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阿富汗战争孤儿·留言选登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去年年底,当我们向全国发起了“帮助阿富汗战争孤儿重返学堂”的倡议,组织名为“关注阿富汗战争孤儿”的大型民间捐资助学活动时,没想到我们的努力会赢得如此令人激动的回报;我们于今年年初开始分别在广州图书馆和中山图书馆举办“关注阿富汗战争孤儿”大型图片展,没想到在社会上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积极的响应;在图片展的现场,每天人流不断,观众们纷纷捐款,争相留言,表达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热爱以及对阿富汗人民的同情与关怀;与此同时,设在杂志社内的捐款热线也是频频响起,善良的人们在慷慨解囊的同时也不忘留下感人至深的话语……我们的留言簿写满了一本又一本。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们深受鼓舞。
  现选登部分读者和观众的留言,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国际援手,共献爱心”的胸怀与感受。
  
  我被每张照片震撼。可怜是对弱者同情的话,可是他们是那样坚强。其中一幅照片是对父子:父亲已经残废,儿子伸展双臂,仿如飞翔。如果世人真有那受尽千年信奉的上帝和各位神灵,请看看这对仍然面带微笑的父子!战争真是最卑鄙的字眼,在那些孩子们的表情里,所有战争的理由都是苍白。
  如果真有上帝,希望他让这世界和平。
   Angel 2003年3月9日
  希望这些钱真正能用在可怜的阿富汗孩子身上。
   CJ 2003年3月9日
  祝愿世界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因战争而失去学业、生命和希望的天真儿童。而当今这个世界还有太多不安定的地区。作为地球村的一分子,每人都应该为它的安宁尽上一分力。对于我们来说,献上一点关怀给当地人民实在算不上什么,但是积少成多,希望可以帮得上几个可怜的儿童。
   KK 2003年3月9日
  多少年来,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是多么大!为何我们不能收起自私和贪婪的欲望,与世界所有人和平共处呢?当美国为“9·11”事件中所死的人悲痛时,为何布什就不想想美国的报复行为所造成的悲惨呢?难道美国人的生命就如此金贵,阿富汗人民的生命就低贱吗?不!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平等享有生命的权利。请美国不要再为自己的利益打仗了!不要再打伊拉克了,难道还要再造一个“阿富汗”?难道还要更多的孤儿流浪荒野?难道还要更多的难民无家可归?希望布什来这里看看这个图片展,让他知道坚持打仗,自己将会是怎样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人们啊!让我们清醒起来,为阿富汗的儿童贡献一分力量吧!
   无名氏 2003年3月9日
  如果全球3/4人口的民族在战争来临之际保持沉默,那世界还有什么和平可言!
  美国中东之战明箭指伊拉克,实质偏锋中国。
  请我们中华子孙不要保持沉默!
   民企经理人 2003年3月9日
  战争这名词是多么的可怕!作为高三学生的我经过多年的苦读,深深了解到战争带给人民只有灾难与痛苦!伊拉克的战争即将到来,世界,又会增加多少难民,多少孤儿,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真的不想再看到战争!
  图片中,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心里有的是自己的国家,他们不想破坏阿富汗国家的形象,可想而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侵袭,一次又一次地遭到破坏时,他们的心有多么的痛!
  我毫不犹豫,将我钱包内的5元钱捐了出来,虽然少少的5元,对于他们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我希望这区区的5元,真的能帮助他们!
   林筱蕴 2003年3月9日
  
  看了阿富汗战争孤儿图片展,对阿富汗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希望我们共同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同时希望图片展能延期半个月,让更多的市民观看。
   吴东征 2003年1月12日
  阿富汗的小朋友:
  或者你身心经受了太多的摧残,但我们相信,你的生命不会因此而暗淡,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让我们来把爱带到你的身边,让爱无所不在!
   Kippi 2003年1月13日
  庆幸自己能够为阿富汗儿童的“希望工程”尽一分力,添一块砖,谢谢《看世界》杂志!
   梁 汉 2003年1月13日
  看完了这么多珍贵的照片,我的心里是多么的激动,而且对自己所在的环境感到幸福,希望阿富汗能够早日摆脱战争的困境。
   杨华新 2003年1月14日
  让童真燃烧!请关注阿富汗孤儿。
   广州市荔湾区个体协会 2003年1月15日
  
  放飞心中的和平鸽,愿世界永远和平,阿富汗儿童不再为战争流泪!
   婵 2003年1月15日
  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
   龙柏林 2003年2月2日
  战争给他们带来不幸,不幸的他们在成长的同时,更要好好地学习,因为有着不同国度的热爱和平的人在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张军甫 2003年2月3日
  笼罩在战争阴霾下的阿富汗人民渴求和平、温暖,愿每一个人都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杨汉林 2003年2月4日
  多谢《看世界》杂志社在中山图书馆举行这么一个有意义的展览,多谢新华社记者为我们带来这么真实、感人的图片。我印象最深的是阿富汗小朋友说的这一句话:“别给我们拍相片,给中国人看到我们在捡垃圾会影响我们阿富汗形象的!”我感动了!就这么一句,我相信:阿富汗,明天会更好!
   冯永新 2003年2月5日
  也许从未见过战争的人是不会感到和平的可贵,和平——文明的曙光,儿童——阿富汗人民的曙光,但愿曙光不灭!
   余思毅 2003年2月5日
  一个没有欲望的地方,战火是否不再燃烧?一个没有战火的地方,人们是否睡得安详?
   李坚新 2003年2月6日
  生命原本脆弱,他们坚强活着并努力工作!朋友们!来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外来工 2003年2月7日
  看看其他人,会发现我们是非常幸福的、幸运的。尽管我们也正在失去童年、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毕竟我们曾经拥有过,但其实许多人本应拥有却没有机会拥有、去享受。做一点自己能做的事吧。为了那些可爱而苦难的孩子的渴望的眼睛。那是希望,生活是应该有希望!
   王 璐 2003年2月8日
  在看到那一双双眼睛里发出的渴求和平、爱的光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是呀,他们也是儿童,也需要被呵护、关怀,但这些他们都未得到。如果每一个人都捐一元,全国13亿人,就会有13亿元,至少也能使他们从物质上填补精神上的空白。原世界永远和平!
   易 芝 2003年2月9日
  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善 缘 2003年2月9日
  千苦万苦,千万不能苦孩子;你争我争,千万不能有战争。
   曹 湛 2003年2月9日
  
  《关注阿富汗战争孤儿图片展》观后]
  
  巴米扬大佛的碎片
  在颤抖
  
  残缺的土屋七零八落
  远处的孩子低下头
  怀念完死去的父母 就去谋生
  双肩挑起的尘土
  和衣服一样重
  
  荒凉的城市边上
  小孩捡所剩无几的垃圾
  苍蝇在头顶跳起幸灾乐祸的舞蹈
  其中一只很懒
  趴在小孩鼻子旁
  上帝想帮他拂去那该死的东西
  手却不够长
  
  废墟中 儿子和三角形皮球一起玩耍
  拖着一条烂腿的爸爸
  远远张望
  
  招 娱 2003年3月1日
其他文献
体验插秧要交费    在日本留学期间,我最想去看的地方不是东京大城市,而是日本的乡村。  我在北九州市的折尾公民馆认识的一位志愿者田中和子,让我实现了第一次和日本农民接触的机会。田中和子开了一所私塾,6月中旬,她要带学生去乡下插秧体验农村生活,并邀我一起去,我爽快地答应了。  约1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位于宗像市一个叫正助村的小乡村。说是一个村,其实也就五六户人家,从村貌上看,房屋均为木质构架,结
期刊
去年年底,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建立一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调查与“9·11”事件有关的情报部门、航空安全和边境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并任命基辛格担任主席。可没过多久,基辛格就以“可能的利益冲突”为由请求辞职。这个“可能的利益冲突”就是指基辛格自己于1982年创立的“基辛格国际咨询公司”并自任董事长。  基辛格离任后,创办了国际咨询公司,为美国多家大公司提供政策咨询和公关游说。稍为留心基辛格的中国人都知道,这
期刊
要让一个国家从此改头换面,可能的方式之一是先推翻自己的父亲——这一幕几年前才在卡塔尔这个富有的波斯湾国家上演过。如今这位新的统治者正带头努力,要使一个保守、默默无闻的伊斯兰社会,走上现代及富裕之路。    富得冒油的袖珍国家    从飞机上看,卡塔尔只是一块褐色的平板,但在地面上,卡塔尔的沙漠就变成一座座高低起伏的沙地,往海边延伸过去。在地理上,这个国家是一块从沙特阿拉伯突然伸入波斯湾的1.14万
期刊
巴格达的上空硝烟弥漫,我们忧心忡忡,焦躁不安,为我们认识与不认识的伊拉克热诚、忠厚、勤劳、善良的普普通通无辜的老百姓担忧,这其中就有巴格达“金街”上的阿齐兹……  阿齐兹是以制作银器饰物为生的工匠,在首都巴格达谋生。巴格达制作的金银器和饰物早有盛名。早在1000多年前的阿拔斯王朝,被史学家们称为“黑衣大食”国首府的巴格达,和中国古长安一样,是迢迢“丝绸之路”东西两端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据《唐史》载,
期刊
有人说艺术家是天才和疯子的结合,而收藏家又何尝不然。独具慧眼的收藏家们可以发现为别人所忽略的美,然后,疯狂地四处搜寻,恨不得掘地三尺穷尽地球每个角落把这些美挖掘出来,囊为己有。正是这种热情造就了读者今天看到的纽约这四大收藏家, 对他们来说,收藏就是艺术创作,收藏品就是艺术品,虽然也许他们的收藏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西方有句俗语:One man's junk is another's treasu
期刊
1906年,英国探险家汉斯·菲舍尔展开穿越撒哈拉沙漠心脏地带的大胆旅程。将近100年后,约翰·贺尔抱着同样的精神,决定向同一条路线挑战。两人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没有好的骆驼,他们肯定会送命。    《横越撒哈拉》开启了我的大胆旅程    我们骑骆驼沿着一条古代撒哈拉商队路线,从查德湖前往的黎波里,进行3个半月、2400公里的漫长旅程。在19世纪末之前,这路线主要是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城镇
期刊
图坦卡门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在历代法老中最为人所熟知。他18岁便去世,是未列入《王名表》中的谜样人物。1922年英国人卡特发现图坦卡门的陵墓,该项发现成为20世纪埃及发掘史上最大的壮举。卡特发掘出的图坦卡门遗物,目前收藏在开罗博物馆。这里所介绍的照片是经过特别拍摄,并非以遗物的展示状态呈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精心拍摄的美丽珍宝。    考古门外汉促成考古史上的大发现    “谷中有重大发现
期刊
年前,一位旅居中国终日与轮椅为伴的美国残疾人向我抱怨:“生活在中国的残疾人真的太不方便了。除了比较高档的宾馆和写字楼有电梯,其他很多只有楼梯的建筑绝对是残疾人止步,即使上了楼,很多门的宽度也不是‘残疾人友好界面’。”  说者怨艾,听者诺诺,我当时很是汗颜地代表整个中国人充当了一回被告,我切盼自己能在某个时刻也能进入西方那个高尚道德群落去感受一下处处关怀,时时温馨的人文气息。    弱势群体饱受关怀
期刊
今天,当全世界目光的焦点依然落在海湾这一片已经被反反复复的战火烤得通红的土地上的时候,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还是一个无法知道结果的僵局。我们焦灼的心已经有了一种长久等待的疲惫。是和平还是战争,这一个问题依然折磨着善良的人们的心。如果和平是可以期待的,那么和平为什么还不来呢?如果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不管承认不承认,美国已经成为当今世上惟一的帝国,只不过这个帝国是以一种新型的姿
期刊
这则消息,一定会让关注《看世界》和积极参与“关注阿富汗战争孤儿”活动的人士振奋。  到目前为止,《看世界》是中国第一家在阿富汗捐建学校的单位。《看世界》通过我驻阿使馆与阿富汗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部分非政府组织了解情况并协商,决定将两所学校分别建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贾拉拉巴德两座城市。贾拉拉巴德与喀布尔相距200公里,位于我国陆路去阿的必经之道,当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