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师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到的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所以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应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这种说法已经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实践上,也卓有建树。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生字词教学上也实践这一点呢?笔者就生字词的确定,生字词的解决,生字词的巩固做了一番尝试。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基于此,笔者从教生涯虽短,才疏学浅,却也有一两点思考,愿与诸位同仁商榷。
什么是生字词,一篇课文中哪些字词可以算作生字词?以往这些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教师的依据不过是几本教学参考资料和自己的想当然。其实生字词应当是那些学生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大家都知道,人的认识是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的。学生的认识不要说和编者教师有偏差,就是学生之间也有偏差。这个字、这个词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不是生字词,但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就是生字词了。笔者就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字词在教师看来学生自然知道,甚至不可能不知道,而事实出乎意料,在课堂质疑时,很多学生就会提出这些字词来询问。所以确定生字词,应当是让学生在朗读或是默读的基础上自己确定。笔者就常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下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养成习惯。最后综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确定学生有普遍认识困难的几个字词,作为重点字词。笔者感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因体会到自己主人的身份而学习热情高涨。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了自己的生字词,如何解决呢?所谓解决生字词,就是学生能够脱离拼音读出生字并默写出来;能够在具体语境下理解、运用生词。传统上,教师习惯提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生字的注音,生词的字典解释义,然后叫学生在课堂笔记上如实抄录。大家可以看到,学生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他们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使他们学得很是乏味,事倍功半。当然教师逐个指导是很不现实的,怎么办?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此,只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小组内的同学首先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确定生字词,然后回到学习小组互相“授长”“补短”。这样一来,通过小组内的请教、讨论、查工具书等方式,学生自己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大部分生字词,效率、效果也大为提高。对于几个重点字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班讲解。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生字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至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本文不再另作阐述。
学习生字词核心目的之一是运用。运用字词也是巩固字词最有效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述,生字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实现在一点,仅靠传统的听写,板演,造句是不够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笔者就是用下面的方法尝试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已解决的生词,然后课外练习用这些词语写成一段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这既可在小组内实施,也可在全班范围内实施;练习结果既可由小组成员评价,也可由教师评价。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有位同学就用“绝伦、匀称、古朴、惟妙惟肖、推崇、胜景”写成了一个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断:
“那天我做梦,和愿望一样,梦见长大的我,独自生活在一片花草树木茂密、葱郁的大森林里。那儿没有绝伦胜景,却优雅闲适;没有两株匀称的树,却有一群猿猴给我做伴,惟妙惟肖地模仿我的生活起居。森林中没有喧闹,没有繁华,有的只是一片安详,一片幽静……梦醒后,回味着那片森林,回味着我那一直推崇的古朴幸福的生活。”
反馈这些练习结果是很重要的。反馈的对象除了教师,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笔者就通过小组推荐,作业评判等方式发现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断,然后打印张贴,反馈给全体同学。这样做对学生的激励表扬作用是不言自喻的,全体同学更可以因为大量阅读范本而加深词语理解,积累更多语言材料。长此以往,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可取得良好效果。至于生字的巩固练习,可以倡导学生小组内互相听写。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体会到主人的感觉,学习字词才能轻松、扎实,才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基于此,笔者从教生涯虽短,才疏学浅,却也有一两点思考,愿与诸位同仁商榷。
什么是生字词,一篇课文中哪些字词可以算作生字词?以往这些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教师的依据不过是几本教学参考资料和自己的想当然。其实生字词应当是那些学生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大家都知道,人的认识是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的。学生的认识不要说和编者教师有偏差,就是学生之间也有偏差。这个字、这个词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不是生字词,但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就是生字词了。笔者就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字词在教师看来学生自然知道,甚至不可能不知道,而事实出乎意料,在课堂质疑时,很多学生就会提出这些字词来询问。所以确定生字词,应当是让学生在朗读或是默读的基础上自己确定。笔者就常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下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养成习惯。最后综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确定学生有普遍认识困难的几个字词,作为重点字词。笔者感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因体会到自己主人的身份而学习热情高涨。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了自己的生字词,如何解决呢?所谓解决生字词,就是学生能够脱离拼音读出生字并默写出来;能够在具体语境下理解、运用生词。传统上,教师习惯提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生字的注音,生词的字典解释义,然后叫学生在课堂笔记上如实抄录。大家可以看到,学生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他们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使他们学得很是乏味,事倍功半。当然教师逐个指导是很不现实的,怎么办?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此,只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小组内的同学首先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确定生字词,然后回到学习小组互相“授长”“补短”。这样一来,通过小组内的请教、讨论、查工具书等方式,学生自己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大部分生字词,效率、效果也大为提高。对于几个重点字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班讲解。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生字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至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本文不再另作阐述。
学习生字词核心目的之一是运用。运用字词也是巩固字词最有效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述,生字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实现在一点,仅靠传统的听写,板演,造句是不够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笔者就是用下面的方法尝试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已解决的生词,然后课外练习用这些词语写成一段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这既可在小组内实施,也可在全班范围内实施;练习结果既可由小组成员评价,也可由教师评价。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有位同学就用“绝伦、匀称、古朴、惟妙惟肖、推崇、胜景”写成了一个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断:
“那天我做梦,和愿望一样,梦见长大的我,独自生活在一片花草树木茂密、葱郁的大森林里。那儿没有绝伦胜景,却优雅闲适;没有两株匀称的树,却有一群猿猴给我做伴,惟妙惟肖地模仿我的生活起居。森林中没有喧闹,没有繁华,有的只是一片安详,一片幽静……梦醒后,回味着那片森林,回味着我那一直推崇的古朴幸福的生活。”
反馈这些练习结果是很重要的。反馈的对象除了教师,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笔者就通过小组推荐,作业评判等方式发现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断,然后打印张贴,反馈给全体同学。这样做对学生的激励表扬作用是不言自喻的,全体同学更可以因为大量阅读范本而加深词语理解,积累更多语言材料。长此以往,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可取得良好效果。至于生字的巩固练习,可以倡导学生小组内互相听写。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体会到主人的感觉,学习字词才能轻松、扎实,才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