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价值观中的价值取向差异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值观是一种经过一定历史时间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理念,它可以对人类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等产生支配性的影响。纵观世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宣扬的是“从恶到善”,而中国文化则坚持“从善到恶”;西方国家在人与自然方面讲究的是天人相分,而中国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主张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文化价值观主张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价值观却比较看重人与人的关系,以群体或群体取向为核心;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具备先进的未来取向,而中国文化看重过去,对于时间坚持的是过去取向。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 人与自然 人际关系 时间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阐述:“每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社会不断进步,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开始出现一种来自于文化底层的理念,即价值观。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道德教育、学校的规范教育、周围人的行为模范影响。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类的信念、思想、看法和行为产生支配作用。对价值观本身而言,它是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情况下,价值观其实是在坚守自己主线的情况下,不断发生着各种细微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开始进入“地球村”的时代,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生着不同文化间的迁移和交流,并且日益频繁。美国著名宗教学家休斯顿·史密斯曾经说过:“当史学家回顾我们所处的世纪时,可能最为记得的不是太空旅游或核能释放,而会是全世界人们第一次相互认真交往的时代。”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来自各地的学者开始对各种价值观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数以万种的文化进行盖棺定论,他们研究各个种族间文化价值观的基础性问题:人性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人际关系取向和时间取向。
  一 中西方人性取向的差异
  无论是从道德角度还是文化角度出发,人类行为的判断都源于“人性的特征是什么?”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对于这样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每个人所说出的回答的也就不尽相同。美国作家维克托·弗兰克尔在《人生的真谛》中曾经说过:“人类只有两种,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于人性的讨论必须升级到善良和理性的层面。
  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他们的人性取向继承了清教徒的“原罪说”,即“人之初,性本恶”。《圣经》上曾经这样写道:上帝在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以后,本想让他们在伊甸园里面快乐的生活,但他们却没有遵守上帝的约定,被蛇引诱偷吃了“禁果”,上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就让他们离开了伊甸园。所以,西方文化中将人的诞生归为一种“罪恶”,人性的根源就有百分之五十是“善”,另外百分之五十是“恶”。“善良”的一半就是上帝的象征,虽然西方人认为自己从出生开始就有“罪”,但是他们也相信只要自己主动改过自心,就可以自强自立,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他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既然他们内心深处有这样的思想,那么他们对人性的质疑就无可厚非了。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文化坚持的是“从善到恶”,因此,我们从古至今宣扬的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到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都在宣扬儒家的性善论。在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其中有好有坏,部分人可能从善良走到邪恶,所以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想法,即平时必须将自省和修身行为放在心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完善自己的道德涵养,以此来维护善良本性。
  二 中西文化中人与自然取向的差异
  西方文化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天人相分”的观点,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一直都赞成天人合一,并且坚持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宇宙观。中国人将人类列为自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道就是天道。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评价中国文化为“以类和之,天人和一也”,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中国人都讲究顺其自然,人们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的帮助。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觉得人与自然应该是分开的两个单独个体。《圣经》的创世纪篇章中,就有这样的思想。“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就是想让他们成为自然的主人,主宰着世间万物。”因此,在西方人的眼里,人类理所当然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利用和支配自然,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和要求。
  对于自然的态度,中西方的建筑设计是最好的体现。如中国苏州园林设计中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石真草等,建筑中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让居住的人们有回归自然的美好感觉。而西方国家中,都市中最常见的一般都是高楼大厦,很少能发现大自然的景象,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与大自然互相隔离,划分成界限分明的两个空间。
  再如,绘画方面。中国的山水画,通常将山川、湖泊、树木和花草等作为绘画的主角。画中很少出现人,即使有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而主要突出的主题是自然的和谐之美。西方绘画则多以人物为主,如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最后的晚餐》等,这些作品中很少发现自然中的事物,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三 中西文化中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人际关系取向主要由哲学思想和宗教根源决定。中国,比较注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群体的还是集体的,团结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如果将人伦、人情和人缘三位化成一个整体,便可以生成一个关系网,人就是这个网中的一个点,所以个人的价值要通过群体来体现。所以说,人如果坚持自我,就会被孤立,没有了依存的靠山,就失去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支柱。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就宣扬了“仁”和“礼”的思想。儒家思想说,做人就应该按照“仁”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要摒弃自私自利的想法,将自己心无杂念地融入大家、融入社会,做到一荣俱荣,以和为贵的“无我境界”。这种价值观从古都有,并且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可以以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为先,形成中华一家亲的凝聚精神。这才养成了中华民族以国为民、舍生取义和天下为公的优秀民族精神。   而西方国家比较注重个人主义,赞扬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所谓的个人主义,就是要让自己区别于其他人,认为我才是一切的中心。所以他们更加注重自我目标的达成度,并且十分强调独立自我、独立思考和独立实现。中国学者一般将西方文化归结为“重个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独立自我的价值取向就更加明显。西方人的性格都十分独立,他们注重自我意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坚持自我意识,在外充分表现自己,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在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几百年中,西方人正是依靠自己崇尚自我的价值观,才可以发散思维,在科学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为世界输送了一个又一个卓越的人才。尤其是美国,他们将个人主义发挥到了极致的程度,仅次于它的是英国,因为英国的词典中以“自我”作为前缀的单词就有上百个。美国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独立宣言》中将个人主义具体化,正如《独立宣言》所说,“上帝帮助自助者”;美国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也在《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出版了《国富论》,该书中首次将人本主义价值观用在了经济建设的指导工作中;林语堂在《励志人生》中也谈到了美国个人主义取向问题,他说:“你该牢记,你的出路就在你脚下。在你认为出路是在别处或者别人身上的时,你是失败的……你的机会,你的成功就包裹在你的人格中,你的成功是在你的生命中……你的成功就是你的自我之演进,开展和表现。”
  四 中西文化价值观中的时间取向差异
  关于时间,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曾说道:“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怎么利用的。”因为文化的不同,所以在面对时间的态度上也大有不同。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所以我们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看重过去,对于时间我们坚持的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注重科技发展,勇于创先,所以对于时间他们坚持的是未来取向。
  由于历史的沉淀,中国文化深受道家和儒家主张的影响,所以中国人看重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即使发展到现在,我们仍然愿意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中学的课本,会放入适量的古文;而进入高中以后,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可以说,虽然社会已经发展到十分先进的地步,但中国人并没舍弃过去,而是将其铭刻心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又如,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通常有记日记的习惯,为的是保存过去的记忆;京剧始终都是中国的国粹等,中国人迷恋过去的心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找到痕迹。而西方国家通常喜欢遗忘历史,憧憬未来。他们善于将一些希望托付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价值观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有了基督教所谓的“原罪说”的观念,他们才更觉得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拯救自己,才可以偿还自己的罪孽。他们坚信,只要自我努力,就可以实现对未来的追求,得到应有的幸福和生活。所以,他们比别人更相信现在比过去好,将来肯定要比现在还好。现实生活中,他们更加注重时尚的元素,追捧前卫新鲜的事物,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行动方面,他们都不愿意落后于他人。
  在时间的使用上,中西的差异也十分大。中国人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时间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管理时间。此外,由于“愚公移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典故的熏陶,中国人多喜欢制定长期的时间计划,为自己的将来作长期的打算。中国人希望夫妻能“白头偕老”、爱情能“海枯石烂”、友谊能“地久天长”、师徒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更愿意被时间支配,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是时间的奴隶,所以他们的台历通常以时分为单位进行区位性的划分,约会时要求自己必须准时,而工作则要按照时间表完成,等等。例如,美国人在制定计划上经常有这样的作法:“为了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时间。我们会对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的活动进行周密的打算,制定时间安排表,并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来对时间精打细算。”甚至西方人从来不允许自己午休,因为他们要珍惜白天有限的时间为自己制造无限的财富。如美国第一位心理哲学博士斯坦利·霍尔在《美国心理学》中所说:“在西方世界,几乎所有人都受着时间的铁腕控制。其实,西方人的商业及社会生活甚至性生活都受着时间的操控。时间完全地编织着西方人的生活网络……”
  五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取向大不相同,却各有利弊。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通讯及交通的不断完善,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中西方文化应该求同存异,各取所需,交融互补。在中西文化价值观中,精华与糟粕是并存的,所以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都应该学会自我判断,摒弃文化价值观中糟粕的部分,继承和发扬精华部分,以保证世界整体价值观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4期。
  [2] 杨运忠:《“新帝国论”——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范式》,《当代亚太》,2003年第1期。
  [3] 杨运忠:《新世纪美国霸权的新特征》,《当代亚太》,2001年第1期。
  [4] 李金蓉:《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文化安全》,《发展论坛》,2002年第4期。
  [5] 杨友孙:《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波兰的运用》,《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
  [6] 吴长燕:《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 田志敏、刘妮妮:《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解析》,《学习月刊》,2006年第13期。
  [8] 刘明:《大众传媒与政权更迭——从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看传媒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曾传咏,女,1965—,云南丽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工作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这部喜剧当中,莎士比亚塑造了多处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场景,表达了其心中对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向往。本文从喜剧色彩入手分析了作品中的讽喻特质和对于社会丑恶现象、人文主义者的阴暗面的讽刺;从爱情、友情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解读了作品的浪漫主义元素,并对此进行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威廉·莎士比亚 浪漫主义 喜剧色彩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草叶集》是美国著名作家沃尔特·惠特曼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开始了美国“自由体”的创作形式,是英语文学在美国的一种转折。各国学者对《草叶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作者惠特曼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以及《草叶集》所反映的美国社会实践、主题思想、哲学意义等方面,而对《草叶集》的文学特质的研究则非常少。因此,本文将从《草叶集》及其作者的概述出发,探讨《草叶集》创作的文学背景和主要宗旨,从而具体分析《草
期刊
摘要:《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它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散文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 论辩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当语言表达进入了一种境界,这样的作品方可称之为艺术。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孟子不愧是语言大师,《孟子》的论辩性散文也不愧是进入艺术境
期刊
摘要:陶渊明历来都受到后世诗人的景仰与接受,马祖常作为元代文坛的杰出诗人,他同样尊崇陶渊明,景仰陶渊明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田园诗,描绘了美好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及与乡友的情谊。另外,马祖常还描绘了下层百姓的苦难,寄寓着诗人的愤慨。由于他特殊的民族出身及人生经历,田园已然成为他生活的家园,而不是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马祖常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期刊
摘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木瓜”除了由《木瓜》本诗延伸出“臣子对君主、国家忠诚的象征”“男女爱情信物的象征”“朋友之间礼轻情重的象征”等意象外,还围绕自身外形与特性而形成了新的意象。概言之,主要有二:一是成为古代文人高洁品格和坎坷境遇的象征,具有典雅的意蕴;二是成为讽人华而不实和男女关系不伦的代名词,充满世俗的气息。  关键词:木瓜 意象 雅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木瓜
期刊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语言在人们心理空间中的整合,为人类认知活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国古诗的认识是人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概念整合在这一认知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杜甫诗歌为研究对象,有悖以往研究角度,从认知的视角审视读者解析杜甫诗歌的认知机制,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从而窥探出杜甫与儒学的关系,并证明杜甫作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最纯正、最深厚的儒家风范,而且超越原有儒
期刊
摘要:庄子从物我同一的观物维度出发,观照世间万物,发现“物我皆夭”,物与我皆被实用价值观所异化,丧失主体性,成为被异化的“他者”。面对这样的存在困境,他提出“无用之用”论来拯救这种异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就微观方面而言,其目的在于达物之天性,实现个体生命的延展,获得“天乐”;就宏观方面来说,主要在于提倡一种万物互为存在依据、互为前提的总体存在观。这一思想对我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
期刊
摘要:纳兰性德生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擅丹青,精于骑射,十七为储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之所以留名至今,是因为他作为横绝一代的词人,以心碎的惊艳之美出现在文坛之中。纳兰容若之词清新真挚、意象优美,将白描的抒情手法运营纯熟。那些字里行间的情感世界,或感叹或缅怀,或咏物或述边,或动或静,或悲或喜,牵动着读者内心最柔软的情思。“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鸿一瞥间
期刊
摘要: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之所以能够在《说文》研究方面取得骄人成就,坐上“清代文字学第一把交椅”,除了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和师友的帮助等诸多因素外,亦与其家族成员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祖父王周早年的启蒙教诲,对王筠读书善疑态度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父亲王驭超的言传身教,既拓展了王筠的知识领域和体察深度,又为其从事《说文》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表祖在王筠早年接触钻研《说文》六书之学与援古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表现方式,自出现以来,既享有赞美之声也不乏贬斥之语。众所周知,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其兴衰荣辱都与网络传播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网络传播媒介在赋予网络文学市场准入与传播自由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自律问题。当前,中国网络传播媒介已然笼罩着一种“媚俗严重、跟风剧烈、炒作成风、竞争无序、政策博弈”的焦虑感。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