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声音的人
左 对 齐
一首诗的右边是一大块空地
当你在左边写下第一个字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栽秧的人
滴水的手指上带着春泥
他将在后退中前进
一首诗的右边像弯曲的田埂
你走在参差不齐的小道上
你的脚踩进了你父亲的脚印中
你曾无数次设想过这首诗的结局
而每当回到左边
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首诗的左边是一个久未归家的人
刚刚回家又要离开的那一刻
他一只脚已经迈出了门槛
另外一只还在屋内
那一刻曾在他内心里上演过无数次
平原上的瓜棚
从动车上看江汉平原
沔阳和潜江是一样的
江陵和天门也是
荷塘大多呈长方形
莲花开了一半,另外一半
在等候更美好的人
我看整齐的禾苗
棉田一垄垄通往过去
花生地与红薯藤纠缠在一起
再过一个月它们就面目全非了
不断提速的路上能够看清的东西
已经越来越少
如果能在茂盛中看见一片空地
那兴许是一块瓜田
如果你见过这世上最简陋的屋子
那一定是一间瓜棚
若干年前我假装走投无路的样子
经过那里,看见阳光的大巴掌
拍打在瓜皮上
瓜瓤内部的嗡嗡声
是夏日里最美妙的声音
所有走投无路的人
都像瓜子一样挤在一起
又闷热又清凉
我陪江水走过一程
黄昏时分,我陪江水走了一程
上游下过雨了,江面上
飘过上游的气息
多年前,也是在类似的夏日的黄昏
我陪父亲进城探望他的养母
他一言不发的模样有点像
此刻我身边的这段江水
你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开始浑浊的
就像你不清楚它什么时候清澈过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落日
将在不久后被晚风吹熄
而当夜色真正降临,我的父亲
还会坚持在黑暗中摇曳一会儿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
每割完一垄稻子
周围的风光就会有所变化
每摘完一朵棉桃也是
当真正的秋天来临
你何曾见过一位身心轻盈的父亲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
哪怕你只是像我一样
尾随在他们身后
捡拾稻穗,麦粒
把嵌在指甲壳里的棉花拢成一堆
麻雀们落下又飞起
像事先排练好的剧情
遵循着神的指引
我也是,我来到世上
短短七年中先后死过两回
但又死里逃生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
最容易的事情我试过了
在摇晃的油灯下剥花生壳
起初一边剥一边吃
渐渐的,我感到指尖疼痛
拇指和食指成了身体多出的一截
而油灯仍然将熄未熄
事实上它也一夜未熄
我在睡梦中见过母亲的生活
那些能当作引火的事物
松针是最好的引火
读过的报纸,看过的书
写给暗恋者的信以及
那些活死人的讣告都是易燃物
当我意识到这个世界的贫乏后
生活竟然变得丰富起来
无用之物即將将我活埋
焚毁的冲动时刻都存在
尤其是雨后,在我惊讶地发现
我已经活到了欲哭无泪之年
不远处的烟囱在冒烟
手持吹筒蹲在灶膛门前的人
从前是一个少年,现在什么也不是
现在我身边再无可燃之物
唯有写下这首诗
折断身体里的一根根枯枝
荷叶上的青蛙
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
荷叶倾斜着
一滴水珠在荷叶上来回滚
夏天过了一半
难过仍未结束
像青蛙一样蹲着
像水珠一样无疾而终
像荷叶一样慌张
像荷叶上的青蛙不敢大声鸣叫
我也不敢说出
我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摇 晃
把你从噩梦中摇醒的人是我
也是我,把你从笑声里摇醒的
把你带进噩梦的人是我吗
让你在梦里开怀大笑的
应该不是我
当我们心平气和地躺下
在黑暗中,当我们的呼吸
彼此应和,缠绕又分离
你去了你的梦乡——那个
永远似是而非的地方
你见到了该见或不该见的
在把你摇醒之前我曾以为
我已经了解了你全部的生活
送声音的人
把声音送到高处去的人
此刻正在井底运气
那也是我曾经待过的地方
井口摇晃,树梢随之摇晃
树梢上面是你追我赶的云层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的绳索和恩义
此刻正被他想象着
他要把自己拧成一根绳
使劲往上抛,使劲抛
得救者大声呼唤着求救者的名字
而施救者要站在无数人的坟头
踮着脚,对远方大声喊叫
我听见过传得最远的声音
是从黄昏的彼岸那边传来的
浪涛拍打着耳鼓
我贴耳趴在地上听见亲人相互问候
犹如泥土下的草根
在黑暗中缠绕,断断续续
你要像那一天的我
那么不顾死活 因为
声音只是声音
哪怕细若游丝
并不存在死活
责任编辑 小 山
张执浩,1965年秋生于湖北荆门,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宽阔》《欢迎来到岩子河》和《给你看样东西》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集,随笔集多部。作品曾入选200多种文集(年鉴),曾先后获得过中国年度诗歌奖(2002)、人民文学奖(2004)、十月年度诗歌奖(2011),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2013)、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2014)、《诗刊》2016年度陈子昂诗歌奖、第二届《扬子江》诗歌双年奖等奖项。
左 对 齐
一首诗的右边是一大块空地
当你在左边写下第一个字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栽秧的人
滴水的手指上带着春泥
他将在后退中前进
一首诗的右边像弯曲的田埂
你走在参差不齐的小道上
你的脚踩进了你父亲的脚印中
你曾无数次设想过这首诗的结局
而每当回到左边
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首诗的左边是一个久未归家的人
刚刚回家又要离开的那一刻
他一只脚已经迈出了门槛
另外一只还在屋内
那一刻曾在他内心里上演过无数次
平原上的瓜棚
从动车上看江汉平原
沔阳和潜江是一样的
江陵和天门也是
荷塘大多呈长方形
莲花开了一半,另外一半
在等候更美好的人
我看整齐的禾苗
棉田一垄垄通往过去
花生地与红薯藤纠缠在一起
再过一个月它们就面目全非了
不断提速的路上能够看清的东西
已经越来越少
如果能在茂盛中看见一片空地
那兴许是一块瓜田
如果你见过这世上最简陋的屋子
那一定是一间瓜棚
若干年前我假装走投无路的样子
经过那里,看见阳光的大巴掌
拍打在瓜皮上
瓜瓤内部的嗡嗡声
是夏日里最美妙的声音
所有走投无路的人
都像瓜子一样挤在一起
又闷热又清凉
我陪江水走过一程
黄昏时分,我陪江水走了一程
上游下过雨了,江面上
飘过上游的气息
多年前,也是在类似的夏日的黄昏
我陪父亲进城探望他的养母
他一言不发的模样有点像
此刻我身边的这段江水
你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开始浑浊的
就像你不清楚它什么时候清澈过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落日
将在不久后被晚风吹熄
而当夜色真正降临,我的父亲
还会坚持在黑暗中摇曳一会儿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
每割完一垄稻子
周围的风光就会有所变化
每摘完一朵棉桃也是
当真正的秋天来临
你何曾见过一位身心轻盈的父亲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
哪怕你只是像我一样
尾随在他们身后
捡拾稻穗,麦粒
把嵌在指甲壳里的棉花拢成一堆
麻雀们落下又飞起
像事先排练好的剧情
遵循着神的指引
我也是,我来到世上
短短七年中先后死过两回
但又死里逃生
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
最容易的事情我试过了
在摇晃的油灯下剥花生壳
起初一边剥一边吃
渐渐的,我感到指尖疼痛
拇指和食指成了身体多出的一截
而油灯仍然将熄未熄
事实上它也一夜未熄
我在睡梦中见过母亲的生活
那些能当作引火的事物
松针是最好的引火
读过的报纸,看过的书
写给暗恋者的信以及
那些活死人的讣告都是易燃物
当我意识到这个世界的贫乏后
生活竟然变得丰富起来
无用之物即將将我活埋
焚毁的冲动时刻都存在
尤其是雨后,在我惊讶地发现
我已经活到了欲哭无泪之年
不远处的烟囱在冒烟
手持吹筒蹲在灶膛门前的人
从前是一个少年,现在什么也不是
现在我身边再无可燃之物
唯有写下这首诗
折断身体里的一根根枯枝
荷叶上的青蛙
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
荷叶倾斜着
一滴水珠在荷叶上来回滚
夏天过了一半
难过仍未结束
像青蛙一样蹲着
像水珠一样无疾而终
像荷叶一样慌张
像荷叶上的青蛙不敢大声鸣叫
我也不敢说出
我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摇 晃
把你从噩梦中摇醒的人是我
也是我,把你从笑声里摇醒的
把你带进噩梦的人是我吗
让你在梦里开怀大笑的
应该不是我
当我们心平气和地躺下
在黑暗中,当我们的呼吸
彼此应和,缠绕又分离
你去了你的梦乡——那个
永远似是而非的地方
你见到了该见或不该见的
在把你摇醒之前我曾以为
我已经了解了你全部的生活
送声音的人
把声音送到高处去的人
此刻正在井底运气
那也是我曾经待过的地方
井口摇晃,树梢随之摇晃
树梢上面是你追我赶的云层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的绳索和恩义
此刻正被他想象着
他要把自己拧成一根绳
使劲往上抛,使劲抛
得救者大声呼唤着求救者的名字
而施救者要站在无数人的坟头
踮着脚,对远方大声喊叫
我听见过传得最远的声音
是从黄昏的彼岸那边传来的
浪涛拍打着耳鼓
我贴耳趴在地上听见亲人相互问候
犹如泥土下的草根
在黑暗中缠绕,断断续续
你要像那一天的我
那么不顾死活 因为
声音只是声音
哪怕细若游丝
并不存在死活
责任编辑 小 山
张执浩,1965年秋生于湖北荆门,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宽阔》《欢迎来到岩子河》和《给你看样东西》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集,随笔集多部。作品曾入选200多种文集(年鉴),曾先后获得过中国年度诗歌奖(2002)、人民文学奖(2004)、十月年度诗歌奖(2011),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2013)、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2014)、《诗刊》2016年度陈子昂诗歌奖、第二届《扬子江》诗歌双年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