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作文批改似乎成了压在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怎样才能把老师肩上的这座山搬走,不仅要发扬愚公精神,还得另辟蹊径——引导、发动学生互批作文,就能批出一片新天地。
一、下放“民间” ——批改“平民化”
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孩子们怎能不喜悦,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写马虎型”:安排批阅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标点正确的文章。
“写作困难型”:安排批阅语言流畅,描写生动,选材典型的文章。
“写作高手型”:安排批阅病句较多,描写粗糙,选材陈旧的文章。
当然,这只是初次批改的安排,一两次以后就要调整,让学生经常更换批阅不同类型的作文,然后对照自己的“杰作”,既学习别人的长处,又以别人的缺点、短处引以为戒。每次批改作文有新鲜感,学生自然就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都换人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写作积极性也会慢慢提高。
二、面授机宜——批改“格式化”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了兴趣,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批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初级阶段,应要求学生关注写作的规范,根据规范进行打分。
(1)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要提醒作者纠正。
(2)标点运用是否恰当。不恰当的用红笔圈出,并在下面作出
修改。
(3)有无错别字。同样用红笔圈出,在空白处画个纠正框。
(4)有无病句。如有,在病句下面用浪线划出,打上问号。
(5)卷面是否整洁。按等级分别扣1、3、5分。
第二阶段应有更高的要求。
(1)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2)文章的选材是否能围绕中心,是否有新意,是否真实。
(3)文章语言是否流畅、生动、简练。
要求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对照以上几个方面在文章最后写下批语,在作文评讲的时候教师应针对每次的重点训练项目具体论述,同时提供一两篇优劣比较明显的例文,一边评讲一边指导。事实证明,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后完全能胜任这一工作,而且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同伴更容易接受。
三、精益求精——批改“细致化”
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粗枝大叶是难免的,老师也不能求全责备,但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应该提倡。在批改时,可以采取一批、二批甚至三批。按照批改的细致程度用星级来进行评判,最高可以达到“五星级”。评改过程中,可以寻求老师的援助,但不能超过两次。
通过互相批改,能激发学生手里抱着字典,去查找正确的字词。能激励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把握判断的病句或者是标点,会积极主动地询问老师。能促进学生在作文指导课或评讲课上,听得比以前更认真。
因为学生细致的批改肯定不能在短时间里达到尽善尽美,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批改过的作文进行二批,发现问题就和批改的同学个别交谈,孩子们也乐意接受。虽然以后还是会犯批改不细致的毛病,但至少已经引起他们的重视。通过一次次批改的实践和学生自己的努力、老师的提醒,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慢慢缩短。
四、激活思维——批改“个性化”
老师的批改习惯、批改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作文批改的初级阶段之后,教师应提出批改的个性化要求,尤其在批语上要有体现。既要准确、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又要让学生乐于接受,要让“挨批者”心服口服。如:
“和风细雨”式——持这种风格的往往是一些女同学,性情比较温和,批语中大多数是表扬的,批评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你的文章写得真好,语言优美,用了很多的比喻句,很生动,还加上了你的想象和感受,让我读了仿佛身临其境。难怪老师说,读好学生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我要向你学习。”
“暴风骤雨”式——主要针对一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卷面不整洁,文章篇幅短小,敷衍了事的。譬如:“做饭这样的事情已经写的太多了,都老掉牙了,你就不能想点别的事来写吗?而且你写的也不好,就像在记流水账,我读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是很有意思的,请你重新换一个内容写!”
“先礼后兵”式——先是肯定优点,但是紧随其后的是指出一系列的不足和错误。譬如:“你的文章字写得很漂亮,看上去也很整洁,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写得比较精彩,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很吸引人。可是,后来就写得太简单了,字也写得不如前面的,居然为了凑行数,一句话就占了一行,明显没有开始认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虎头蛇尾’吗?”
多次的作文批改实践,其好处不言而喻,但凡事“过犹不及”,学生互批作文这种方式不是万能的,它比较适用于老师评讲后进行的二次作文。学生互批作文虽然不能完全“搬开” 教师肩上的这座“大山”,但或许会给 “搬山工程”增添几分乐趣。
虽然互批作文有不少的益处,但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判断能力毕竟还不高,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把握和评判。所以,学生互批应该和教师批改交叉进行,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
(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
一、下放“民间” ——批改“平民化”
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孩子们怎能不喜悦,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写马虎型”:安排批阅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标点正确的文章。
“写作困难型”:安排批阅语言流畅,描写生动,选材典型的文章。
“写作高手型”:安排批阅病句较多,描写粗糙,选材陈旧的文章。
当然,这只是初次批改的安排,一两次以后就要调整,让学生经常更换批阅不同类型的作文,然后对照自己的“杰作”,既学习别人的长处,又以别人的缺点、短处引以为戒。每次批改作文有新鲜感,学生自然就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都换人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写作积极性也会慢慢提高。
二、面授机宜——批改“格式化”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了兴趣,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批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初级阶段,应要求学生关注写作的规范,根据规范进行打分。
(1)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要提醒作者纠正。
(2)标点运用是否恰当。不恰当的用红笔圈出,并在下面作出
修改。
(3)有无错别字。同样用红笔圈出,在空白处画个纠正框。
(4)有无病句。如有,在病句下面用浪线划出,打上问号。
(5)卷面是否整洁。按等级分别扣1、3、5分。
第二阶段应有更高的要求。
(1)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2)文章的选材是否能围绕中心,是否有新意,是否真实。
(3)文章语言是否流畅、生动、简练。
要求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对照以上几个方面在文章最后写下批语,在作文评讲的时候教师应针对每次的重点训练项目具体论述,同时提供一两篇优劣比较明显的例文,一边评讲一边指导。事实证明,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后完全能胜任这一工作,而且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同伴更容易接受。
三、精益求精——批改“细致化”
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粗枝大叶是难免的,老师也不能求全责备,但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应该提倡。在批改时,可以采取一批、二批甚至三批。按照批改的细致程度用星级来进行评判,最高可以达到“五星级”。评改过程中,可以寻求老师的援助,但不能超过两次。
通过互相批改,能激发学生手里抱着字典,去查找正确的字词。能激励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把握判断的病句或者是标点,会积极主动地询问老师。能促进学生在作文指导课或评讲课上,听得比以前更认真。
因为学生细致的批改肯定不能在短时间里达到尽善尽美,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批改过的作文进行二批,发现问题就和批改的同学个别交谈,孩子们也乐意接受。虽然以后还是会犯批改不细致的毛病,但至少已经引起他们的重视。通过一次次批改的实践和学生自己的努力、老师的提醒,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慢慢缩短。
四、激活思维——批改“个性化”
老师的批改习惯、批改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作文批改的初级阶段之后,教师应提出批改的个性化要求,尤其在批语上要有体现。既要准确、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又要让学生乐于接受,要让“挨批者”心服口服。如:
“和风细雨”式——持这种风格的往往是一些女同学,性情比较温和,批语中大多数是表扬的,批评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你的文章写得真好,语言优美,用了很多的比喻句,很生动,还加上了你的想象和感受,让我读了仿佛身临其境。难怪老师说,读好学生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我要向你学习。”
“暴风骤雨”式——主要针对一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卷面不整洁,文章篇幅短小,敷衍了事的。譬如:“做饭这样的事情已经写的太多了,都老掉牙了,你就不能想点别的事来写吗?而且你写的也不好,就像在记流水账,我读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是很有意思的,请你重新换一个内容写!”
“先礼后兵”式——先是肯定优点,但是紧随其后的是指出一系列的不足和错误。譬如:“你的文章字写得很漂亮,看上去也很整洁,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写得比较精彩,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很吸引人。可是,后来就写得太简单了,字也写得不如前面的,居然为了凑行数,一句话就占了一行,明显没有开始认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虎头蛇尾’吗?”
多次的作文批改实践,其好处不言而喻,但凡事“过犹不及”,学生互批作文这种方式不是万能的,它比较适用于老师评讲后进行的二次作文。学生互批作文虽然不能完全“搬开” 教师肩上的这座“大山”,但或许会给 “搬山工程”增添几分乐趣。
虽然互批作文有不少的益处,但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判断能力毕竟还不高,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把握和评判。所以,学生互批应该和教师批改交叉进行,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
(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