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既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科研对于高校发展,既具有引导之功,又具有推进之能,科研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关键因素,而科研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科研水平。本文从高校科研管理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科研管理的现状,论证了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具体措施,从而更好地为今后各院校的学科建设、科研规划、人才培养、领导制定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21世纪的到来,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科技一体化竞争环境的不断完善,使得科技作为高校的一个支撑层面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强校、科技富校已成为共识。 因此,如何将高校科研管理作为发展、壮大学校的基本策略,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高校的科研管理,除具有一般管理共性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更多是思考、探索和收集研究资料、信息,他们需要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以及对他们工作的理解,他们对精神的需求胜过对物质的追求,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受到尊重、更渴望实现人生自我价值。高校具有学科多的特点,由于学科相互渗透,知识相互交叉,涉及的领域、行业也较广。科技与经济结合是科教兴国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工作必须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因此,科研管理还要面对多视角、大领域的社会环境。
  从中国科研管理的现状来看,并没有一支科研管理的专业队伍能够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全方位管理。科研管理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科研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管理工作还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在科研机构中往往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立足之地,科研机构往往重视的是技术专业人才,很多或者可以说太多的技术专业人才进入到管理层,他们用技术上的方法与知识去进行行政管理,这些科研管理人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思考问题,有很强的技术专业背景,但是没有经历过管理学方面的训练,这往往导致他们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看法经常带有较浓重的个人色彩,这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同时表现在对待管理的态度上,这种状况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待科研管理的不专业性,使科研管理出现种种的问题。目前科研机构的一些不良现象妨碍了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系统全面地掌握前人成果少、认真反复地做实验测数据的时间少、搞科研观察的时间少;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力求有所创见的人少。
  
  1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
  
  科研管理是一种连续的管理过程。计划、成果、推广转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具有业务性、技术性强的特点。所谓专业化,就是科研管理人员应该用科研管理学的知识武装起来,具有专门的知识。科研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专业,它有其研究对象和很广泛的研究范围。科研管理不仅仅是懂得科研工作的业务知识,还需了解管理学、科学学、市场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科研管理人员不要求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权威,但至少应该成为懂得科研管理基础知识,又能及时掌握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方面的专家或权威。
  高等学校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学科组成的综合体,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属于国家科研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处于高教系统之中,这就决定了高校科学研究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高校学科众多和人才相对集中的特点,也决定了高校有能力进行综合性强的前沿课题攻关。再加之高校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信息的优势,高校理应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虽然近年来高校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除了少数重点大学之外,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科研工作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从根源上讲,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除了申报项目、争取经费、推广转化和开展学术交流外,还能有多少精力来思考、实施上述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科研发展战略来自于学校高层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管理思想,甚至影响着一定时期内高校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及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高校多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也需要知识面宽、科研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化管理人员。只有把科研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时候,才能真正认识到科研管理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高校科研管理只有潜心研究其科学研究的特点,才能找出一条适应自身的科研发展之路,才能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科研才可能实现大的突破。
  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由此可见,高校科研管理对高校科研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组织、规划、协调是科学研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扶持重点科研方向,有目的的进行科技创新,就必须强化科研管理的组织调控功能。科研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对实现科研管理目标,指导调控科研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在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还应当是科研业务的内行,善于学习掌握科学技术政策和管理学知识,熟悉同类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规律,掌握有关学科的发展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动向,能从纵横交错的事物中准确、适时、尽可能完整的提取有用的信息,具有观察、分析及综合能力,能够判断、预见科学研究的发展,并能及时的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协调,在科学研究与社会联系日益广泛紧密的条件下,科研管理人员还必须懂经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拓宽交往的领域等等。
  从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来看,并非“专家型”的人才就能胜任科研管理工作,也并非“专家型”的人才愿意舍弃专业从事科研专职管理。因此,从高校科研管理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出发,必须培养一支懂业务、熟悉管理、又有为科研事业献身的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这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科学研究的特点所决定的,还是高校科学研究实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需要。只有高度重视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和潜力,才有可能实现高校科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2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具体措施
  
  2.1 更新观念并勇于创新
  面对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的科技规划,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动态,了解国内外科学发展现状、趋势和最新动态,在学科边缘、交叉地带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个学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形成自己学校的科研特点;走出学校,到生产单位去找课题,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团队意识,组织文理渗透的联合攻关,协调好科研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改革旧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开放性的科研管理体制,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使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
  
  2.2 提高素质并以服务为本
  科研管理人员要想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为科学事业的发展甘为他人作嫁衣的精神,要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高校各学科领域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各专业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发展水平和动向;要经常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和动态;要有计划地、系统地学习和深造,熟悉与了解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科技管理的法令、规范条例,熟悉现代管理手段,懂得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能及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和浓缩,提供给科研人员,从政策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对科技工作进行正确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服务。
  
  2.3 建立完善的表彰奖励制度
  鉴于科技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一些国家专门设立科技管理奖。在日本,“全国发明表彰”的第三类对象就是从事科技管理工作,扶持、资助在发明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美国化学学会设立了“化学研究管理领导才能奖”,奖励那些在化学研究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工程学会、物理学会也都设有相应的奖项,奖励在计划、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因此,应参考现行已有的专业研究人员评优制度,制定相应的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如设立“优秀管理干部奖”、“科技管理专项奖”等,定期给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授予荣誉称号。通过对科技管理工作的奖励,达到宣传先进的科研管理思想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促进科技进步的目的。[2]
  
  2.4 建立完整的培训机制
  要根据科研管理的知识层次、专业特点的不同制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机制,有计划、系统的培养科技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应建立在个人需求、职业抱负和组织目标三位一体上,将管理人员的培养、职责生涯的设计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使培训成为个人和组织的自觉行为。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思想教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岗位达标培训和提高发展相结合。在培训原则上要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以短期培训为主;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以专业培训为主;学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技能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高层次的正规管理培训、举办短期培训班、在职实践锻炼等。
  
  2.5 建立与完善职称评定办法
  建立与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职称评定办法是稳定科研队伍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应制定适合科研管理干部的职称评定管理办法。在指标上可以适当倾斜,在不降低评定标准的前提下,与具体管理岗位相结合,修改各考核指标权重,加大工作绩效考核力度。
  
  3结论
  
  综上所述,未来的科研管理工作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等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只有着眼于科研形势的发展,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步加以调整和完善,做到以人为本,使得科研管理专业化,才能促进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斌.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04-107.
  [2] 沈伟桥.现代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的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0,9,47-49.
其他文献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好文本内容的情感,有利于提升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只是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看重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机会,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
[摘要]语义学是语言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侧重于对意义的研究;翻译是通过语言转换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语言转换涉及到意义的转换。因此,语义学与翻译密不可分。通过对语义学与翻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义学翻译关系  Abstract : Semantics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t
泰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二战后同大多数国家一样力求国家的新生.与英国、韩国、日本等国不同,泰国的经济现代化走的是后发型、通过农业现代化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的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扶持使得很多石油企业规模增大,企业经济管理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导致了档案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导致了企业的工作人员不懂得规避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管理.
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对于独立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作为现阶段普通高校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的新型学院,具有众多优势.在转型背景下,应该通过对制度和组织进行保障
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目前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在课程开设和教学方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亟需改革,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进行改革,促进学
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孔子学院基本已经完成了全球布局,成为当代国际教育合作的成功典范.但是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凸显,并且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试
教学效率是教师的生命,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所有教学方法的开展、实施与验证都是围绕效率与质量进行展开的.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诸多,但只要我们遵循教
本文将从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入手,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以《商务英语》为例,从教学模式、商务知识等角度,进一步探究实现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