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3例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和5.4%,复发率为8.3%和0%,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疗效
  腹股沟疝是一种最常见的腹外疝,主要因腹内压力增高使腹内脏器通过腹壁薄弱处突出体表,从而形成肿块。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多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手术方法[1]。本次研究以在我院治疗的73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者经查体和临床诊断均已确诊。所选患者中已排除合并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嵌顿性疝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54.3±3.2)岁,病史6个月~18年,患者中直疝12例,斜疝24例;观察组37例,男32例,女5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53.3±3.4)岁,病史5个月~17年,患者中直疝13例,斜疝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腹股沟做斜切口,切口长度为4~7cm,疝囊和精索成分离后将疝囊颈部进行结扎。疝气囊翻塞回腹腔后将网塞置入。在患者精索后方置入补片并将其平铺,之后采用可吸收缝线将其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该步骤完成后将切口逐层缝合。
  观察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疝斜切口,取切口的过程中保护好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将精索游离进入腹膜前间隙,保护好腹壁下血管。选择尺寸足够的补片,先将补片置入内下部分,后缓慢置入其他部分,将补片完全展平。补片需完全覆盖整个耻骨肌孔,下端达耻骨联合后方,外到腹股沟韧带内侧缘。补片放置好后用可吸收缝线将补片周围组织缝合固定,防止补片出现移动情况。所有操作均完成后将腹腔依次关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另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3例患者发生阴囊水中,4例患者发生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患者发生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腹股沟疝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腹股沟区的结构薄弱和腹横筋膜缺损。腹股沟疝主要包括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2]。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多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目前以无张力山修补术为主。无张力山修补术主要针对腹股沟区,该方法主要依据人体工程力学原理,从患者腹壁压力较高的一侧进行耻骨肌孔修补,采用宽大补片后将整个耻骨肌孔封闭[3]。患者行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时,补片稳定性更高,能够有效贴于腹横筋膜内侧壁,与其他入方式相比更加有效。进行该手术时,重点在于正确认识和寻找足够的的腹膜前间隙[4]。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腹横筋膜浅面的腹壁下动静脉以及精索,确保补片能够完全展开,补片展开空间如受限需扩大腹膜前间隙范围。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充分利用了力学原理,补片置入后补片能够完全展开,补片和腹膜间的间隙有效减少,患者局部不适感可有效减少[5]。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山修补术后,各疝缺口均可得到修补,能够有效防止腹股沟疝、复合疝以及隐形疝的复发。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也较高,治疗安全性可得到有效提高[6]。腹股沟疝患者中有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不宜采取该术式进行治疗,另外在术中如有腹膜前间隙分离较为困难的患者也不宜采用此术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短于对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经治疗后不容易复发,手术操作也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鹏. 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1):129-130.
  [2]邓晓军, 马晓强, 陈红,等. 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1):17-18.
  [3]罗海海.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4, 35(6):5-6.
  [4]崔磊, 谢嵘, 张清,等.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29(S2):4.
  [5]贾长辉. 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5例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 2015,55(37):94-95.
  [6]贾士勇.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2例临床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2, 22(7):1962.
其他文献
患者,女,52岁,本院职工,患者因“大便后肛门肿物反复脱出3年”于2015年2月04日入院。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11点见皮赘生长并延及肛内,指诊未及肿物,指套无血染,肛镜下见3、7、11点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胸片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肠镜结果提示:痔疮。无手术禁忌症,于2015年2月5日在肛周局麻+强化下行混合痔剥扎+美兰皮下注射
【摘 要】 目的 探讨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宫缩剂应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前150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分娩风险评估;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前150例分娩产妇为观察组并建立分娩风险评估机制。比较两组分娩产妇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次数、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分娩产妇中有6.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用乳酸溶液(1%)冲洗阴道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替硝唑2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1%乳酸溶液阴道冲洗。每个疗程6天。7天观察患者外阴瘙痒、尿路刺激症状、白带和体征变化情况、阴道清洁度、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对结果
【摘 要】 目的:对口腔修复美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修复美学。两组患者均采用烤瓷冠修复的方法对牙齿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美观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的美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
【摘 要】 目的:了解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对80例女性面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80名患面部松驰、静止性皱纹的女性患者为案例。应用美国波士顿帕罗玛激光科技公司生产的超脉冲-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应用的消毒液为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配制的点而康 碘伏皮肤消毒液。结果:即时检测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
【摘 要】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的患儿相比较平均缓解的天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取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喘息症状,在临床治疗上效果良好,
【摘 要】 目的 观察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提高小儿腹泻治愈率。方法 对来我院求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中痊愈67例、好转(显效+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方法 治疗 小儿腹泻  仅靠口服蒙托石散剂与微生态制剂药物治疗小儿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
【摘 要】 目的:分析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患者的死亡率作为判断的依据,对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在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成功进行抢救并转入其他病房进行下一步救治,存活的患者为97例,死亡率为3.00%。结论:本次对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病例以及救治结果进行调查
【摘 要】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中误诊诱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急救措施。方法:筛选50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因急腹症在阜宁县医院接受诊断并出现误诊的患者,在对其临床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误诊原因,再总结适合患者的急救方案。结果:本院急腹症诊断中出现误诊的诱发因素较多,落实急救措施后,治愈患者有49例(98.00%),多于死亡病例数1例(2.00%),(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