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因此,培养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意义,培养好小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理解课文,展开想象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的描述,有时候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浮现出书本上所描述的情景,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想象。想象能唤起学生对感知体验的回忆,让学生悟出文章的真谛,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1.从文中内容入手。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的描述,有时候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书本上所描述的情景,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想象。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就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继而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反复诵读,试着去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精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意境。然后教师进行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大家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让我们看到春天到了,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的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从文中空白处入手。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教师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象,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假想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未来凭借想象来假设情況,假想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基因。发展学生的假想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如,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阿德的梦》是培养学生假想能力的好材料。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你想象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会情趣盎然地畅谈起自己的设想:有的说,只要一按电钮,房屋就可以迁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有的说,设计一个家用机器人,可以用声音遥控它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有的说,未来的汽车不是在地面上行驶,而是飞翔在空中,这样就避免了交通拥堵。假想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进一步的加深,一些向科学进军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信口开河,要抓住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展开假想的诱导物,步步引发,使“假”得有理,“想”得有据。
二、表演体验,深化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生动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在情境中想象,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小学生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再让学生演一演,使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举办活动,锻炼想象
教师可举办多种活动,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方法有以下几种:(1)故事中断法。将故事讲到关键之处,戛然而止,让学生猜测以下所要发生的事情。(2)看图作文法。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幅图,然后根据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3)听音乐作文法。让学生欣赏一段乐曲,而后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4)想象作文法。例如,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如下的题目:“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校长”等。(5)猜谜语法。教师可组织学生举行猜谜语活动,寓想象能力的培养于兴致盎然的趣味活动之中。(6)阅读与写作科幻小说法。教师有意让学生阅读或写作科幻小说,加强引导,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肯定会有积极的作用。
一、理解课文,展开想象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的描述,有时候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浮现出书本上所描述的情景,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想象。想象能唤起学生对感知体验的回忆,让学生悟出文章的真谛,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1.从文中内容入手。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的描述,有时候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书本上所描述的情景,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想象。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就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继而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反复诵读,试着去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精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意境。然后教师进行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大家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让我们看到春天到了,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的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从文中空白处入手。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教师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象,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假想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未来凭借想象来假设情況,假想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基因。发展学生的假想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如,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阿德的梦》是培养学生假想能力的好材料。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你想象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会情趣盎然地畅谈起自己的设想:有的说,只要一按电钮,房屋就可以迁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有的说,设计一个家用机器人,可以用声音遥控它做饭、洗衣、打扫房间;有的说,未来的汽车不是在地面上行驶,而是飞翔在空中,这样就避免了交通拥堵。假想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进一步的加深,一些向科学进军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信口开河,要抓住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展开假想的诱导物,步步引发,使“假”得有理,“想”得有据。
二、表演体验,深化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生动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在情境中想象,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小学生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再让学生演一演,使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举办活动,锻炼想象
教师可举办多种活动,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方法有以下几种:(1)故事中断法。将故事讲到关键之处,戛然而止,让学生猜测以下所要发生的事情。(2)看图作文法。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幅图,然后根据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3)听音乐作文法。让学生欣赏一段乐曲,而后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4)想象作文法。例如,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如下的题目:“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校长”等。(5)猜谜语法。教师可组织学生举行猜谜语活动,寓想象能力的培养于兴致盎然的趣味活动之中。(6)阅读与写作科幻小说法。教师有意让学生阅读或写作科幻小说,加强引导,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肯定会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