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使有效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提高艺术素养。本文针对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普遍存在的低效教学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以苏少版音乐教材为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实际出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为广大教育同行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有效教学;苏少版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熏陶对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逐渐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学生会唱却不了解音乐常识的现象;出现学生了解常识却不懂如何实践的现状。在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学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课堂教学根本性好转的迹象并不明显,由于多方原因,音乐教学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教学低效现象普遍存在。
1.教育观念存在偏见,副科地位引不起重视
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都对音乐课存在偏见,即使新课改的实施,也仍然未摆脱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副科位置,部分学校、教师或学生个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传统教学依然存在,学生本位体现不明显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新课改的优势,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陈旧,且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使得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爱音乐但音乐教学成效低下的怪现象。
3.课程教学资源局限,难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目前音乐教材大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或耳熟能详的内容,要么学生在学习之前早已会唱,要么对学生来说太陈旧,犹如催眠曲,无法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教学课本内容较为单一,也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音乐需求,使学生很难在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低下。
二、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当前音乐的课堂教学现状,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交流思考:
1.听——预设高潮,乐在其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课之美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兴趣,始终都是学生学习心理的最活跃因素。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知识活动,是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新课改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抓住学生最敏感的兴趣点,努力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又不失自然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2.视——渐入佳境,动态增色,在想象中充分理解音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音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图片、录像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3.做——创作生成,自主燃情,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下倡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使其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发展。
4.想——满足需求,多元评价,在反思中提高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新课改倡导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考核评价参考,在教学中采取自评、他评和互评结合形式,使音乐在多元评价中产生魅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以学生为本位,创新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自始至终地融入到音乐中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美育能力得到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绍利.如何让初中音乐课更加“鲜活”[J].学生之友下,2010,(3).
[2]许玲.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0,(12).
[3]吴微琴.初中音乐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09,(1).
[4]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5]刘锦.优化教学方式,适应初中音乐课改新形势[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3).
[6]王琴.让“歌唱”在初中音乐学业评价中产生魅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期末学业评价的探讨[J].大舞台,2010,(12).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有效教学;苏少版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熏陶对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逐渐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学生会唱却不了解音乐常识的现象;出现学生了解常识却不懂如何实践的现状。在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学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课堂教学根本性好转的迹象并不明显,由于多方原因,音乐教学仍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教学低效现象普遍存在。
1.教育观念存在偏见,副科地位引不起重视
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都对音乐课存在偏见,即使新课改的实施,也仍然未摆脱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副科位置,部分学校、教师或学生个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传统教学依然存在,学生本位体现不明显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新课改的优势,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陈旧,且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使得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爱音乐但音乐教学成效低下的怪现象。
3.课程教学资源局限,难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目前音乐教材大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或耳熟能详的内容,要么学生在学习之前早已会唱,要么对学生来说太陈旧,犹如催眠曲,无法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教学课本内容较为单一,也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音乐需求,使学生很难在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低下。
二、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当前音乐的课堂教学现状,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交流思考:
1.听——预设高潮,乐在其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课之美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兴趣,始终都是学生学习心理的最活跃因素。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知识活动,是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新课改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抓住学生最敏感的兴趣点,努力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又不失自然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2.视——渐入佳境,动态增色,在想象中充分理解音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音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图片、录像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3.做——创作生成,自主燃情,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指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下倡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使其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发展。
4.想——满足需求,多元评价,在反思中提高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新课改倡导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考核评价参考,在教学中采取自评、他评和互评结合形式,使音乐在多元评价中产生魅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以学生为本位,创新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自始至终地融入到音乐中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美育能力得到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绍利.如何让初中音乐课更加“鲜活”[J].学生之友下,2010,(3).
[2]许玲.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0,(12).
[3]吴微琴.初中音乐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09,(1).
[4]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5]刘锦.优化教学方式,适应初中音乐课改新形势[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3).
[6]王琴.让“歌唱”在初中音乐学业评价中产生魅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期末学业评价的探讨[J].大舞台,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