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渠道。但就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习力、自律性、兴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布置阅读任务之后,其阅读质量和效率并不可靠。不能纯粹依靠学生的自主。因而,对这个学段的学生阅读,教师必须设计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年级;阅读;管理
语文的阅读大多是在静默状态下完成的(朗读当然也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形式,但所有文章都以诵读方式进行,显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量),且很大一部分阅读是在课下进行,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大多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及其阅读素养。但对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保证其独立阅读的有效并不容易。一是学生的阅读素养不高,二是学生阅读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三是学生对教师推荐文本的兴趣度不能保证,四是这个学段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所以,对中低年级的阅读,教师仅仅向学生推荐篇目并要求他们阅读是不行的,必须还有对应的管理举措。
需要注意的是,对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管理,不宜采用强制性手段(比如家长签字、严厉约束、批评惩罚等)——这一类的“管理”手段,对中低学段的学生作用并不突出,而且还会给他们的阅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使其造成长期的阅读心理阴影、抵触阅读。这样的管理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而,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心智水平,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引导、牵引、激励等手段来从另一个角度完成管理。
一、提升学生对指定篇目的兴趣
几乎每名学生都有阅读的需求和兴趣,但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和需求观还没有形成,他们所选择的读物,就学习和成长来说,很多是低质的。所以,教师一般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适宜的文章(比如《安徒生童话》等)。但这些指定的文章、篇目往往在初始阶段并不能使学生主动阅读。也就是兴趣和驱动没有触发。所以,阅读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其实不是强迫学生去读,而是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一般来说,使学生对指定篇目产生兴趣,我通常会采用“剧透法”来实现。比如要让学生对《安徒生童话》产生阅读的冲动,我就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两篇故事(注意讲的时候要声情并茂,讲得精彩生动一些)。讲过之后,告诉学生,“刚才讲的故事,是来自《安徒生童话》,这个童话集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有趣的故事”——这时候,根本就无须再去对学生提出要求,他们自然会在课下去找到这本书去读。
还有一种方法也比较常用,就是设疑法。利用小学生知识不足和好奇心强烈的特征,我们把文章中的某个点设计为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产生寻求答案的需求,从而主动去阅读。比如想让学生阅读《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我就说,“一只蟋蟀被一头牛吃到了肚子里,结果它成功逃了出来。它是怎么做到的?利用了牛的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一定会有不得不读的冲动。
二、多样的活动“强迫”学生阅读
不少教师为保证学生有效阅读,特别是为了保证他们课下的阅读质量,通常会采用一些强迫性手段(比如家长签字确认、抄写文章段落、检查背诵等),但这些手段一是會给学生及家长增长负担,二是会给学生阅读情感带来负面影响。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强迫”的意念能不能从学生自身来产生呢?让他们自己“强迫”自己去读——那么,这需要给他们建立一种阅读的需求感和迫切感。
只要动脑筋,方法是很多的。主要的思路,就是采用各种阅读活动。比如阅读情境剧表演、朗诵比赛、阅读手抄报评比、阅读故事会、阅读知识竞赛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极大提升阅读活动的吸引力、提升阅读的兴趣。当然,活动本身也具有潜在的“强迫”性——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活动都是集体性的,而小学生又特别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如果想在活动中不被冷落、成为主角或获得荣誉,那么,他们必然需要在活动前去高质量阅读。“强迫”的作用,就是这样产生的,但学生又没有一点被动感。
如让学生阅读《咏柳》这篇古诗,我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约定在课堂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配乐诵读比赛。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古雅的音乐,在课堂上各小组轮流上台来进行齐声诵读表演,大家一起进行评比。试想,学生为了小组集体的荣誉,肯定会在课前认真阅读。其实大多学生是把这首诗主动背诵下来才上台表演的。
再比如要让学生阅读《揠苗助长》,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绘画比赛,要求大家以“揠苗助长”为题画一幅画,然后进行主题绘画的展示和评比。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去读,而且是认真地品读这篇文章。
以活动为引的阅读管理,管理效果好,而且学生一点儿也没有被迫的感觉。
三、注意课堂上多进行生动讲读
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素养还比较低,教师完全采用个性化、自主式的阅读策略是不太适宜的。从阅读管理角度上看,这个学段学生即便是有很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也不见得有很好的阅读效果。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比如,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培养、需要帮助他们解读一些较难理解或领悟的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讲读、伴读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质量,并有效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也是提升阅读管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课堂上,除了有意、有计划通过一些经典文本的讲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比如诵读的技巧、跳读的方法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讲读来辅助学生理解,并训练他们的解读思维。比如,阅读《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文章,教师先向学生抛出问题,“大家谁知道人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师生进行简单互动,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位。然后,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视频课件,让学生们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一些真实镜头。伴随着这个课件,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文章,一边读,教师一边与学生互动。“大家想一想,航天员在睡袋里睡觉,他是头朝向哪个方向?……如果没有饮水袋,航天员可以喝到水吗?……这篇文章一共讲了航天员的几个生活场景啊?”情境加上引读,帮助学生思路清晰、直观地去理解文章。学生的解读素养提升了,阅读的管理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以上,就小学中低年级阅读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的观点是,由于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律性、主动性及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有效的阅读管理是保证其阅读质效的重要工作。在实施阅读管理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力,教师应采用一些非强制性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萍.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研究[J]. 科学咨询,2017(38):40-40.
[2] 潘晶晶.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 课外语文,2014(18):135-135.
[3] 张鑫.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J]. 教师,2017(21):25-26.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年级;阅读;管理
语文的阅读大多是在静默状态下完成的(朗读当然也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形式,但所有文章都以诵读方式进行,显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量),且很大一部分阅读是在课下进行,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大多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及其阅读素养。但对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保证其独立阅读的有效并不容易。一是学生的阅读素养不高,二是学生阅读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三是学生对教师推荐文本的兴趣度不能保证,四是这个学段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所以,对中低年级的阅读,教师仅仅向学生推荐篇目并要求他们阅读是不行的,必须还有对应的管理举措。
需要注意的是,对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管理,不宜采用强制性手段(比如家长签字、严厉约束、批评惩罚等)——这一类的“管理”手段,对中低学段的学生作用并不突出,而且还会给他们的阅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使其造成长期的阅读心理阴影、抵触阅读。这样的管理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而,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心智水平,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引导、牵引、激励等手段来从另一个角度完成管理。
一、提升学生对指定篇目的兴趣
几乎每名学生都有阅读的需求和兴趣,但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和需求观还没有形成,他们所选择的读物,就学习和成长来说,很多是低质的。所以,教师一般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适宜的文章(比如《安徒生童话》等)。但这些指定的文章、篇目往往在初始阶段并不能使学生主动阅读。也就是兴趣和驱动没有触发。所以,阅读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其实不是强迫学生去读,而是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一般来说,使学生对指定篇目产生兴趣,我通常会采用“剧透法”来实现。比如要让学生对《安徒生童话》产生阅读的冲动,我就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两篇故事(注意讲的时候要声情并茂,讲得精彩生动一些)。讲过之后,告诉学生,“刚才讲的故事,是来自《安徒生童话》,这个童话集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有趣的故事”——这时候,根本就无须再去对学生提出要求,他们自然会在课下去找到这本书去读。
还有一种方法也比较常用,就是设疑法。利用小学生知识不足和好奇心强烈的特征,我们把文章中的某个点设计为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产生寻求答案的需求,从而主动去阅读。比如想让学生阅读《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我就说,“一只蟋蟀被一头牛吃到了肚子里,结果它成功逃了出来。它是怎么做到的?利用了牛的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一定会有不得不读的冲动。
二、多样的活动“强迫”学生阅读
不少教师为保证学生有效阅读,特别是为了保证他们课下的阅读质量,通常会采用一些强迫性手段(比如家长签字确认、抄写文章段落、检查背诵等),但这些手段一是會给学生及家长增长负担,二是会给学生阅读情感带来负面影响。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强迫”的意念能不能从学生自身来产生呢?让他们自己“强迫”自己去读——那么,这需要给他们建立一种阅读的需求感和迫切感。
只要动脑筋,方法是很多的。主要的思路,就是采用各种阅读活动。比如阅读情境剧表演、朗诵比赛、阅读手抄报评比、阅读故事会、阅读知识竞赛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极大提升阅读活动的吸引力、提升阅读的兴趣。当然,活动本身也具有潜在的“强迫”性——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活动都是集体性的,而小学生又特别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如果想在活动中不被冷落、成为主角或获得荣誉,那么,他们必然需要在活动前去高质量阅读。“强迫”的作用,就是这样产生的,但学生又没有一点被动感。
如让学生阅读《咏柳》这篇古诗,我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约定在课堂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配乐诵读比赛。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古雅的音乐,在课堂上各小组轮流上台来进行齐声诵读表演,大家一起进行评比。试想,学生为了小组集体的荣誉,肯定会在课前认真阅读。其实大多学生是把这首诗主动背诵下来才上台表演的。
再比如要让学生阅读《揠苗助长》,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绘画比赛,要求大家以“揠苗助长”为题画一幅画,然后进行主题绘画的展示和评比。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去读,而且是认真地品读这篇文章。
以活动为引的阅读管理,管理效果好,而且学生一点儿也没有被迫的感觉。
三、注意课堂上多进行生动讲读
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素养还比较低,教师完全采用个性化、自主式的阅读策略是不太适宜的。从阅读管理角度上看,这个学段学生即便是有很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也不见得有很好的阅读效果。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比如,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培养、需要帮助他们解读一些较难理解或领悟的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讲读、伴读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质量,并有效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也是提升阅读管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课堂上,除了有意、有计划通过一些经典文本的讲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比如诵读的技巧、跳读的方法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讲读来辅助学生理解,并训练他们的解读思维。比如,阅读《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文章,教师先向学生抛出问题,“大家谁知道人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师生进行简单互动,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位。然后,教师播放准备好的视频课件,让学生们观看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一些真实镜头。伴随着这个课件,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文章,一边读,教师一边与学生互动。“大家想一想,航天员在睡袋里睡觉,他是头朝向哪个方向?……如果没有饮水袋,航天员可以喝到水吗?……这篇文章一共讲了航天员的几个生活场景啊?”情境加上引读,帮助学生思路清晰、直观地去理解文章。学生的解读素养提升了,阅读的管理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以上,就小学中低年级阅读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的观点是,由于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律性、主动性及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有效的阅读管理是保证其阅读质效的重要工作。在实施阅读管理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力,教师应采用一些非强制性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萍.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研究[J]. 科学咨询,2017(38):40-40.
[2] 潘晶晶.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 课外语文,2014(18):135-135.
[3] 张鑫.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J]. 教师,2017(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