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土地流转后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ology_leo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根据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容许多种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政策,以昆明市双龙乡麦地塘村为例,对其11个自然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并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后农民经济收入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民收入;麦地塘村
  
  一、土地流转的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集中规模生产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让部分失地农民放心、安心,专心从事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有效遏制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样农民即可在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借助于土地集中连片、土地整理、招商引资等手段。
  二、昆明市双龙乡麦地塘村基本情况介绍
  (一)土地流转现状
  麦地塘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规及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4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08.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0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5%;全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户465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6.2%(见表1)。全村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面积逐年增加;形式灵活多样;作法趋向规范;影响日益扩大。
  麦地塘村土地流入和流出的原因:27%的农民流出土地是由于土地流转收益高于自己耕种收益,所以积极进行土地流转;而17%的农民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且提高经济收入才流入土地的(见表2)。
  (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匮乏。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地流转将会日趋活跃,大部分土地经营和使用权转移是排他性的,企业和外地农户极少承租和转包,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封闭性,没有形成相应的流转市场,影响了农地流转。表面上来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中介服务组织,便于交易操作,但这种情形不可避免地会干涉其他交易主体的权益,从而失去中介服务组织应有的效率和媒介功能。
  2、土地流转中政府角色错位。胡同泽等明确指出:要么部分政府干部思想僵化,不敢流转;要么政府权力在强制农地流转时“越位”而又放任土地流转,疏于规范服务时“失位”。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都是以土地作为生存和就业的保障,但是农民的就业渠道还不是很多,就业岗位也不是很稳定。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土地流转前农户收益
  经过麦地塘村的实地调查,在和村民的交谈中得知,在没有进行土地流转之前,他们进行的种植业,只要以玉米为主,同时也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梨、核桃等),但是由于缺水,很难成熟,收成也不好,有时还会赔本。例如,每年种植玉米:经过调查发现,种植一亩玉米,除一年的辛苦劳动之外,还需要投入化肥、地膜、农药等(见表3),这些是除外平时的劳动力投入。一年收成一亩地最多产玉米1000斤左右,按每年平均玉米收购的市场价格2元计算,一亩地最后的收成就是2000元左右。农民一年的投入那么多,但最后收入又是多少?种植地的投入大于收成,在这种投入与收获不平衡的状况下,如何增加投入使提高收入?
  如表3、表4所示,农民在种植玉米和经济作物梨的平均每年投入是1985元和500元。收成好的话,每亩地能产1000斤左右玉米和500斤梨。按平均每年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每斤玉米2元左右,玉米能收入2000元左右;而梨的市场价格是1.80元左右,一年收成是900元左右,相比种植梨划算,但是种植梨不能解决一年的吃饭问题。
  (二)土地流转后农户收益
  对于土地转出方,由于农户将土地以一定的租金(当地一年的租金是1800元/亩-2200元/亩)作为报酬转出,那么在农户的总收入中就增加了租金收入,又有充足的劳动力对土地进行其他的经营活动。在做这些的时候,同样增加了经济收入,就拿当地平均在外打工收入来说,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最后还有土地租金的收入,一年的总收入就是从事农业外的收入和出租土地的租金之和,远远大于农户只种植的收入,农户的总收入增加了。
  在问卷调查中,流入了土地的村民,在种植梨和核桃的同时经营了两家农家乐,在农家乐上一年增加收入5000左右,种植经济林果一年增加经济收入2000多元,这样,一年的纯收入是5000元左右。同时他们雇用当地的村民为员工,调查发现一个月工资600元-800元。这样一来,既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由村民土地流转前后家庭年收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民发挥规模经营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本等在科學合理的经济机构调整之后,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经济收入相对增加为3264.5元(见表5)。
  四、农村土地流转后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
  为了在土地流转之后,一方面使农民顺利地、更好地进城务工,增加就业,另一方面流入土地的农民能够科学经营,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最大化,政府以及村委会,应设法增强他们的业务技能,例如,开展一些技能培训,推广种养殖科学技术,引入学习型等机构,加大对职业技术的教育投入。
  (二)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
  一是要做好筹资服务;二是要做好信息服务;三是要抓好技术服务,帮助流转地经营者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流转地经营效益;四是要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五是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同时,政府应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业和经济果林的宣传。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三)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促进土地市场的完善发育
  对于中介可以这样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及组成人员,各村社员按照土地流转办法愿意将土地交给各村土地流转中心,写出书面申请,再由各村土地流转中心统一安排使用。土地流转中心对社员群众实行统一标准进行补偿,在入驻企业招工上,流转土地群众优先使用。将流转出来的土地按用途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一产业的用途的土地,村级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三年一签”租金预付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后顾之忧;二是作为第二、三产业用途的土地,村级土地流转中心采取一次性签订20年,租金采取“三年一付”的办法。下一步将在现有良性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农民用土地入股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流转中心”、“村民委员会+土地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土地专业合作社”、“行业商会+土地专业合作社”、“公司+土地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模式,不断拓宽土地流转渠道,促使土地使用权向经营大户、效益项目转移。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建立土地银行
  所谓土地银行,是由中介机构根据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对农户的土地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储存价格。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土地定期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将农户存入土地进行适当打包、整合或适度改造,在维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情况下,贷给其他土地需求者(如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土地需求者向银行支付土地的存储价值、整理开发价值以及前两者之和的同期贷款利息,银行再把存储价值兑现给农户。由此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合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五、结论
  调查分析可得,麦地塘村流转之后的经济收入比流转之前相对增加了3264.5元,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土地流转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
  2、错淦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分析[M].安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3、韩立达,张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9).
  4、潘啸.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8(6).
  5、冷淑莲,徐建.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问题与对策[M].南昌农业出版社,2008.
  6、蒋满元.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农村经济,2007(3).
  *本文受云南省基金项目《云南省天保区非木质林产品商品链技术应用研究》资助。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文章选取我国电器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社会责任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对我国电器行业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企业绩效的变动方向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动方向一致,公司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相关利益者;相关性    一、
期刊
摘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问题,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对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提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摘要:文章以辽宁3个县市的48个村庄的315份问卷调查作為研究基础,对“家电下乡”政策的现状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整体上认为农户对该政策的认可度较高,政策拉动农户消费需求的效应较为明显,同时也指出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品品质、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使“家电下乡”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完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加强城市化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望城县星城镇在这一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作用,在城市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强化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星城镇    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协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苗族村寨传统自治制度的回顾与对目前其村民自治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苗族村寨传统自治制度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完善苗族村寨村民自治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自治;村民自治;完善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为适应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乡村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它是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制度。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可口可乐公司即将推出的新型冰露矿泉水,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新型材料应用中的“黑洞效应”,并融合黑洞效应与名牌战略形成新的理论来指导新型材料的运用,并为新型材料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黑洞效应;名牌战略;新型材料    经济学中黑洞效应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初级阶段,黑洞效应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势必带动相应经济体的初次快速发展;二是中级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该经
期刊
摘要: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以大浏高速为例,介绍了大浏高速施工期、运营期各项环保制度执行情况,并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社会环境保护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环境保护技术,及公路线形设计、原有地貌保护、构筑物与环境协调性、地域特色的体现等景观设计方面,对环境友好型大浏高速的建设管理与应用进行全面解读。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公路;大浏高速;环境保护技术;景观设计   
期刊
本文针对税收征收管理法规中“自开票人认定”与经营现实所存在的矛盾,以及税务机关在实施管控上的操作难度和争议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后,探讨该规定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通过分析公路货运行业虚开发票的动因,公路运输行业运作的现实状况、车辆管理模式,以及现实管理规定对税收征管部门征管工作和企业财务部门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对切合实际和便于税收征管操作的建议,即以“货物运输业务合同”、“货物托运签收单”、“银行结
期刊
摘要:文章把2010年“十二五”中“低碳”热点运用到对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利用FDI对环境影响的四个效用,从理论上分别分析FDI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思路,对关于利用FDI下的“低碳经济”污染密集度六个要素,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一元三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对FDI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工业固体废物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持续大幅增长,特别是农村居民大量购买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相对应,交通事故也是频频发生,随之而来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数量也不断攀升。由于我国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法规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相关问题的规定不甚全面,使得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的处理常常存在争议。  关键词: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交强险;纠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