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个词,“核心素养”到底指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有品格和能力。而经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历史教学也一定能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等,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要想研究历史,就只能通过现存的历史史料,但不是所有史料都是有用的,这就需要学会筛选和甄别。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负起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服务于民族进步和富强,发展历史思维,拓展历史视野,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独特的认识。下面,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来具体叙述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目标。
十一屆三中全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落实“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等唯物史观。在时空观念中,要加强学生对1911年到1978年中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让学生充分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史料实证方面,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不能过度解读,也不能遗忘,要以正确发展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在历史解释方面,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的深入体会。在家国情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从政治动乱的十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开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国家领导人的艰难和努力。
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在有了明确的历史教学目标后,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只靠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应追求新的教学策略。
1.知识整合,导学设疑。在历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做好历史笔记。但要注意的是,笔记并不是把老师说过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而是记一些这节课所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最后将听课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记下来。到总结时,可以把课文中出现的历史名词记下来,将它们串联成历史发展的线索。这对日后知识整合、合理复习有较好作用,可以说评价一个学生有没有好好听课从他的笔记就可以看得出来。历史知识的整合是重要也是必要的,能有效帮助学生理好每条时间线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或将复杂的历史简化。学会导学设疑也是研究历史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产生疑问才要解决,才会提高自身水平。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时都会产生“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呢?”这种问题能很好地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复习,又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只让学生一味埋头苦学是不行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激励、监督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己确立明确的历史学习目标,先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再进行小组探讨、合作研究而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次转折:辛亥革命、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它们的历史价值分别呈现出来,再让学生探讨其中的异同点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历史材料,情境体验。在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历史活动,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历史材料,渲染历史气氛,进行一次情境体验,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建立发展的曲折,明白领导人带领人民走向进步的伟大。
4.总结概括,拓展升华。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概括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这段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认识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和疑难,从总结中得到经验,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下一步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拓展升华。如在学完《伟大的历史转折》后,要及时总结“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和意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核心思想,进而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这样的总结能有效帮助学生正确深刻理解历史知识。
总之,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历史教学更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避免填鸭式教育,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向出发,让他们主动、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才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教学研究室
一、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等,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要想研究历史,就只能通过现存的历史史料,但不是所有史料都是有用的,这就需要学会筛选和甄别。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负起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服务于民族进步和富强,发展历史思维,拓展历史视野,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独特的认识。下面,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来具体叙述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目标。
十一屆三中全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落实“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等唯物史观。在时空观念中,要加强学生对1911年到1978年中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让学生充分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在史料实证方面,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不能过度解读,也不能遗忘,要以正确发展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在历史解释方面,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的深入体会。在家国情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从政治动乱的十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开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国家领导人的艰难和努力。
二、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在有了明确的历史教学目标后,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只靠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应追求新的教学策略。
1.知识整合,导学设疑。在历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做好历史笔记。但要注意的是,笔记并不是把老师说过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而是记一些这节课所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最后将听课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记下来。到总结时,可以把课文中出现的历史名词记下来,将它们串联成历史发展的线索。这对日后知识整合、合理复习有较好作用,可以说评价一个学生有没有好好听课从他的笔记就可以看得出来。历史知识的整合是重要也是必要的,能有效帮助学生理好每条时间线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或将复杂的历史简化。学会导学设疑也是研究历史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产生疑问才要解决,才会提高自身水平。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时都会产生“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呢?”这种问题能很好地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复习,又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只让学生一味埋头苦学是不行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激励、监督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己确立明确的历史学习目标,先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再进行小组探讨、合作研究而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次转折:辛亥革命、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它们的历史价值分别呈现出来,再让学生探讨其中的异同点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历史材料,情境体验。在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历史活动,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历史材料,渲染历史气氛,进行一次情境体验,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建立发展的曲折,明白领导人带领人民走向进步的伟大。
4.总结概括,拓展升华。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概括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这段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认识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和疑难,从总结中得到经验,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下一步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拓展升华。如在学完《伟大的历史转折》后,要及时总结“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和意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核心思想,进而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这样的总结能有效帮助学生正确深刻理解历史知识。
总之,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历史教学更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避免填鸭式教育,从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向出发,让他们主动、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才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