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结构化学习真实地发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从数学学科整体脉络上分析教学内容,并结构化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联”,将数学学习结构化,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本文以“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联系及生长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结构关系,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促使学生养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有余数的除法 结构化学习 结构化思维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进入学生个体认知结构,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需要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通过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并能结构化地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联”,将数学学习结构化,最终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链”“知识网”,更多的是数学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笔者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结构化学习真实地发生。
  教学片段一:
  1.动手“分小棒”,合作填表
  出示:把10根小棒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根,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根、4根、5根呢?
  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动手分一分小棒,并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合作分小棒,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
  2.对比辨析
  随着学生口述,逐步呈现如下四种分法。
  把10根小棒分给小朋友。
  师:在第2种分法中,最后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分了呢?
  生:因为每人要分3根,最后剩下这1根,不够再分给1个人了,就不分了。
  师:在第3种分法中,最后剩下的2根,为什么也不分了呢?
  生:因为每人要分4根,最后剩下这2根,不够再分给1个人了,就不分了。
  师:仔细观察这4种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第1种和第4种的分法都是平均分,因为它们每人分得一样多。
  (课件演示:把每份圈一圈,发现每份确实同样多)
  师:想一想,第2种和第3种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1:不是平均分,因为最后有剩余,如果把剩余的1根给第1人,第1人就多了;如果给第2人,第2人就多了……每人分得不一样多。
  生2:我觉得它们都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分得也是同样多的。
  (课件演示:把每份的根数圈一圈,直观发现“每份同样多”)
  师:不管是“正好分完”还是“分后有剩余”,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分类归纳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给这几种分法分分类吗?
  生:第1种和第4种分一类,它们“正好分完”;第2种和第3种一类,它们“分后有剩余”。
  【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上述教学中,笔者把“表内除法”(余数为0)与“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不为0)看成一个整体,对比学习。首先,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平均分,创设“分小棒”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分的过程以及得出分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时,存在“正好分完”和“分后有余”两种情况,体会“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产生的必要性。接着,用一个表格整合了本节课所有操作活动的信息,直观呈现了“正好分完”和“分后有余”两种分法的不同,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本质:不管“正好分完”还是“分后有余”,只要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同时,让学生经历余数与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强烈地感知“剩余”,并通过对“如何處理平均分的剩余部分”的辨析,初步了解“分后有余”时剩余部分数量与总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起“余数”的表象。
  教学片段二:
  1.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师: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记录这两种“正好分完”小棒的过程?
  学生口述,师板书:10÷2=5(人),10÷5=2(人)。
  师(指分后剩余1根的分法):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记录这种“分后有余”的情况呢?试一试。
  学生尝试列式,在小组内交流算式和想法。全班交流时呈现以下几种典型写法:
  (1)3×3 1=10(根)
  (2)10÷3=3(人)剩1(根)
  (3)10÷3=3(人)……1(根)
  (4)10÷3=3(1)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算式?
  引导学生统一写成10÷3=3(人)……1(根)
  【思考】上述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记录“分后有剩余”情况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分小棒”过程的数学化,经历“有余数的除法”横式模型的建构过程,这个由具象事例进行数学抽象的“建模”过程不可忽略,即便学生自己思考列出的算式并不一定准确。其实,列出的算式并无所谓对错,教师应多关注思考结果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写法。
  师:你能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10表示要分10根小棒,3表示每人分3根,3人表示分给了3人,1根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根小棒。
  师:在除法算式中,“10”和等号左右两边的“3”分别叫什么名称?你觉得最后的“1”根应该叫作什么?   板书:
  师(指分后剩余2根的分法):你会用算式记录这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板书:10÷4 = 2(人)……2(根)
  师:你能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2.算式比较,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联性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结构化的板书,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如下图)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为什么第一道算式的余数是“1”,第二道的余数是“2”呢?
  生:因为第一种分法是剩余1根,第二种分法是剩余2根。
  师: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根,除数是3,剩余1根,余数就是1;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4根,除数是4,剩余2根,余数就是2。看来余数跟除数有关。
  【思考】上述教学中,借助“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初步形成有余数除法的表象。通过结构化的板书,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逻辑美和简洁美。这样的结构化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有效建构,促使学生慢慢养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当结构化教学的渗透成为一种自觉时,一定能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片段三:
  习题1:圈一圈,填一填。
  (1)9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 )人,还剩( )支。
  ÷ =
其他文献
【摘要】幾何直观是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增的一项核心内容。通过对新版教材的观察比较,本人认为图形直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线段图、条形图、方块图、个性化图示等。如何将图形直观更好地运用于教学,我认为主阵地在课堂。本文试着从建构新知、突破难点、辨析错误、解决问题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图形直观 课堂教学 策略
人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是大脑,组成人脑的神经细胞数量上千亿,与银河系星体总数相当,而正是这宛若银河系繁星的细胞构成的神经环路和网络,使人类得以产生感觉、形成意识,拥有思维、记忆和认知能力,也让浙江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利霞对这一领域研究向往、迷恋。  那如何对大脑进行探究呢?实验动物便是其研究入手的主要途径。在高利霞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在人类的起源中,非人灵
[案例背景]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学校的教育评价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索、建立新型的评价制度,成了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学校覆盖面较大,既有地处城关镇的中心校本部,又有辐射在周边地区的村级
【摘要】在统编版语文阅读教学中,围绕课后习题来提领教学过程设计,是统编版语文教材语文要素落实课堂的保底做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保底做法等同于将课后练习纳入教学设计中,呈现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样态。这样的教学,既忽视了文本承载的人文主题,又使得语文要素目标落实不到位,甚至是走过场。笔者认为,对于统编版语文阅读课文后面用以辅助教学的思考题,应该通过理性分析,使之成为语文要素落实的主线设置,通过“分
【摘 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学中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交流“知识准备”,唤醒经验;构建新知,完善认识;延展学习,深化认识,让学生经历完善的认知过程,构建分数的意义。  【关键词】 经历 数学活动 构建概念 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
【关键词】书香校园 阅读工程 小组合作 有效阅读  一、“阅读”是什么  阅读到底是什么?查找资料:基本解释一看书或读书,观览文件图书;详细解释——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新教育的倡导人朱永新说:“阅读是什么?阅读,是孩子情感发育的沃土。”阅读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一个没有浓郁阅读气息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一、“望月”  最近,我们学习了三篇与月亮有关的课文:《二泉映月》《月光启蒙》《望月》,还阅读了文化小说《两根弦的小提琴》和诗集《跟在李白身后》。今天,我们继续“望月”。  同是“望月”,感觉并不相同。我们试着通过朗读表现这些不同的感觉。  (出示三篇课文中的相关语段与词串,学生诵读)  《二泉映月》  (1)月亮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
【关键词】情绪 美术作品 评价 立德树人  2020年10月12日,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学生坠楼身亡。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  当这样的新闻频繁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禁思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痛心的事件?学生在成长中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在教育的整个链条中通过什么方式体现?教师该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观测和介入?  美术课是学生喜欢的课程,美术在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建
【摘要】2019年9月全国小学语文全面使用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此套教材突出的亮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怎么教”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精读课文寻求密码”“习作例文探寻方法”“迁移运用关注全程”三个方面,以五年级上册说明文习作单元为例来谈习作单元教学的一些做法,希望可以给教师一点启示。  【关键词】表达 对比阅读 迁移  “习作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的创新,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一个习作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初步了解数学学科特点并掌握相关计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的一个阶段。  【关键词】应对 本位 借题而推  一、学生推理现状审视  1.“懂”与“不懂”的现象探问  在教学中,我们总喜欢问学生“懂不懂”“会不会”,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懂”“会”,但是一到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