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链接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一进程中,院级学生社团以其活动内容的专业性、活动对象的针对性及活动成果的有效性,成为学院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应用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的跳板,既符合了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了广大学生成长的需求。
关键词: 学生素质 院级学生社团 建设经验
院级学生社团是同一学院的学生为优化知识结构、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应用能力,以自愿方式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凭借在“学院团委——学院学生——社会组织”链条中快捷的链接优势,院级社团的工作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顺利地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对接、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知识与生产劳动的对接。基于这种双向沟通的对接能力,院级学生社团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对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繁荣学院文化、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认真总结学院社团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推进社团体制改革,才有助于学院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素质教育。
一、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作用
1.院级社团建设为学院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传统的第一课堂教育,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灌输为主要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院级社团直接挂靠于学院团委,在其领导下开展活动,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学院学生社团能够随时学习有关学生政治工作的最新思想,及时获取中央及学校学院团委的最新指示,并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思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学生社团有助于塑造学生主体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院级学生社团的工作针对性强、辐射范围广,为广大学院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的广阔平台,如今已发展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1)大学生最富有激情和创造性,学生社团组织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学生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善于交际、渴望表现的心理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他们的情操,挖掘他们的潜能,施展他们的才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欲望。
(3)社团活动给予大学生个体角色分工,强调其责任感、合作意识的创设,激发学生互相协作,提高危机意识。
(4)社团作为一个自发的非正式群体组织,成立之初也相互约定了一些规范,遵守这些规范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也需要每个成员自觉维护。在此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院级社团基于其先天获得的专业优势,以服务本院学生为出发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很多对口的实践机会,这就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中承担一定角色起了预先学习和自我选择的作用,为他们自治自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实践机会。
3.院级学生社团多以专业性、服务型见长,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它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关注。专业性的社团活动使广大同学优化了知识结构,开阔了学术视野,同时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了适时适量的锻炼机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生这种内在的需求与院级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可谓说恰好吻合。专业性、针对性的社团活动,为学院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为其提供了职业化的锻炼机会。
二、当前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效
放眼当下,在各类学校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院级社团也在所属院团委的领导下茁壮成长起来,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以我院为例,为响应党中央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我院学生工作处为学院社团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学生社团工作成效显著。
1.从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来看,学院社团内外部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更大保障。我院各社团如今都有自己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尽管有的章程不是很完善,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展开活动总体框架和依据;各社团明确规定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团内部负责人各尽其职,分工负责,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整个社团运作井然有序。从外部管理来看,我院团委成立了专门的社团联合会对本院社团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社团联合会章程、管理条例、财务制度等规定,定期对社团进行活动检查和财务监督,每年对校内社团进行登记注册,等等。这些都推动我院社团建设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2.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转变为现在的“兴趣+务实”。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生的目光不再是单单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中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同时,过去的学生社团较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表层,而是注重将科技精神及学术研究充实学生社团的文化深层,以此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性、科技研究性团队正广泛兴起,而院级社团基于其专业背景与组织经验,正好具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这就促进了学院社团的学术性发展。
3.从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方面看,学院社团正在尝试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逐渐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发展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与社会企业联合共同进行活动。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普遍缺乏经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许多社团在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展开活动的同时,也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比如,我院“扬帆服务社”以“整合资源”为理念的管理模式积极投身于社会中,与社会力量联合,将自身固有优势与社会资源整合,使得社团与社会单位双向受益,形成良性循环,既锻炼了社员的实践能力,同时又激活滋养了社
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这已经固化为该社团资金来源的经常渠道。
三、院级社团的建设经验
与校级社团相比,院级社团底子薄、规模小、力量薄弱,没有竞争优势;而院级社团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可循:
1.社团工作纪律性与自主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学院团委对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严格把关,防止学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而出现的目标定向上的狭隘和片面,从而使学生社团的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本着“大胆放手、科学引导”的原则,在加强合理引导、有效监督和适度控制的基础上,尊重和鼓励社团的自主管理,尽量减少干预,给社团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社团获得了长远、健康、稳健的发展。
2.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社员激励体制。为规范社团运转,学院团委在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社团管理细则,完善了社团考察制度、社团财务制度、社团档案制度、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制度等。学院团委还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监管机构——社团联合会。作为学生社团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社团联合会始终以院团委精神为核心,以服务社团服务学生为工作出发点,对社团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为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保驾护航:下设必要部门为社团服务,加强社团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并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社团运作;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保证社团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社联的指导下,各社团逐步完善了社员评优评先机制,定期对各社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并且严明赏罚,以此激起大家工作的激情,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良好效果,促进社团快速有效地发展。
3.适度的竞争体制与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竞争与合作,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对社团也是如此。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学院团委力争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竞争气氛。通过竞争,各社团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并实现一定意义上的“优胜劣汰”,这是促使社团主动适应学生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良策。但竞争必须适度,为防止过度竞争引致的混乱,社团联合会建立了社团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各社团之间优势互补、互帮互助,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院社团的总体发展。
4.给予学生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同时鼓励社团走出校门,利用社会资源筹集活动经费,以建立自给自足的资金应用体系和内外对接的活动体制。学院鼓励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利用企业的文化优势,充实社团活动内涵,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扩大社团活动影响;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使学生社团的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发展,为社团活动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另外,社团联合会建立了专门的资金监督机制,对各社团的资金来源、应用等进行严格监管,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5.重视社团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管理阶层的培养。社团的发展与社团的管理人员密切相关。二十一世纪是人才激烈竞争的社会,科教兴国、经济现代化都与人才有关。社团的干部是社团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兴衰,是社团的“灵魂”。因此,学院团委十分关注社团干部的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首先把社团干部真正当作学生积极分子,组织他们参加党课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其次,设立专门的社团联合会,检查监督各社团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进行指导和培训,着力于提高其组织领导、应变处事等各种能力。
6.配备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贯穿于营建校园文化的始终。所以,给予高校学生社团以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团委把一些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调到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指导上来,指导社团围绕专业特色,高质量开展活动,提高社团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各学院团委只有在保证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引进创新机制,方能实现学院社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厚思.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7).
[2]文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05).
[3]王晓英.浅议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加强与改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6,(05).
[4]李海舰.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认识和管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关键词: 学生素质 院级学生社团 建设经验
院级学生社团是同一学院的学生为优化知识结构、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应用能力,以自愿方式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凭借在“学院团委——学院学生——社会组织”链条中快捷的链接优势,院级社团的工作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顺利地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对接、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知识与生产劳动的对接。基于这种双向沟通的对接能力,院级学生社团逐渐成为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对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繁荣学院文化、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只有认真总结学院社团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推进社团体制改革,才有助于学院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素质教育。
一、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作用
1.院级社团建设为学院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传统的第一课堂教育,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灌输为主要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院级社团直接挂靠于学院团委,在其领导下开展活动,因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学院学生社团能够随时学习有关学生政治工作的最新思想,及时获取中央及学校学院团委的最新指示,并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思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学生社团有助于塑造学生主体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院级学生社团的工作针对性强、辐射范围广,为广大学院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强体益智、陶冶情操的广阔平台,如今已发展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1)大学生最富有激情和创造性,学生社团组织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学生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善于交际、渴望表现的心理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他们的情操,挖掘他们的潜能,施展他们的才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欲望。
(3)社团活动给予大学生个体角色分工,强调其责任感、合作意识的创设,激发学生互相协作,提高危机意识。
(4)社团作为一个自发的非正式群体组织,成立之初也相互约定了一些规范,遵守这些规范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也需要每个成员自觉维护。在此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院级社团基于其先天获得的专业优势,以服务本院学生为出发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很多对口的实践机会,这就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中承担一定角色起了预先学习和自我选择的作用,为他们自治自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实践机会。
3.院级学生社团多以专业性、服务型见长,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它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关注。专业性的社团活动使广大同学优化了知识结构,开阔了学术视野,同时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了适时适量的锻炼机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生这种内在的需求与院级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可谓说恰好吻合。专业性、针对性的社团活动,为学院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为其提供了职业化的锻炼机会。
二、当前高校院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效
放眼当下,在各类学校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院级社团也在所属院团委的领导下茁壮成长起来,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以我院为例,为响应党中央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我院学生工作处为学院社团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学生社团工作成效显著。
1.从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来看,学院社团内外部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更大保障。我院各社团如今都有自己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尽管有的章程不是很完善,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展开活动总体框架和依据;各社团明确规定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团内部负责人各尽其职,分工负责,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整个社团运作井然有序。从外部管理来看,我院团委成立了专门的社团联合会对本院社团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社团联合会章程、管理条例、财务制度等规定,定期对社团进行活动检查和财务监督,每年对校内社团进行登记注册,等等。这些都推动我院社团建设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2.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转变为现在的“兴趣+务实”。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生的目光不再是单单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中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同时,过去的学生社团较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表层,而是注重将科技精神及学术研究充实学生社团的文化深层,以此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性、科技研究性团队正广泛兴起,而院级社团基于其专业背景与组织经验,正好具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这就促进了学院社团的学术性发展。
3.从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方面看,学院社团正在尝试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逐渐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发展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与社会企业联合共同进行活动。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普遍缺乏经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许多社团在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展开活动的同时,也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比如,我院“扬帆服务社”以“整合资源”为理念的管理模式积极投身于社会中,与社会力量联合,将自身固有优势与社会资源整合,使得社团与社会单位双向受益,形成良性循环,既锻炼了社员的实践能力,同时又激活滋养了社
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这已经固化为该社团资金来源的经常渠道。
三、院级社团的建设经验
与校级社团相比,院级社团底子薄、规模小、力量薄弱,没有竞争优势;而院级社团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可循:
1.社团工作纪律性与自主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学院团委对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严格把关,防止学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而出现的目标定向上的狭隘和片面,从而使学生社团的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本着“大胆放手、科学引导”的原则,在加强合理引导、有效监督和适度控制的基础上,尊重和鼓励社团的自主管理,尽量减少干预,给社团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社团获得了长远、健康、稳健的发展。
2.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社员激励体制。为规范社团运转,学院团委在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社团管理细则,完善了社团考察制度、社团财务制度、社团档案制度、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制度等。学院团委还设立了专门的组织监管机构——社团联合会。作为学生社团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社团联合会始终以院团委精神为核心,以服务社团服务学生为工作出发点,对社团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为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保驾护航:下设必要部门为社团服务,加强社团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并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社团运作;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保证社团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社联的指导下,各社团逐步完善了社员评优评先机制,定期对各社员的工作进行考评并且严明赏罚,以此激起大家工作的激情,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良好效果,促进社团快速有效地发展。
3.适度的竞争体制与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竞争与合作,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对社团也是如此。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学院团委力争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竞争气氛。通过竞争,各社团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并实现一定意义上的“优胜劣汰”,这是促使社团主动适应学生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良策。但竞争必须适度,为防止过度竞争引致的混乱,社团联合会建立了社团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各社团之间优势互补、互帮互助,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院社团的总体发展。
4.给予学生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支持,同时鼓励社团走出校门,利用社会资源筹集活动经费,以建立自给自足的资金应用体系和内外对接的活动体制。学院鼓励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利用企业的文化优势,充实社团活动内涵,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扩大社团活动影响;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使学生社团的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发展,为社团活动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另外,社团联合会建立了专门的资金监督机制,对各社团的资金来源、应用等进行严格监管,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5.重视社团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管理阶层的培养。社团的发展与社团的管理人员密切相关。二十一世纪是人才激烈竞争的社会,科教兴国、经济现代化都与人才有关。社团的干部是社团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兴衰,是社团的“灵魂”。因此,学院团委十分关注社团干部的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首先把社团干部真正当作学生积极分子,组织他们参加党课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其次,设立专门的社团联合会,检查监督各社团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召开部长级会议进行指导和培训,着力于提高其组织领导、应变处事等各种能力。
6.配备一对一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贯穿于营建校园文化的始终。所以,给予高校学生社团以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院团委把一些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调到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指导上来,指导社团围绕专业特色,高质量开展活动,提高社团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各学院团委只有在保证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引进创新机制,方能实现学院社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厚思.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7).
[2]文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05).
[3]王晓英.浅议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加强与改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6,(05).
[4]李海舰.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认识和管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