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刍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一个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是“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他也是很困难实现的,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是教学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初步探索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整合的优效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可能性要从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高中学生的特点出发,还要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首先,资源的无限拓展性通过搜索引擎可知,与语文教学相关的网站达上百种,不仅如此,任何一门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师生均可通过网络获取,厚积方能薄发,旁征博引也不再是难事。其次,形式的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画、音频、视频、图片等等,在高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可以给看似枯燥的高中教学(主要是复习)带来一线生机。最后,活动的交互性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超越地域界限,接触全球网络信息,以实时的方式传递和接收信息,超越时空的限制。
   二、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養,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教学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学生能够随时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共享非常广泛丰富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够彼此协作、进行适应个别化的学习,同时进行网上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整合的提高性
   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上去。研读杜甫的《登高》,在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想象,把脑海中听到音乐想到的画面画出来,并且请学生自由发言听到这个音乐,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个什么画面。这对激发学生的想象,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发挥他们认为的场面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激发,学生脑海中的画面就不是课文上面仅仅有的那个图画,可以有很多的场景。这样的话,对他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觉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思维已经在多媒体的过程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因此,视、听、触多感觉结合的多媒体技术势必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手段。这样运用,使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整合的激发性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环境,重建了学生语文课堂生活观,归还了学生的学习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突出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能力提高.我在设计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下载整理作家作品简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史料等,并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去编写制作;课中我用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课后布置一些与课文有关并带有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上网查找,收集整理有关信息,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体会,学生之间的交流,做点学术研究,写点研究文章,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在交流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行真正的思考。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网站内用户等级的功能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
   当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给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虽然,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还不完善,不成熟。但相信,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更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总之,教师和计算机在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时都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两者既不能互相完全代替,也不能互相排斥,而是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减少各自的不足,使两者的优势变得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美感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初中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初中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它的重要性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人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与知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
期刊
【摘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是必要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思考     前言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   一、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
期刊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其效果多数时候任属无效或低效,我就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谈谈看法。   一、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应通过
期刊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情境;环境; 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会钻研。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牢牢抓住
期刊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我认为文本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一、抓住文本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要求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
期刊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本文主要就导课新颖、教法灵活、设疑导思、精设板书等四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兴趣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习兴趣是个体认识世界、探究事物并且获得知识
期刊
语文学科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为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在导入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教师要善于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导入新课,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受到感染和
期刊
古诗词容量大,难度大,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笔者以为难以充分展现诗词作品的相关资料,更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仅靠教师个人的主观分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不仅费时多而且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努力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力实现唐诗宋词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鉴赏。   一、信息技术开拓了教师诗词鉴赏知识的视野   古诗词是综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