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田埂 触摸春的心跳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3196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我布置给学生以《寻找早春的足迹》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谁知批改时,竟意外地发现学生们的早春多成了阳春甚至晚春。有写“满坡的梨花朵朵怒放,高高低低地缀满枝头,远远看去恰似一座座白雪山”;有写“大地上,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花竞相开放,真像一个姹紫嫣红的五彩盒”;有写“一朵朵娇艳欲滴的桃花与人面相映而红”……早春哪来百花争艳?更何况,今年花期推迟,小草才刚刚萌芽!孩子们的七嘴八舌透露了“空穴来风”、“自由创作”的个中缘由。有的说“是在家里边想边写的”;有的说“写景作文,只要将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去就行”;有的说“照实写,太没有意思”……孩子们的闭门造车让我有些怅然若失。看来,必须得给孩子补上生活这一课。于是,便有了这一次“快乐觅春行”观察体验活动。
  一、音乐,“快乐觅春行”的序幕
  为激发学生观察和体验的热情,我特意选择播放了叶佳修的《赤脚走在田埂上》,让孩子们陶醉于歌曲中描绘的黄昏的小道、细碎的残阳、金黄的稻草、嘹亮的蛙鼓、高唱的知了、袅袅的炊烟,还有那噼啪的脚步、亲切的呼唤、鼻中的野花香、成串的笑语等。
  我乘机点拨:在歌曲中,“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在观察和表现事物中,应注意些什么?借此提示学生观察和体验的要求。之后,我当即决定:“孩子们,让我们开放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四肢,细心地观察春的景色、触摸春的心跳、感受春的气息。比比看看,谁是最佳摄影师、最佳描绘家,谁能独具慧眼,发现得最多,挖掘得最妙。老师将随时给大家拍下精彩的镜头。”
   二、春行,触摸春的心跳
  学生们像一群小山雀,争先恐后地飞向花台山。我也挎上数码相机,融入孩子们“快乐觅春行”的行列。我们走田埂,过小道,闻花香,观草色,聆听鸟鸣,喜看蝶舞,于是有了惊奇的发现——
  ● 别样的小草
  生1:远望,小草绿绿的,走近细看,才刚拱出地皮,有的还夹在黄茅草丛中。
  生2:这印证了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3:现在的小草多数还比较硬,不像我上次写的“草软绵绵的”、“尽情打几个滚儿”。真要在这上面打滚儿,非要弄疼脖子不可。
  ● 闹春的李树
  生1:李子树上,挨挨挤挤地爬满了嫩嫩的黄绿色的花骨朵,一丛丛,一簇簇,悄悄地占据了枝丫的角角落落。没过多久,它们肯定会毫不羞涩地向春天展示自己的丰姿。
  生2:都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依我看来,李子闹春的气势不知比杏花强多少倍呢!
  ● 含羞的桃花
  生1:桃花!在黄中带绿的大地中,突然冒出几树早开的粉红桃花,真是“黄绿丛中一点红”呀!
  生2:那桃树怎么只开了一朵?真像一个小姑娘,插了朵桃花赶来迎春呢……
  ● 奇妙的檫树
  生1:哇噻,这是檫树?真像成千上万的黄蝶栖息在枝头上呀!
  生2:老师,檫树真的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木料吗?我回去后要告诉大家,号召更多的人去种植檫树,让磐安的檫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看着孩子们满脸的惊喜,不禁欣欣然:春天是孩子们用眼睛看出来、用心感受出来的!
  三、反刍,第二轮“快乐觅春行”
  回到教室,为了进一步深化观察和体验的成果,我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平台,给学生播放春游的录像及图片,为学生进行体验的“反刍”,开始第二轮“快乐觅春行”。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回味,于是又有了新的收获。
  ● 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老人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确,在录像中、图片上,一个个生气勃勃的镜头,一张张鲜花般灿烂的脸庞,勾起了学生快乐的回忆。
  生1:“快跑!”珍珍拽着我就跑,我莫名其妙地跟着小跑起来。没想到,一大群同学也跟着跑了起来,好像前面有无数宝藏似的。直到大家跑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才发现老师不见了。于是原路折回,老师还远远落在后面,似乎在招呼我们回去呢。
  生2:“恐怖啊!鬼屋!”一群男生从一乡间小屋里蜂拥而出。“怎么了?”女生好奇地问。“里面有一个龇牙咧嘴的可怕女鬼呀!”男生说得可悬乎了。男生惊悚的样子着实让我们女生惴惴不安。有几个胆大的女生战战兢兢走近小屋想一探究竟,结果发现屋里什么也没有——原来是男生的恶作剧!哈哈哈!大家笑做一团……
  ● 富有哲理的感悟
  生1:近看,海螺山高大雄伟,远看却只是这么一座小山。我突然联想到,困难其实也是一座山,只要勇于挑战,就算不了什么。
  生2:在林立的高楼中,我看到了一排简简单单的平房,没有装饰,没有色彩,只有电线织成网,那是我们磐安的变电所。它看上去多么冷清呀!但正因为有了它,磐安才灯火通明。这“冷清”多么难能可贵……
  此时此刻,我折服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笑一颦,一个场景,一段经历,无不成了孩子们心灵的绿色通道。
  四、反思,为学生幸福成长解套
  我再次翻开学生的习作,孩子们独有的童心真语已经跃然纸上。为了巩固“快乐觅春行”的成果,我又将部分优秀习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评,让大家领悟写真情作文的真谛。同时,我还将优秀习作在教室后的墙报上集中展览,让学生尽享观察和体验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我对于如何增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多元体验有了更多的领悟。
  1.在体验中多一只眼
  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让孩子们实际接触现实生活,激活他们潜在的创造细胞,是绝对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最好有情境的渲染和铺垫,开场的音乐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在生活体验中多一只眼,例如数码相机完全可以成为体验型实践活动的常备工具。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使用DV拍摄动态镜头,更形象地展现活动的全过程。这样就能让孩子在“反刍”环节中细细品味活动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使笔下的事物更加鲜活,富有情致。
  2.运用多媒体进行细加工
  动物反刍能将杂草变成真正的营养,从而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写作中,观察和体验一如牛马吃草,只是对生活的初加工,缺少精细度。不少观察作文效果平庸,就是因为没有重视细加工,即“反刍”。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反刍式的课堂对话,帮助学生重温观察和体验的过程,在互动切磋中加深印象,挖掘尚未发现的精彩瞬间,进而迸发独特而深刻的感悟。第二轮“快乐觅春行”就是让学生再一次邂逅精彩,感悟人生哲理。
  
  面临“应试”压力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外表勤快但思想懒惰甚至保守的“套中人”——禁不起生活的风浪,缺少应对挑战的真正本领。有位教研员写过一篇题为《别在意外时趴下》的短论,里面提到现场作文竞赛中,不少学生面对“一条小溪与一棵小树会构成什么关系”这一话题作文,居然无从下手。这正暴露了学生欠缺成长体验的问题,“假、大、空”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用媒体”,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多元体验,引导学生跳出“应试”框框,从“真”字出发,以真求新,以真求深,以真求美,以真求精,做到抒真情、写真文,触摸大地的心,感受生活的呼吸。
  
  (作者单位:浙江磐安县安文小学)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集理论知识、抽象思维、实验探究于一体的科学。学生之所以认为化学难学,一方面是由于抽象知识较多,且实验现象不能够及时被呈现;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还比较弱,更易于接受感性知识。如何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如何形象生动地把微观粒子呈现于宏观世界,如何让实验资源有效地重复利用,这是困扰化学教师的难题。本文选取了高中化学化学键的内容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的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中只有一两名信息技术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量大,课程内容重复率高,导致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备课,实际教学中又疲于应付学生提出的很多重复性问题,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够制作网络教程,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将会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学带来方便。  Captivate4是Adobe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面向E-learning领域的Adobe E-learning suite的重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是统领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通识,之所以称之为通识,是因为信息的搜索、加工、交流和集成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的框架。因而,它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目前教学实施面临的困难  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教材都将其单列为一课,但这种方式实际实施起来十分困难。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理论性太强,超越学生思维现实  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背背信息获
读了杨新宇先生的《林徽因诗〈除夕看花〉的中英文版》(文汇读书周报2017年10月30日)一文后,禁不住引起了我许多的回忆。因我为撰写林徽因、梁思成的邻居王世襄撰写传记,查了些林徽因的资料,同时也听王老亲口对我说起林当年生活的处境、生活琐事,关于林徽因写的一些诗作,也谈了不少。  前几日,我又收到陈学勇先生发来《关于林徽因诗〈除夕看花〉》一文。于此,我对杨、陈先生两文,作了仔细阅读和比较,双方对林诗
当前,家校沟通正成为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以班主任公告式的单一形式为主的传统家长会,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家校沟通迈入崭新的时代。校讯通、教育社区、班级博客、论坛等平台为家长和学校搭起沟通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对于家校沟通的内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家校沟通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家校沟通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本期策划旨在为教育者打开家校沟通的一扇窗,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帧的功能、特点和用法;掌握关键帧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熟悉逐帧动画的基本制作技术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亲历动画的整个创作过程,熟悉“逐帧动画”的制作流程,并归纳和总结制作方法;探究利用“录音机”软件为卡通动画“灌制”声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动画制作的兴趣;认识动画在创造美、表现美、传达美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二、教学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Excel数据筛选中的自动筛选功能,对高级筛选的功能不做要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筛选的含义;理解筛选的条件,并会灵活应用;学会根据条件筛选,使用Excel的数据筛选功能。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前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形成要学的欲望;利用教师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得出结论;利用游戏探究的方法,让学
学生作业存储不便一直是困扰众多教师的问题,简单的网络共享或公用的FTP账号易使学生相互删除文件或窃取他人的作品为己有,而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私有账号的工作量又太大。针对这种问题,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了学生个人FTP的存储方式,只需要几分钟即可搭建好存储平台,效果良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12期上发表了《使用Windows2000文件服务器搭建电子作业存储系统》(下文的讨论将其称为“动态共享存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做一个“只有技术没有思想”的教师,要多让学生收获带着思想的信息技术。因为技术不是最关键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在《我为神七飞天做小报》这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循着这样一条模糊的想法摸索着,而整堂课设计下来,我的想法慢慢变得清晰而确定了。    一、在任务驱动中赋予思想    教材内容原来安排的是《精益求精话美食》,杭州的美食离学生的生活有些远,考虑到刚刚结束的“神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位学生的特性,使他们都能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  场景一:那天上课,寿旭东来得特迟。更可气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