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转变;合作;引导;解惑
一次偶尔的听课让我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题进行了反思。教师授课内容《詹天佑》一课,教师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非常不错,但由于授课过程教师的大包大揽,一节课教师讲的激情四起,而学生却死气沉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就是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很多传统的课堂还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现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正因如此,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我讲得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可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呢?那时因为我们经常包揽课堂,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所以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虽然我们整天喊着“课改”口号,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然而在我们的常态课堂中却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两个转变:
一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转变。
1、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预见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占用的时间,其次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占有的时间过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甚至有时还在满堂灌。尽管高效课堂中提出了教师要少讲,要点拨,可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仍然不敢完全相信学生,在学习重难点时,如果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就会以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探究思考。
2、教师真正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很多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学生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生很难有表现自我的活动空间,不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往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而教师却全然没感觉,结果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白辛苦一节课。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双边”活动,离开哪一“边”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蹲下和学生说话,要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3、教师要善于倾听。作为教师,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从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现在的学生讲教师听。授课过程中教师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要多与学生目光交流,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赞许,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地听,你很欣赏他们的发言;对于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要体现出教师雄纳海川、尊重学生的广阔胸怀;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学生激烈的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表,尤其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能达到熟练、精确的地步,更要热情的鼓励他们,真正地意识他们思想的价值。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能实现心灵的应答,才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
4、课堂中“自学”“合作交流”“展示”等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好象参与得挺好,实际上学生缺少深入思考,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很多教师提出问题让小组交流讨论,可还没等学生思考考虑,在很多的时间内就结束,结果学生回答不出的教师代答。
二是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很多老师上课时注重一言堂,特别是在公开课时,课堂就成为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这样的教学教师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可因为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最终是教师前面讲学生后面忘。我们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必须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时间内,给学生活动留足时间。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教师作用要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无论是讨论、发言、板演、点评、纠错,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只做导演。整个课堂是要在教师的策划导演下学生自主有序的进行的。老师的功夫和能力不单体现在知识水平上,更体现在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上。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只有给学生一个真正民主、宽松的氛围,学生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课堂探究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自己,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教师也要参与进去,适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重点,要敢于放手,将表演舞台让给学生。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比别人少做了一张卷子,少做了一套题而去赶时间。事实证明: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取决于教材内容的完整传授,而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即是否真正训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能力。如果不敢放手,那么学生永远不会自己走路。所以为了真正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我们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思考、质疑、交流、评价的时间。
2、把质疑问难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现在,我们很多课堂听不到质疑的声音,不是因为没有问题,而是学生不敢或者不会提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又怎能进步呢?所以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对问题多去探索,提出不同见解。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还应不简单作答,而要巧妙地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
3、把多向交流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要注重多向交流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时要注意平等,对于学生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生生交流就是在课堂上要重视小组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这个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要注意,小组互动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确定小组活动的内容,以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4、把训练展示的平台搭建给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意识。可以采用让学生当小老师,当小演员表演等办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讲《詹天佑》一课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演示的办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
所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课上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做到真正地参与到各个环节当中,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总之,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关键词】转变;合作;引导;解惑
一次偶尔的听课让我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题进行了反思。教师授课内容《詹天佑》一课,教师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非常不错,但由于授课过程教师的大包大揽,一节课教师讲的激情四起,而学生却死气沉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就是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很多传统的课堂还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现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正因如此,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我讲得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可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呢?那时因为我们经常包揽课堂,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所以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虽然我们整天喊着“课改”口号,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然而在我们的常态课堂中却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两个转变:
一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转变。
1、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预见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占用的时间,其次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占有的时间过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甚至有时还在满堂灌。尽管高效课堂中提出了教师要少讲,要点拨,可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仍然不敢完全相信学生,在学习重难点时,如果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就会以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探究思考。
2、教师真正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很多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学生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生很难有表现自我的活动空间,不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往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而教师却全然没感觉,结果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白辛苦一节课。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双边”活动,离开哪一“边”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蹲下和学生说话,要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3、教师要善于倾听。作为教师,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从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现在的学生讲教师听。授课过程中教师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要多与学生目光交流,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赞许,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地听,你很欣赏他们的发言;对于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要体现出教师雄纳海川、尊重学生的广阔胸怀;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学生激烈的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表,尤其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能达到熟练、精确的地步,更要热情的鼓励他们,真正地意识他们思想的价值。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能实现心灵的应答,才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
4、课堂中“自学”“合作交流”“展示”等环节不能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好象参与得挺好,实际上学生缺少深入思考,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很多教师提出问题让小组交流讨论,可还没等学生思考考虑,在很多的时间内就结束,结果学生回答不出的教师代答。
二是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很多老师上课时注重一言堂,特别是在公开课时,课堂就成为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这样的教学教师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很精彩,可因为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最终是教师前面讲学生后面忘。我们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必须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时间内,给学生活动留足时间。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教师作用要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无论是讨论、发言、板演、点评、纠错,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只做导演。整个课堂是要在教师的策划导演下学生自主有序的进行的。老师的功夫和能力不单体现在知识水平上,更体现在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上。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只有给学生一个真正民主、宽松的氛围,学生才敢大胆表露自己的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课堂探究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自己,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教师也要参与进去,适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重点,要敢于放手,将表演舞台让给学生。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比别人少做了一张卷子,少做了一套题而去赶时间。事实证明: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取决于教材内容的完整传授,而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即是否真正训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能力。如果不敢放手,那么学生永远不会自己走路。所以为了真正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我们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思考、质疑、交流、评价的时间。
2、把质疑问难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现在,我们很多课堂听不到质疑的声音,不是因为没有问题,而是学生不敢或者不会提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又怎能进步呢?所以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对问题多去探索,提出不同见解。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还应不简单作答,而要巧妙地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解“疑”。
3、把多向交流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要注重多向交流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时要注意平等,对于学生见解,无论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生生交流就是在课堂上要重视小组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这个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要注意,小组互动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确定小组活动的内容,以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4、把训练展示的平台搭建给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设一个“练”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意识。可以采用让学生当小老师,当小演员表演等办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讲《詹天佑》一课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演示的办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
所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课上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做到真正地参与到各个环节当中,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总之,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