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唐·王梵志
◎最初的纯一
仿佛只要一跟人提及禅佛,都会觉得,那是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有着不可领悟的玄机。却不知,深刻的底蕴,表达的即为朴素的道理。而朴素的外在,却寄寓深沉的内涵。我们总把佛界看作是谜,费尽心思地想要琢磨出最后的谜底。却不知,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这就是所谓的有味是清欢、繁华见真淳的含义。有这么一个僧者的诗,流传甚少,格调不高,却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似一杯闲茶,清淡耐品。他就是唐代白话诗僧王梵志,他的诗其言虽朴,其理归真。多用简单朴实的佛理,劝诫世人行善止恶,亦对世态人情,多有讽刺和揶揄。当我们每天被繁琐的尘事,折腾得心力交瘁时,偶读几首他的诗,如同吃多了山珍海味,咀嚼馒头菜根的清香;又有一种,住惯了海市蜃楼,回归田园的怡然。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那么一册或几册,适合自己的书卷。书卷里,也许不需要有华丽的文字,不需要有浓郁的墨香。只要可以让一个饥渴之人得到满足,就是好书。一个有内涵的人,有气度的人,可以在一株草木里,看到情感和禅意;可以视一粒粉尘,为知己、为良朋;更可以在纷繁中寻到清闲,在尘泥里觅得甘露。这些,都源于心的境界,心清则朗,心浑则浊。在世道匆匆的轮回里,我们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只是不知道,谁可以有把握让自己回到最初的纯一。
◎冷观痴态凡人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多么朴素直白的诗句,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遮掩,可以将你搪塞至无言。你是帝王将相也好,你是布衣百姓也罢;你叱咤风云,你卑微懦弱;你家财万贯,你身无分文;你国色天香,你形容槁木。这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死神可以在任何时候,不打招呼就终止你一世人生。你要说的话,没有说完,你要做的事,没有做完,你要爱的人,还没有爱够。生命只有一次,不会给任何人重来的机会。多少英雄不寿,多少红颜薄命,死的时候,只是一堆荒草,一抔尘土,覆盖了这简短的一生。
以土馒头来喻坟墓,直接入骨,似讥讽,又带着无奈。这个土馒头,被弃之于城外,杂草丛生,孤寂难当。而馅草却在繁华的城里,他们此刻享受荣华,逍遥自在,临死的那一天,也要住进这个土馒头里,以尘土为房,荒草为被,和影子说话,与寂寞为邻。无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必须吃一个,并且也只能吃一个。土馒头里的馅,也许不是你喜欢的滋味,但是你不能嫌弃,因为死亡是最后的结果,由不得任何人做其他的选择。每个人都懂得自然的规律,可是面对生死,却不能坦然,无法彻悟。而沉重的死亡,被他轻松的语调,化解得轻松而幽默。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我们都是庸庸凡人,在别无他法的时候,只能接受生老病死的定律。没有谁可以求得长生不老,却要执着地广求仙药,妄图成仙,免去轮回之苦。据传王羲之的后人陈僧智永善书,名重一时,求书者多至踏穿门槛,于是裹以铁叶,取其经久耐磨。这里的“打铁作门限”,则引自于此。多少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为人生做好漫长虚幻的打算。却不知,自己的徒劳,惹得拍手取笑。宋代范成大曾把这两首诗的诗意,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而这两句诗则成了《红楼梦》里妙玉之最爱,她亦悟出了生死这个看似隐含玄机实则浅显的道理。其中“铁槛寺”和“馒头庵”的来历也在于此。
王梵志的诗,写出他对世人的讽诫,似乎他是一个清醒者,透彻世间一切,冷看凡人的痴态,用他诙谐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对人生的了悟。而我们,连反辩的权利、回驳的能力也丧失了。这让我们不禁想问,王梵志是何许人也,难道从小出家为僧?否则如何有这样的悟性?
◎浓浓世味熬煮的茶
王梵志的一生,有诸多的不如意,正是因为遍尝世味人情,才可以幡然大悟。他生于殷富之家,幼年生活闲适,饱读诗书。后经隋唐战乱,家道衰败,穷困潦倒。晚年时子女不孝,他被迫沿门乞讨,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悲惨生活。他在五十多岁时才皈依佛门,是佛祖度他脱离世间苦海,后来芒鞋竹杖,持钵化缘,就这样风雨一生。他的一生可谓酸甜苦辣皆尝,最终能够悟透生死玄关,也就不足为奇了。
都说世事错综复杂,其实,再迷乱的路,都有清晰的脉络。有时候,不过是有心人故弄玄虚,让迷路之人看不清前方而已。世间的人,犯下的是贪嗔痴欲的戒。他们总是希望天下财富功名都可以据为己有,却不懂得,暴殄天物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当我们落魄之时,会懂得,一个馒头多么值得珍惜,它给饥寒的人以温饱,给灰暗的人生重新添上光彩。
一个年华初好的人,愿意用青春去换取钱财,而一个年华老去的人,却愿意将钱财来换取青春。总有人抱着游戏的心态,在人间往来。没有谁可以在花街柳巷里参禅悟道,在烟尘滚滚中修身养性。我们总是为过去的昨天悼念,为没有到来的明天担忧,又把今天任意蹉跎。
多少惬意,多少坦然,多少虚情,多少假意,都随风散去,化作尘土。生命就在当下,我们不必再迟疑,既要拿起,也要放下,不辜负这杯用浓浓世味熬煮的茶。
编辑/馨荷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唐·王梵志
◎最初的纯一
仿佛只要一跟人提及禅佛,都会觉得,那是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有着不可领悟的玄机。却不知,深刻的底蕴,表达的即为朴素的道理。而朴素的外在,却寄寓深沉的内涵。我们总把佛界看作是谜,费尽心思地想要琢磨出最后的谜底。却不知,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这就是所谓的有味是清欢、繁华见真淳的含义。有这么一个僧者的诗,流传甚少,格调不高,却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似一杯闲茶,清淡耐品。他就是唐代白话诗僧王梵志,他的诗其言虽朴,其理归真。多用简单朴实的佛理,劝诫世人行善止恶,亦对世态人情,多有讽刺和揶揄。当我们每天被繁琐的尘事,折腾得心力交瘁时,偶读几首他的诗,如同吃多了山珍海味,咀嚼馒头菜根的清香;又有一种,住惯了海市蜃楼,回归田园的怡然。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那么一册或几册,适合自己的书卷。书卷里,也许不需要有华丽的文字,不需要有浓郁的墨香。只要可以让一个饥渴之人得到满足,就是好书。一个有内涵的人,有气度的人,可以在一株草木里,看到情感和禅意;可以视一粒粉尘,为知己、为良朋;更可以在纷繁中寻到清闲,在尘泥里觅得甘露。这些,都源于心的境界,心清则朗,心浑则浊。在世道匆匆的轮回里,我们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只是不知道,谁可以有把握让自己回到最初的纯一。
◎冷观痴态凡人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多么朴素直白的诗句,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遮掩,可以将你搪塞至无言。你是帝王将相也好,你是布衣百姓也罢;你叱咤风云,你卑微懦弱;你家财万贯,你身无分文;你国色天香,你形容槁木。这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死神可以在任何时候,不打招呼就终止你一世人生。你要说的话,没有说完,你要做的事,没有做完,你要爱的人,还没有爱够。生命只有一次,不会给任何人重来的机会。多少英雄不寿,多少红颜薄命,死的时候,只是一堆荒草,一抔尘土,覆盖了这简短的一生。
以土馒头来喻坟墓,直接入骨,似讥讽,又带着无奈。这个土馒头,被弃之于城外,杂草丛生,孤寂难当。而馅草却在繁华的城里,他们此刻享受荣华,逍遥自在,临死的那一天,也要住进这个土馒头里,以尘土为房,荒草为被,和影子说话,与寂寞为邻。无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必须吃一个,并且也只能吃一个。土馒头里的馅,也许不是你喜欢的滋味,但是你不能嫌弃,因为死亡是最后的结果,由不得任何人做其他的选择。每个人都懂得自然的规律,可是面对生死,却不能坦然,无法彻悟。而沉重的死亡,被他轻松的语调,化解得轻松而幽默。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我们都是庸庸凡人,在别无他法的时候,只能接受生老病死的定律。没有谁可以求得长生不老,却要执着地广求仙药,妄图成仙,免去轮回之苦。据传王羲之的后人陈僧智永善书,名重一时,求书者多至踏穿门槛,于是裹以铁叶,取其经久耐磨。这里的“打铁作门限”,则引自于此。多少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为人生做好漫长虚幻的打算。却不知,自己的徒劳,惹得拍手取笑。宋代范成大曾把这两首诗的诗意,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而这两句诗则成了《红楼梦》里妙玉之最爱,她亦悟出了生死这个看似隐含玄机实则浅显的道理。其中“铁槛寺”和“馒头庵”的来历也在于此。
王梵志的诗,写出他对世人的讽诫,似乎他是一个清醒者,透彻世间一切,冷看凡人的痴态,用他诙谐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对人生的了悟。而我们,连反辩的权利、回驳的能力也丧失了。这让我们不禁想问,王梵志是何许人也,难道从小出家为僧?否则如何有这样的悟性?
◎浓浓世味熬煮的茶
王梵志的一生,有诸多的不如意,正是因为遍尝世味人情,才可以幡然大悟。他生于殷富之家,幼年生活闲适,饱读诗书。后经隋唐战乱,家道衰败,穷困潦倒。晚年时子女不孝,他被迫沿门乞讨,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悲惨生活。他在五十多岁时才皈依佛门,是佛祖度他脱离世间苦海,后来芒鞋竹杖,持钵化缘,就这样风雨一生。他的一生可谓酸甜苦辣皆尝,最终能够悟透生死玄关,也就不足为奇了。
都说世事错综复杂,其实,再迷乱的路,都有清晰的脉络。有时候,不过是有心人故弄玄虚,让迷路之人看不清前方而已。世间的人,犯下的是贪嗔痴欲的戒。他们总是希望天下财富功名都可以据为己有,却不懂得,暴殄天物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当我们落魄之时,会懂得,一个馒头多么值得珍惜,它给饥寒的人以温饱,给灰暗的人生重新添上光彩。
一个年华初好的人,愿意用青春去换取钱财,而一个年华老去的人,却愿意将钱财来换取青春。总有人抱着游戏的心态,在人间往来。没有谁可以在花街柳巷里参禅悟道,在烟尘滚滚中修身养性。我们总是为过去的昨天悼念,为没有到来的明天担忧,又把今天任意蹉跎。
多少惬意,多少坦然,多少虚情,多少假意,都随风散去,化作尘土。生命就在当下,我们不必再迟疑,既要拿起,也要放下,不辜负这杯用浓浓世味熬煮的茶。
编辑/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