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根据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容许多种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政策,以昆明市双龙乡麦地塘村为例,对其11个自然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并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后农民经济收入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收入;麦地塘村
一、土地流转的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集中规模生产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让部分失地农民放心、安心,专心从事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效遏制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样农民即可在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借助于土地集中连片、土地整理、招商引资等手段。
二、昆明市双龙乡麦地塘村基本情况介绍
(一)土地流转现状
麦地塘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及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4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08.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0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5%;全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465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6.2%(见表1)。全村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面积逐年增加;形式灵活多样;作法趋向规范;影响日益扩大。
麦地塘村土地流入和流出的原因:27%的农民流出土地是由于土地流转收益高于自己耕种收益,所以积极进行土地流转;而17%的农民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且提高经济收入才流入土地的(见表2)。
(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匮乏。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地流转将会日趋活跃,大部分土地经营和使用权转移是排他性的,企业和外地农户极少承租和转包,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封闭性,没有形成相应的流转市场,影响了农地流转。表面上来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中介服务组织,便于交易操作,但这种情形不可避免地会干涉其他交易主体的权益,从而失去中介服务组织应有的效率和媒介功能。
2、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错位。胡同泽等明确指出:要么部分政府干部思想僵化,不敢流转;要么政府权力在强制农地流转时“越位”而又放任土地流转,疏于规范服务时“失位”。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都是以土地作为生存和就业的保障,但是农民的就业渠道还不是很多,就业岗位也不是很稳定。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土地流转前农户收益
经过麦地塘村的实地调查,在和村民的交谈中得知,在没有进行土地流转之前,他们进行的种植业,只要以玉米为主,同时也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梨、核桃等),但是由于缺水,很难成熟,收成也不好,有时还会赔本。例如,每年种植玉米:经过调查发现,种植一亩玉米,除一年的辛苦劳动之外,还需要投入化肥、地膜、农药等(见表3),这些是除外平时的劳动力投入。一年收成一亩地最多产玉米1000斤左右,按每年平均玉米收购的市场价格2元计算,一亩地最后的收成就是2000元左右。农民一年的投入那么多,但最后收入又是多少?种植地的投入大于收成,在这种投入与收获不平衡的状况下,如何增加投入使提高收入?
如表3、表4所示,农民在种植玉米和经济作物梨的平均每年投入是1985元和500元。收成好的话,每亩地能产1000斤左右玉米和500斤梨。按平均每年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每斤玉米2元左右,玉米能收入2000元左右;而梨的市场价格是1.80元左右,一年收成是900元左右,相比种植梨划算,但是种植梨不能解决一年的吃饭问题。
(二)土地流转后农户收益
对于土地转出方,由于农户将土地以一定的租金(当地一年的租金是1800元/亩-2200元/亩)作为报酬转出,那么在农户的总收入中就增加了租金收入,又有充足的劳动力对土地进行其他的经营活动。在做这些的时候,同样增加了经济收入,就拿当地平均在外打工收入来说,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最后还有土地租金的收入,一年的总收入就是从事农业外的收入和出租土地的租金之和,远远大于农户只种植的收入,农户的总收入增加了。
在问卷调查中,流入了土地的村民,在种植梨和核桃的同时经营了两家农家乐,在农家乐上一年增加收入5000左右,种植经济林果一年增加经济收入2000多元,这样,一年的纯收入是5000元左右。同时他们雇用当地的村民为员工,调查发现一个月工资600元-800元。这样一来,既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由村民土地流转前后家庭年收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民发挥规模经营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本等在科學合理的经济机构调整之后,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经济收入相对增加为3264.5元(见表5)。
四、农村土地流转后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
为了在土地流转之后,一方面使农民顺利地、更好地进城务工,增加就业,另一方面流入土地的农民能够科学经营,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最大化,政府以及村委会,应设法增强他们的业务技能,例如,开展一些技能培训,推广种养殖科学技术,引入学习型等机构,加大对职业技术的教育投入。
(二)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
一是要做好筹资服务;二是要做好信息服务;三是要抓好技术服务,帮助流转地经营者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流转地经营效益;四是要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五是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同时,政府应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业和经济果林的宣传。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三)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促进土地市场的完善发育
对于中介可以这样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及组成人员,各村社员按照土地流转办法愿意将土地交给各村土地流转中心,写出书面申请,再由各村土地流转中心统一安排使用。土地流转中心对社员群众实行统一标准进行补偿,在入驻企业招工上,流转土地群众优先使用。将流转出来的土地按用途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一产业的用途的土地,村级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三年一签”租金预付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后顾之忧;二是作为第二、三产业用途的土地,村级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一次性签订20年,租金采取“三年一付”的办法。下一步将在现有良性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农民用土地入股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流转中心”、“村民委员会+土地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土地专业合作社”、“行业商会+土地专业合作社”、“公司+土地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模式,不断拓宽土地流转渠道,促使土地使用权向经营大户、效益项目转移。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建立土地银行
所谓土地银行,是由中介机构根据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对农户的土地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储存价格。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土地定期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将农户存入土地进行适当打包、整合或适度改造,在维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情况下,贷给其他土地需求者(如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土地需求者向银行支付土地的存储价值、整理开发价值以及前两者之和的同期贷款利息,银行再把存储价值兑现给农户。由此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合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五、结论
调查分析可得,麦地塘村流转之后的经济收入比流转之前相对增加了3264.5元,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土地流转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2、错淦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M].安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3、韩立达,张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9).
4、潘啸.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8(6).
5、冷淑莲,徐建.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问题与对策[M].南昌农业出版社,2008.
6、蒋满元.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农村经济,2007(3).
*本文受云南省基金项目《云南省天保区非木质林产品商品链技术应用研究》资助。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收入;麦地塘村
一、土地流转的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集中规模生产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让部分失地农民放心、安心,专心从事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效遏制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样农民即可在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借助于土地集中连片、土地整理、招商引资等手段。
二、昆明市双龙乡麦地塘村基本情况介绍
(一)土地流转现状
麦地塘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及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4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08.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0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5%;全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465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6.2%(见表1)。全村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面积逐年增加;形式灵活多样;作法趋向规范;影响日益扩大。
麦地塘村土地流入和流出的原因:27%的农民流出土地是由于土地流转收益高于自己耕种收益,所以积极进行土地流转;而17%的农民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且提高经济收入才流入土地的(见表2)。
(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匮乏。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地流转将会日趋活跃,大部分土地经营和使用权转移是排他性的,企业和外地农户极少承租和转包,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封闭性,没有形成相应的流转市场,影响了农地流转。表面上来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中介服务组织,便于交易操作,但这种情形不可避免地会干涉其他交易主体的权益,从而失去中介服务组织应有的效率和媒介功能。
2、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错位。胡同泽等明确指出:要么部分政府干部思想僵化,不敢流转;要么政府权力在强制农地流转时“越位”而又放任土地流转,疏于规范服务时“失位”。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都是以土地作为生存和就业的保障,但是农民的就业渠道还不是很多,就业岗位也不是很稳定。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土地流转前农户收益
经过麦地塘村的实地调查,在和村民的交谈中得知,在没有进行土地流转之前,他们进行的种植业,只要以玉米为主,同时也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梨、核桃等),但是由于缺水,很难成熟,收成也不好,有时还会赔本。例如,每年种植玉米:经过调查发现,种植一亩玉米,除一年的辛苦劳动之外,还需要投入化肥、地膜、农药等(见表3),这些是除外平时的劳动力投入。一年收成一亩地最多产玉米1000斤左右,按每年平均玉米收购的市场价格2元计算,一亩地最后的收成就是2000元左右。农民一年的投入那么多,但最后收入又是多少?种植地的投入大于收成,在这种投入与收获不平衡的状况下,如何增加投入使提高收入?
如表3、表4所示,农民在种植玉米和经济作物梨的平均每年投入是1985元和500元。收成好的话,每亩地能产1000斤左右玉米和500斤梨。按平均每年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每斤玉米2元左右,玉米能收入2000元左右;而梨的市场价格是1.80元左右,一年收成是900元左右,相比种植梨划算,但是种植梨不能解决一年的吃饭问题。
(二)土地流转后农户收益
对于土地转出方,由于农户将土地以一定的租金(当地一年的租金是1800元/亩-2200元/亩)作为报酬转出,那么在农户的总收入中就增加了租金收入,又有充足的劳动力对土地进行其他的经营活动。在做这些的时候,同样增加了经济收入,就拿当地平均在外打工收入来说,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最后还有土地租金的收入,一年的总收入就是从事农业外的收入和出租土地的租金之和,远远大于农户只种植的收入,农户的总收入增加了。
在问卷调查中,流入了土地的村民,在种植梨和核桃的同时经营了两家农家乐,在农家乐上一年增加收入5000左右,种植经济林果一年增加经济收入2000多元,这样,一年的纯收入是5000元左右。同时他们雇用当地的村民为员工,调查发现一个月工资600元-800元。这样一来,既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由村民土地流转前后家庭年收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民发挥规模经营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本等在科學合理的经济机构调整之后,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经济收入相对增加为3264.5元(见表5)。
四、农村土地流转后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
为了在土地流转之后,一方面使农民顺利地、更好地进城务工,增加就业,另一方面流入土地的农民能够科学经营,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最大化,政府以及村委会,应设法增强他们的业务技能,例如,开展一些技能培训,推广种养殖科学技术,引入学习型等机构,加大对职业技术的教育投入。
(二)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
一是要做好筹资服务;二是要做好信息服务;三是要抓好技术服务,帮助流转地经营者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流转地经营效益;四是要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五是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同时,政府应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业和经济果林的宣传。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三)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促进土地市场的完善发育
对于中介可以这样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及组成人员,各村社员按照土地流转办法愿意将土地交给各村土地流转中心,写出书面申请,再由各村土地流转中心统一安排使用。土地流转中心对社员群众实行统一标准进行补偿,在入驻企业招工上,流转土地群众优先使用。将流转出来的土地按用途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一产业的用途的土地,村级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三年一签”租金预付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后顾之忧;二是作为第二、三产业用途的土地,村级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一次性签订20年,租金采取“三年一付”的办法。下一步将在现有良性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农民用土地入股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流转中心”、“村民委员会+土地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土地专业合作社”、“行业商会+土地专业合作社”、“公司+土地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模式,不断拓宽土地流转渠道,促使土地使用权向经营大户、效益项目转移。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建立土地银行
所谓土地银行,是由中介机构根据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对农户的土地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储存价格。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土地定期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将农户存入土地进行适当打包、整合或适度改造,在维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情况下,贷给其他土地需求者(如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土地需求者向银行支付土地的存储价值、整理开发价值以及前两者之和的同期贷款利息,银行再把存储价值兑现给农户。由此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合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五、结论
调查分析可得,麦地塘村流转之后的经济收入比流转之前相对增加了3264.5元,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土地流转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2、错淦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M].安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3、韩立达,张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9).
4、潘啸.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8(6).
5、冷淑莲,徐建.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问题与对策[M].南昌农业出版社,2008.
6、蒋满元.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农村经济,2007(3).
*本文受云南省基金项目《云南省天保区非木质林产品商品链技术应用研究》资助。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