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艺术无外乎形体和色彩,两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有机的统一于绘画艺术之中。在这里仅就色彩问题,结合十几年来的绘画与教学实践谈一下我个人粗浅的认识。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也是美术学科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色彩写生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的强有力的手段,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引导学生对写生色彩客观规律的认识,推动学生色彩写实能力、创造能力的开发,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从而提高对于色彩美学的认识。
在绘画过程中,正确的观察和掌握客观物体的色彩规律能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色彩写生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質物体对于光的吸收与反射的能力,对于物体的色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于色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使用色彩,必须要对色彩有全面的了解。
色彩主要来自构成色彩关系的三个方面,即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光源色是由于光波的长短不同,形成了光的不同感受,绘画上称之为光源色。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的光源色也不同。光源色是光自身的色彩倾向,它直接影响物体的色彩。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正是由于光源色的差别及其变化才使得物体的颜色变的丰富多彩。
固有色是受光物体对光源色的吸收与反射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各种物体吸收与反射色光的性质不同,在人们的视觉上形成了不同的颜色感受,我们称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为固有色,实际上是一个不准确、不科学的概念,固有色是不存在的。因为物体的色彩是受光限制的,物体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固有色是指物体在阳光下所呈现的色彩印象,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物体色彩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科学道理上来讲,固有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同一物体而言,在不同光源(自然光、灯光、有色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色彩也是不相同的。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色彩也不例外。环境色是由于色彩的反射作用,造成同一空间物体的色彩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被描绘的物体受周围环境色彩的反射光影响,所呈现出的色彩是与光源的照射分不开的,具有客观真实的视觉感觉。
因此,同一场景中不同的物体上,通过吸收与反射,相互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影响。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三者有主有次,相互制约,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整体。色彩写生中要强化色彩的可变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三者在描绘物象上的相互关系,防止过分强调物体的色彩变化而忽视形体,做到形、色兼备。
色彩写生训练,是培养学生对于色彩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践能力 和创造精神的专业课程。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一门课程呢?如何让学生来理解和认识色彩以便更好的运用色彩呢?多年的实践证实,以色彩的冷暖对比为切入点,来感受和理性分析客观存在的自然色彩是行之有效的。
树立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也是色彩写生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这样讲,色彩观察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作画的成败,作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除技法造成的败笔外,更多的是来自眼睛观察判断上的失误。观察方法也是作者的思维方法,只有思维方法正确,才能进一步准确的把握色彩,而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应该是以冷暖关系来贯穿在整个过程中的。
一、整体的观察。只有通过整体的观察方法,才能进行全面的比较,从而取得正确的认识。当一组错综复杂的静物摆在你面前时,在光线和环境的作用下,便呈现出物体的大小、主次,色彩的冷暖、明暗,前后虚实空间等等,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连接、互相对立的整体关系。在色彩训练中,以冷暖关系最为重要。如一幅画面当中的色调把握,物体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冷暖关系对比。在具体描绘物体时,如果光源色是偏冷的,那么物体的亮部色彩也是偏冷的,而暗部色彩相应的要偏暖。在这种关系中,一切局部的、琐碎的、偶然的物体色彩现象,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要求。
二、比较的观察。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掌握对象诸种因素间的正确关系,比较是观察色彩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严格的讲,色彩变化是相对于比较而言的。不比较就难以准确地鉴别色彩的微妙变化,以及它们的冷暖关系。物体色彩的比较主要应从色彩的三种因素中加以区别它们的冷暖关系,任何复杂多变的色彩,只有严格地按照这种方法比较,才能区别出来。
三、艺术的理解,理性的观察。把对象归纳为最基本的冷暖色彩系列,正确处理对象的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不同的冷暖色的语言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是所有艺术形成存在的基础,也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色彩是艺术形式美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产生美感和艺术魅力的基本要素,只有用理性分析,从艺术角度去观察,才能提高色彩的感染力。
反之,孤立地看某一物体或某一色彩,往往死盯住物体的某一局部,不把观察的部分与整体作任何联系,被动的照抄局部的一些偶然现象,见红画红,见绿画绿,很少考虑色彩在光和环境影响下的变化,这种观察方法使画出来的东西,既无色彩关系,又无素描关系。当我们了解了正确的观察方法之后,就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观察和表现色彩。
以上主要谈了色彩关系,色彩规律和色彩写生的观察方法等问题,掌握了这些之后,才能做到以理作画。
接下来谈一下具体的做画过程。色彩写生同样首先需要考虑构图,看构图是否完整、饱满,其次就是通过整体的观察、理性的分析确定画面的基本色调,分析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运用色彩去与表现形体,运用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是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了色彩关系的现象。这就要求必须兼顾:冷暖、明度、纯度等诸方面,做到胸中有丘壑。
作画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物体所具有的个性因素,如何画的丰富而又有变化,将自己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往往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就难免单调。在深入塑造物体时,力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衔接的自然,质感表现的充分。高光是表现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不能过于简单和随便,以免破坏整体。衬布在画面中起陪衬和调剂色彩的作用,表现时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处理,有的地方可表现的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笔带过。画面中次要的物体简单的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忌面面俱到,到处都画的很细,造成主次不分,呆板,缺少层次感和空间感,从而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画面基本完成时,要注意再回到整体中去观察、检查:如果色彩单调了,可能是色彩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灰了,可能是明度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火了,可能是色彩的冷暖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平了,可能是虚实与空间关系没处理好;如果——,可能——。
画者从不会画画到成熟的过程要经历三个阶:即无理作画、有理作画和以情作画,这三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只有作到有理作画,才能为作品升华到艺术的角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个阶段也是漫长的,需要画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去实践,去探索,去追求,进而以情作画,把纯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情的抒发和宣泄,从而提高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也是美术学科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色彩写生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的强有力的手段,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关系来引导学生对写生色彩客观规律的认识,推动学生色彩写实能力、创造能力的开发,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从而提高对于色彩美学的认识。
在绘画过程中,正确的观察和掌握客观物体的色彩规律能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色彩写生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質物体对于光的吸收与反射的能力,对于物体的色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于色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使用色彩,必须要对色彩有全面的了解。
色彩主要来自构成色彩关系的三个方面,即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光源色是由于光波的长短不同,形成了光的不同感受,绘画上称之为光源色。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的光源色也不同。光源色是光自身的色彩倾向,它直接影响物体的色彩。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正是由于光源色的差别及其变化才使得物体的颜色变的丰富多彩。
固有色是受光物体对光源色的吸收与反射作用下形成的,由于各种物体吸收与反射色光的性质不同,在人们的视觉上形成了不同的颜色感受,我们称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为固有色,实际上是一个不准确、不科学的概念,固有色是不存在的。因为物体的色彩是受光限制的,物体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固有色是指物体在阳光下所呈现的色彩印象,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物体色彩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科学道理上来讲,固有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同一物体而言,在不同光源(自然光、灯光、有色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色彩也是不相同的。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色彩也不例外。环境色是由于色彩的反射作用,造成同一空间物体的色彩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被描绘的物体受周围环境色彩的反射光影响,所呈现出的色彩是与光源的照射分不开的,具有客观真实的视觉感觉。
因此,同一场景中不同的物体上,通过吸收与反射,相互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影响。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三者有主有次,相互制约,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整体。色彩写生中要强化色彩的可变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三者在描绘物象上的相互关系,防止过分强调物体的色彩变化而忽视形体,做到形、色兼备。
色彩写生训练,是培养学生对于色彩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践能力 和创造精神的专业课程。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一门课程呢?如何让学生来理解和认识色彩以便更好的运用色彩呢?多年的实践证实,以色彩的冷暖对比为切入点,来感受和理性分析客观存在的自然色彩是行之有效的。
树立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也是色彩写生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这样讲,色彩观察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作画的成败,作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除技法造成的败笔外,更多的是来自眼睛观察判断上的失误。观察方法也是作者的思维方法,只有思维方法正确,才能进一步准确的把握色彩,而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应该是以冷暖关系来贯穿在整个过程中的。
一、整体的观察。只有通过整体的观察方法,才能进行全面的比较,从而取得正确的认识。当一组错综复杂的静物摆在你面前时,在光线和环境的作用下,便呈现出物体的大小、主次,色彩的冷暖、明暗,前后虚实空间等等,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连接、互相对立的整体关系。在色彩训练中,以冷暖关系最为重要。如一幅画面当中的色调把握,物体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冷暖关系对比。在具体描绘物体时,如果光源色是偏冷的,那么物体的亮部色彩也是偏冷的,而暗部色彩相应的要偏暖。在这种关系中,一切局部的、琐碎的、偶然的物体色彩现象,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要求。
二、比较的观察。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掌握对象诸种因素间的正确关系,比较是观察色彩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严格的讲,色彩变化是相对于比较而言的。不比较就难以准确地鉴别色彩的微妙变化,以及它们的冷暖关系。物体色彩的比较主要应从色彩的三种因素中加以区别它们的冷暖关系,任何复杂多变的色彩,只有严格地按照这种方法比较,才能区别出来。
三、艺术的理解,理性的观察。把对象归纳为最基本的冷暖色彩系列,正确处理对象的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不同的冷暖色的语言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是所有艺术形成存在的基础,也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色彩是艺术形式美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产生美感和艺术魅力的基本要素,只有用理性分析,从艺术角度去观察,才能提高色彩的感染力。
反之,孤立地看某一物体或某一色彩,往往死盯住物体的某一局部,不把观察的部分与整体作任何联系,被动的照抄局部的一些偶然现象,见红画红,见绿画绿,很少考虑色彩在光和环境影响下的变化,这种观察方法使画出来的东西,既无色彩关系,又无素描关系。当我们了解了正确的观察方法之后,就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观察和表现色彩。
以上主要谈了色彩关系,色彩规律和色彩写生的观察方法等问题,掌握了这些之后,才能做到以理作画。
接下来谈一下具体的做画过程。色彩写生同样首先需要考虑构图,看构图是否完整、饱满,其次就是通过整体的观察、理性的分析确定画面的基本色调,分析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运用色彩去与表现形体,运用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是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了色彩关系的现象。这就要求必须兼顾:冷暖、明度、纯度等诸方面,做到胸中有丘壑。
作画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物体所具有的个性因素,如何画的丰富而又有变化,将自己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往往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就难免单调。在深入塑造物体时,力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衔接的自然,质感表现的充分。高光是表现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不能过于简单和随便,以免破坏整体。衬布在画面中起陪衬和调剂色彩的作用,表现时可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处理,有的地方可表现的充分一些,有的地方只需一笔带过。画面中次要的物体简单的交待出形和色就可以了,忌面面俱到,到处都画的很细,造成主次不分,呆板,缺少层次感和空间感,从而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画面基本完成时,要注意再回到整体中去观察、检查:如果色彩单调了,可能是色彩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灰了,可能是明度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火了,可能是色彩的冷暖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平了,可能是虚实与空间关系没处理好;如果——,可能——。
画者从不会画画到成熟的过程要经历三个阶:即无理作画、有理作画和以情作画,这三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只有作到有理作画,才能为作品升华到艺术的角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个阶段也是漫长的,需要画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去实践,去探索,去追求,进而以情作画,把纯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情的抒发和宣泄,从而提高色彩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