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范邪教渗透破坏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邪教在校园进行渗透破坏已成为境外势力推行其潜在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湛江地属沿海开放城市,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校园与外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让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在校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在不断受到冲击的同时,就业与生活压力、人际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也让他们极易成为境外邪教渗透破坏的重点对象。本课题在对湛江地区校园邪教渗透破坏现状、趋势、特点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校园防范邪教渗透破坏的对策与建议,为提高校园防范邪教渗透破坏能力,反邪教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校园 邪教 渗透破坏 防范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邪教渗透校园活动案件时有发生,一些非法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涂上宗教色彩的邪教教义,以批判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建立新的理想社会的主张来骗取学生的好感和信任,进而对我国青年学生实施西化和分化。认真分析研究境内外邪教对湛江校园渗透的方式与途径,把握邪教在校园渗透的现状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需要,是促进在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保护粤西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湛江地区学生宗教信仰及校园邪教渗透破坏情况分析
  湛江地属沿海开放城市,是我省高校较为密集的地区,除了本身拥有的小学、初中、高中外,还拥有全日制高校5所,技校职校四十几所。此外,湛江也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市之一,认真研究湛江地区校园邪教渗透的特点和规律,不仅对校园防范邪教渗透破坏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问卷调查的结果对研究整个粤西地区的邪教渗透情况和学生宗教信仰,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开展的《校园防范邪教渗透破坏对策研究——以湛江为例》研究课题,得到了团市委、民族宗教局和各学校大力支持。按照课题的设计,抽调了湛江部分在校学生年龄在14~24周岁的学生群体,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总计回收有效答卷752份,就湛江地区校园邪教渗透情况、趋势、特点和学生宗教信仰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结果显示:
  1.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信仰状况呈现出矛盾性、盲目性和可塑性等特征
  本次答卷者当中81%为共青团员,3%为中共党员,16%为群众,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15%的学生信教,21%的学生对自己的信教情况不清楚,信教原因13%的学生选了“精神寄托”,12%选了“受家庭熏陶”,在不信教的同学中,也有4%的同学明确表示将来会成为一个宗教信徒,28%的同学表示很难说或顺其自然。而在“你对现在社会的看法”一项选择中,4%的同学表示“很好,不需要改变”,79%的同学表示“还不错,但社会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表明,湛江地区青年学生的信仰状况呈现出摇摆性、不确定性和可塑性。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对宗教和邪教也有正确的认识,但信仰取向更凸显文化色彩和道德追求,更多地是把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情感的寄托和道德的规范,信仰更趋向理智和深沉,主要表现为心灵慰藉和精神皈依。
  2.邪教在校园渗透时有发生,方式更加隐蔽和多元化
  在问及是否有邪教组织或其它非法组织向你所在的校园或周边开展渗透活动时,24%的同学选择有。而在“你了解的邪教在校园渗透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选项中,34%选择“聚会传教或散发传单”,27%选择“通过聚会活动给学生洗脑”,19%选择“物质诱惑”,另有20%选择“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渗透”或“其它方式”。以上数据表明,邪教组织在校园的渗透方式除了冒用宗教名义传播歪理邪说,利用封建迷信、小恩小惠等各种手段,诱骗学生参与邪教活动给学生洗脑外,还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如青年学生热衷的交流方式如微信、微博等向校园展开渗透活动,企图突破校园对邪教防范和打击的防线。传播手段更加隐蔽和多元化,增加了校园防范和打击邪教工作的难度。
  3.邪教在校园渗透破坏,家庭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调查显示,信教学生中,高校学生是信教学生的主体,信教比例为19.8%,且女生占相对多数,而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学生普遍比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容易信教。在“您信教的原因?”一项选择中,12%的信教学生选择了“家庭影响”,3%的学生选择了“民族原因”。在“您认为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参与邪教?”一项选择中,11%的学生选择了“家庭条件不好”,从以上数据看出,受家庭条件和民族传统的影响,这部分人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因他们的祖辈都是某一宗教的虔诚信徒,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容易信仰这种宗教,使得传统性信教成为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
  4.通过心理慰藉来诱惑青年学生是邪教渗透的重要手段
  邪教为什么能吸引众多的信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人需要心灵慰藉和终极关怀的特性来瓦解人性,用它的非理性的歪理邪说来迎合生活中的非理性思维,从而使人产生非理性的生活目标,甚至丧失理性]。在“您平时心态如何?”一项选择中,25%的学生表示存在压抑、烦恼、和空虚的情况;而在“您认为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参与邪教?”一项选择中,28%的学生选择了“心理失衡,急需心理安慰”,44%的学生选择了“精神空虚”。青年学生从入学起就面临着学习、工作、健康、情感等多重压力,他们在外求学,远离父母,渴望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帮助。邪教组织成员就利用这一点,以同学、老乡的身分,进行心理渗透,由于高校学生涉世未深,是非判断能力欠缺,很容易被邪教表面“兄弟姐妹”的温情面纱所迷惑,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5.“全能神”“门徒会”等冒用宗教名义邪教组织在校园渗透时有发生,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不可小觑
  在“你知道或听说过的邪教组织有哪些?”一项中,同学们提的最多的就是“法轮功”“东方闪电”即“全能神”“门徒会”和“东突教”。据了解,这些冒用宗教名义或打着歪理邪说的邪教组织在湛江地区校园的渗透时有发生,常以聚会传“福音”的方式介绍周围的同学、朋友参加进来。如某宿舍最初是一个同学因好奇参加某团契的活动,进而整个宿舍的同学都因好奇而参加该团契的活动,最后发展到两人信,正是由于这样由点到面的传播,使得这些邪教组织在校园得以悄然传播,其潜在威胁不可小觑。有10%的学生表示曾看到有人在校园内进行邪教教义宣传,在一些中学尤其是高校先后发现自称是某传统宗教的信徒进入校内,或打电话通知师生参加活动或聚会,或以组织学生学习英语为名进行宣传“天父”的活动,或在校园内无偿散发所谓的“宗教书籍”蛊惑学生。   6.反邪教教育在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缺席的状态
  学校是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场所,而不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但就学校无神论教育而言,40%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反邪教组织,43%的学校没有开展反邪教宣传或是即使有,宣传的效果也不明显。对于邪教,竟有24%的学生表示“不知道”,52%的学生表示“了解不多”,30%的学生不清楚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民俗之间的区别,把邪教活动与宗教活动等同起来,有4%的学生“没听说过”或“不知道”法轮功,甚至有近1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崇高信仰”。这样的调查结果令人忧心忡忡。这说明反邪教教育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缺席的状态。一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要求把反邪教内容穿插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课程中。另一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两课”形同虚设,使得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出现信仰空白或精神荒漠,给了邪教渗透以可乘之机。
  二、加强湛江地区校园宗教管理和反邪教斗争的对策与建议
  校园是育人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湛江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又是祖国南边的海防军事重地,很容易成为境内外邪教组织渗透破坏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校园管理者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原则,夯实校园反邪教工作的教育管理基础,建立有效防御境内外邪教组织进行渗透破坏的机制。
  1.强化当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成良好政治氛围。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正处于生理性敏感期,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下,各种新旧观念不断碰撞,其精神世界容易出现“真空地带”,进而产生信仰危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便成为当务之急。在“您认为当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如何?”一项选择中,26%的学生表示淡薄,57%的学生表示一般,因此,学校作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阵地,应通过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努力构建青年学生科学的信仰体系,提高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以增强他们抵御歪理邪说毒害的免疫水平,提高他们自觉抵制和防范邪教的能力。
  2.采取合法有效的监管措施,形成抵制邪教渗透的预警机制。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党、团组织应该有防范邪教的自觉意识,成立由党委(总支)书记负责,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学生党、团组织负责人、班主任和有关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反邪教协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反邪教渗透工作。一方面,研究社会上的各种动态尤其是各种消极现象对在校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及时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思想动态,对那些面临困扰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教育。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中,提高师生员工的反邪教意识,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和教育体系。
  3.加强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学校要把反邪教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反邪教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切实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能力,分析批判能力,并通过图片展、观看纪录片、组织在校生参观监狱或劳教所,听取深受邪教思想毒害的人员现身说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邪教组织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邪教组织的行为,对于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造成的极大威胁和破坏,从而增强辨别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加强青年学生法制教育,努力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积极同邪教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学校应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比如科学哲学课以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科学。另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也不应脱节。学习人文科学的学生应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也应加强对哲学、历史、文学的认识与学习,培养全面的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高雅趣味、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
  5.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优化师生排解消极情绪的渠道和方式。目前在校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普遍过重,有心理疾病的师生人数逐年上升,在自我评价中,有31%的学生选择了压抑、烦恼、空虚,也有10%选择了得过且过。“在你是如何寻求排解途径和精神依托”一项选择中,80%的同学选择了“自我调适”或“谋求老师、同学、家人帮助”,但也有4%的同学选择“向上帝、神求助”,这说明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心态低迷心理素质较差,且没有正确的排解消极情绪的渠道和方式。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每个人在心理上均有被诱暗示的可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学校应大力加强在师生中间深入细致地开展生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从心理上杜绝邪教的渗透。
  6.抓实校园文化生活的运作,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校园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寝室文化等文化活动,着力建设校园网络、学生报刊等文化阵地,营建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生力军,通过各类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抵制邪教的渗透至关重要。只有抓实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特长发挥、个性展示,把学生吸引到校园活动中来,才能让邪教的渗透没有空间。
  7.坚守网络文化阵地,隔离网络邪教毒害。青年学生正处在日易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网络与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紧密联系在一起,邪教组织正是利用了在校学生这一特点和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及难以防范的特点进行新的扩张。因此,学校党政工团及广大教师要协同努力,坚守网络文化阵地,在网上对大学生行为、言论进行正确引导,用科学的精神和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混乱的虚拟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诱惑中学会拒绝,从迷茫中找到希望,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代。
  8.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家庭的互动作用和社会多功能作用,各方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利于反邪教教育的成功开展和大学生的茁壮成长。
  高校的反邪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严肃对待,认真落实。在与邪教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10,(1).
  [2]傅志刚,王建阳.高校防范邪教渗透的措施和建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李慧君.当代大学生信仰探究[J].才智,2008,(08).
  [4]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其他文献
摘要: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从社会到学校再到家庭,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成绩,而忽略了做人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人,教人做人是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做人 养成教育 心灵引导 言行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也曾细细思忖:我应该教什么?应当教“书”,更应该教“学”,还是应该……我从思考走向实践,又在实践中去修正思想,终于豁然开朗:我要教“人”为“仁”!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把目光投向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上。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高中语文教学摆脱单调、枯燥,让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兴趣,在欢声笑语的氛围中,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以生本理念为背景,重点探究了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拟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意见。  生本理念高中语文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教师们在
期刊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真正具有“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Reading部分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Reading部分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英语老师分析与反思的教学现状。  初中英语任务型反思对策《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期刊
让课堂练习散发出新理念的气息,让学生在“我要学习,我要思考”的积极需求中能“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是新理念下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多年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精,趣,活,实”是数学有效课堂练习必不可少的“四有”目标。  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精 趣活实一、精益求精——“精准”的设计是有效练习的开端  教材中的练习是新理念的基本载体和文本形式,教师需要立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音乐教学限制在教科书、黑板、钢琴、图表中,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就出现了让音乐教师头痛的怪现象:学生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  信息技术音乐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二者的有效整合,既能改变长久以来呆板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音乐课堂无生气的状态,还能增加课堂的直观性,富有生气,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表现在教育领域即是努力培养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走向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性“生态型人才”。本文以天津市某区重点中学为例,简要阐述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培养面向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做初步尝试。  生态型人才生态型教育人才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效率优先”的发展战
期刊
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当前高校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给出高校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校安全 社会学视角 问题 对策  2013年上半年,我国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刺死案……6月河南省警方抓获专门于各大高校内行窃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50余万,分布六省22所高校内。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之所以将高校师生作为行窃目标就是因为高校安全漏洞较多。  随着高校办学
期刊
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从纵向的教师主导向横向的学生主导转变,从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大提升。本文从伙伴教育理念出发,探讨了高校实施学长制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实施模式以及效果,期望能对高校学长制的实施和推广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高校学长制的实施模式。  自主学习伙伴教育学长制江汉大学自2011年9月份开始实行学分制。以往学年制背景下由学院教学管理办公
期刊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在教师,建立健全教师教学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的评选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话语权。笔者认为,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调动并发挥相关激励机制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唤醒教师的教学荣誉感。  教学激励机制实践所谓激励,是激发人动机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组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期刊
This article mainly deals with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done by some scholars, 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measures that can be taken by some conc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