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起来就美,生产队那会儿,日头刚擦着六月的边,瓜园里预留的瓜种就赶趟儿似的往“熟”里挤。于是,晌午放工去瓜园旁边的大杨树下吃瓜种,成了全队大人孩子最开心的“差使”。
  说来也怪,乐头哥调理的种瓜,就像编排的一场大戏,先熟的不怎么上口,越往后越甜越好吃——队长说这就像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最先出场是艮瓜。艮瓜和黄瓜或许有基因上的牽连,长相差不多,不同的是艮瓜不上架,秧子满地拖,所以形状怪怪的。成熟了的艮瓜种,滚圆的身腰把瓜体上的每一条纹路都放大到了极致。像待产的孕妇,有着对生命的延续与绽放所承载的隐忍和宽宥。随着队长和几个人手中的刀起刀落,一大筐胖嘟嘟的艮瓜被顺势剖开,浓浓的酸香扑面而来,馋得孩子们搓手、吸气、吧嗒嘴。待处理好种籽,队长先给每个孩子分一块儿。几个年纪稍大的媳妇或许是舍不得吃,接过队长给的瓜就嚷嚷,这瓜酸得倒牙啊。新媳妇秋月正害喜想吃酸的,平时不好意思向婆婆开口,这回正得劲儿。她嫂子继红说,让秋月逮住了,解解馋,我这一块儿也给她。连他男人那一份,足足有一大根艮瓜。秋月吃得直打嗝儿。为这事,秋月被她们妯娌取笑了好几年。
  接下来出场的是甜瓜。甜瓜的种类很多,什么猫海、王孩、满天星、羊角酥、落花甜、老面瓜,依次摆在从牛屋卸下的门板上。队长执刀,一切两开,把带着种籽的瓜瓤扒到盆里,然后,每个瓜再切两刀分成四块。这时候,原本坐在地上的孩子,已悄悄地起身围向门板。眼巴巴地看着一块块流汁冒香的甜瓜,从队长的手中拿起分出,馋得直流口水,出汗的小手急得直搓自己刚在土窝里打过崴崴的小裤衩。等分到瓜的时候,那小手已经脏得不露眉眼了。吃的时候又不会照护,瓜水在光着上身的胳膊和肚皮上冲出一条条小河,进而冲向小裤衩,与自己的土裤裆交相辉映……哈哈!泥裤不能穿了!孩子羞得躲到母亲身后。母亲低头亲亲满是腥味儿的小脸,说道,没事,一会儿就干了。
  吃瓜种的重头戏是西瓜。西瓜种成熟的季节大都在三伏天。为了让大伙吃得舒服,乐头哥都是把西瓜种卸好,放在洒了水的草苫上,再在上面盖一层沾了水的破麻袋。经过降温处理的西瓜,沙甜可口,瓜是黄瓤,瓜籽浅黄色带黑边,不论干湿一嗑就开,很好吃。
  等到乐头哥和几个手头利索的男劳力,把西瓜搬上门板开切的时候,大伙才发现,熟透的西瓜种真漂亮!个个圆润停当,瓜皮纹路清晰,绿里透黄,齐整排张的气韵让人怀疑,这瓜是真是假?切开来,黄澄澄的瓜瓤像沙窝窝,又甜又噎人,吃的时候也多了些注意。沙瓤的西瓜多半是瓤与皮离骨的,一不小心,整个瓜瓤就会在第一口开咬时离开瓜皮而脱落。孩子们干脆把瓜瓤拿下来,脏乎乎的小手像魔棒一样,在瓜瓤上不知轻重地指点涂画,送到嘴里的西瓜不知又多了几个味儿?
  队长看着每个孩子的吃相,解嘲地说,吃吧,孩子们,吃饱了手就干净了,但一定不要忘了吐籽!谁把西瓜籽咽到肚里,罚吃瓜皮。说这话的时候,故意走到铁柱跟前。大家都看着铁柱笑,铁柱也不介意,反倒高声嚷道:“放心吧,我仔细着呢,今天一定能把瓜籽吐出来。”
  不知是谁逗了一句:“瓜籽可比洋果子的籽大,不会再吐不出来吧?”
  大家都知道铁柱吃洋果子的事。有一年的秋天,铁柱的表叔从南洋来看铁柱的奶奶,带了几个红皮白瓤带黑籽的果子,谁都叫不上名字,只知道甜甜的很好吃。先吃到的几个人像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品出味道就已下肚,把铁柱的爷爷提出留种的事给忘了。等到铁柱再吃的时候,任他爷爷再怎么努劲儿,铁柱都没能把籽吐出来。爷爷说他吃得快,他说籽太小吐不出来。
  后来才知道那是“火龙果”,难怪铁柱吐不出籽来。
其他文献
我出生在这一条长街。  很多年前,我的曾祖父只身从更为遥远的农村迁来长街,他耗尽了心血和财力,在长街建起了规模不小的榨油坊,一生乐善好施,勤勉持家。曾祖父在家排行第四,人称“詹四爷”。家业传到祖父手里,遇上兵荒马乱,家道逐渐衰落。到了我父亲这辈,兄弟姊妹众多,又不善于经营,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长街上几重的祖业相继被变卖,兴旺富庶的詹家榨油坊最终销声匿迹,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名号。我也是偶尔听母
期刊
鹿先生是什么时候恋上酒的?应该说是他的婆娘友枚跟一个四川人跑了之后。  鹿先生有点儿喜欢讲大话,做事也大大咧咧的,有人就叫他“白话佬”。最长记性的事,还要数那年从泥湾渡放排去新化,本来他不是掌舵人,却偏偏喜欢“充凤头”。树排到了凤凰滩,这可是个险滩,曾经走武汉的船帮十有八九要翻船,因而凤凰滩以上跑武汉的要么血本无归,要么富得流油。他抢过篙头要做排头兵,以为闹着好玩儿,唾手大叫:“看我怎么收拾它!”
期刊
海风轻柔,渔火点点,一轮满月在海边随波浮动。月下,我坐上朋友的小渔船,一起来到近海处夜钓。  在南崖边,我和朋友耐心地坐在小渔船的舱板上,等待着鱼儿上钩,忽然,不远处那盏最孤单的渔灯下,传来了“哟咳——”一声高亢嘹亮的船歌。隐隐约约地,那人正站在船头,披一身的月光,划动一根长长的竹篙,又一声粗犷洪亮的“哎咳——”从他的喉咙里迸出,在开阔的海面上回荡开来。生活在海岛渔区的人,对那两声吼秦腔般的船歌调
期刊
火车在新义州停靠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缓地驶向平壤。初见朝鲜,新义州的感觉却让我莫名觉得有些许熟悉,像中国的一个小县城。  朝鲜不允许自由行,外国人个人的行动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只能报团前往朝鲜。不过,有一点倒颇为趣意,来朝鲜的游客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国人,而在这百分之九十中,老年人又近乎占了绝大多数。  朝鲜四处可见非洲菊,簇拥着铁轨,将鲜艳的憧憬和革命的血色捧向远方的平壤。车窗外,黄昏像头野
期刊
小蒜,又名山蒜、野蒜,属百合科植物,其性味辛辣,食之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效,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童年的时候,在我的家乡陕北,为了给穷日子提提味儿,为了使杂面糊糊好下咽,我们这些小朋友手提笼、肩扛铲,下沟渠、越硷畔,不远数里去采挖。进城工作后,生活越来越好,也吃过不少大餐,但总忘不了小蒜的味道,心心念念着那一口。在城里这东西绝对是稀罕物,根本无处找寻,久而久之几乎断了念想。直到有一天,在去
期刊
看过《巴黎圣母院》一定知道那个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我的钟老师差不多就是那个模样,身材矮小,佝偻着腰,一脸的伤疤,极其恐怖。那时,老师们碰到难以调教的学生,只要提到钟老师,再顽劣的孩子,也都乖如羊羔。  关于钟老师的事情,我也是稍大点儿才从大人们的口中了解一二。钟老师原是舍房的更夫,舍房也就是当时大集体的粮仓,钟老师因体弱,挣不了高工分,村里照顾他,就派他看管舍房。忽有一天晚上,舍房燃起了无名大火
期刊
我的家乡叫黄家庄,它是我奶奶的娘家。我爷爷家本住海边,新中国成立前海匪很猖獗,爷爷和奶奶结婚后,就把那边的田地卖掉,把家搬到了黄家庄。庄里人都姓黄,叫爷爷姑丈或丈公,多少和奶奶沾点儿亲。  那时,爸爸在乡绣花厂工作,不大在家。妈妈在家,除了参加小队劳动外,有空总在二表叔婆家。二表叔公当时是村支部书记。二表叔婆,虽然我们叫她阿婆,可年纪只比妈妈大几岁,她和媽妈亲如姐妹。我读书回家,总到阿婆家找妈妈。
期刊
2019年4月底,我与大学几位女同學相约去湖北的神农架景区旅游,在这里,最避不开的,则是野人的话题。  相传民国时期,在神农架边缘地带的房县,有个叫王老中的猎人。一天,他进山打猎,中午吃过干粮,抱着猎枪在一棵大树下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声怪叫将他惊醒,他睁眼一看,眼前有一个2米多高、遍身红毛的怪物。他那只心爱的猎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惊恐地举起猎枪,没想到红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间跨前一大
期刊
大学第一堂英语课时,走进我们教室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大女孩儿(她已是一位十岁孩子的母亲),她让我眼前一亮,怦然心动。她告诉我们她姓高,让我们喊她“Teacher Gao”。  大学的课堂,教室是流动的,听课的学生更是流动的。有的只是去点一下名,中途开溜;有的人虽然去了,但却“身在教室,心在课外”;有的干脆不去,請人代“到”。坐在教室里的,前几排都是女生,男生总是挑后面的座位。英语课上更是如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初冬时节,我第一次走进四川省广元市,一下汽车就听到了“呼——呼——”“嗬儿——嗬儿——”的响声,排山倒海,震耳欲聋,使人心惊肉跳,随着风起,满城的垃圾、泥沙随风飞扬,让人喘不过气,睁不开眼。  到车站接我的朋友说,这就是广元的“风”。广元的风,不仅四季有别,而且还有公母之分,刮风时发出“呼——呼——”的响声,就是所谓的“公风”,发出的声响是“嗬儿——嗬儿——”的声音,那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