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据史料记载,秧歌起初是以“歌”为主的劳作祭祀活动,因此得名“秧歌”。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人们在原有传统艺术元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丰富秧歌表演形式,最终形成了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同时,秧歌的功能范围也不断扩大,在百姓的精神生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阳秧歌;原生态;文化背景;文化传播;文化觉醒
海阳秧歌起源并流传于民间,是一种活跃于乡间田野的舞蹈形式,它的展现形式是与我们今天在课堂和舞台上所看到的完全不同的。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推动,大部分被列入其中的民俗生活便会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再加工重建的程式化过程,使之陌生化,失去其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
一、以“原生态”为情结的文化背景
“原生态舞蹈”可理解为:舞蹈之间和舞蹈与周围环境之间原有的、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此关系中延伸出的较少变异或未经改变的原始舞蹈的遗存形态。
据现有资料记载,秧歌起源于明代初期的海阳凤城,从记载的起源时间和环境来看,海阳秧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原生态舞蹈”。它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乡民自然状态下所流露和表现出的一种民俗现象。秧歌的演出目的并不是并不是出于表演的需要,不具有商业属性,而是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
在海阳,人们习惯称其为“海陽大秧歌”,这个“大”主要体现在其组成的阵容十分的隆重,就像古代迎接“帝王”的队伍一般,仪式性强,步骤繁琐,每一个步骤中都包含着礼仪礼节,这种仪式的庄严性和复杂性,是受到了山东传统礼仪的影响,山东自古以来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以及艺术家都是在这片沃土上诞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到孔孟思想的开化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山东的艺术文化也带有谦逊礼让的特点。而在舞蹈中这种传统文化就显得更为具体。
二、以“舞台”为核心的文化传播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阳秧歌在保护和传承上也收到了很大的关注。
众多舞蹈工作者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中对其进行田野调查,从中提取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动律特征等,进而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就海阳秧歌来说,经过几代舞蹈前辈的共同努力,现已整合出一套相对成熟的训练组合,并已在各大舞蹈专业高校进行了推广。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它们的背后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舞蹈创造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一种能够产生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或新思想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方式。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度的把握。如今舞蹈比赛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有限制性和模式化的边框,演员过度重视技术技巧,而忽略真正的风格性表演。这些都导致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无根”状态。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在传承中的“过于”创新。
把握好创新的“度”,由“民族情感”延伸到“舞台创作”,延伸出更有意义的作品,既不脱离其本质和风格,又能拥有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民间文化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三、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
在2016年2月份,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孙龙奎、田露,名誉主席张荫松以及海阳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汇聚一堂,对海阳秧歌的发展和传承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如何加强非遗保护、如何提升民俗文化群众基础、如何推进海阳秧歌产业发展等诸多宝贵意见,为海阳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细数现在的海阳秧歌类的舞蹈作品,都是经过元素的提炼和加工,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大多都用了美化的手法,与真正的“海阳大秧歌”已经相距甚远。
这里所说的“重返”不是绝对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人体”的艺术形式,是人的思维、观念以及信仰的外化,时间的属性界定了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虽然伴随着时间的演进,其形态的发展有空间的置换,但其根本的出处与本体属性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就要考虑我们要提取什么、保留什么、舍去什么。一种文化的传承仅仅靠一批人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靠群众的力量。每逢春节,海阳人都会自发的早早起床装扮自己,赶在天亮之前集合,在村头扭上一天,但是人物群体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农民,人们不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只图自己跳的痛快,大伙看的热闹。这种自发式、集体性的活动能够保留至今,主要是源于老百姓对秧歌的喜爱。
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中,即使在海阳当地,秧歌的形式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在过去秧歌主要以祭祀为主要目的,在队伍里通常带有一系列繁杂的祭祀物品。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思想开放,自然大秧歌的队伍也变得精干起来,人们更注重其娱乐性。这种改变对其传承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秧歌的实用功能决定着秧歌的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而秧歌的艺术本体特征则直接影响着其传承方式与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在进行保存和传承时,必须要考虑到“原生性”“实用性”“大众性”,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要知道做这些目的是要让起源于民间的舞蹈最终回归到百姓的生活中,这样才是真正的传承文化。
四、小结
秧歌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也体现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在国家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保护下,每年都会在海阳市举办一系列的秧歌活动,并邀请各界人士参与并组织研讨会进行分析总结,这一活动成为民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繁荣秧歌文化已经成为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任务。以“原生态”为背景、以“舞台”为途径、以“重返”为理念,共同书写秧歌艺术的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王琳(1995.3),女,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17级硕士,舞蹈编导
【关键词】海阳秧歌;原生态;文化背景;文化传播;文化觉醒
海阳秧歌起源并流传于民间,是一种活跃于乡间田野的舞蹈形式,它的展现形式是与我们今天在课堂和舞台上所看到的完全不同的。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推动,大部分被列入其中的民俗生活便会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再加工重建的程式化过程,使之陌生化,失去其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
一、以“原生态”为情结的文化背景
“原生态舞蹈”可理解为:舞蹈之间和舞蹈与周围环境之间原有的、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此关系中延伸出的较少变异或未经改变的原始舞蹈的遗存形态。
据现有资料记载,秧歌起源于明代初期的海阳凤城,从记载的起源时间和环境来看,海阳秧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原生态舞蹈”。它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乡民自然状态下所流露和表现出的一种民俗现象。秧歌的演出目的并不是并不是出于表演的需要,不具有商业属性,而是来源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
在海阳,人们习惯称其为“海陽大秧歌”,这个“大”主要体现在其组成的阵容十分的隆重,就像古代迎接“帝王”的队伍一般,仪式性强,步骤繁琐,每一个步骤中都包含着礼仪礼节,这种仪式的庄严性和复杂性,是受到了山东传统礼仪的影响,山东自古以来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以及艺术家都是在这片沃土上诞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到孔孟思想的开化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山东的艺术文化也带有谦逊礼让的特点。而在舞蹈中这种传统文化就显得更为具体。
二、以“舞台”为核心的文化传播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阳秧歌在保护和传承上也收到了很大的关注。
众多舞蹈工作者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中对其进行田野调查,从中提取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动律特征等,进而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就海阳秧歌来说,经过几代舞蹈前辈的共同努力,现已整合出一套相对成熟的训练组合,并已在各大舞蹈专业高校进行了推广。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它们的背后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舞蹈创造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一种能够产生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或新思想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方式。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度的把握。如今舞蹈比赛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有限制性和模式化的边框,演员过度重视技术技巧,而忽略真正的风格性表演。这些都导致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无根”状态。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在传承中的“过于”创新。
把握好创新的“度”,由“民族情感”延伸到“舞台创作”,延伸出更有意义的作品,既不脱离其本质和风格,又能拥有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民间文化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三、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
在2016年2月份,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孙龙奎、田露,名誉主席张荫松以及海阳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汇聚一堂,对海阳秧歌的发展和传承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如何加强非遗保护、如何提升民俗文化群众基础、如何推进海阳秧歌产业发展等诸多宝贵意见,为海阳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细数现在的海阳秧歌类的舞蹈作品,都是经过元素的提炼和加工,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大多都用了美化的手法,与真正的“海阳大秧歌”已经相距甚远。
这里所说的“重返”不是绝对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人体”的艺术形式,是人的思维、观念以及信仰的外化,时间的属性界定了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虽然伴随着时间的演进,其形态的发展有空间的置换,但其根本的出处与本体属性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就要考虑我们要提取什么、保留什么、舍去什么。一种文化的传承仅仅靠一批人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靠群众的力量。每逢春节,海阳人都会自发的早早起床装扮自己,赶在天亮之前集合,在村头扭上一天,但是人物群体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农民,人们不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只图自己跳的痛快,大伙看的热闹。这种自发式、集体性的活动能够保留至今,主要是源于老百姓对秧歌的喜爱。
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中,即使在海阳当地,秧歌的形式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在过去秧歌主要以祭祀为主要目的,在队伍里通常带有一系列繁杂的祭祀物品。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思想开放,自然大秧歌的队伍也变得精干起来,人们更注重其娱乐性。这种改变对其传承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秧歌的实用功能决定着秧歌的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而秧歌的艺术本体特征则直接影响着其传承方式与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在进行保存和传承时,必须要考虑到“原生性”“实用性”“大众性”,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要知道做这些目的是要让起源于民间的舞蹈最终回归到百姓的生活中,这样才是真正的传承文化。
四、小结
秧歌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也体现着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在国家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保护下,每年都会在海阳市举办一系列的秧歌活动,并邀请各界人士参与并组织研讨会进行分析总结,这一活动成为民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繁荣秧歌文化已经成为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任务。以“原生态”为背景、以“舞台”为途径、以“重返”为理念,共同书写秧歌艺术的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王琳(1995.3),女,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17级硕士,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