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游戏节即将拉开帷幕了,今年的游戏节和以往的不同,结合园本“马赛克研究方法”的特色,孩子们自导自演将用自己的“游戏语言”来一场属于自己的游戏节,让我们一起来拭目以待吧。
一、游戏节前,幼儿表达游戏意愿,教师倾听互动
在活动的前期,我准备了几张上一届游戏节的图片,想通过图片唤醒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回顾一下游戏节,了解一下他们的前期经验储备情况。看着这些图片,由孩子们提议组织的儿童会议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讲述着上一次游戏节中自己玩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好玩的游戏,他们对于游戏的描述语言让我刮目相看,不光能讲述游戏的玩法,部分幼儿还能描述一些自己对这个游戏的想法。在孩子们的讲述中我发现了他们对于上一届的游戏节的遗憾:游戏的内容都是大都是老师们提前想好的,游戏的次数也有限制想,他们玩得不够尽兴。于是趁着他们的讨论热情我抛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年的游戏节想玩什么?怎么玩?都有你们自己决定,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我试着想通过这个问题找到本次游戏节站在幼儿角度的出发点,看看从他们的角度是否与我们之前设计的流程可以一致同行。孩子们立马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说玩捉迷藏,有的说玩跳房子,有的说玩老鹰捉小鸡,有的说玩丢手绢的游戏,有的说玩老狼老狼几点了,从孩子们的反馈可以看出,他们想玩得都是平时我们一日活动中已经玩过的游戏。于是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游戏节和以往一樣在新年快要到来的时候,那你们想想看过新年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孩子们想了一会后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下了自己知道的过年的游戏。
我们收集了29份孩子的调查表,孩子们自发组织了5次的儿童会议,孩子们经过和同伴们的讨论,将他们最想玩的过年游戏采用儿童绘画的方式小组合作画下了游戏节里他们最想玩的游戏。通过前后两份画的对比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过年游戏的有了微妙变化,画的内容更贴近过年的主题,选择的游戏实际操作性比较强,并且慢慢地集中到了最喜欢的三种游戏。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最终只能选择两种游戏,一种是规则游戏,一种是自我创作游戏。自我创作的游戏孩子们选择了做新年贺卡,但是在规则游戏中出现了分歧:夹弹珠和套圈。孩子们又提出了采用图片选举的方式,通过选举,在场的20位孩子中有3位孩子选择了夹弹珠,16位孩子选择了套圈游戏,最终我们选择了套圈游戏。
在游戏节的准备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发的儿童会议拉开了游戏节的序幕,在爸爸妈妈们的亲子调查帮助下储备了游戏节中传统游戏的经验,通过儿童绘画和儿童选举的方式最终确定了游戏节的游戏内容。
二、游戏节中,幼儿体验游戏乐趣,教师巧用策略支持
1.适时介入,推动幼儿游戏进程
确定好了游戏节的游戏内容,那游戏的规则、道具和场地布置该如何进行呢?这是摆在孩子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他们想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首先要提出他们自己的想法,不会写字怎么办,孩子们想出了用绘画的方式将他们想要的游戏道具、游戏场地布置,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规则逐一呈现出来,由于需要考虑的内容太多,于是我给了他们建议可以分组筹划,于是他们成立了道具组,场地策划组、规则制定组,海报组,合作完成了设计图,并进行了儿童发布会详细阐述每一个筹备组的想法。
2.语言提示,引发游戏深入开展
有了设计图,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游戏的道具,并且分组对游戏材料进行了设计和制作,包括套圈的材料,游戏盒的标签设计,都发挥着孩子们的长处,体现着孩子们的主动性。制作的过程在孩子们碰到困难时,我们老师不会贸然介入游戏,而是适时运用语言和行为参与其中。比如在制作套圈的过程中他们一开始想用双面胶直接粘绒球的方式装饰竹圈,但是发现绒球很容易掉,我拿起竹圈让他们先观察竹圈的表面,马上有幼儿就发现竹圈表面太光滑,于是他们改变了装饰的方式,先用布条缠绕再粘贴绒球,经过多次的尝试终于完成了竹圈的装饰。通过对游戏节物品的筹备,孩子们对游戏节的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3.适时调整,激发游戏再现生机
无论我们怎么和孩子们一起做详尽的游戏节前的精心准备,都需要孩子的实践参与。于是在孩子们的期盼下,我们的游戏之旅正式开始了。从筹备者,管理者到参与者都是孩子们自己承担,游戏中职责的分工也由他们商量决定,一场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游戏之旅开始了。分组筹备绘画制定计划,公开发布让同伴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探索游戏道具的制作,自我分工完成游戏节的过程,儿童拍照拓展游戏节的经验,孩子们在这次的游戏节实施之旅中一步一步实现了儿童主体的游戏节的想法。
三、游戏节后,幼儿回顾游戏内容,教师梳理提升
游戏节的后一天,孩子们意犹未尽,他们首先将自己在游戏节中觉得最有意义或者最有趣的内容画了下来,并将这些画拼在了一起形成一幅游戏地图,为他们的游戏节之旅留下了最珍贵的留念。
历时半个月的活动从月初开始孩子们就为自己的游戏节忙碌开了。他们召开儿童会议,在会议上每个孩子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节的主题、游戏节的内容,游戏节的道具,游戏节的规则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儿童绘画的方式将游戏的内容,场地分布图及游戏的亮点进行了逐一呈现,并选派代表进行了一场“儿童发布会”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一起了解属于“我们的游戏节”。搭建游戏节框架,制作游戏节道具,布置游戏节场地,玩转游戏,再到游戏经验的拓展,孩子们带着我们赴了一场马赛克的游戏节邀约,在这次约会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有机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或者说用他们的“一百种语言”来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孩子们使用的每一种马赛克方法工具虽然都只提供了一个小碎片,但却教给了我们老师一个正确的和儿童相处的方式:以“聆听”的姿态求解于孩子的表达,而不是以“俯视”的姿态来洞悉孩子的世界。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中心幼儿园(中心园区) 孙 琴
一、游戏节前,幼儿表达游戏意愿,教师倾听互动
在活动的前期,我准备了几张上一届游戏节的图片,想通过图片唤醒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回顾一下游戏节,了解一下他们的前期经验储备情况。看着这些图片,由孩子们提议组织的儿童会议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讲述着上一次游戏节中自己玩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好玩的游戏,他们对于游戏的描述语言让我刮目相看,不光能讲述游戏的玩法,部分幼儿还能描述一些自己对这个游戏的想法。在孩子们的讲述中我发现了他们对于上一届的游戏节的遗憾:游戏的内容都是大都是老师们提前想好的,游戏的次数也有限制想,他们玩得不够尽兴。于是趁着他们的讨论热情我抛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年的游戏节想玩什么?怎么玩?都有你们自己决定,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我试着想通过这个问题找到本次游戏节站在幼儿角度的出发点,看看从他们的角度是否与我们之前设计的流程可以一致同行。孩子们立马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说玩捉迷藏,有的说玩跳房子,有的说玩老鹰捉小鸡,有的说玩丢手绢的游戏,有的说玩老狼老狼几点了,从孩子们的反馈可以看出,他们想玩得都是平时我们一日活动中已经玩过的游戏。于是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游戏节和以往一樣在新年快要到来的时候,那你们想想看过新年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孩子们想了一会后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下了自己知道的过年的游戏。
我们收集了29份孩子的调查表,孩子们自发组织了5次的儿童会议,孩子们经过和同伴们的讨论,将他们最想玩的过年游戏采用儿童绘画的方式小组合作画下了游戏节里他们最想玩的游戏。通过前后两份画的对比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过年游戏的有了微妙变化,画的内容更贴近过年的主题,选择的游戏实际操作性比较强,并且慢慢地集中到了最喜欢的三种游戏。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最终只能选择两种游戏,一种是规则游戏,一种是自我创作游戏。自我创作的游戏孩子们选择了做新年贺卡,但是在规则游戏中出现了分歧:夹弹珠和套圈。孩子们又提出了采用图片选举的方式,通过选举,在场的20位孩子中有3位孩子选择了夹弹珠,16位孩子选择了套圈游戏,最终我们选择了套圈游戏。
在游戏节的准备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发的儿童会议拉开了游戏节的序幕,在爸爸妈妈们的亲子调查帮助下储备了游戏节中传统游戏的经验,通过儿童绘画和儿童选举的方式最终确定了游戏节的游戏内容。
二、游戏节中,幼儿体验游戏乐趣,教师巧用策略支持
1.适时介入,推动幼儿游戏进程
确定好了游戏节的游戏内容,那游戏的规则、道具和场地布置该如何进行呢?这是摆在孩子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他们想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首先要提出他们自己的想法,不会写字怎么办,孩子们想出了用绘画的方式将他们想要的游戏道具、游戏场地布置,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规则逐一呈现出来,由于需要考虑的内容太多,于是我给了他们建议可以分组筹划,于是他们成立了道具组,场地策划组、规则制定组,海报组,合作完成了设计图,并进行了儿童发布会详细阐述每一个筹备组的想法。
2.语言提示,引发游戏深入开展
有了设计图,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游戏的道具,并且分组对游戏材料进行了设计和制作,包括套圈的材料,游戏盒的标签设计,都发挥着孩子们的长处,体现着孩子们的主动性。制作的过程在孩子们碰到困难时,我们老师不会贸然介入游戏,而是适时运用语言和行为参与其中。比如在制作套圈的过程中他们一开始想用双面胶直接粘绒球的方式装饰竹圈,但是发现绒球很容易掉,我拿起竹圈让他们先观察竹圈的表面,马上有幼儿就发现竹圈表面太光滑,于是他们改变了装饰的方式,先用布条缠绕再粘贴绒球,经过多次的尝试终于完成了竹圈的装饰。通过对游戏节物品的筹备,孩子们对游戏节的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3.适时调整,激发游戏再现生机
无论我们怎么和孩子们一起做详尽的游戏节前的精心准备,都需要孩子的实践参与。于是在孩子们的期盼下,我们的游戏之旅正式开始了。从筹备者,管理者到参与者都是孩子们自己承担,游戏中职责的分工也由他们商量决定,一场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游戏之旅开始了。分组筹备绘画制定计划,公开发布让同伴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探索游戏道具的制作,自我分工完成游戏节的过程,儿童拍照拓展游戏节的经验,孩子们在这次的游戏节实施之旅中一步一步实现了儿童主体的游戏节的想法。
三、游戏节后,幼儿回顾游戏内容,教师梳理提升
游戏节的后一天,孩子们意犹未尽,他们首先将自己在游戏节中觉得最有意义或者最有趣的内容画了下来,并将这些画拼在了一起形成一幅游戏地图,为他们的游戏节之旅留下了最珍贵的留念。
历时半个月的活动从月初开始孩子们就为自己的游戏节忙碌开了。他们召开儿童会议,在会议上每个孩子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节的主题、游戏节的内容,游戏节的道具,游戏节的规则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儿童绘画的方式将游戏的内容,场地分布图及游戏的亮点进行了逐一呈现,并选派代表进行了一场“儿童发布会”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也一起了解属于“我们的游戏节”。搭建游戏节框架,制作游戏节道具,布置游戏节场地,玩转游戏,再到游戏经验的拓展,孩子们带着我们赴了一场马赛克的游戏节邀约,在这次约会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有机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或者说用他们的“一百种语言”来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孩子们使用的每一种马赛克方法工具虽然都只提供了一个小碎片,但却教给了我们老师一个正确的和儿童相处的方式:以“聆听”的姿态求解于孩子的表达,而不是以“俯视”的姿态来洞悉孩子的世界。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中心幼儿园(中心园区) 孙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