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歌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朗读,领悟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韵律美
  (一)朗读时,掌握诗律特点,感受韵律美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體还是近体、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都是非常讲究声律的。因此我们在接触作品的最开始,第一一定要掌握诗歌节奏、断句、用韵特点,这样以后才能特别感受到这里面含有的韵律美和音乐美。比方,我们在朗读《诗经》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韵脚以及节拍的理解和把握上,因为《诗经》大多数是四言体的民歌歌词,是二二节拍,读每句诗,要两字一顿,而且《诗经》中的作品大多用复沓回环的方式来组织章节,所以在朗读时,把握一下节拍,用韵,自然就会体会到诗歌中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
  (二)朗读时,掌握作品中词句的情感特点,感受情韵美
  我们在朗读、品味古典诗歌它那优美的作品时,除了要注意掌握诗歌字面上的一些声调、用律特点外,更要对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用词上的斟酌揣摩、情绪上的喜怒哀乐细心揣摩,朗读时,带上自己的色彩、自己的感情,把作品的音乐之美,情韵之美充分地表现出来。
  例如,在欣赏品味李白这篇的《将进酒》时,就是要充分调整感情,在得法的高低吟咏中,体会诗人借住酒兴,尽情地抒发心中的郁郁不平之气。作品在开头的排比长句气势磅礴,后面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岁月流逝飞,感叹人生易老,这其中的感觉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是,五六两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感情又从“悲凉”变为“欢快”,诗歌的节奏顿时转为和缓、平静,后面的句式也变成七字齐言。“须”“莫”“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的运用,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豪举高歌。到这时,诗人他的狂放、他的豪迈之情,也渐渐走向高潮,诗歌的旋律越来越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如此的短句,突然的加入,不但使诗歌的节奏变化有力、舒缓急促相得益彰,而且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在酒席上听到诗人频频的劝酒声。更奇的是,诗人不但连声劝酒,而且诗兴大发,引吭高歌了。在高声放歌之中,诗人的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了:“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最后终于爆发了,一番豪言壮语在酒席上回荡:即使千金都散尽了,也还可以用名贵的宝物换取美酒,大家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吧!诵读至此,相信我们的身体中,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声音里也一定奔涌着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读,让我们感受到如此的美感。
  总之,诗歌要读。只有充分朗读,才能领悟到它特有的韵律美。欣赏中国古典诗歌,要读,这也是提高我们对语言美的感受力的一种方式。
  二、展开联想,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一)充分联想,用自己的经验组合新的形象
  在诗歌欣赏活动中,想像的作用往往表现为将作品提供的形象,用自己的经验去组织新的形象。如读陶渊明那些诗歌,那些表现劳动生活、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只要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在农村劳动过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读这些作品都是亲切的、感人的。王维的那些自然山水诗,喜欢旅游的、喜欢游山玩水、热爱大自然的人,读后也无不感同身受。还有一些作品,像李白的《蜀道难》,诗中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和瑰丽的想像,作品中所表现的并不是现实生活存有之物,实有之景,所以在阅读和欣赏这部作品时,就更要指导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借助他们的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大家所描绘出的奇幻、瑰丽的画面。让他们在对自然,对人生获得不一样的理解后,产生一种从未有的惊奇、兴奋及愉悦之感。
  (二)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走入诗歌的意境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创作。同样,我们欣赏诗歌也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只有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的意境,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就如我们在欣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短短的四句诗时,就应努力认识到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把离开家乡、戍守荒原与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的意境,深切感受诗情那浓浓的感染。
  三、整体感悟,感受中国古典诗歌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一)准确解读诗句,窥见作品的意旨
  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古典诗歌中一些常用的语词往往有其特定的内涵,比如,“柳”,比如,“长亭”。这些常用词它们形成了一定的意象,有特有的象征。这些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是喜是忧,有时通过这些词就能领会一二。但是如果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不理解这些,望文生义,就极有可能出现理解上的不一样。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没有注意诗中“孤城”“杨柳”“玉门关”等重要意象的特定含义,就很容易把这首诗理解成讽刺诗,讲皇恩不及边塞。在汉唐诗歌中,“孤城”与乡思有关;“杨柳”与惜别有关,“玉门关”亦和征夫离情有关。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重要意象它所蕴含的特有文化,自然就会理解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边关戍卒的思乡之情。
  (二)全面把握作者的精神世界,深入理解诗作的主旨
  我们在欣赏品味古典诗歌特有的诗情美时,应该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应该全面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除此以外,还要要尽量利用现在存有的史传材料以及后人对其的评述,全面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如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诗其四:“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我们通过对作者精神世界的了解和把握,应会明白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人到淮河意不佳”,这首诗的意旨,也在于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涂炭生灵的丑恶行径的强烈不满和痛切谴责。
  总之,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诗人在充分利用语言的各种不同的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一种新的表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前人留下的非常丰厚的遗产,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它,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他们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善于利用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节课尤为重要。第一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设置一种化学氛围,然后避开书本,注意把握时机,利用学生的激情,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在第一堂课的开端,我通常先演示几个化学小“魔术”,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例如,通过做“烧不坏的手帕”“清水变
期刊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没有单词,就好象建高楼大厦没有砖头,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会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如何快速又牢固的记住单词,这是我们英语老师都想知道的问题。本文就来浅谈一下如何高效记忆单词。  一、游戏记忆法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集体做游戏
期刊
一、普照全体学生,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一)要做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平常,班主任把自己真正融入孩子们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班主任,愿意把班主任当作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我们多方面地交流思想。“
期刊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语言的感性美、意境美、形象美、自然美、音乐美,无一不是开启审美教育的元素。但是仅仅依赖这些元素开展笼统而抽象的、空洞而生硬的、破碎而机械的审美说教,那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审美教育,只有外壳没有血肉。审美具有整体性与和谐性,只有以美为切入点,把握美的特征开展审美教育,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其美的人格。  首先美是精神上的愉快舒畅,让人产生共鸣,
期刊
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已经慢慢与国际接轨。幼儿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加强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不能只放在艺术表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上。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墨守成规,注重的是模仿能力,而不是创造能力
期刊
俗语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注重团队意识至上的今天,我校有幸加入了“四盟校”。我要代表学校感谢兄弟学校们的倾心接纳,正是如此,我们成了教育探索途中的朋友,教育前行路上并肩的战友。  优质学校的发展各具特色,薄弱学校的境况往往大同小异。生源和师资一直是横在面前难以绕过的坎。既然难以绕过,就得尝试跨越。《庄子·天运》言:“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
期刊
一、让学生认识、了解足球运动  在课堂上讲解足球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和认识足球的相关知识、人物、比赛,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课后推荐学生观看足球比赛,在 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在精神上获得的力 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引导课堂  幽默是一种技能,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教学素养。在现代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教
期刊
一、为什么要进行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教学  众所周知,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改革的过程。当前,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理念、过程、方法、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均产生重大变革。只身其中的我们愈发感受到改革教学手段的必要。有目共睹的是在现行的中考制度短时间内不可能破除之前,一切仍以分数衡量一个学校的知名度,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组织教学中,都有一个
期刊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
期刊
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如“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就是佐证。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自觉行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去弊端、得教益。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笔者下面就从“学”与“教”切入,谈谈数学教学反思。  一、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