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学校能否卓有成效的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关键在教师。努力建设一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懈的追求。
一、塑师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做思想的引领者。校长的思想引领是学校管理的风向标。我们常常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却很少启迪我们教师心中的梦想。事实上,人是需要不断地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的,明确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只要拥有对教育的共同追求,拥有实现生命价值的共同梦想,教师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汇总起来就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现。我们始终把“双主体育人”的思想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达到共同成长,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因此我们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首位,提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让教育信仰引领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幸福。
2.实施人文管理,营造教师发展环境。严格制度下的人文关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规范就没有教育。学校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进步首先是教师的进步,教师的发展更多的是师德的培训,因此,学校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要经过全体教师的学习、讨论,进行修改确定,使学校的管理理念在全体教师中达成共识。
二、强师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每学期我们都要安排新分教师的入门达标课,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成熟课,外校调入我校教师的提高课,各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课,还有针对教科研方面的研究课以及外出学习归来的汇报课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比武,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根据课改理念,我校在03年就提出“以学论教”的教育思想,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以三七开评价课堂教学,三分看教师的教,七分关注学生的学,营造一种师生间、生生间此起彼伏、自然真诚的互动与交流的学习氛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2.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是科研活动的一个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几年来,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实验教师”四级科研管理网络。学校承担的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经过六年的努力,分别完成了教师成长册、班级成长册、学生成长册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制作工作,现已结题并通过了省级课题鉴定。目前学校有55%以上的教师直接参与了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的校本教研成果集有评价系列、课题系列、校本课程系列、教育教学系列等。这是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诠释。
3.“成长档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档案,是我校省级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的一项子课题,早在2003年,我校就给每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袋”,经历了由简约到精美,由单一到丰厚,由简单的资料收集功能发展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功能。从老师的成长档案中可以看出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成长的过程,从学生时代到生儿育女,从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及专业的成长历程,从工作适应期、成熟期、到发展期,最后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每学期,教研组以“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和“阶段性教学成绩”为评价依据,对教师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评选“阶段性教学工作优秀教师”,并把综合评价结果记录到老师成长档案中,作为学校年终考核、评优选先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激励工具。
三、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学校发展
1.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高。社会这个大环境为我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学生数由2002年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千人以上,由6个教学班发展为今天的24个教学班,发展之迅速,令人振奋。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小学一级教师2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教学新秀12人,省市区骨干教师19人;区教学新秀28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硕果累累,先后有90多人次的教师获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奖项;有10余名教师参加了市、区送教下乡活动。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2.教师专业发展给学校带来的收获。实践证明,在成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成就了学校发展。近几年,学校连续七年获得西固区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四年荣获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两届被评为西固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被评为兰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兰州市抗震减灾示范校;连续三届获西固地区大合唱一等奖;兰州市中小生艺术节作品类金奖、声乐类银奖、合唱类银奖;兰州市百所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优胜奖和兰州市优秀自编操二等奖;获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集体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园丁奖”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兰州市首届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在德、智、体美褚方面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普遍认可,声誉日益攀升。
一、塑师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做思想的引领者。校长的思想引领是学校管理的风向标。我们常常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却很少启迪我们教师心中的梦想。事实上,人是需要不断地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的,明确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只要拥有对教育的共同追求,拥有实现生命价值的共同梦想,教师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汇总起来就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现。我们始终把“双主体育人”的思想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达到共同成长,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因此我们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首位,提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让教育信仰引领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幸福。
2.实施人文管理,营造教师发展环境。严格制度下的人文关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规范就没有教育。学校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进步首先是教师的进步,教师的发展更多的是师德的培训,因此,学校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要经过全体教师的学习、讨论,进行修改确定,使学校的管理理念在全体教师中达成共识。
二、强师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每学期我们都要安排新分教师的入门达标课,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成熟课,外校调入我校教师的提高课,各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课,还有针对教科研方面的研究课以及外出学习归来的汇报课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比武,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根据课改理念,我校在03年就提出“以学论教”的教育思想,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以三七开评价课堂教学,三分看教师的教,七分关注学生的学,营造一种师生间、生生间此起彼伏、自然真诚的互动与交流的学习氛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2.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是科研活动的一个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几年来,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实验教师”四级科研管理网络。学校承担的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经过六年的努力,分别完成了教师成长册、班级成长册、学生成长册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制作工作,现已结题并通过了省级课题鉴定。目前学校有55%以上的教师直接参与了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的校本教研成果集有评价系列、课题系列、校本课程系列、教育教学系列等。这是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诠释。
3.“成长档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档案,是我校省级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的一项子课题,早在2003年,我校就给每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袋”,经历了由简约到精美,由单一到丰厚,由简单的资料收集功能发展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功能。从老师的成长档案中可以看出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成长的过程,从学生时代到生儿育女,从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及专业的成长历程,从工作适应期、成熟期、到发展期,最后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每学期,教研组以“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和“阶段性教学成绩”为评价依据,对教师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评选“阶段性教学工作优秀教师”,并把综合评价结果记录到老师成长档案中,作为学校年终考核、评优选先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激励工具。
三、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学校发展
1.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高。社会这个大环境为我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学生数由2002年的2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千人以上,由6个教学班发展为今天的24个教学班,发展之迅速,令人振奋。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小学一级教师2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教学新秀12人,省市区骨干教师19人;区教学新秀28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硕果累累,先后有90多人次的教师获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奖项;有10余名教师参加了市、区送教下乡活动。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2.教师专业发展给学校带来的收获。实践证明,在成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成就了学校发展。近几年,学校连续七年获得西固区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四年荣获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两届被评为西固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被评为兰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兰州市抗震减灾示范校;连续三届获西固地区大合唱一等奖;兰州市中小生艺术节作品类金奖、声乐类银奖、合唱类银奖;兰州市百所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优胜奖和兰州市优秀自编操二等奖;获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集体奖;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园丁奖”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兰州市首届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在德、智、体美褚方面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普遍认可,声誉日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