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郁闷中绽放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对18岁一直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听大人们说,18岁是人生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会在这样的年龄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最终误入歧途。于是我就痴心妄想着如果能永远地活在18岁以前的日子,或者直接长到19岁,该有多好啊。然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时间的脚步,令我担忧的18岁就像脸上的青春痘,最终还是冒冒失失地闯入了我的生活。
  过后想想,其实那种恐惧完全是多余的。1996年,我18岁那年,正在读高三,而高中生活的全部内容,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每天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根本没有机会去误入歧途。更何况我的学习成绩正在每况愈下,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每天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数理化,但每次考试,数理化几乎从没有及格过。至于偏好文科的我当初为何鬼使神差地报了理科,早已无从追悔。那个年纪还不懂得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反正那时的我已不再是老师的宠儿。
  1996年的自己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眼前一片光明,然而,只有光明,却没有前途。这种感觉并不是自己给自己的,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已经麻木到不知痛的地步,这种感觉是老妈给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老爸老妈和朋友在客厅打麻将,老爸忽然恍然大悟似的冒出了句,“哎呀,儿子在那屋学习呢。”老妈停了一下,说,“嗨,反正也考不上大学了……”于是在隔壁的我,继续听到了“哗哗”的麻将声。很可惜,当时我没有把老妈的叹息变成动力。那天晚上,我心里的天渐渐暗下来。
  期末考试前一个月,班主任开始分批召开家长会。她把全班61名同学分成四等:学习特好的;学习中等的——努把力可以上本科线的那种;学习中等的;然后是我们这十几个下等生。本来对家长会并没有什么期待,无非鼓励鼓励罢了,不过一直等到期末考试结束,我们这个等级的学生也没有等到开家长会的通知。我们知道,班主任是很忙的,忘掉某些人,某些事,都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件事让我们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开始产生怀疑。在一个课间,一个名次比我还靠后的女生突然很认真很认真地告诉我,她好想好想杀人。我没有把这个话题和她展开讨论。我们透过厚厚的玻璃窗看到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女生又问我,大家每天这样匆匆忙忙地来来去去,究竟为什么?你不觉得他们很可笑吗?其实我们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也同样的可笑。他们是忙碌的,但他们并不空虚,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间铁房子里的人们,如果从昏睡到死亡是不觉痛的,只是可怜了那些苏醒过来的人们。我们有时会醒来,但我们却没有能力摧毁这间铁房子,于是,我们只好再麻醉自己,继续做那个未完的梦,苏醒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沉睡才是我们惟一的选择。
  1996年3月17日的《午间新闻》播放了西北歌王王洛宾的死讯。无独有偶,那天我在翻看《海外文摘》时,又读到作家张爱玲去世的消息。这两个一直是我衷爱的人物,虽然并非死于意外事故,但心里还是有点无法接受。死亡,对于一个18岁的高中生来说,还是个相当遥远的话题。但是,这两个生命的突然离去,却仿佛突然使我明白了些什么。生命中有些东西要学会去珍惜。
  语文课一直是我引以为荣的,不过自从上了高二以后,语文老师开始对那些语文成绩不太理想,而其他功课却不错的同学产生极大兴趣,即使我的语文成绩再好,也无法引起老师的重视。他甚至一连四次没有批改我的作文。是的,他很忙。但为什么每次同桌的作文都有很认真的批注?我再也忍受不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一个课间,我拿着作文本找到老师,请他抽出点时间,看看我费了那么多心思在里面的作文。一个学生要求自己的老师批改作业,是否很可笑呢?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他当时楞了一下,然后很用力而忙乱地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节作文课,我的作文被当成范文贴在教室的墙上。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为自己争取到应有的权益。从那以后,我知道,有一些东西必须自己努力去争取。我开始一点一点从郁闷中解脱出来,向七月做最后的冲刺。
  高考依旧如老妈所料,我落榜了。但这并不妨碍我积极地去面对人生。我自费上了一所专科学校,学的是我喜爱并擅长的中文。毕业以后,凭着自己的能力,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成为一名记者。
  我很庆幸,人是在不断长大的,让我没有永远停留在那个麻木、痛苦的18岁。我对18岁挥一挥衣袖,不打算带走一片云彩。18岁,开始在郁闷中绽放,为自己找一个出口。
  [实习编辑·丁 妮]
其他文献
南希知道这个消息并不吃惊。10年前南希·里根带她的爱人罗尼去了梅奥诊所。这位与她执手相伴40多年的爱人,美国前总统,老忘东西,反复失忆,有时连最简单的事情也记不起来。医生的诊断是毁灭性的:早老性痴呆病。当时这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称,但是南希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当你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一个和里根一家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对《新闻周刊》说,“你已经想到身体很不好了。”但是,发现了是什么病症,这种病的死
期刊
我第一次来上海是1995年。我来上海师范大学留学。来上海之前,除了中国最大经济城市之外,我对上海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我的日本室友带我去市中心,让我第一次“接触”上海时,上海这个城市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  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当年是上海整个城市的改造工程刚开始的时候。外滩浦西的老建筑让我们仿佛回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最辉煌的时代。浦东的风景(当年只有东方明珠和一些高层建筑)告诉我们21世纪上
期刊
这就是20年前,在上海,也就是在中国金融中心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银行储蓄所。整个储蓄所,大约是30来个平方米的面积。柜台上装着铁栏杆。前排与顾客面对面的柜台,有两个营业员的工作面;他们身后有张桌子,坐着的是最后审定拍板。前头的人,把钞票、单据、存折什么的是一股脑儿地用夹子一夹,往后一递。只要后头啪啪的一敲章,该存的,钱就人了银行;要取的,票子就唰唰地数出来。  没有电脑,只有人脑和不知是打了多少年多
期刊
午夜酒吧是这座繁华都市的烘托和点缀,仿佛不夜城里的一双双顾盼的眼睛,妩媚而玄迷。午夜的酒吧是那些白领精英,成功人士,小资,布波一族的集聚地。  午夜的酒吧是张扬的、性情的、炽热的,不同肤色酒客扎堆闹活着。一张温暖包容的网,更嗜爱浅饮漫酌的人们。一对对瞬间张望的眼神,在昏黄的灯光交织闪烁中,期待着鬼魅。  我和女友坐在了醒目的吧台上,悬起的脚踮不着地倒有种自由随性的放松。看着里面服务生们不停地调酒,
期刊
在这座繁华喧嚣的城市里,连墙壁都是不甘寂寞的。且不说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牌,光是充斥于大街小巷名式墙面上的涂鸦,就足以让你的眼球兴奋了。  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墙上风景往往是散漫的,隐秘的,充其量是一种即兴的自言自语、自我陶醉、自我游戏或者说是自我幻想,然而,却逼真地表现出原创者最本真的内在欲望。  它源自于现代人的自恋情结,同时,也是城市自恋倾向的一种表现。  一扇锈迹斑斑的黑色铁门上被人用白漆喷上
期刊
18岁的时候做了很多事情。没日没夜地学习,高考,获奖,直升大学然后取消直升,谈恋爱,吃东西,走路,去登山,等等等等。18岁的时候出了一本叫《17岁开始苍老》的书,然后写了这么多年来最后一篇命题作文,关于18岁。  于是想要讲哪些事情便花了很多的时间。然后决定写这样一件事情。某一次模拟考结束,我决定出去玩半天。我从16岁以来就擅长于写各种小资文字,写各种酒吧和鸡尾酒的名字就像描写自家厨房和油盐酱醋。
期刊
我相信我爱你已经变成一个问候语。就好像见面的时候,会说你好吗,或者是口渴的时候说我要喝水。这句话摧毁掉我所有关于诺言和真实,信任和感情的标准,让它们变成了稀薄的空气和谎言。    1  榛的房子租在上海西区的某条陈旧的马路边上。那里有颓败的旧洋楼,很老的梧桐树。夏天冒着热气的路面,覆盖着阳光斑驳的阴影。一条一条。车子很快地开过去了。阴影被揉碎。  黄昏的时候,明亮灼人的天空,开始容颜模糊。这是榛喜
期刊
近读任海杰新著《音乐心情》,翻开书目浏览,见第五辑“音乐心情与赏析”篇目,顿然眼睛一亮。  那一篇篇短文一如老朋友与我在敞亮明净的客厅里,泡一杯香茗,促膝相对,娓娓道来。没有成堆令人生厌的音乐术语,没有故作高深漫无边际的联想阐述,而以一名乐迷的口吻,倾情诉说自己独特的感觉。一题一议,融音乐于浮想联翩的心情中,化心情于风情万种的音乐里,字字句句总关情,让读者在怡然欣然中,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  当他
期刊
以前手机只能存40个号码  视亲疏保留最常用的  有时就会碰见人家打过来,或短消息过来,而我认不出对方的情形  N久的同学不联系,其实也只剩下寒暄  还想和他们在联络乃至热络吗?  未必会让人家认为是二奶吗?  请大家给个建议。  对了,我忘了说是美元。  坛子里老是有些自以为是的人。  就跟你有多少钱似的!  你就是一个月挣3万我也不跟你!  小贩子!!!可耻!  月收入200000-30000
期刊
我是在上海柴油机厂的技校里度过我18岁那年的。那年正好是临近毕业的一年。  整整三年的技校生活就快在那年的夏天画上句号了。和同龄人的高三不同的是,因为没有黑色七月的高考等着我,所以技校第三年的学业是最轻松的。当然,因为轻松也是最愉快的。  那时候与我同班的绝大多数是些男孩子。也绝大多是些顽皮好动的角色。也许因为在技校很早就参加工作实习的原故,那时候我们的身体明显要比其他的同龄人健壮得多,而且,似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