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善”伴我们成长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张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为《甘肃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0届高研班学员。以儿童文学创作为主,2013年入选“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作品相继发表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童话王国》《中外童话故事》等刊物。部分短篇童话被收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儿童文学书系选集卷‘特一代’系列”,出版短篇童话作品集《石榴的秘密》。少儿作品《小灵通西部行》(甘肃卷)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长篇儿童小说《青涩蓓蕾秘密开》获第十五届北方十五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甘肃省优秀图书奖、第五届黄河文学奖,长篇儿童幻想小说《飞向石头小镇》获第二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少数民族儿童成长小说《腰刀的歌》作为甘肃少儿出版社建社三十周年精品图书出版。
  [内容简介]
  长篇儿童幻想小说《飞向石头小镇》讲述了一个离异家庭孩子的成长故事。
  小主人公在父母离异之后,心灵上承受着不可言说的伤痛。为了逃避痛苦,她借助自己与生俱来的魔法,时常飞去天空中的仙界——石头小镇,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大家在这里可以做许多神奇有趣的事情。
  在神奇而美好的石头小镇,小主人公遇到了具有灵性的风筝,戴着粉色蝴蝶结的小黑猫,即便是炒熟的种子也能生长的、让人忘记忧伤的“种子基地”……她还和妈妈一起去了专属于成人的仙界——神奇宫殿,那里有着最温暖的疗伤音乐,那里的景色还会随着乐曲的变换而转变。在这种种神奇之物和神奇之事的启示和感召下,小主人公和妈妈依靠心中善良和美好的力量,在生活的种种细节中一起学习豁达、宽恕、感恩,记住美和善,忘记伤害。她和妈妈共同成长,终于变得坚强起来,最终二人获得了各自在生活中的担当。这时,母女俩能够飞翔的魔法莫名地消失了,她们也愿意不再回到、不再依赖各自的仙界,而是快乐地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在妈妈新组成的家庭里,三个人凭着心中的爱和真诚的付出,克服了相处中的种种负面问题和障碍。就在刚刚磨合出一份温暖美好的新生活之际,作为家庭“新成员”的叔叔却被调往外地工作。暑期,她和妈妈去看叔叔,在那个优美城市的大海边,因为叔叔最真诚的爱心,她终于开口改称叔叔为“杨爸爸”……
  [精华分享]
  包子的宝物
  牛肉面馆里人很多,很热闹,我们找到了墙角的一个位置坐下来。这是我和妈妈第一次一起吃牛肉面,感觉好稀奇,尤其是,像我妈妈这种调调儿的女子,出现在这样特别世俗、特别民间的面馆里,实在是格格不入。看她今天穿的这条淡紫色灯芯绒连衣裙,衣领上和袖口上都绣满了米色的小碎花,再看她脸上这种不染人间烟火的神情,完全就是一个从仙界里来的仙女。我的心里生出一点不安来……
  妈妈只买了一份儿面,她说她吃不了那么多,从我碗里捞一点就可以了。她让服务生拿来一只空的小碗,挑了一筷子面进去,又往里面倒了一点汤。她拿着筷子把那点面在碗里拌来拌去的,好像这是一种佐料很难搅拌均匀的面。我可顾不上欣赏妈妈拌面了,我大口地开吃了。摆在我面前的两只小碟子,一只放了煮鸡蛋,另一只放了熟牛肉片。
  我越吃越快乐,就在这美味的牛肉面的蛊惑下,我跟妈妈讲起了我的伙伴包子。我讲得眉飞色舞,妈妈的神色却越来越黯淡。从我碗里挑走的那一筷子面,她也没有吃完。她把筷子搭在碗上,呆呆地坐着。我忽然觉得我在妈妈面前这样大肆地讲包子,是一种十足没大脑的笨蛋做法。我知道应该“急刹车”,可是我正说到兴头上呢,没办法一下子控制住自己的嘴巴……唉,我到底是个小孩子,我相信,如果是大人的话就一定能行。不过我的声音渐渐低下来了,语速也渐渐慢下来了。就这样,经过“惯性”又“滑行”了一段,我才终于让自己一声也不出了。
  “妈妈,牛肉面很好吃吧?”索然无味地吃了一会儿,我讪讪地问妈妈。妈妈爱不爱吃牛肉面,这我早就知道的。
  “还可以啊。你赶紧吃,吃好后我们回家。”妈妈很勉强地说。
  “我已经吃好了,我们走吧。”
  从这以后,只要我向妈妈提起要去爸爸那里,我就有点胆怯和心虚。我相信妈妈对我的目的是一清二楚的。
  “是吗?”开始时,妈妈用这样的问句来回答我。
  我硬着头皮点点头。其实这种时候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我知道向妈妈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对妈妈的一种伤害……但是我仍然坚持向妈妈肯定我的要求,因为我实在太渴望和包子在一起了,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有些和妈妈都不愿意说的话,我就喜欢说给包子听。和知心的同龄人说知心话的感觉,与跟妈妈聊天时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再说我们都是一样的“身份”,不用担心谁笑话谁。
  妈妈淡淡地答应了。我又开心,又觉得对不起妈妈。
  每次我见过包子回家后,妈妈对我的态度都很冷淡,她的爱好像熄灭了似的,整个人像一个蜡人。我小心翼翼地看着妈妈的脸色,想找一点讨好她的话说。妈妈听了也只是应付我一下,随便地“嗯”一下或者“哦”一声。有一回,我有点受不了了,不管不顾地问起来:“妈妈,我和包子做朋友你很不高兴,是不是?”
  妈妈想了想,点头说:“是。”
  “可是……我们孩子是无辜的啊!”我终于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说完这句话,我就把头转向别的方向,不再去看妈妈的反应了。
  我能感觉到妈妈愣了一下。她半天没有说话。
  “是的,孩子是无辜的。”妈妈忽然下决心似的抱紧了我,她哭了。
  “对不起……是妈妈太狭隘了……”她哭出声来。
  看到妈妈哭成这样,我被吓住了。我又心疼,又着急,反过来抱住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是我不懂事!对不起……”
  “没有,女儿,你没有错……以后你就安心和她做朋友吧……”
  虽然妈妈是这么说的,但是我觉得她哭得很委屈。
  从这以后,我再提出要去爸爸那里的时候,妈妈的态度起了变化,她这么回答我:“妈妈知道了。”她甚至冲着我微笑了一下。我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她在努力让自己微笑。我看了,心酸得不行。   不过一旦见到包子,我对妈妈的内疚呀、心酸呀,就统统没有了。我们两个小姑娘开心地凑在一起,打开了话匣子,好像比着看谁的话更多、声音更高、语速更快……
  我终于和包子一起往石头小镇飞了一回。半路上我跟她说,我在石头小镇上捡到了一只大红色的蝴蝶风筝,它是爸爸和妈妈一起带我放过的风筝。这只风筝很神奇,它有它自己的奥秘。
  我把自己的声音提得很高,大声地说完了这些话。因为飞着的时候耳边有呼呼的风声,而且在高空里,发出的声音好像被吸走了似的,听上去很细小,很微弱。
  包子听得目瞪口呆。她直叫:“哎呀,你怎么那么幸运呀!我也想捡到一个宝物!”
  “你可以想想,在你以前的生活里,你是拿什么当宝贝的,什么让你觉得最温暖、最有怀念感啊?”我高声启发包子。
  “小猫啊,扎着蝴蝶结的小猫!”包子激动地说。
  “真猫还是假猫?”我问。
  “当然是真猫啦!”包子说,“我给它扎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它呀,乖得不得了……它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爸爸和妈妈带我一起去郊游的时候,从一个农家领回来的。那户人家有一个非常慈祥的老爷爷。我们在村子里随便走着,我就看到了那只猫,那时候它还很小啊,小得可怜,叫声也细细的,可能是刚刚出生没有多久吧。我蹲下来摸它、抱它,喜欢得跟什么似的。那个老爷爷见了,就笑眯眯地说,你喜欢它就把它抱回家养吧。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抱起猫猫就向老爷爷鞠躬。爸爸说,这样不好吧,我们可以把这只猫买下来。老爷爷说,千万不要,只要孩子喜欢它、爱惜它,就好了。
  “我们把这只猫猫抱回家。猫食都是我爸爸去买的,妈妈自己动手给它缝了一个蝴蝶结,戴在它的头顶上。这么一来,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很会撒娇的小姑娘。我把这只猫猫很用心地慢慢养大,它非常依恋我。
  “可是去年秋天的时候,它走丢了。它是晚饭以后出去散步的,它经常在黄昏的时候出去散步,可是那一回,它去散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我好像在看一部伤感又优美的动画片,但它是我的伙伴包子的真实故事。我心里好难过,替包子感到一万分的惋惜。
  “但你也很幸运啊,因为你有过一个活的宝物。”我安慰包子说。
  “你的风筝现在也活了呀!”包子说。迎风飞翔时,她男生样的短头发被吹得像只小刺猬。
  包子说的是对的,我的蝴蝶风筝现在也是活的了。
  这次飞行一点也不孤单,我和包子聊着聊着,就到了石头小镇的上空。我们像两只蝴蝶,轻轻地落下来,去找自己喜欢的花朵。小镇和往常一样安详而美好,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不会到这里来,就算是偶尔来一下,也没法在这里生存下去。我们跑一阵儿,走一阵儿,不久就被一座粉红色的石头屋子吸引住了,在它的后墙根儿里,长满了茂盛的花草,像动画片中的景色一样美丽可爱。我们沿着墙根儿溜达,深深地吸着鼻子,像占便宜一样想把所有的花香和草香都吸到自己的身体里去。
  “哎,你说,如果我们就这么一直吸着花香,等到回去的时候,整个人会不会变成一个‘香人’呀?”漫步在花草丛中,再加上现在不用像在高空里那样大声喊话了,我觉得自己这才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姑娘,我细声细气地问包子,想象自己是一位美貌的、受尽宠爱的公主……
  “不好说。变成‘香人’挺好的,变不成也没关系。” 包子对我的问题显得一点也不热切,她仔细地打量着每一朵花和每一株草,她这个样子就像是一个采药师,生怕漏掉了或者错采了一种草药。
  听了包子的回答,我并没觉得扫兴,因为我的心情实在是太好了。
  “哎呀,你快来看!我的猫猫的蝴蝶结就是这种颜色的!”包子忽然叫起来,她正端详着一朵粉色的花。
  我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从容地走过去看,仍然把自己当成一个优雅美貌的公主。
  就在这时,“喵——”花草丛中传来了一声细细的猫叫声。我被狠狠地吓了一跳,包子也一下跳起来了,她左右张望着。
  一只漆黑的小猫,正轻手轻脚地从花草丛中走来。它的头上戴着一只粉红色的蝴蝶结。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漆黑的小猫,它的毛色映衬得头顶的粉红色蝴蝶结更娇艳、更漂亮了。这是多么强烈而又和谐的色彩对比啊!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小女巫,藏着一肚子的神奇秘密,不但会法术,还能够预言未来。
  “它就是那只猫猫!”包子尽量放低了声音尖叫道,然后向那只黑色的猫猫跟前走去。她不能尽情地尖叫,任何过于激烈的声音在这个时候都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而且我们都怕惊吓到这只神奇出现的猫猫。
  猫猫迈着越来越迅速的步子,轻盈地走过来、走过来……越来越近了……猫猫一下子跃起来,扑进了包子的怀里。包子终于和她的猫猫拥抱在一起了。
  原来这个小镇对孩子美好的、真切的小愿望是有求必应的啊!
其他文献
[摘 要] 马克思于1866年起草的《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提出“把工作日在法律上限制为8小时”,而他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指出:“一个人在……每天也只能干8小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的“异化劳动”,也就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的不和谐劳动、不体面劳动,而实施8小时工作日制度就是当代人类实现优化劳动、和谐劳动、体面劳动的第一要务与神圣使命。
寓言是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短小精悍,裹着故事的外衣,采用夸张和比喻等手法巧妙地揭示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回味无穷。如何让这简单明了的故事和蕴含深刻的哲理在课堂上和谐共舞?如何让学生在读思當中紧扣寓言特点言意兼得?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不失寓言的独有趣味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情境体验,感悟寓意  在寓言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
小朋友们,擂台赛幸运大抽奖开始啦!本期获奖的小朋友名单如下:  刘晓玲(山东)、马铭洋(湖北)、李黎(海南)、师少杰(北京)、俞灏明(吉林)、高丽(河南)、夏岩松(湖南)、唐周(广东)、毛丽(青海)、王潇潇(黑龙江)、齐小青(云南)、肖倩弦(河北)、龙小怡(福建)、马明宇(福建)、周丽(甘肃)、唐云(广西)。  恭喜这些小朋友每人获得精美图书一本,请同学们继续参赛!  (小博士)  同学们,请仔细
一年四季  大树也要  一直站立在那里  我真想  問问他  夏天你戴着那么厚的帽子  不热吗  要不要我请你吃冰棍  冬天你把帽子都摘掉了  你不冷吗  要不要我送你一件花棉袄  (指导老师 溢 腾)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工的手段,让一台设备获得与人相似的智能。人工智能有两个经典名词:“图灵测试”和“机器学习”,你了解吗?  (小好奇)  图灵测试  早在1950年,当时“人工智能”一词都还没出现,阿兰·图灵就“什么是与人相似的智能”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测试,并且被人讨论至今,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图灵在他那篇跨时代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一种“判断机器是否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的
各位,今天咱们去西郊湿地公园游玩,好吗?  好哇,我想去!  天热,出门得赶早。  今天气象预报仍有雷陣雨,咱们得带好伞。  怎么还没到湿地公园啊?  过了这条弯道,就快到了。  哟,乡间公路上躺着一名男子!  交通事故?  不,没有碰撞痕迹呀。  有歹徒行凶?  也不像,因为没有打斗的痕迹。  那么,此人行进途中为什么会无故倒地呢?  他的皮肤怎么发黑了……  哦,对了,你们听了昨天电台的气象预
[摘 要] 截至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后减贫时代中扶贫工作重点将转为缓解相对贫困。后减贫时代的初期应被界定为扶贫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扶贫的标准不能大跨步彻底放弃绝对性指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将相对性指标纳入贫困测度中,更关注贫困的多维性,应在扶贫实践中逐步建立以收入为核心,根据不同主体选择不同指标的多维贫困标准。根据2011-2018年三期CLHLS数据分析得出
前几天,我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书《小王子》,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小王子的男孩住在一个很小的行星上,这个星球上只有他和他的玫瑰花,小王子每天给花浇水。他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认识了飞行员,小王子和飞行员成了要好的朋友。后来,小王子被毒蛇咬了,回到了自己的星球。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什么叫纯洁的心灵,小王子为了不让羊吃掉他的玫瑰花,他还请飞行员帮他给羊画了一个嘴罩。对他
“程宝仪,怎么回事?你怎么考了这么差的成绩?”爸爸像一只豹子,疯狂地咆哮道。我知道,爸爸真的发怒了,他圆睁的两眼仿佛闪耀着烈焰。他生气时,面红耳赤,说话也非常严厉。这时,我害怕挨骂,心里总是怦怦直跳。我只好不做声,要知道,如果在爸爸生气时再“火上浇油”,那不就更……但是,我那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眼前一片模糊。唉!严厉的爸爸实在是太凶了!  [摘自浙江省宁波市古林镇中心小学503班程宝仪《“双
它从不打广告,不打算上市,不打算引入战略投资……与它150亿(2011年数据)销售额这一数据相比,这无疑是一家另类的低调的企业。  不过,这家低调企业的掌门人王卫,却是“电商教父”马云最佩服的人。因为快递,远不是收货、发货这么简单。垄断通港快件  王卫有一句名言:顺丰的一线收派员“才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也是收派员出身,做过“背包客”。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