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有效结合,可以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同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也可以创新阅读教学,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出发,主要对读写结合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引言: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都是分开进行教学的。通常是阅读学习教材内文章,感悟作者思想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等运用技巧,然后在作文写作练习环节进行模仿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妨碍了学生读写素养发展,无法发挥读写之间的相互作用,容易造成阅读与写作教学脱节。而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练习写作,有利于发挥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高效读写课堂,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和领会作者思想情感、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这样构建读写课堂,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效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而实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前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堂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感悟文中的关键语句运用手法。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哪些情节打动了你?你能描述一下吗?”“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南极气候恶劣,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作者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先设计一些简单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然后再向学生提问“文中感人情节较多,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写作方式是什么?”“文中斯科特在生命最后一息,是以何种表述形式给所爱的人写信的?”。这样设计课堂问题,可以逐层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思考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做好铺垫。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思考和联想,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生搬硬套的进行模仿写作练习[1]。所以进行模仿写作时,教师要从语句表达和真情流露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经典语句开展阅读教学,与学生一起揣摩语句的特点,让学生思考运用技巧和场景。比如对“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这一句进行阅读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课堂写作,并为学生举例:奔跑的运动员突然摔倒了,他惊呼。让学生经过对比后,再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语句和运用技巧。再如,学习《背影》这一课时,文章处处流露着亲情回歸,对于“我”落泪情景描写的比较细致。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回忆自己父亲最感人的一幕,并思考如何用叙事的表现手法,写出一段自己落泪的情景。这样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特色语句,并通过及时练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思维,经过长期练习会让学生读写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三、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过程,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2]。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一些语句优美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并做好引导工作。这样才能发挥读写结合教学优势,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读者》《生命与和平相爱》等语句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将优美的语句和词语抄录下来,仔细揣摩修辞手法的妙用,并模仿这些优美语句进行短文写作,然后在班会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另外,也可以为学生推荐《鲁宾逊漂流记》这种动作描写比较细致的文章,让学生分析文章动词的使用技巧,并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拓学生文学视野,并在长期的阅读与写作积累中,提高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将两者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结合,利用阅读分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同时,还要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有目的地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文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桂玲.略论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04):36-37.
[2]乔乔.读写结合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6):10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引言: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都是分开进行教学的。通常是阅读学习教材内文章,感悟作者思想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等运用技巧,然后在作文写作练习环节进行模仿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妨碍了学生读写素养发展,无法发挥读写之间的相互作用,容易造成阅读与写作教学脱节。而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练习写作,有利于发挥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构建高效读写课堂,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和领会作者思想情感、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这样构建读写课堂,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效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而实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可以提前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堂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感悟文中的关键语句运用手法。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哪些情节打动了你?你能描述一下吗?”“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南极气候恶劣,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作者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先设计一些简单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然后再向学生提问“文中感人情节较多,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写作方式是什么?”“文中斯科特在生命最后一息,是以何种表述形式给所爱的人写信的?”。这样设计课堂问题,可以逐层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思考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做好铺垫。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思考和联想,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生搬硬套的进行模仿写作练习[1]。所以进行模仿写作时,教师要从语句表达和真情流露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经典语句开展阅读教学,与学生一起揣摩语句的特点,让学生思考运用技巧和场景。比如对“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这一句进行阅读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课堂写作,并为学生举例:奔跑的运动员突然摔倒了,他惊呼。让学生经过对比后,再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理解语句和运用技巧。再如,学习《背影》这一课时,文章处处流露着亲情回歸,对于“我”落泪情景描写的比较细致。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回忆自己父亲最感人的一幕,并思考如何用叙事的表现手法,写出一段自己落泪的情景。这样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特色语句,并通过及时练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学生思维,经过长期练习会让学生读写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三、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过程,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2]。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一些语句优美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并做好引导工作。这样才能发挥读写结合教学优势,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读者》《生命与和平相爱》等语句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将优美的语句和词语抄录下来,仔细揣摩修辞手法的妙用,并模仿这些优美语句进行短文写作,然后在班会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另外,也可以为学生推荐《鲁宾逊漂流记》这种动作描写比较细致的文章,让学生分析文章动词的使用技巧,并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拓学生文学视野,并在长期的阅读与写作积累中,提高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将两者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结合,利用阅读分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同时,还要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有目的地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文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桂玲.略论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04):36-37.
[2]乔乔.读写结合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