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金融市场中心的冬冬和熙熙在职责之外,进行着“拉资金”业务,通过一支电话线,他们和全国范围的资金人取得联系。一个灰色、庞大的资金链在暗中涌动。本文带你进入这个神秘世界的中心,看看巨额利润是怎样驱动系统运转的。
本文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灰色资金链,它的结构复杂,环节曲折,栏目以连载形式领我们进入这个精彩的专业圈里。
快速致富的模式
“拉资金”一直是金融市场中很赚钱的一项业务。诱惑之下,证券营业部的、券商总部的、搞实业投资、风险投资的、开咨询公司的,都会在主业之外,忙里偷闲做些“拉资金”的业务。
资金业务通常这样来做:
坐在电话机的旁边,翻着电话本,找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拨过去。先开始是天南海北地聊一会儿,联络一下感情、问问都跳槽了没有,谈谈有没有搭伴挣钱的渠道,之后转入正题开始问:“老兄,你那儿有资金吗?”老兄迟疑了一下,犹豫地说:“资金嘛,我这儿没有。不过,让我帮你想想谁那有……”。“咝—”老兄一边想一边倒吸着气,“喔—,记得前几天冬冬跟我说过他那儿有,你去试试看?”
跟老兄话别后拨电话给冬冬,聊了一会儿,冬冬又介绍了熙熙。就这样东问西问了五、六个老兄,太阳也慢慢晃到了头顶,眼看一上午的时间就要过去,事情还了无头绪。正在失望间,终于碰上了个老兄肯定地说:“嗯,你算是找对人了,我这有笔5000万的资金,11.5%的,你要吗?”
上家就这样找到了,事情可以说是办成了一半。下一步,是去找下家。
找下家一般还是通过打电话,拨着号码一个一个地问:“老弟,你那儿要资金吗?”老弟一听“资金”二字当即精神抖擞:“资金?当然要了,越多越好!你有几个亿?”看来老弟的胃口不小,是做大手笔的,所以只能惭愧地说:“哦—,只有5000万,12%的!”老弟一听倒吸了口凉气:“12%?太高了!!要不了,实在要不了!”他顿了顿,试探地问:“你那有没有11%以下的?”
虽然老弟不要,但报出了需求,算是有了11%的下家。再下来打电话,你就可以这样问了:“兄弟,你那有没有11%的资金?或者你要不要12%的资金?”……
这就是“拉资金”的最常见的方法,它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要钱的”和“给钱的”,争取让它们在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报价上成交。这样作为中介,就可以提成了,提成费一般是0.5-1个百分点。上面那笔5000万元的交易,中介费算下来就是25万元。
而打电话时反复提到的11%和12%,指的是这笔资金的利率水平。也许有
读者会诧异这个报价远高于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5-6%),而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民间资金拆借的利率高出银行的利率将近一倍。虽然各地会因为地域和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在利率上略有差异,比如,北京地区是10.5-12.5%,天津稍低一些为9.5%-11%,金融中心上海是9-11%,但整体上都在8%之上。
为什么民间利率如此之高?高利率的资金企业该如何还贷呢?
看似厚利的中介
当二级市场结束了升势、阴跌不止之时,对行情日惊夜梦的同行们,转而忙着去联系资金业务。
上回说到:中介费大约是0.5-1个百分点,促成一笔5000万元的交易,中介费是25万元。有读者问了:这种交易几天能做成一笔?其实不是几天做一笔,而是即使运气好,几个月能成交一、两笔。如果这样的话,几十万也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何值得那么多公司也赶来拉资金分一勺羹呢?
诸位有所不知,上回提到的中介,只能算是最后一道的中介,在他前面,通常还会有几道中介。像那笔12%的资金,这笔资金的初始成本肯定是低于7.5%的,之所以最终形成12%的报价,就是因为经过的中介多,大家都提了价。比如第一道中介加了2个百分点,第二道中介加了1.5个百分点,第三道中介加价半个百分点,到了你,就形成了11.5%的报价,当然你还会再加半个百分点。
显然,你希望找到12%的还价,或者找到11.5%的还价后,说服前面的中介,大家一起把中介费都减点,形成一个11.5%的报价。大家虽然都少赚一点,但成交就容易得多了。然而前一家中介在给你报价的同时,也在四处试着找客户,它提的价就是11.5%的。所以除非它找不到11.5%的还价,否则它也不会轻易让利。
所以接下来的结果无非这样几种:1、你很有运气,找到一家急等钱用的企业,12%的高价它也要了。这样,你和熙熙还有前面的中介就都能提成了;2、熙熙四下联络,终于找到11.5%要资金的,熙熙和前面几家提成,这笔成交与你无关;3、你找到11.5%的要资金的,并劝说熙熙和你一起各自只加价0.25%,最终报价11.5%以促成交易,各中介提成;4、没有成交。
在这样的模式中,位于前面的中介得到的报价低,成交的可能性大,利润厚。位于后面的中介得到的报价高,成交的可能小,利润薄。所以为了争取多赚些钱,各中介争相扩大自己的联络范围,都希望能找到最直接的给资金的和要资金的,以争取位于中介链的前方,多拿些提成。
那么如何扩大联络范围呢?
可以多跟企业打交道,问问企业是不是正有贷出闲置也愿意借给别人的资金,或者企业是不是需要资金投入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可以多跟金融机
构打交道,了解机构是不是正有贷款计划,条件是什么?可以多跟证券营业部的那些大户打交道,问问他二级市场行情这么不好,与其套住不如将资金借给别人,这样愿不愿意?或者有的大户正在透支做股票,行情一跌需要多追加保证金,不然就要被营业部平仓了,他是不是需要资金?还有就是多跟同行打交道,看看大家手里都有些什么资金,是不是可以做做拉郎配。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拉资金”的过程中有那么多中介介入,而很少有一家中介直接做成的。要资金的、给资金的地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如果不是众多中介的信息面覆盖,真是难以相互知道的。
将双方联系在一起后,中介还需要在其间配合商谈贷款数额、期限、和贷款条件等。一直等到协议签完、资金和提成费都打入各方帐户,中介们才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
但是,更多见的情况是这不过是一个局。
猜猜谁来入套?
中国有些古话,像“欠债还钱”啦,还有“父债子还”。然而这些话传到了今天,却忽然不适用了。现在不仅父债不用子还,而且做爹的只要及时破产,这些债他自己也就不用还了。更有甚者不仅不用还债,还就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西城区某先生自诩炒股本领高超,股市上涨时四处游说大企业委托理财。一企业老总跟他谈话甚欢,当即掷出三千万委托他来操盘。没想到很快股市翻头向下,半年内一口气猛跌一半,先生账户上也当即亏去了一千万。然而先生功夫确实了得,虽负了一千万的债却依然泰然自若,每日侃侃而谈,日子过得轻松滋润。而那老总也不仅没有上门讨债,反而很快派来一贴身随从,时刻不离其左右,对其好生照顾。老总对此感慨颇深: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先生的人身安全,不得丢失不得损害,万一出了三长两短,这账上的一千万资金可是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位老总可算得上人文关怀,经常抽时间与先生深谈,鼓励他东山再起,劝他再展鸿图从其他企业里如法圈出资金,先生看在老板好生照顾的情分上,能还多少还多少。
听完故事众人都笑:欠钱不还的竟成了大爷!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又听说听故事的人中竟有人效仿,据说是思度再三,欠了一个企业百八十万,自认为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区区数目对企业九牛一毛。没想到很快被企业派流氓恶揍一顿,帐虽一笔勾销,但半年卧床不起好生痛苦。
比起自然人的欠债不还,法人欠债后的手段则要高明得多。
法人借款通常被要求设置抵押物,给资金的往往以为手握对家实物资产,纵使他欠债不还,也就相当于以物易物了。然而,实物资产的价值恐怕只有作为借款方的老主人才知道个中底细了。几番较量后,给资金的逐渐明白了这一点,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给资金的就开始提出对抵押资产进行评估,由评估事务所专业操作。但是,道高一丈魔又再高一尺,借款方很快暗中搞定了评估师......
“搞定个人”是一种方法,但有时碰到执拗的评估师,这种方法也不能奏效,于是借款方采用一种更便捷的方法—将一处资产多处抵押。几年前,长安街上的一座办公楼中,有一家券商。一天,券商的人在一楼电梯前看见大门那儿进来了一些穿着公检法服装的人。到了楼上一说,资产管理部的几个操盘手很紧张,思酌是不是坐庄的事出了什么麻烦?赶紧去找总经理汇报。大家等了一会儿,公检法的人没到,电却被拉断了,四下一片昏暗。有从洗手间回来的人说水也给停了。券商的人下楼去找物业问出了什么事,物业的人苦着脸说这是个内部机密:大楼被所属的企业接连在三处抵押,借了几个亿的款,现在企业没钱,拿什么来还?楼已被法院封了,即使过几天给了钱解冻这笔,后面的两笔还是要封楼。又过了几个月,该声名显赫的企业被宣布进入了清算程序。
既然抵押不成,给资金的又生一计—担保。担保的意思就是,到还钱的时候如果没钱,就让做担保的来还钱。这样做,借钱的、担保的就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出了事谁也跑不了。这样做的本意是想让那些资信弱的企业费力去找担保,多加一道门槛就多防范一些风险。没想到很快就形成了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既然担保能将风险转移,银行和其他机构何乐而不为呢?一时间几乎所有的贷款全需要担保了,也不管借钱的是不是好企业,这样一来,借款的成本就提高了。另一种趋势是那些资信不好的企业也想出了应对的招数,他们设了一些皮包公司,相互担保,结果还是不受控制。
面对活蹦乱跳四处借钱的皮包企业,银行和机构再生一计—上市公司担保,也就是不能随随便便找家企业就来做担保,而是必须找上市公司来做担保。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很有钱,而且基本都是各大省市的顶梁柱企业,它们的高层也都算得上是各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想让上市公司做担保,不仅要能够说得上话,而且还需要有利益支撑,对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战略伙伴、或者能给上市公司担保费的才能办到这一点。
这下,银行和机构放心了,终于能够管住皮包公司了。于是市场消停了半年,然而也就只有半年,再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一种变化是借钱人又想出了办法。不是要上市公司担保么?给上市公司高额的担保费,不怕没有动心的。况且上市公司亏的是股民的钱,如果再加上私下给个人好处费,有的上市公司就更容易搞定了。另一种变化是上市公司看到自己地位提高了,也不由得动心了,有的上市公司收取担保费,有的上市公司联系起来为各自贷款做交叉担保。一时间,上市公司相互担保成风,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叉担保关系。
虽然看上去理直气壮,但该出事的早晚还是要出事,特别是当牵扯到证券市场的时候。新世纪伊始,股市大跌,一跌跌去一半,某某系资金链断裂,系里的一只只股票整天撞着跌停板。众股民一看,连忙抛了股票掉头就跑,
这正是股市中最为惨烈的“多头宰多头”。很多坐庄的都是拿借来的钱和营业部透支的钱在坐庄。股市一跌,坐庄的惨了,帐面的亏损若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营业部就执行强制性平仓。这样又多出的很多汹涌的卖盘再次导致更多的平仓盘。
然而坐庄的借的钱很多都是从上市公司中圈来的,或者是借钱时由上市公司做担保,一平仓,上市公司的几千万收不回来,当即亏损。而上市公司的钱也是相互担保借来的,自己还不了钱,就由那些做担保的上市公司还。一时间,上市公司宣布亏损的警示公告不断,“委托资金几千万甚至一个多亿难以收回”……证监会顿悟,宣布禁止上市公司交叉担保。
难道只有借钱的和给钱的才会入套,而中介就能置身度外么?欲知后事,且看下期故事:一脚踩空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