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的出现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当然一件艺术品的诞生更是一件值得思虑的事情,那如何鉴别是否为一件艺术品,首先要知道被称之为艺术品需要什么样的要求。这可能需要列举画家的作品进行分析,下文就通过画家莫奈笔下作品来感知一二。
关键词:艺术品 莫奈 分析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34-03
一、艺术品的辨析
要想解释艺术品,首先要知道何为艺术?首先在希腊和罗马人眼里艺术就是“技艺”,到了中世纪,艺术定义开始变得宽泛,接着18世纪艺术自然而然的被赋予了这一特征:它们可以引起人们的审美快感和模仿自然的特征。那何为艺术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是最难解释的。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是越来越模糊,要想讨论这个问题,最通俗易懂的就是拿具体例子解释,能被称之为艺术品的绝对是有其被称之为艺术品的特征在的。
首先艺术品不是自然物,它是人工制造的;其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最后艺术品与哲学、道德、政治、法律等虽然是精神劳动产品,但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有着根本的区别。总结来看就是: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意向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便是对于艺术品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试着用上文提及的观点分析一下莫奈的作品。莫奈一生中创作的两千多张作品无一不称之为艺术品,他开创的新的绘画构图和观察方式,新的色彩以及与众不同的绘画技法都展示着他作品的魅力。
二、莫奈笔下的艺术品
(一)青年時期的艺术作品
莫奈的一生中画了许许多多的作品,我们不妨拿他的一些作品来分析他笔下的艺术品。《圣.阿德雷斯海滩》是莫奈青年时期的作品。这个海滩可以说承载了他的整个童年,所以这片海滩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画面中简简单单地描绘了三个渔民和海面上的渔船,被阴天笼罩的海滩除了三位身着蓝色、黑色、灰色的渔民,让人一眼看到的便是那片发绿的海水;天空的灰色和海面以及主人公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这幅作品相对应的还有《圣.阿德雷斯帆船赛》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在同一个沙滩上截然不同的两个场景。这幅作品里描绘的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群资产阶级来此游玩的场景,白色的帆船与沙滩相呼应,海水和天空呈现出一个色调,让人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但是莫奈对于这两幅作品的立意实则是为了形成对比,体现出资产阶级与下层农民的对比。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观者在欣赏两幅作品时能引发思考,沉思这背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两幅作品对比来看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罂粟田》是画家在阿让特伊所作,画面里画家将自己的妻子卡米尔和他的儿子放置于右下角,大面积地展现了莫奈家外的风景。红色与绿色的色彩对比更有一种视觉冲击力,就和马蒂斯的《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品里他没有追求画面轮廓,转而用丰富多彩的短小笔触表现前景的罂粟田,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场面带给欣赏者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母亲陪孩子在花田里玩耍、父亲在一旁默默将这平淡而又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一切都是那么幸福。不得不说的是莫奈对于第一任妻子的爱,纵观他的作品不难发现只要出现了女性形象就必然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
《圣.西缅农场之路》是莫奈在翁弗勒尔居住期间所作。这幅作品表现的是翁弗勒尔和特鲁维尔通行路上的小道,整张画面描绘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风景,道路两旁参差不齐的树木和阳光透过树木洒在小路上断断续续的黄色,色调较为柔和且平静,主色调就是绿色、蓝色和黄色。画家依据这三种色调将画面氛围烘托出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莫奈在早期还属于探索自己画风的阶段,他的这张作品的用色和构图都借鉴了17世纪荷兰风景画中的某些要素。值得一提的是他选择性的将阳光描绘了出来,说明他开始注意到太阳光对物体的影响。
(二)中年时期的艺术作品
上文说到莫奈喜欢给自己的挚爱卡米尔作画,那中年的他更是为自己的爱妻创作了数幅画作,其中包括《坐在花园长椅上的卡米尔》《花丛中的女人》《撑洋伞的女人》《卡米尔在阿让特伊的花园中》《春日时光》等。在《春日时光》这幅作品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坐在草地上低头看书的女子,她身着粉衣静静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本,是那样的恬静和幸福;粉色的衣服和黄绿色的草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前景中我们看到画家敏锐的捕捉到了光线穿过树叶照射在女子身上和草地上的光影变化。全画色调和谐统一,没有因为光影的问题让画面变得突兀。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莫奈的这一阶段已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并且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用自己的技法把他的生活展现于世人面前,也正是有这样悠然舒适的生活让莫奈笔下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莫奈中年时期的艺术作品较之青年时期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更注重一些创作技法的探索。莫奈中年时期的作品《煤炭装卸工》是他在1985年画的,现藏于法国奥赛美术馆。莫奈受到德加的影响创作了这一幅作品;该作品场景取自塞纳河边,画面描绘了煤炭工人负重穿梭于船只与工厂之间,整幅画面的色调是黄色的,有一种闷的感觉,这些工人都是为了生计,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他们枯燥的生活让人不禁想起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或许莫奈只是想单纯地记录这些事件,又或者他想借此形成一种对比,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想让这些煤炭工人来反映当时工业社会发展的现状,这些我们都无从考证,但这幅作品带给观者的感受至少是这样。
中年时期的他还创作了一个组画,这或许是他晚年时期一直致力于组画和一系列画作的开端。他的《圣拉扎尔火车站》便是如此,他为此专门创作了7幅关于火车站的场景。其中《来自诺曼底的列车到达.圣拉查尔火车站》中将火车喷吐出来的气体描绘得淋漓尽致,远处的人物描绘是很概括的,全然看不出人物的脸部和着装;但他有意地把车站内的玻璃顶棚作为画面的主要结构,在此之上将烟雾着重描绘出来,呈现到画面上,但却是工业社会下欣欣向荣但又忙碌的社会现象。《圣拉扎尔站》这幅作品他交代的场景较之前几幅作品有一些不同,这一次他描绘了火车站外的场景,把火车喷出的烟雾画得更为细致。值得一提的是,他中年时期的另一幅作品《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年6月3日》画面用一种俯视的角度观看街道和两旁的高楼,画家用短小而精干的笔触画了他们国家的国旗,同样模糊人物的描绘旨在突出莫奈对于国家的欢喜心情。全画以明快的黄色调和红蓝色调突出主题,画面下方人头攒动表现了这个节日对于国人的重要性和画家想要与大家分享喜悦的想法。莫奈用一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色彩、技法表现喜悦的场景,这样既可以让观者更直观的感受到画面的魅力,也可以与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互动,以达到观者心灵上的共鸣。 (三)中老年时期的艺术作品
莫奈在经历了他最爱的第一任妻子的死亡以及自己儿子的离世后画风变得更随性自由,技法短小急促,用色也变得大胆。不得不说这会的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自我摸索风格特点已经完美呈现于世人眼前。他致力于系列组画的创作《干草垛》《白杨树》《鲁昂大教堂》《查林.克洛斯大桥》《国会大厦》,世人皆知他画了干草垛,但或许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画一系列组画一方面是为了感叹时间流逝,另一方面是想告诉大家自然环境对物体影响的重要性。为了能将《干草垛》画成完整的一系列,他花钱买下了这些草垛,并且和当地农民沟通等,第二年再将它们移走。
他的《干草垛》颜色鲜艳,从《正午的干草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坐北朝南观察,将草垛全部置身于阴影处,通过投影位置和地上被光照的刺眼草地可以看出这一幅画一定是在正午所画;《雪后阳光下的干草垛》创作于一個雾气弥漫的天气下,整幅画面以橙色和蓝色调为主,草垛本身的颜色被白色的积雪遮盖了大半,草垛用橙色夹杂着蓝色的色点搭配让人感觉温暖的同时又带有雪后的痕迹,除却草垛,画面中最重的颜色莫过于投影的蓝色了,阳光和投影相互配合,使得整幅画面更具有神秘的色彩。《雪中的干草垛》是画家说明农民后所作。莫奈使用橙色蓝色的互补色描绘干草垛,雪中的倒影同样采用蓝色,画家大量运用橙色是为了告知观者这一件作品是在何时所作:日落的阳光洒在了雪地上,显得如此的美丽,与投影形成鲜明对比,让整张画面显得异常饱满。
《白杨树》同样是他的系列组画,很奇特的一个现象是,画家描绘得白杨树大多都呈“S”形,而且白杨树也只画三颗,如若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种奇特现象了,这就是莫奈观察事物并且选择构图的独到之处吧。
《鲁昂大教堂》与《国会大厦》等全部都是画家为了表现时间不同带给物体不一样的颜色变化,画面中不同颜色交相辉映,再加上他独特的笔触把他的审美展现给大家。这就是他与别的画家不一样的特点,他开创了画一系列组画,也是他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
(四)老年时期艺术作品
莫奈的晚年把他创作的眼光放在了自己家的后花园里,后期的创作更是带有了一些抽象的意味,与此同时在受到日本浮世绘以及中国绘画的影响后,他改变了一些绘画创作,《黄色鸢尾花》就是最好的例子。画面里面几朵黄色的花儿和绿色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是竖版的尺寸,这让人联想到典型的日本墙版画,并且竖构图这样更能彰显花儿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画面里这样颜色鲜明的对比和优美的线条更增添了几分装饰意味。
从《睡莲》一系列组画的构图还能看到他对于中国画构图的借鉴,他不再追求岸边的景色,全画都在描绘睡莲,构图带有中国山水画中的“平远”,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画面中。其中《睡莲—两棵柳树》《睡莲—绿色倒影》《睡莲—树木倒影》《睡莲—云朵》《睡莲—早晨》《睡莲—清晨杨柳》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休战的第二天,莫奈为向政府表示庆祝,所以这几幅大型环室壁画开始创作,这些描绘的是他家后画院池塘丽水莲的全景图,画面色调整体为蓝绿色调还有紫色调。颜色的使用更加的自由,也带有一些梦幻的色彩。除了这些以外,莫奈的其他《睡莲》组画更是有几百张,其中有一幅《睡莲》画面的大部分空间都被水面占据,只有零星的一些睡莲,如果仔细看会发现画面的中间颜色有点突兀,那是倒映在水面上的周围树木的色彩,画面并没有直接表现水被风吹走的流动感,而是通过倒映在水面上的树木给予了我们这样的信息。一张看似平淡的画面被莫奈的精心处理显得更加的生动。《睡莲池》这幅作品画面色调呈现绿色,但是莫奈却将每一阶段的绿色处理的很恰当,有:草绿色,淡绿色,柠黄色。池中还漂着若有若无的褐色,这样的色彩放置在一起不仅不觉得单调,反而带有一份静谧平和的美。
在他晚年时白内障这个眼疾影响了他对于画面的处理,因此有些《睡莲》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画面色调的改变、绘画技法的转变。他饱总受眼疾之苦,在绘画时开始不注重外形的轮廓,用笔更加的简单,甚至可以看到带有中国书法的笔触,颜色处理更为大胆,可能会用一些纯色。不论如何我们仍然能从画面之中感受到他更多的情绪,他追求沉思、遐想、和平宁静的境界,特别是晚年时的他对于自己后花园内景象的描绘,他在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给大家。
三、结语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是值得深思的,上文中我们提了关于何为艺术品?在莫奈的画中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他热爱绘画,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绘画,他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或者他想追求的东西。他的作品有对于和第一任妻子新婚的幸福和婚后稳定的生活状态,还记录了自己儿子的成长过程,还有对于国家的关切之情。到了晚年时期,他更是把自己精神层面的东西转述到画面中,他晚年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高层次的创新,是突破自我的新尝试,当然这不排除他晚年时期受到眼疾之苦折磨后的一些情绪上的变化。晚年的他对于自然的描绘也只是我们看到的,画家真正创作的原因是不得而知的。
不仅如此,他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他还影响着梵高等优秀绘画家的风格技法,以及如今我们外出采风实践课的开展。他开创了新的审美方式,让我们见证了新画派的诞生。莫奈的一生是传奇的,但又是快乐的,因为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艺术事业;自小他就喜欢画画,在他七岁时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导师布丹,布丹告诉他作画要走到室外,描绘大自然。他用他的方式开启了印象派,给世人展示了不一样的审美,即使是画相同的物体,他也能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正是对上文交代的艺术品含义的最好回答。其实不只是莫奈,古今中外每一个艺术家他们笔下的作品就是艺术品,这些作品是人工制造的,但却能引起精神层面共鸣,是可以传授新的审美经验的。
参考文献:
[1]牛雪彤,唐一帆.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高清细节版.莫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蒋勋.蒋勋破解莫奈之美[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关键词:艺术品 莫奈 分析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34-03
一、艺术品的辨析
要想解释艺术品,首先要知道何为艺术?首先在希腊和罗马人眼里艺术就是“技艺”,到了中世纪,艺术定义开始变得宽泛,接着18世纪艺术自然而然的被赋予了这一特征:它们可以引起人们的审美快感和模仿自然的特征。那何为艺术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是最难解释的。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是越来越模糊,要想讨论这个问题,最通俗易懂的就是拿具体例子解释,能被称之为艺术品的绝对是有其被称之为艺术品的特征在的。
首先艺术品不是自然物,它是人工制造的;其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最后艺术品与哲学、道德、政治、法律等虽然是精神劳动产品,但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有着根本的区别。总结来看就是: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意向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便是对于艺术品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试着用上文提及的观点分析一下莫奈的作品。莫奈一生中创作的两千多张作品无一不称之为艺术品,他开创的新的绘画构图和观察方式,新的色彩以及与众不同的绘画技法都展示着他作品的魅力。
二、莫奈笔下的艺术品
(一)青年時期的艺术作品
莫奈的一生中画了许许多多的作品,我们不妨拿他的一些作品来分析他笔下的艺术品。《圣.阿德雷斯海滩》是莫奈青年时期的作品。这个海滩可以说承载了他的整个童年,所以这片海滩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画面中简简单单地描绘了三个渔民和海面上的渔船,被阴天笼罩的海滩除了三位身着蓝色、黑色、灰色的渔民,让人一眼看到的便是那片发绿的海水;天空的灰色和海面以及主人公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这幅作品相对应的还有《圣.阿德雷斯帆船赛》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在同一个沙滩上截然不同的两个场景。这幅作品里描绘的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群资产阶级来此游玩的场景,白色的帆船与沙滩相呼应,海水和天空呈现出一个色调,让人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但是莫奈对于这两幅作品的立意实则是为了形成对比,体现出资产阶级与下层农民的对比。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观者在欣赏两幅作品时能引发思考,沉思这背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两幅作品对比来看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罂粟田》是画家在阿让特伊所作,画面里画家将自己的妻子卡米尔和他的儿子放置于右下角,大面积地展现了莫奈家外的风景。红色与绿色的色彩对比更有一种视觉冲击力,就和马蒂斯的《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品里他没有追求画面轮廓,转而用丰富多彩的短小笔触表现前景的罂粟田,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场面带给欣赏者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母亲陪孩子在花田里玩耍、父亲在一旁默默将这平淡而又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一切都是那么幸福。不得不说的是莫奈对于第一任妻子的爱,纵观他的作品不难发现只要出现了女性形象就必然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
《圣.西缅农场之路》是莫奈在翁弗勒尔居住期间所作。这幅作品表现的是翁弗勒尔和特鲁维尔通行路上的小道,整张画面描绘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风景,道路两旁参差不齐的树木和阳光透过树木洒在小路上断断续续的黄色,色调较为柔和且平静,主色调就是绿色、蓝色和黄色。画家依据这三种色调将画面氛围烘托出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莫奈在早期还属于探索自己画风的阶段,他的这张作品的用色和构图都借鉴了17世纪荷兰风景画中的某些要素。值得一提的是他选择性的将阳光描绘了出来,说明他开始注意到太阳光对物体的影响。
(二)中年时期的艺术作品
上文说到莫奈喜欢给自己的挚爱卡米尔作画,那中年的他更是为自己的爱妻创作了数幅画作,其中包括《坐在花园长椅上的卡米尔》《花丛中的女人》《撑洋伞的女人》《卡米尔在阿让特伊的花园中》《春日时光》等。在《春日时光》这幅作品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坐在草地上低头看书的女子,她身着粉衣静静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本,是那样的恬静和幸福;粉色的衣服和黄绿色的草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前景中我们看到画家敏锐的捕捉到了光线穿过树叶照射在女子身上和草地上的光影变化。全画色调和谐统一,没有因为光影的问题让画面变得突兀。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莫奈的这一阶段已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并且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用自己的技法把他的生活展现于世人面前,也正是有这样悠然舒适的生活让莫奈笔下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莫奈中年时期的艺术作品较之青年时期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更注重一些创作技法的探索。莫奈中年时期的作品《煤炭装卸工》是他在1985年画的,现藏于法国奥赛美术馆。莫奈受到德加的影响创作了这一幅作品;该作品场景取自塞纳河边,画面描绘了煤炭工人负重穿梭于船只与工厂之间,整幅画面的色调是黄色的,有一种闷的感觉,这些工人都是为了生计,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他们枯燥的生活让人不禁想起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或许莫奈只是想单纯地记录这些事件,又或者他想借此形成一种对比,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想让这些煤炭工人来反映当时工业社会发展的现状,这些我们都无从考证,但这幅作品带给观者的感受至少是这样。
中年时期的他还创作了一个组画,这或许是他晚年时期一直致力于组画和一系列画作的开端。他的《圣拉扎尔火车站》便是如此,他为此专门创作了7幅关于火车站的场景。其中《来自诺曼底的列车到达.圣拉查尔火车站》中将火车喷吐出来的气体描绘得淋漓尽致,远处的人物描绘是很概括的,全然看不出人物的脸部和着装;但他有意地把车站内的玻璃顶棚作为画面的主要结构,在此之上将烟雾着重描绘出来,呈现到画面上,但却是工业社会下欣欣向荣但又忙碌的社会现象。《圣拉扎尔站》这幅作品他交代的场景较之前几幅作品有一些不同,这一次他描绘了火车站外的场景,把火车喷出的烟雾画得更为细致。值得一提的是,他中年时期的另一幅作品《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年6月3日》画面用一种俯视的角度观看街道和两旁的高楼,画家用短小而精干的笔触画了他们国家的国旗,同样模糊人物的描绘旨在突出莫奈对于国家的欢喜心情。全画以明快的黄色调和红蓝色调突出主题,画面下方人头攒动表现了这个节日对于国人的重要性和画家想要与大家分享喜悦的想法。莫奈用一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色彩、技法表现喜悦的场景,这样既可以让观者更直观的感受到画面的魅力,也可以与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互动,以达到观者心灵上的共鸣。 (三)中老年时期的艺术作品
莫奈在经历了他最爱的第一任妻子的死亡以及自己儿子的离世后画风变得更随性自由,技法短小急促,用色也变得大胆。不得不说这会的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自我摸索风格特点已经完美呈现于世人眼前。他致力于系列组画的创作《干草垛》《白杨树》《鲁昂大教堂》《查林.克洛斯大桥》《国会大厦》,世人皆知他画了干草垛,但或许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画一系列组画一方面是为了感叹时间流逝,另一方面是想告诉大家自然环境对物体影响的重要性。为了能将《干草垛》画成完整的一系列,他花钱买下了这些草垛,并且和当地农民沟通等,第二年再将它们移走。
他的《干草垛》颜色鲜艳,从《正午的干草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坐北朝南观察,将草垛全部置身于阴影处,通过投影位置和地上被光照的刺眼草地可以看出这一幅画一定是在正午所画;《雪后阳光下的干草垛》创作于一個雾气弥漫的天气下,整幅画面以橙色和蓝色调为主,草垛本身的颜色被白色的积雪遮盖了大半,草垛用橙色夹杂着蓝色的色点搭配让人感觉温暖的同时又带有雪后的痕迹,除却草垛,画面中最重的颜色莫过于投影的蓝色了,阳光和投影相互配合,使得整幅画面更具有神秘的色彩。《雪中的干草垛》是画家说明农民后所作。莫奈使用橙色蓝色的互补色描绘干草垛,雪中的倒影同样采用蓝色,画家大量运用橙色是为了告知观者这一件作品是在何时所作:日落的阳光洒在了雪地上,显得如此的美丽,与投影形成鲜明对比,让整张画面显得异常饱满。
《白杨树》同样是他的系列组画,很奇特的一个现象是,画家描绘得白杨树大多都呈“S”形,而且白杨树也只画三颗,如若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种奇特现象了,这就是莫奈观察事物并且选择构图的独到之处吧。
《鲁昂大教堂》与《国会大厦》等全部都是画家为了表现时间不同带给物体不一样的颜色变化,画面中不同颜色交相辉映,再加上他独特的笔触把他的审美展现给大家。这就是他与别的画家不一样的特点,他开创了画一系列组画,也是他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
(四)老年时期艺术作品
莫奈的晚年把他创作的眼光放在了自己家的后花园里,后期的创作更是带有了一些抽象的意味,与此同时在受到日本浮世绘以及中国绘画的影响后,他改变了一些绘画创作,《黄色鸢尾花》就是最好的例子。画面里面几朵黄色的花儿和绿色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是竖版的尺寸,这让人联想到典型的日本墙版画,并且竖构图这样更能彰显花儿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画面里这样颜色鲜明的对比和优美的线条更增添了几分装饰意味。
从《睡莲》一系列组画的构图还能看到他对于中国画构图的借鉴,他不再追求岸边的景色,全画都在描绘睡莲,构图带有中国山水画中的“平远”,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画面中。其中《睡莲—两棵柳树》《睡莲—绿色倒影》《睡莲—树木倒影》《睡莲—云朵》《睡莲—早晨》《睡莲—清晨杨柳》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休战的第二天,莫奈为向政府表示庆祝,所以这几幅大型环室壁画开始创作,这些描绘的是他家后画院池塘丽水莲的全景图,画面色调整体为蓝绿色调还有紫色调。颜色的使用更加的自由,也带有一些梦幻的色彩。除了这些以外,莫奈的其他《睡莲》组画更是有几百张,其中有一幅《睡莲》画面的大部分空间都被水面占据,只有零星的一些睡莲,如果仔细看会发现画面的中间颜色有点突兀,那是倒映在水面上的周围树木的色彩,画面并没有直接表现水被风吹走的流动感,而是通过倒映在水面上的树木给予了我们这样的信息。一张看似平淡的画面被莫奈的精心处理显得更加的生动。《睡莲池》这幅作品画面色调呈现绿色,但是莫奈却将每一阶段的绿色处理的很恰当,有:草绿色,淡绿色,柠黄色。池中还漂着若有若无的褐色,这样的色彩放置在一起不仅不觉得单调,反而带有一份静谧平和的美。
在他晚年时白内障这个眼疾影响了他对于画面的处理,因此有些《睡莲》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画面色调的改变、绘画技法的转变。他饱总受眼疾之苦,在绘画时开始不注重外形的轮廓,用笔更加的简单,甚至可以看到带有中国书法的笔触,颜色处理更为大胆,可能会用一些纯色。不论如何我们仍然能从画面之中感受到他更多的情绪,他追求沉思、遐想、和平宁静的境界,特别是晚年时的他对于自己后花园内景象的描绘,他在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给大家。
三、结语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是值得深思的,上文中我们提了关于何为艺术品?在莫奈的画中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他热爱绘画,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绘画,他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或者他想追求的东西。他的作品有对于和第一任妻子新婚的幸福和婚后稳定的生活状态,还记录了自己儿子的成长过程,还有对于国家的关切之情。到了晚年时期,他更是把自己精神层面的东西转述到画面中,他晚年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高层次的创新,是突破自我的新尝试,当然这不排除他晚年时期受到眼疾之苦折磨后的一些情绪上的变化。晚年的他对于自然的描绘也只是我们看到的,画家真正创作的原因是不得而知的。
不仅如此,他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他还影响着梵高等优秀绘画家的风格技法,以及如今我们外出采风实践课的开展。他开创了新的审美方式,让我们见证了新画派的诞生。莫奈的一生是传奇的,但又是快乐的,因为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艺术事业;自小他就喜欢画画,在他七岁时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导师布丹,布丹告诉他作画要走到室外,描绘大自然。他用他的方式开启了印象派,给世人展示了不一样的审美,即使是画相同的物体,他也能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正是对上文交代的艺术品含义的最好回答。其实不只是莫奈,古今中外每一个艺术家他们笔下的作品就是艺术品,这些作品是人工制造的,但却能引起精神层面共鸣,是可以传授新的审美经验的。
参考文献:
[1]牛雪彤,唐一帆.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高清细节版.莫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蒋勋.蒋勋破解莫奈之美[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