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里走一走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晨风清凉,柏油路蜿蜒伸向山腰。野菊盛开,秋天加快了成熟的脚步。
  山是熟悉的山,日日从它的脚下走过,不知道路过多少回。草儿一点点绿,山花一点点开;细雨霏霏,云缭雾遮,黄叶漫飞,大雪封山。四季重复着轮回,生活重复着烟火。
  山是陌生的山。这个山头通向哪个山头,山头上有多少步道、多少台阶、多少栏杆,辨不清类别的草木,草木中的野鸡与野兔,都不知晓。奇怪得很,一个山头上有四通八达的路,竟然没有走过一条。
  碎事多、时间紧,终究不知道忙过些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活到现在忙了什么,忙下了什么,是不能细细追究的问题。回答与不回答,都很伤感。忽略一些问题,忽略一些执拗,继续着日常的平平淡淡。
  有过三五次爬到半山的经历。饭后漫步消食,溜达着走上木栈道,听鸟叫闻花香,坐在半山的亭子里,俯视马路和车辆。
  山是寻常的陕北之山,海拔不高,厚墩墩、壮实实地,强壮靠谱,真诚坦荡。缓行几步小跑几步,挥舞胳膊灵活脚腕,没有束缚不受拘谨,整座山整个天地,都是自己可以率性展示的舞台。
  多少次匆匆赶路,无暇顾及周边环境。把走路当作一种放松,尽量轻盈着步伐,果真有放松的惬意。槐树叶子从头顶飘过,悠悠地、散漫地。没有作出什么即兴的诗歌来,肚子里反刍的几句比喻,过于直白和蹩脚。虚构的故事,没有漫山遍野而漫不经心的狗尾草,来得那么摇曳生动。
  二
  狗尾草是普通的草、卑微的草,也是顽强的、温暖的草。沟边、崖畔、村口、门前,有一寸黄土的地方,至少有一株狗尾草。不给谁汇报,不等谁批准,自个顺着地缝悄悄地攀爬。矮小、纤细,得不到热心追捧,进不了大雅之堂,晃动着毛茸茸的小脑瓜,自娱自乐自生自灭。
  一丛一片,再拥挤再团簇,也是柔弱的样子。随手扯一扯,满满的一大捧,清香四溢的花束。编兔子、编毛球、编草篮、编花环,不厌其烦地掐、折、弯、别、叠、扎,直到日头西斜,直到奶奶喊吃晚饭,才离开院门口坐了很久的门槛。
  奶奶不明白,一堆草有什么玩头、什么意思,够玩一晌午一整天。
  奶奶不明白,一根玉米秆踩在脚底下,有什么好听、什么乐趣,让我在大太阳底下跑来跑去。
  奶奶不明白,14寸的黑白电视机里,那些节目有什么看头,值得我几个小时伸着脖子看得入神。奶奶不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世界名著,只羡慕屏幕里的黑人老太太:“看人家的好身体,稀圆稀圆(肥硕)地。你干瘦干瘦地,要好好吃饭。”
  奶奶明白的是这一点,叫我们好好吃饭。饭是干捞面,奶奶早都把面晾在案板上。汤汁是自家园子里的西红柿和青辣椒,外带两爪现摘的花椒一块爆炒的,酸、甜、辣、麻。坐在枣树下的小马扎上,吃着这样的面条,看着天上的云朵,听着树上的蝉鸣。
  由风自草,那个暑假,我是一株顺风生长的小草,在老家的院子里、村子里,无人收无人管,过得格外逍遥和自由。
  三
  多年后,我是漂泊在异乡的一根小草,努力在陌生且排异的土壤里,扎一点须根下去。倦怠和想家的时候,到户外走一走,看一看那些仍然弱小仍然蓬勃的狗尾草。
  它们的品种、样貌、质地与家乡的狗尾草并无二致,小小的身子在阳光中雨水中、晨雾中暮霭中亲切着、可爱着。捏几根在手背上轻抚,感受它一如既往的绵软。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漂泊的孤雁,有成千上万的人们背井离乡涌向一二三线城市,如同渺小、细微、沉默的植物,想要给自己寻找更繁华的土地。
  采一些狗尾草,插在透明的玻璃瓶中,好像自己离开得并不遥远,好像一直把家乡带在身边,有些许的寄托和宽慰。
  回家成了抽空完成的偶然事件。走进那条门巷,走进那个小院。爷爷帮厨已经多年,奶奶独自再无法张罗十几口人的一顿家常饭。他们依照惯例,把炕桌上的碗碟都装得满满当当。对于奶奶来说,看着孩子们海吃海喝,是最满意和开心的事。碗碟一空是对她最好的回应。
  奶奶做的饭,是奶奶的品牌和骄傲。村里来了驻队干部,派公饭第一户就是我们家。外婆第一次来村里会亲家,吃了奶奶做的面条,才同意了我父母的婚事。爷爷的四弟,已经在他们家里吃过了饭,进了中窑,还是先跑到窑后掌看案板,你们后晌吃了啥。一边说一边自己下手,再吃上一老碗。村里谁家大人地里干活或者外出没回来,孩子自然地跑进我家,喊一声六奶奶,然后蹭一顿饭。
  馍馍、米汤、面条,奶奶做的都是最基本的最朴素的饭。饭味好,是奶奶爱干净、很大方、懂火候。
  奶奶常年穿深蓝色、黑色的中式罩衫,把發髻窝在一个黑色的发箍里。她不习惯在头上顶手帕,倒是会在大夏天戴草帽。没有缠过小脚,大脚走路蹚蹚地。身材高大,干农活做三餐看起来非常容易。
  炕上的被子摞得整齐,柜子掸得一尘不染,灶火里的火棍煤铲簸箕摆放地井井有条。面瓮米瓮水瓮各司其职,菜蔬用四五遍的井水淘洗。在物质较匮乏的年代,舍得放油、舍得放料、舍得让外人吃饱。大锅蒸馍煮面,都是一气呵成,馍馍虚软、面条劲道,乃是村里一绝。
  树大分枝,上学的上班的都外出了,留在家里吃饭的人并不多。做得再丰盛,也无人来品尝了;堆得满满的饭桌,让人心里沉重。我能感觉到奶奶的失落。
  离家时,奶奶站在院子门口,看着我们一步步走远。暮色初降,晚风凉飕飕的。回头看了一眼,奶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心中一阵荒凉,人生的暮年最终只是剩下了自己和老巢。
  四
  刚参加工作时,单位靠近村子,很多时候我回家住。
  天黑乎乎的,闹钟没有响,奶奶早早醒了叫我起床。迷瞪着睁开眼一瞥,果真才五点多。太早了呀,我继续睡上一会儿,然后在奶奶不停的催促声中下炕、起身,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奶奶一辈子起得早,都是早上五点多。叫爷爷去上班、叫父亲去上学、叫我去上班。她不识字,但是对文字、学识、公家事、工作有一种天然的敬重和谨慎。家里凡是有字迹的纸张、书本,她都会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等着我们自己看看有没有用。“快起,可不敢迟了”是她喊丈夫、儿子、孙子几十年的口头禅。   奶奶一辈子勤快,跟村里的女人一样,年轻时套过驴推过石磨,种过地收过麦打过油菜籽。后来,也侍弄果园,拔草套袋卸果子。院里的菜园里,苹果、梨树、桃树、梅子树、枣树靠着院墙围了一圈,韭菜辣子洋芋茄子豆角黄瓜芹菜,寻常的菜蔬家里基本不缺。十几个蜂箱,奶奶照管得很好。到了摇糖的时候,她戴上草帽改做的面罩,抽出来蜂屉,麻利而熟稔地刮蜂蜜。市面上昂贵的蜂蜜,在我们家里是随便吃的、管饱吃的。
  有一回,姐姐带着奶奶去县城的电影院看《红高粱》。“都是胡演哩!”奶奶说,“我们那个时候,哪个女人敢一个人骑毛驴?”奶奶对《红高粱》的不满意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那晚上,家里跑了两箱蜜蜂:有了新蜂王,老蜂王自己带着一队蜜蜂重起炉灶了。重打江山的老蜂王会变成野蜂,和人再亲昵不得,很是可惜;也有可能找不到固定的居所,饿死在冬风里。奶奶认为,两箱蜜蜂比一场电影重要多了。
  爷爷年轻时话少,与凡人没话。到了晚年,话匣子随时打开着,尤其爱说奶奶,“你奶这人,胆小了一辈子。不敢这不敢那,胆大起来,谁也比不上。”看着我们都认真听,爷爷更有兴致:“解放洛川城那一天,你奶和你老姑,两个十几岁的女子,走了七里路来寻我和你老姑夫。那是打仗哩,又不是戏耍,城壕里死人压着死人。这两人就不怕?哎哟,胆子大太太。”
  奶奶听着爷爷数落,不吭声。等爷爷说完了,才说一声:“怎么不怕?十几天了,你们不回来,也不给家里捎一点消息,人操心得很。”
  “我们在城里出不来么。男人家么,能有什么事。”爷爷笑着补充,“胆子大,就大过这么一回。”
  一个年轻女人不畏炮火、不畏生死去打探消息,为了看望重要的人。人比什么都重要。奶奶这么认为,她是明理的、勇敢的,令人敬佩的。
  五
  一个人的秋天会来得那么早。眼神不济、腿脚不济、精力不济。
  当我悲伤奶奶离开我们了,母亲戴上花镜了,头发全白了,看不见穿针、看不见给自己剪脚趾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晃着身子打盹,有些话要说好几遍才能听见,上楼梯要停两歇……
  日升月落,有人衰老,有人离开,连自己也有马齿徒增一事无成的感慨。
  一株狗尾草从春天活到秋天的意义是什么。一群草根,在广袤的天地之间,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王侯将相公子皇孙,家财万贯丰功伟业,如果这些都没有拥有过,该惭愧不已吗?该难过到死吗?
  奶奶终其一生,只是干活做饭相夫教子;母親退休后,比上班还忙碌,几个孙子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
  她们都是朴素和真诚的人,是真心给我关爱和呵护的人!——我并没有多少功名、人生并不辉煌,却赢得了她们最无私的奉献!
  像草一样弱小着、努力着,这就是生命自己的成长和价值。当我们开始上路,走稳走好这一路。路有固定的长度,无论快慢,终点是要一起汇合的。
  想到这里,脚步就更加随意,不时地停下来胡乱地拍照。拍一些在秋风里,不操心下刻不操心明天的狗尾草,生死枯荣都随天意。
  近处的山,如果不去爬,亦如未曾抵达过的远方。陌生如许。
  爬过了山,未必了解山。生活在人世,未必懂人世。半知半解,走马观花,在这山里和这人间,虽是匆匆过客,终究深深珍惜过,倒也无妨、无憾。
其他文献
我死了。  我因啥而死,又是怎么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些应当联系起来的追问,我都不曾拷问过自己。不过,我死了,这是事实。或者,现在的我已经是自己的灵魂,像只蝴蝶一般游荡在我生活过的这个村庄。只是漫无边际而轻松自在地游荡着,像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与己无关一般游荡着。  这阵子,巷道里那些左邻右舍都神色匆忙地往我家去了,看那样子好像真的死了人似的。我却莫名其妙地站在那儿想了想,我们家这阵会是谁就这么死了呢
期刊
世间最美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当智慧与食材相遇,经过煎炸炒涮,就能成就一道美食,通过味蕾将思念的距离拉近。当思想与笔墨相遇,丹青妙笔在挥毫泼墨间就能成就一幅烘云托月的字画,让人享受视觉的盛宴。而今天我要讲的,是大河、古道与一位艺人相遇,从此成就的一段传奇。河是洛河,陕西境内最长的内流河。道是秦直道,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艺人叫张俊功,成长于洛河畔、古道旁的陕西省甘泉县桥镇乡安家坪村,一个陕北说书史上
期刊
考上大学是所有人预料之外的事情。  第一年寒假回家,我穿着时兴的阔腿浅色牛仔裤,蹬着抹跟的高跟皮鞋,在父亲的职工小院一时成了最时髦的城里人。我看见,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罕有的喜悦笑容,像山崖间的依米花,低吟浅唱。  夜晚,我盘腿坐在炕头,跟母亲促膝长谈。母亲说,我代替她活成了她希冀的模样——原来,她一直为自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主妇耿耿于怀,她对职工小院的阿姨们满心满眼的羡慕。她曾经立誓,就是砸锅卖铁
期刊
一  我小时候常患病,听我母亲说,是因为她在怀我的时候,想吃带着酸味的橘子罐头,家中没钱,父亲便去山中摘了不少野果子给母亲吃,后来在胎里留下了病根。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小时候的病,确实不少。  母亲说我小时候爱哭,晚上放不了床,得有人抱着,但不管是怎么抱着,我还是常常发高烧。这对别的小孩都是家常小病,打上一剂退烧药,好好睡一觉,早上起来便可相安无事,照常吃两碗大米饭。而我一烧就烧糊涂了,在床上
期刊
陕北高原上悲怆的唢呐声在冬日冷峻的窑洞前鼓荡着,激越着。  爷爷的灵棚上,刺眼的白纸花,一朵朵扶着钢管向天空蔓延。两个彪形大汉从大门外拉进一只体态健硕的山羊,指头粗的绳索,在山羊不安的扭动下绷得直直的。院前显得颓靡的磨盘,此刻就要派上用场。它将作为山羊最后匍匐于大地的断头台,洋洋得意地挺直腰板。那把闪着白光的刀子,就摆在磨盘上面,远远望去,就连那耀着的光,也是寒冷的。山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磨盘上的
期刊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坐在西安飞往榆林的飞机上,座位号42B,夹在两个熟睡的陌生人中间,企图用文字去纪念爷爷,我们都还未及送别却已知这一刻不远了。这样一种情绪很难用语言描述得清,好像原本建立在认知里关于生命逝去的那种理智却正被一笔一笔摘取,眼泪莫名地一点点涌出。几天前爷爷病重,我们赶回去看他,我第一眼见到那个印象中从未如此清瘦又虚弱的爷爷时,眼泪也是这样忽然泛起,那一刻我忍不住伸出手握紧了爷爷的手
期刊
六年前生了儿子,四年前生了女儿,这是这个小山庄,这个三孔旧土窑的小院落,和那个略微驼背跛足、憨实高大叫二高的男人,给你组结出来的新生活。你其实并不确定自己来了几年,只是第二年过大年初一的时候,二高淡淡说了一句,儿子的生日在大年初一,不吃饺子,改在初二吃,于是你每年初二,在墙角,按顺序记下序号。你不知道二高知不知道这件事,看起来他每天的心思,只是山里的庄稼和院子里的那些牲口。  二高像往日一样,出了
期刊
阔别故乡20多年了,老屋却不时出现在我的梦里。  虽然老屋只是几间土坯房,没有空调,没有像样的几件家具,可我很牵挂她,就像牵挂我的兄弟姐妹、儿时的伙伴、年迈的父母一样。  老屋是父母用心血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同陕南商洛农村大多民居一样,三间正房、一间厢房,土坯墙、青瓦顶。坐落在一个小山坳里,面东背西,除了屋的大门口视野开阔,其余三面都被青山包围。北边山脚下是生命之泉水井,山坡上是三户邻居,他
期刊
熬过一个漫长的严冬,燕子就该回来了。  风还很厉,我看到鹤城的上空有成群的燕子剪开云雾,急慌慌、毫不迟疑地飞往乡村,是归心似箭啊!我就想:这里面会不会也有我家的燕子?我想起了奶奶,就越发觉得真有我家的燕子了。  往年这个时候,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气吁吁地来到檐下,对着空空的燕子窠儿念叨:今年燕儿咋还不来?正说着,燕子就来了。奶奶听到它们细碎的、欢快的叫声,浑浊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死灰般的脸上显出
期刊
十年前,大唐不夜城刚建设那会,说是要打造大西安文化核心区。那550米宽的街道,宽得惊人,谁也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谁看了谁都挠头,纷纷叹气说,这么好的土地,又浪费了。还有人说,成都有名的宽窄巷子,街道宽也不过二三十米,我们西安怎么能和人家相比,这个做派让人心疼。  又过了三五年,街道两边的建筑齐刷刷站立起来了,美术馆、电影院、大剧院、音乐厅,这些文化场馆作为大唐不夜城的核心展演之地,开始讲述上了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