闽茶城总经理,也是当时的开发者王涤回忆:“京闽开张的前半年,连租金都收不上来,我们没办法只好收茶叶抵租金,最多时一下子收了十六七万元的茶叶在手里。可这些茶叶怎么换成钱呢?我们就走上级系统的对口单位去消化。先是送到钢厂,结果钢厂没钱,跟我们换了十几万元的螺纹钢。那我们也没法子,只好把这些螺纹钢又送到建筑工地,而工地还没有结顶,也没有现钱结给我们。那也没办法,我们只好等,这么着一直辗转了近两年,我们才拿到早该收到的租金。可以说,当时谁也没想到会有现在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在那时候的情况是,所有茶城的前期投入都要开发商垫付,而且是谁开发谁垫付。”
  —以上的场景和声音,寓意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茶叶进行交易活动时的经营范围和环境已开始深刻变革。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白茶重要主产区,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明朝,政和白茶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时期,进入鼎盛。  政和白茶以中国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经政和县茶农特有的制茶技艺加工生产,具有特定品种特征和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  独特的工艺使得政和白茶品质与众不同,不仅具有
期刊
不论马连道也好,国内其他地方也罢,要应对中国茶产业商业地产中出现的寒流,重点是打造自身商圈的特色,引导商户从单纯卖茶到注意文化创意上的突破,这样才能避免恶性竞争。  中国茶产业商业地产的下一步路径在哪里?采访中,本刊记者和多位茶城经理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北京马连道茶城董事长张喜说:“2007年有关方面就做过一次统计,当时结果是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零售商和批发商的比重大约为2:8,而近些年零售商还
期刊
去锦屏的路上,一边是潺潺溪流,一边是隐隐青山。青山中随处可见散落稀疏的茶树,它们不知何时而生,更不知何时而果,只是那样自然烂漫地生长着。  政和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遂应银矿。  我们在政和的县志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徽宗改关隶县为政和县。我们都知道,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对于九五至尊的皇帝来说,他怎么肯把这样尊贵的称呼轻易地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关小城呢?  当然,话题
期刊
政和县长期种植的茶树品种:平原茶区以政和大白茶为主;高山茶区以有性群体的素茶品种为主。60年代后期,国营稻香茶场首先引进少量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等。80年代初,为改变茶区品种单一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大量引进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梅占等特早芽和早、中芽优良茶树品种。到1988年,全县共引进8000多万株,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使全县茶园早、中、迟品种搭配合理,形成政和县茶叶的独特风格。  福云
期刊
如果有一家企业经常在做这些事:  对内:  1.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2.成立工会,保障员工自身的利益。  3.组织多种培训学习班,帮助员工成长。  4.普通员工工资在当地处于中上等水平。  5.除各种基本保险外,还为员工上住房公积金。  对外:  1.长期义务支教。  2.资助贫困学生。  3.资助残障福利院。  4.长期帮助五保户。  这一定是一家极具感恩之心的企业,也一定是一支乐观、积
期刊
有很多人把“工夫茶”与“功夫茶”混淆。  “工夫茶”是红茶的一种品类名,又叫做“工夫红茶”,除了工夫红茶外,还有小种红茶、红碎茶等其他类红茶。而“功夫茶”则是一种冲泡茶叶的方法,盛行于福建、广东一带,其对冲泡的茶品、器具、水等都有很高的讲究,操作起来很费功夫。它与“工夫茶”的意思完全不同。  据考,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云:“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
期刊
政和县地处闽北武夷山脉中,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顺理成章地,竹制品加工产业便成了政和县的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首。  本次政和茶业采访小组刚踏脚政和县,便被大大小小的竹产品广告牌所吸引。沿途经过了很多大型竹具加工厂,据陪同采访的负责当地茶产业的朋友介绍说,全国70%的竹茶盘均来自政和县。这个数字昭示着,一方小小的竹茶盘俨然成了政和县地方经济的主动脉。它也意味着政和县的竹制品加工早
期刊
出差归来,收到博友猎人寄来的老山茶。认识猎人是在博客上,-个有特点有个性和有意思的人。  他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我是猎人。  少年军体校的履历,成就了我的一手好枪法,年轻时酷爱狩猎,是一名不错的猎手。而后,因上海十年的经商而无暇再去狩猎,前些年,弃商回家侍奉父母。正当此之际,家乡野猪肆虐,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安全,农民纷纷上访,经政府特批,猎人再次扛起猎枪,重操旧业。数年来,猎杀野猪成百上千,而猎
期刊
问道政和之前,早听说政和工夫的发源地在政和县的遂应场,那是一个山沟沟里的小村落。说起这个小村落,它可是颇有历史的,其实,它最早的兴起并不是因为茶,而是银矿。后来,随着银矿的衰落,那些被客商带出的茶叶渐渐成了本地经济的主导。明朝时,政和人开始做起了红茶生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和工夫红茶远销海外,使政和名扬天下。  在政和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叶功园。这条山沟沟里的历史古迹、
期刊
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一座闽北茶文化博物馆。一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便是门楼上那个大大的匾额—状元及第。据说这座门楼是真正的古建筑,是特地从异地迁过来的。这里的人文氛围甚为浓厚,由此可见一斑,而这也彰显了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在闽北茶业界特立独行的文化气质。  隆合茶业总经理杨丰早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此次见面,自是少了些客套。我们直奔主题,聊起了很多茶业界敏感的问题。  杨丰说:解决了农残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