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资源的藏量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课程资源的数量。地方民族课程资源是所有学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图案教学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它涵盖多种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如何在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并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地方民族课程资源;艺术设计课程;图案教学
  一、艺术设计专业图案教学现状
  历史在文化传承中进步,艺术在继承中发展;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传承美术文化的作用,在保护物质文化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同时,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包含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多元文化的因子。广西山川秀丽,地处中国南部,世居汉、壮、苗、侗等12个少数民族,它们有着各具特色的习俗与文化,服饰衣着漂亮精美,无不散发着广西浓郁的乡土文化风情;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如,浑厚的铜鼓(古代铜鼓在广西绵延发展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广西是世界上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素有“铜鼓大本营,铜鼓之乡”的美誉)、绚丽的壮锦、雄伟的花山崖壁画、花式多样的吊脚楼等等;也由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歌圩、苗族的苗年节、回族的开斋节等等,此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若能把这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运用到图案教学中,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且将对高校图案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使图案教学从过去的呆板中走出,使我国图案教学复活于当代艺术氛围中。
  图案教学是每个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上的基础课程之一,现阶段艺术设计样式、思潮等包罗万象,怎么能够有效地在高校图案课程中对我国地方民族传统图案进行科学地合理地传承,并成为当代高校图案教学的资源。它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既具有很强的艺术功用性,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范围广,具有历史久、工艺璀璨、应用广泛等实用与审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装饰性、实用性和审美性,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给人精神愉悦。
  受外来三大构成课程的冲击,图案课程现状尴尬,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习德国包豪斯学院的教学体系,引进三大构成成为艺术设计教学的必修课,已在中国教学体系中开花结果。而图案课程在教学中有时被忽视。原中央工艺美
  术学院教授常沙娜发出呼吁:“应该坚持传统图案的教学”。中国设计应站在传统的、民族的视觉艺术上,与现代世界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使我国设计在整个设计领域中更加突出自己的艺术特色。但是目前图案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课时少等问题,无法将民族特色应用到图案教学中,导致设计僵化、概念化。
  二、将广西地方民族课程资源转化为图案教学资源
  (一)艺术价值
  广西民间艺术资源众多,内容丰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之一。综合广西地方民族资源分析,笔者认为民间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首先,题材多样,源于故事传说,丰富了我国图案艺术资源。其次,构图价值,剖析民族地方艺术,大多采用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的构图等。再次,具有造型价值和色彩价值,多采用变形、简练等造型形式,色彩运用大胆,大红大绿,以表现出喜气洋洋的气氛。
  (二)艺术特征
  广西山川秀丽,地处中国南部,世居汉、壮、苗、侗等12个少数民族,它们有着各具特色的习俗与文化,服饰衣着漂亮精美,无不散发着广西浓郁的乡土文化风情;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如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壮族先民在左江沿岸峭壁上创造了长达200公里的花山崖壁画;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广南壮族绣球、铜鼓等都是广西壮族民间艺术文化的代表,反映着广西壮族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
  笔者以广西铜鼓为例进行剖析其艺术特征。首先,太阳纹是在任何一面铜鼓上都可以见到。位于鼓面的中心。云纹和雷纹作为陪衬,云纹和雷纹作为几何纹样在铜鼓不是随随便便的,是符合美学原则的,是抽象活动的具象表现。云纹包括单卷云纹、双卷云纹、半边云纹等。雷纹有回形雷纹、半边雷纹、菱形雷纹等形式。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自古的规律,古代劳动人民往往把生活场景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铜鼓便是其中的一种载体。铜鼓上的船纹样便是岭南人水上生活劳动实践的自我写照,在罗泊铜鼓中鼓腰和鼓胸刻有船纹,整体观察鼓胸能看出在每条船只之间都是由直线、方格圆圈组成的图案,这种图案与船纹相间错开不断重复,船上相同服饰相同姿势划船的相似造型都是重复构成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策略
  高校艺术设计图案教学引进民族地方特色资源的目的是以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以地方民族艺术资源为内容的图案教学,是当代艺术营养的补充,更是对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
  1.培養学生审美情感策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西文化内藏丰富,吉祥如意等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蕴藏其中,让学生去欣赏这些古老而淳朴的民族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作品,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感悟古人的审美情怀。
  2.提高民族审美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艺术观念
  图案教学应站在继承广西民间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这些积极向上的、乐观豁达等的精神风貌传递给学生,更要学习当今的潍坊风筝、胶东剪纸和杨家掉年画等吊脚楼、花山崖壁画等的与时俱进,与中国社会同步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观,从而让我们的设计艺术与世界并行。
  3.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策略
  图案设计的教学中,可以直接到实地考察,了解其从选题、构思等创作过程,从而可以直观地了解构图、造型和色彩等思想和形式,使他们能获得第一手素材,或请老专家、老艺人进入学校讲课,可以间接地了解到创作过程和许多民间艺术背后的故事,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三、结语
  张道一先生曾指出一部完整的基础图案学应该包括:“研究古代的、民间的和外国的图案,提高鉴赏力。”图案民族化教学不仅以培养具有当代性的复合型人才,而且也是具有实力的原创型的设计人才。将广西地域艺术精髓与现代设计思潮相结合,有效地、科学地运用图案教学,让广西民族艺术融入现当今艺术设计中,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附 :《图案教学单独纹样的提取与创新》 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基础图案
  课时:1周(12课时)
  讲授内容:图案教学单独纹样的提取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授课,让学生了解广西本土民族地方资源的文化背景及
  其历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造型、色彩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其作出深入了解。
  情感目标:学生学习此课程可以欣赏到广西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发散性
  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作目标:
  学生在已有的图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提取民族资源的造型、色彩等,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形式美法则的单独纹样。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电子设备,让学生了解广西民族图案的色彩、造型等特点,让学生搜集
  资料,准备前期设计草图,对其进行形式美再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
  (1)放映各种不同广西地方图案资源,引入图案教学
  (2)介绍图案概念,引出《基础图案》课程
  2、讲授新课
  (1)教师有选择地讲解图案的选材、色彩以及构图形式,重点讲解大家喜闻悦见的铜鼓为例
  (2)单独纹样的展示与讲解。
  (3)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资源,并查找相关资料,去图书馆、民族博物馆、艺人访谈等手段,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
  (4)根据学生所选资料,提取题材特点、构图造型等特点。。
  (5)出小样,师生之间相互讨论。
  (6)每小组创作出图案作品。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教师欣赏、引导,学生制作出精美单独纹样,为后续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课程打下基础。
  六、作业要求
  1、2个单独纹样
  2、尺寸为16x16(cm)
  3、勾勒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明.图案础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
  [2]杨林.中国民间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尹少淳.中国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
  [4]李建强.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
  [5]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東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光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其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光不仅是世界万物得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也是建筑空间设计的灵魂,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环保观念的出现,光也成为了室内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空间表达方式。  关键词:光的语言;室内空间;光环境;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间的竞争不断加大,设计师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就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设计方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质量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信息资源共享热点之一的视频资源,日益受到读者的青睐,因此,如何有效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视频资源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热点话题。运用录播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图书馆优秀的讲座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并通过网络技术,让更多的读者共享这些优秀的资源,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
期刊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大量问题。在实际了解镇安县A幼儿园中留守儿童的情况后,我们基于自身专业能力针对其情况自制了绘本,并多次下园进行了教学活动。现对我们在活动中发现的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反思。  关键词:自制绘本;大班;留守儿童;人际交往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
期刊
摘要:同性恋者是被社会置于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这一现象在同性恋题材作品中经常得到表现。我们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去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意义或者相互关系,更多地了解同性恋者以及同性恋现象。本文主要从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两个方面,以《蓝宇》《蓝调石墙T》《断背山》为例来分析同性恋题材作品在叙事模式上的特点,以达到呼吁大众给同性恋者更多的理解和认可的目的。  关键词:同性恋;叙事模式;叙述视角;叙述结构  男、女结
期刊
摘要:藏传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明中脱颖而出。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作为一种媒介不光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更是集中表现了藏传佛教的艺术特点。西藏博物馆里墙上贴着一张影印的大威德金刚的介绍图,图中心是一尊三十四臂大威德金刚的唐卡,周围用箭头标明了大威德金刚穿戴、手持的物品以及法器的名称与简介。此图给了笔者强烈的研究欲望,笔者想以大威德金刚为例分析藏传佛教唐卡中的佛教法器。基于前期在西藏地区众多寺
期刊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使家庭和睦、使社会和谐。在中国,“孝”不仅仅体现在对老人生前的奉养、关爱、尊重,也体现在对老人逝世后的丧葬仪式中。本文笔者将以自身所在家乡湖北通城县为例,谈孝文化在湖北通城丧葬习俗中的体现。  关键词:通城;丧葬习俗;孝文化  引言: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讲究“披麻戴孝”,丧葬习俗和孝文化都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开始就有机结合在一起。古人认为“送
期刊
摘要:翻译原则、策略、方法和技巧四个概念术语,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界定各术语的概念范畴,厘清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对这四个概念的定义、特性和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促进翻译理论研究中术语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翻译原则;策略;方法;技巧;关系  一、引言  概念是一门学科的基础。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是翻译学科中几个普遍提及的概念,是分
期刊
摘要:地方党史文献资料在编著过程中要注重政治性、政策性、学术性的统一。文章基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梳理了新出地方党史文献中常见的三类文字误例,即:常见同音、形近字之间易相混淆;用词立场或定位不准,存在被误解的可能性;个别历史事件,表述线索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此类错误影响此类著作的严肃性,值得同行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党史文献;文字误例;重庆长寿;革命遗址;国家标准  清末张之洞云:“读书不知要领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语言环境对学习者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尤其是与越南山水相连的中国广西,学生在自己的母语环境里学习越南语和越南语交际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语言环境;越南语;交际教学法  外语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环境,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将越南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研究不同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将有助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激烈的竞争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心理疲劳正成为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幽默是一种美丽的“转化剂”,可以令观者开怀,使烦恼瞬间化为欢畅,将尴尬變为融洽,有利于调节情绪和消除身心疲劳。现代招贴设计中对于幽默的使用,不仅是为了视觉形式魅力,更是顺应了大众的心理慰藉,引起共鸣。所以,才能在现代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中以较短的瞬间吸引受众的注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