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浅析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ue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是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浅谈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能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缺乏正确的教材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经历、学习基础等实际,只从教者本身的角度出发,准备和组织教学,搞“一刀切”,因而造成课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显得很吃力,学生却无动于衷,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江苏省教育厅曾给全省中小学配发优质教学光盘,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典型范例,可是部分学校、部分老师就是没有用起来;网络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但由于一些教师盲目自大,先进的经验不去学习,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使一些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发挥最大效益。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情和学情,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又要跳出教材和教参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打破教材的原有顺序,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适当拓展延伸;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机地进行糅合,发挥每个资源的长处和优势,为课堂所用。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些教师由于对这一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为新课改追求的是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师就解放了,无需教师去准备和组织,于是片面追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要在课前精心组织、准备和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活动。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过程中,应及时巡视课堂,发现问题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着手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活动中,要科学地合理安排,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活动,以期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或主动性的目的。
  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体代表效应,弱化学生群体效益。就学生方面来说,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当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教师而言,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选取合作学习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评估性。其次,对合作学习的目标确定要适当,起点不宜太高,尽管合作学习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但客观地说,一节课不可能将三维目标一并实现,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合作形式,有侧重地实现一类或两类目标。再次,在评价合作学习时,要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尺度,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另外,合作学习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片面强调表扬激励作用,忽视批评指正的功效。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的发展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评价的内涵和作用,认为实施新课程就不能批评学生,对学生只是一味地表扬。于是,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分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等等,给学生的回答每次都给予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轰轰烈烈,过分地吸引人的“眼球”。在不少老师看来,激励与批评是对立的,强调激励就不能批评,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表扬亦能造成伤害。殊不知,过分的褒奖有时会适得其反,不仅缺乏激励性,还有可能“过犹不及”,误导学生。其实,新课程并没有让批评惩戒“安静地走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白,表扬激励和批评惩戒是教育的双翼。适当地批评指正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感到一种被关心、被关注的温暖。批评在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没有批评,做错了就应该给予批评,有时甚至是严肃的批评。学生固然喜欢被表扬,但是对于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也是心存感恩的,他们会去思考自己的失误、寻找缘由,使个体在心理上有一种强化,对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不应有所顾虑,应该以一种直接而真诚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学生及早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表扬与批评都应该在教育中发挥其共有的作用。没有激励的教育,是刻板的、没有动力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虚伪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只有在不断完善与激励中,才能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和促进。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治教师经常进行反思,总结不足并进行改进。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加强并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
期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整个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即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而在整个非智力因素活动中,情感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对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加以吸收,进行知识的积累。这
期刊
课堂教学要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力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放开手脚去主宰每一堂课。  1 优化教师的“讲”,做到精讲  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如采取自学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由于语
期刊
【摘 要】 要想让学生真正写出一篇结合实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要狠抓习作训练,让学生除正式作文外,每人另有一个习作练习,把课内外的好词佳句、口语交际或看到的图片、景物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每天坚持写成段或篇,并让家长适当指导,天天检查,努力做到“贵在坚持”。同时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进果树园,庄稼地,让他们仔细观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 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和探索热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思维习惯以及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教师要设计和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动活泼 情境引导 合作探究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保证。可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极
期刊
所谓“拓展性实验”,我认为就是以课本知识为依据,突破课本中基础实验的束缚,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安全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的实验。  1 以人为本,注重拓展实验的趣味性  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能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开阔眼界,使人的积极性和
期刊
1 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兴趣产生的条件  1.1 教师要先喜欢数学、喜欢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喜欢数学、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上数学课、学数学。作为教师,要心系学生,情系学生,爱优生更爱差生,要为学生的成绩进步而欣喜,更要为学生的落后而焦虑。  1.2 教师要充分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同辈朋友”,做学生的“大伙伴”。躬身或蹲下身来同学生对话,师生间才会建立良好的感情,
期刊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音教学方法,进入20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它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做中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为生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