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课本中不少例题都很经典,而解题难度不大,往往大多数教师不重视例题教学,更不重视例题的解题方法,这就导致复习中一些教师盲目找题,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不考虑其知识结构,忽略了知识点与知识面之间的纵横联系,以致不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果教师重视例题的挖掘,并且诱导学生分析这些题内在涵义,探索出一般规律和新的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潜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教学学习兴趣。
一、挖掘其多解性,激发创新兴趣
教材上许多例题都有多种解法,一些较难的例题自不待言,但对于最基本的例题,如果能掌握其多解性,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发散思维。现看一例的解法:
例1.求证:
这是高一下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部分,除教材上的方法外,又挖出多种方法:
证法一、从一边开始,证它等于另一边
这一例题不难,从这些方法中能学到一些证明题的方法。同时也能从简例中悟出数学的奥妙。激发创新兴趣。
二、挖掘其拓展性,培养创新精神
有一些例题,看起来很平常,但深挖掘起来它往往具备其他性质,将这些性质引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瓤能力的效果。
例2.已知三角形顶点是(x1c,y1),B(x2,y2),C(x3,y3) ,C(x3,y3)求△ABc重心G的坐标(x,y)。
这是高中一年级下册“线段的定比分点”一节的例2.它的解法很简单,最后得坐标为
三、挖掘其多变性,培养创新能力
例3:平面内存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交点的个数
这是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例5,证法不在赘述。如果把二维变成三维,即把平面改成空间,n条直线改为n个平面,我们就挖掘出一个新问题:问题1:空间中n个平面,其中任何两个平面不平行,任何三个不过同一直线,那么它们交线的个数是多少?
很显然,这个问题与例子实质上完全一样的结果,同样是丢n(n-1) 二(证明略)。如果例子中的已知条件不变,我们来讨论n条直线吧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则又有新问题。问题2:平面内有n条真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那么这n条直接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设f(n)表示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的部分数,显然f(1)=2,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猜想,我们有递推式:f(n)=f(n-1)+n由此可得:
这个结论对任何自然数n都成立,用数学归纳法易证(略),更进一步地我们把问题2中的平面改为空间,把直线换成平面,则又有一个新问题:问题3:空间内有n个平面,其中任何两个不平行,任何三个不过同一条直线,那么这n个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是否与问题2的结论一样呢?这个问题就更困难了,但仍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猜想:用g(n)表示满足题设条件的n个平面把空问所分成的部分数,显然g(1)=2,加上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前一个平面有一条交线,这条交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把原有的空问分成两部分,这样被划分的空间部分增加数恰好等于这个平面把分成的区域个数,即g(2)=g(1)+f(1)=2+2=4,再加上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前两个平面有两条交线,且这两条交线不平行,这样由问题2的结论可知,这平面被分成f(2)部分,每个部分又把它所在的原有空间分成两部分,增加部分数恰好等于平丽被分成的区域个数,即:g(3):g(2)+f(2):4+4=8
以此类推则有:
g(n)=g(n一1)+f(n一1)=g(1)+f(1)+f(2)+……f(n-1)=
这个结论与问题2的结论不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是正确的。(证明略)在问题2中,如果把n条直线换成n个圆,那么,情况又如何呢?问题4:平面内有n个圆,其中任何两个都相交于两点,任何三个都不相交于同一点,那么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答案为:f(n)=nZ-n+2 (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问题4中把平面换成球面,把凼换成球面上的大圆.那么有问题:问题5:球面上任给n个大圆,其中任意三个大圆不相交于同一点,那么这n个大圆把球面分为多少部分呢?
答案亦为:f(n)=nZ--n+2
问题4、问题5留给读者研究证明。
纵观上面例题的挖掘,深感挖掘例题创新例题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参考文献]
[1]高一数学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三数学(选修II)[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一、挖掘其多解性,激发创新兴趣
教材上许多例题都有多种解法,一些较难的例题自不待言,但对于最基本的例题,如果能掌握其多解性,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发散思维。现看一例的解法:
例1.求证:
这是高一下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部分,除教材上的方法外,又挖出多种方法:
证法一、从一边开始,证它等于另一边
这一例题不难,从这些方法中能学到一些证明题的方法。同时也能从简例中悟出数学的奥妙。激发创新兴趣。
二、挖掘其拓展性,培养创新精神
有一些例题,看起来很平常,但深挖掘起来它往往具备其他性质,将这些性质引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瓤能力的效果。
例2.已知三角形顶点是(x1c,y1),B(x2,y2),C(x3,y3) ,C(x3,y3)求△ABc重心G的坐标(x,y)。
这是高中一年级下册“线段的定比分点”一节的例2.它的解法很简单,最后得坐标为
三、挖掘其多变性,培养创新能力
例3:平面内存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交点的个数
这是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例5,证法不在赘述。如果把二维变成三维,即把平面改成空间,n条直线改为n个平面,我们就挖掘出一个新问题:问题1:空间中n个平面,其中任何两个平面不平行,任何三个不过同一直线,那么它们交线的个数是多少?
很显然,这个问题与例子实质上完全一样的结果,同样是丢n(n-1) 二(证明略)。如果例子中的已知条件不变,我们来讨论n条直线吧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则又有新问题。问题2:平面内有n条真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那么这n条直接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设f(n)表示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的部分数,显然f(1)=2,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猜想,我们有递推式:f(n)=f(n-1)+n由此可得:
这个结论对任何自然数n都成立,用数学归纳法易证(略),更进一步地我们把问题2中的平面改为空间,把直线换成平面,则又有一个新问题:问题3:空间内有n个平面,其中任何两个不平行,任何三个不过同一条直线,那么这n个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是否与问题2的结论一样呢?这个问题就更困难了,但仍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猜想:用g(n)表示满足题设条件的n个平面把空问所分成的部分数,显然g(1)=2,加上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前一个平面有一条交线,这条交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把原有的空问分成两部分,这样被划分的空间部分增加数恰好等于这个平面把分成的区域个数,即g(2)=g(1)+f(1)=2+2=4,再加上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前两个平面有两条交线,且这两条交线不平行,这样由问题2的结论可知,这平面被分成f(2)部分,每个部分又把它所在的原有空间分成两部分,增加部分数恰好等于平丽被分成的区域个数,即:g(3):g(2)+f(2):4+4=8
以此类推则有:
g(n)=g(n一1)+f(n一1)=g(1)+f(1)+f(2)+……f(n-1)=
这个结论与问题2的结论不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是正确的。(证明略)在问题2中,如果把n条直线换成n个圆,那么,情况又如何呢?问题4:平面内有n个圆,其中任何两个都相交于两点,任何三个都不相交于同一点,那么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呢?答案为:f(n)=nZ-n+2 (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问题4中把平面换成球面,把凼换成球面上的大圆.那么有问题:问题5:球面上任给n个大圆,其中任意三个大圆不相交于同一点,那么这n个大圆把球面分为多少部分呢?
答案亦为:f(n)=nZ--n+2
问题4、问题5留给读者研究证明。
纵观上面例题的挖掘,深感挖掘例题创新例题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参考文献]
[1]高一数学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三数学(选修II)[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