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想拍球”到“最喜欢拍球”引发的思考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叫思淼的中班小朋友闯入了我的视野。他今年4岁,平时在班级里安安静静,有时候一整天都不会听到他说话,属于班级里容易被忽视的孩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并尝试采取适宜的支持策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在这次晨间活动中,我全程跟踪了思淼的拍球过程并与之互动,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这类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注、理解、鼓励与支持。
  一、场景描述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陆续挑选自己喜欢的器械自由地活动。他们有的踩高跷,有的跳圈,有的踢足球。思淼选择的是拍球。他的球显然有点漏气,班级老师给他打气,但一会儿就漏了,所以思淼一直也不怎么会拍球。每次游戏时总会把球捧在手里,当老师看他时会拍几下,乘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地靠墙蹲着,似乎只想做一个看客。于是我从小班给他借了一个排球,并拿走原来的球。没想到他哭了,我赶忙对他说:“这个球是老师从小班借给你的,你先练一练本领,待会儿你的球还让你带到楼上去。”他还是哭着,没有理我。“怎么了,为什么哭呀?”“我不要这个球。”他边哭边说着。“这个球是借给你练本领的呀。”“我……我……不会……拍球。”
  原来他是不会拍,不敢去尝试。我不停地用语言鼓励他,试图让他更有信心参与拍球,他仍然没有做声,轻轻地抽泣着。
  我笑嘻嘻地鼓励着他,他慢慢地拿起球,往地面一扔,由于球气很足,一下子蹦得高高的,反弹时正好打在他的鼻子上。他又哭了起来。显然,先前的拍球经验干扰了他,以前他玩的是气不足的球,需要用很大的力气,而今天这个球气很足。我忙走过去,对他说:“你看,刚刚你用的力气大,所以球蹦得高。这个球气很足,拍的时候要轻轻地拍。你再试试看。”他看了看我,没有任何行动。
  一连串的失败体验已经深深地击溃了他的自信心。无论我怎么鼓励,他就是不愿意去尝试。
  这时旁边的徐老师看见了,连忙走过来,对他说:“思淼,看,先把球扔下去,眼睛看好球,双手轻轻地拍,球跑到哪里,我们就追到哪里。”徐老师边说边示范着。“你也来试试!”徐老师笑嘻嘻地鼓励着。
  思淼终于拿起球,开始拍了起来,小家伙手眼协调能力很强,而且拍得也不错。拍了一会儿,小嘴巴又嘟起来了,“老师,我不想拍球,我手冷。”“多多运动,手就不冷了呀。你再拍一会儿球,试试。”经我一鼓励,他又接着拍球了。见他拍得不错,我连忙夸奖道:“看看,自己还是很厉害的吧!真得拍得很不错哦。再练练,看看能不能用一只手试试。”听了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放在背后,另一只手娴熟地拍着……见他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我悄悄地走了……
  整个晨间活动,我偷偷看了几次,他都在认真地拍,满脸挂着自豪的笑容。我知道,他已经找回了他的自信心。
  第二天晨间活动的时候,思淼又选了拍球,他一边拍着,一边不时转过头看看我,我也笑嘻嘻地看着他。旁边的阳阳请我帮忙数拍球的个数,他也高兴地跑来请我。活动结束后,他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拍球了。”
  二、支持策略
  思淼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才能完成任务,获得对自我的认同,属于典型的自我效能感低的儿童。对于思淼的这次拍球,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支持策略:
  1.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愉悦
  对于思淼一开始所说的不会拍球,徐老师降低活动要求,重新从如何拍球开始,手把手地辅以语言并加以指导;然后逐步放手,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尝试;待幼儿熟练后,鼓励幼儿单手尝试,如此循序渐进地支持儿童主动地发展。相反,如果徐老师根据大部分幼儿都会拍球的水平来要求思淼,甚至批评他,思淼定会放弃。也就是说当幼儿在某一领域的能力确实有限,教师却为他确立了大大超过其能力的目标,那么无论他怎么努力,总是无法完成任务。于是,失败的体验持续积累,便会降低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幼儿在面临任务时的积极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思淼一开始使用气很足的球拍时没有成功哭泣的原因,因为他再次体验了失败,强化了自己“不能”的形象。
  所以,对待这类幼儿,教师应对他们提出循序渐进式的要求,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努力过程。也可将任务按照由易到难加以划分,通过多次活动帮助他们最终达成目标,让幼儿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关注活动过程中孩子的付出,就会逐渐建立对自身努力的自信和更加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2.创设情境,及时鼓励,注意评价的多维度
  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更多依赖成人的评价,故成人应摒弃更多地依靠结果来进行的评价,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及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上述案例中,思淼练习了一会儿,想以“手冷”为由放弃的时候,教师及时鼓励他再次尝试;在他取得点滴进步后,夸奖他,并给他提出新的要求“用一只手试试看”等。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适时鼓励,思淼找到了自信,变被动拍球为主动要求去玩球,这才有了第二天请我帮忙数拍球个数及“我最喜欢拍球”的变化。在教师的及时鼓励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找到了自信,体验了成功的愉悦感,萌发了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充分得到展现。
  在这个案例中,我了解到在孩子们回到教室后,徐老师专门请思淼展示自己的拍球本领,同时介绍如何才能让球“听话”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变得自信了,勇敢了。
  3.引导幼儿学习积极的自我归因,学会自我评价
  教育最终要唤醒的是人的尊严和价值,发展其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对幼儿来说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健康生活。《指南》中提及的关于健康生活中的自我认知所涵盖的自我知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等恰恰是儿童最初的对自我的认知,研究表明一旦儿童在早期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必然对儿童的一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儿童最终要学会的是对自我的评价,在评价中学习自我归因,从而最终学会正确地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案例中我多次用语言让思淼明白自己确实是“很厉害的”“拍球也很不错”“还能一只手拍球”等等,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在能量,从而相信自己,逐步引领其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三、我的思考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当天我没有关注思淼拍球,也没有找气足的球给他拍,甚至没有鼓励他、支持他进一步探索尝试,那思淼现在会是怎样的呢?如何避免日后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呢?
  1.保证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教师要求家长协助时,应让家长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就如要求家长带什么样的球?干什么?为什么?家长不明白,所以一些家长带来了软软的泡沫球,一些家长带的球很小。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与家长交代清楚“带中号篮球”,孩子们在玩球时可以促进他们协调能力的发展,进而为后续的书写作准备,家长一定会很好地配合。
  同时教师在与家庭沟通时,还应该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以确保家园合作的一致性。如本案例中思淼对不会拍球时表现出的退缩行为,在家庭中是否也有类似行为;是否家长为孩子包办好一切,以致于思淼在遇到困难时,不会用语言表述自己的需求。
  2.了解幼儿水平,及时提供支持
  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观察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适时辅以语言激励、行动支持。思淼一开始哭是因为“不会”导致“不想”,后来鼓起勇气尝试时,仍然获得了失败的体验。此时教师及时出现,鼓励他再次尝试,为其后续的成功体验打下基础。
  在后续与徐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对于思淼不会拍球,教师事先是知道的,但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再者對于“孩子们拍球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如何区分孩子会与不会?对于会的孩子怎么处理?不会的孩子怎么办”,教师并无相应的回应指导措施。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晨间活动结束后的谈话环节,给孩子展示的平台,如请拍得好的孩子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或者拍摄孩子们游戏时的视频或照片,在点评环节集体展示。
  3.关注儿童兴趣,注重活动的趣味性
  任何一项活动,要想吸引幼儿参与,首当其冲的是要充满趣味性,让有趣、好玩成为吸引儿童参与活动的理由。对于孩子拍球,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学会拍球而练习,更不能将拍球的多少量化,应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参与。
  对拍球不感兴趣的思淼而言,如果教师一味地单调练习,只会加重孩子的厌恶感。教师可以换种方式,以一些趣味性的拍球游戏吸引其参与活动,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如同伴之间互相滚球、让球围绕身体滚圈、腿下滚球、踢球击中目标物、把球扔向地面然后接住等,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
  虽然我们身边的低自我效能感的幼儿为数不多,但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保护儿童的自尊、自信,理解、包容他们的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游戏及玩法  1、游戏名称:大鱼吃小鱼  2、游戏材料:24张正方形卡片(每张卡片上面分别画有大小不同的鱼一条。)  3、游戏玩法:  玩法一:一人游戏,将24块正方形卡片任意置于桌面上(需要将每张卡片背面向上)。游戏时每次翻转两张卡片,并比较卡片上面鱼的大小,大鱼放在小鱼的上面,表示大鱼吃了小鱼。两张卡片放在桌子的一边,游戏继续,直到桌面上的卡片全部拿完,游戏结束。  玩法二:两人游戏,将2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幼儿园教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在幼儿园小班语言讲述教学活动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升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多媒体技术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小班幼儿,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
期刊
现如今,微课已经活跃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它作为一种新事物,推动着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地不断突破,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幼儿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运用微课,将微课与教学资源有效融合,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我通过在中班绘画《可爱的小羊》中尝试将微课环境下的美术教学与传统的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十年,最终的目标是需要教师能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课程实践者,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只有在进行课例研究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体验、积极地思考和不断地反思。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分析、反思、进步》的教科研活动,希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能真正使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知识经验的构造者,而我们也通过不断的授课和反思的形式,逐步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  【关键词】分析、反思
期刊
【摘要】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明确幼儿园班级“三教”的岗位职责,制订“引导、示范、模仿、重复、鼓励”的班级生活活动实施流程, “晨间活动、生活活动、喝水站線、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午餐活动、午睡活动、离园活动”等八大环节全面推进,使幼儿园班级生活活动有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为孩子和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键词】
期刊
被溺爱的孩子必定学会打人、骂人,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他便一定要能得到,他心里想做什么事情,他也一定要做。这样一来,父母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爱他们,把他们的本性弄坏了,他们自己在泉水的源头下了毒药,日后亲身喝到苦水,却又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这种种恶劣的习惯也都跟着到来。那时孩子太大了,不能逗着玩了,他们的父母不能再把他们当作玩物了,于是他们就埋怨,说孩子太刚愎,太自是。那时他们才知道
期刊
【摘要】由于户外游戏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教师关注的大多是孩子们游戏的安全性,对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创新性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没有关注太多。而正在风靡全球的“安吉游戏”从设想到实践,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创设更多的户外游戏场地,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保障游戏时间和幼儿游戏主体位置。真正把户外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幼儿,让户外游戏活动陪伴孩子度过美好童年。  【关键词】户外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期刊
“僵尸”剪纸:僵尸喻指腐朽、没落的事物,形容剪纸活动呆板、形式单一,跟着教师游走,分离了纸艺活动作为表现幼儿内心感受,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强调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做创造的主人。怎样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呢?笔者多年来从事创意剪纸课程的探索,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理论精髓,在研究路上归结出以下策略:  一、解放头脑——多方元素激发产生共鸣
期刊
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形成抽象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幼儿进行此领域的教学,是为了幼儿后续对数学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4-6岁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此期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数学思维异常活跃。幼儿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数学在发展思维中的重要作
期刊
留白可解释为:留出空地,留出空间,能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游戏环境应该具备“激趣、导疑、求索”的功能,才能让幼儿在其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适当利用墙面、空间、区角等的留白让幼儿能够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目前我们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却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聚焦现状:包办多,预设多,缺自主  1.环境——包办代替,缺少幼儿参与  每次角色游戏开展前,发现教师们总是忙于角色游戏场地的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