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教育政策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是党对变化中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环境所作反应的不断调适。而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布局调整的继续推进,政策缺位及管理“真空”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政策【中图分类号】G47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026-0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农村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布局调整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教学点的取舍与如何长期发展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13条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适当合并。全国各地自此开始了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等为目标的大规模的学校合并工作。
1布局调整的现状和模式
根据各县区布局调整的方案,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四个县撤并了所有农村初级中学,每个县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初中,集中了所有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每个学校的在校生人数都在三千人以上,原有的初级中学的校舍全部改为寄宿制学校,吸收原有乡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原来的小学则合并为教学点,只负责教授一、二年级学生。其结果是在某些方面优化了教育的资源,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和不足。
2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效
2.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接受问卷的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问卷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在调查中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人员(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同比例呈递减趋势,但在各项选择中都居首位。由此可见,尽管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2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初级中学集中到县上统一办学,这种学校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比农村中小学高。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可以说达到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也与城镇现有学校几乎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初中学生接受到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对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初中教育差距,推进区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境
3.1学校撤并之后,家长负担增加。 撤并学校带来了上学成本的压力,终将落到家长的身上。并校之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合计每年数千元的开销;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太小,远离家庭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经常探望,有的甚至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租房和交通费等开支。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而导致新的辍学率反弹的现象。[1]
3.2安全隐患增多。 由于乡村地势比较宽阔,部分村镇相隔较远,张掖市农村的学校相距在十公里以上,并校以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校车固定接送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上学、放学问题。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或车辆超载,学生安全存在潜在隐患。此外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可能对学生造成危害,这些隐性的危害应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3.3造成前期教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农村中小学合并之前的几十年间,国家和各地政府投资将中小学校舍修缮一新,有些是近几年才新建的。合并之后,原有农村中学按中学标准配置的校舍、实验室等设施寄宿制学校几乎不使用,各个村上原有校舍和教学楼及校园成了废弃场所,杂草丛生,资源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4关于农村基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完善投资体制,对保留下来的教学点给予适当支持。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后,农村学校维持运转主要是靠上级政府下拨的公用经费和免除学生学杂费资金。这部分资金下拨到地方由县财政和教育局校财局管办管理,地方行政部门根据县域内的各个中心学校的规模、学生数等进行再分配,把资金划拨给各中心学校统一管理,其下属的教学点所需经费还要由中心校进行分配。[2]现在的问题在于,教学点所需经费由中心校掌握,而中心校运转经费短缺,双方在争取经费方面形成一种博弈。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投入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
4.2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转移支付制度。 规范且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迫切要求,更是缩小各地因财力不足造成的教育资源及教育质量差距,从而消除教育过程不平等现象的一项有力措施。[3]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关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专项性转移支付项目增多;转移支付制度刚性增加。但与此同时,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也十分明显。中央财政应尽快开始试行对县乡财政的直接转移支付,除此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转移支付体系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切实体现应有的公平性、无偿性特点。[4]
4.3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法制化水平。 新时期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这些政策不仅涵盖面广泛,且制定形式多样,但仔细考察后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行政性的文件和规章,真正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和定义的屈指可数。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和“依法行政”的行政体制改革要求下,提高现有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法制化水平至关重要,有必要从政策制定法制化和政策执行法制化两个层面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首先,对于指导性强、适用范围广、时效性不明显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如经费投入、专项补助、教师编制、学校设置等,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最大程度地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管理的“有法可依”;其次,切实提高政策执行过程的法制化,规范执行者行为,使其做到“有法必依”,以此不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水平向一个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张乐天.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政策变革与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 96.
[2]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5-122.
[3]江文涛.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相关投入政策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6):11-14.
[4]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J].江苏教育,2006(9).
[5]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1).
[6]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20-21.
注释:
[1]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J].江苏教育,2006(9).
[2]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5-122.
[3]张乐天.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政策变革与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96.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20-21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政策【中图分类号】G47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026-0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农村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布局调整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教学点的取舍与如何长期发展问题。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13条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适当合并。全国各地自此开始了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等为目标的大规模的学校合并工作。
1布局调整的现状和模式
根据各县区布局调整的方案,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四个县撤并了所有农村初级中学,每个县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初中,集中了所有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每个学校的在校生人数都在三千人以上,原有的初级中学的校舍全部改为寄宿制学校,吸收原有乡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原来的小学则合并为教学点,只负责教授一、二年级学生。其结果是在某些方面优化了教育的资源,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和不足。
2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效
2.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接受问卷的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问卷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在调查中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人员(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同比例呈递减趋势,但在各项选择中都居首位。由此可见,尽管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2.2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初级中学集中到县上统一办学,这种学校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比农村中小学高。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可以说达到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也与城镇现有学校几乎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初中学生接受到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对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初中教育差距,推进区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境
3.1学校撤并之后,家长负担增加。 撤并学校带来了上学成本的压力,终将落到家长的身上。并校之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合计每年数千元的开销;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太小,远离家庭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经常探望,有的甚至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租房和交通费等开支。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里负担不起学费而导致新的辍学率反弹的现象。[1]
3.2安全隐患增多。 由于乡村地势比较宽阔,部分村镇相隔较远,张掖市农村的学校相距在十公里以上,并校以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校车固定接送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上学、放学问题。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或车辆超载,学生安全存在潜在隐患。此外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可能对学生造成危害,这些隐性的危害应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3.3造成前期教育投资的严重浪费。 农村中小学合并之前的几十年间,国家和各地政府投资将中小学校舍修缮一新,有些是近几年才新建的。合并之后,原有农村中学按中学标准配置的校舍、实验室等设施寄宿制学校几乎不使用,各个村上原有校舍和教学楼及校园成了废弃场所,杂草丛生,资源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4关于农村基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完善投资体制,对保留下来的教学点给予适当支持。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后,农村学校维持运转主要是靠上级政府下拨的公用经费和免除学生学杂费资金。这部分资金下拨到地方由县财政和教育局校财局管办管理,地方行政部门根据县域内的各个中心学校的规模、学生数等进行再分配,把资金划拨给各中心学校统一管理,其下属的教学点所需经费还要由中心校进行分配。[2]现在的问题在于,教学点所需经费由中心校掌握,而中心校运转经费短缺,双方在争取经费方面形成一种博弈。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投入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
4.2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转移支付制度。 规范且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迫切要求,更是缩小各地因财力不足造成的教育资源及教育质量差距,从而消除教育过程不平等现象的一项有力措施。[3]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关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专项性转移支付项目增多;转移支付制度刚性增加。但与此同时,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也十分明显。中央财政应尽快开始试行对县乡财政的直接转移支付,除此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转移支付体系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切实体现应有的公平性、无偿性特点。[4]
4.3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法制化水平。 新时期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这些政策不仅涵盖面广泛,且制定形式多样,但仔细考察后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行政性的文件和规章,真正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和定义的屈指可数。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和“依法行政”的行政体制改革要求下,提高现有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法制化水平至关重要,有必要从政策制定法制化和政策执行法制化两个层面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首先,对于指导性强、适用范围广、时效性不明显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如经费投入、专项补助、教师编制、学校设置等,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最大程度地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管理的“有法可依”;其次,切实提高政策执行过程的法制化,规范执行者行为,使其做到“有法必依”,以此不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水平向一个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张乐天.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政策变革与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 96.
[2]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5-122.
[3]江文涛.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相关投入政策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6):11-14.
[4]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J].江苏教育,2006(9).
[5]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1).
[6]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20-21.
注释:
[1]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J].江苏教育,2006(9).
[2]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5-122.
[3]张乐天.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政策变革与创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96.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