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 创设现实情境,增强探索欲望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探明学生现有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熟悉而又亲切,轻松而又有趣,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学习。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由于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实例,即用课件出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如灯管、铅笔、茶叶筒、沙堆……待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出这些就是我们刚刚学过的圆柱和圆锥体之后,马上设置疑问:“关于圆柱和圆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很快,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圆柱、圆锥的有关特征,为下面整理和完善知识结构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课尾“用数学”阶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用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先出现学校餐厅的外观图,再出现一块长方形铁皮,最后抽拉成一节通风管的情景,随后活动画面出现画外音:“学校餐厅进行通风管设备改造,决定用长80厘米,宽3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制作成通风管,用多少节比较合理呢?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这一教学情景的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很快便进行设计活动,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顺理成章地进入如何列式计算的探究活动。
二、 亲历建构过程,提高探索能力
《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如《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在整理和完善知识结构时, 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回忆交流,引导发现规律并尝试着整理。最后在汇报交流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整理方式,例如,条框式、图画式、网络式……通过集体的智慧将散落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忆方式整理出来。在学生亲历了建构过程后,接下来我便组织学生开展了“玩一玩、做一做”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各小组学生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自主进行设计,制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过程,很快用学具发现有好几种制作方法:方案一,第一步找到两个完全重合的圆片,第二步测量出圆片的直径(或半径)求出周长,第三步剪出一个长与圆片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最后拼成一个圆柱体。方案二,第一步找到两个完全重合的圆片,第二步用其中一个圆片沿着白纸的边滚动一周(即长方形的长),第三步剪出长方形拼成一个圆柱体……学生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的过程,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题的快乐。
三、 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探索成功
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儿童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合作探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例如,在教《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在学生制作完圆柱和圆锥后,我便延伸活动内涵,让学生针对制作的圆柱和圆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制作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制作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在提出了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后,要想求出最后结果,需要动手测量圆柱或圆锥的底面半径或高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动手操作,实际上却很难,学生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圆柱、圆锥的制作过程,然后再用棉线绕柱体或锥体一周,先量出周长,才可以算出半径,特别是测量圆锥的高时,需要直尺和三角板配合才能准确地量出来,最后再根据公式列式计算。此环节学生们通力合作,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用集体的力量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问题。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起再创造、再探索的欲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用数学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开拓学生的智力,多给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机会;以《课标》的新理念为指导,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形象化、动态化、多样化,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合格“探索者”。
一、 创设现实情境,增强探索欲望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探明学生现有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熟悉而又亲切,轻松而又有趣,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学习。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由于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实例,即用课件出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如灯管、铅笔、茶叶筒、沙堆……待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出这些就是我们刚刚学过的圆柱和圆锥体之后,马上设置疑问:“关于圆柱和圆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很快,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圆柱、圆锥的有关特征,为下面整理和完善知识结构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课尾“用数学”阶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用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先出现学校餐厅的外观图,再出现一块长方形铁皮,最后抽拉成一节通风管的情景,随后活动画面出现画外音:“学校餐厅进行通风管设备改造,决定用长80厘米,宽3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制作成通风管,用多少节比较合理呢?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这一教学情景的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很快便进行设计活动,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顺理成章地进入如何列式计算的探究活动。
二、 亲历建构过程,提高探索能力
《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如《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在整理和完善知识结构时, 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回忆交流,引导发现规律并尝试着整理。最后在汇报交流时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整理方式,例如,条框式、图画式、网络式……通过集体的智慧将散落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忆方式整理出来。在学生亲历了建构过程后,接下来我便组织学生开展了“玩一玩、做一做”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各小组学生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自主进行设计,制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过程,很快用学具发现有好几种制作方法:方案一,第一步找到两个完全重合的圆片,第二步测量出圆片的直径(或半径)求出周长,第三步剪出一个长与圆片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最后拼成一个圆柱体。方案二,第一步找到两个完全重合的圆片,第二步用其中一个圆片沿着白纸的边滚动一周(即长方形的长),第三步剪出长方形拼成一个圆柱体……学生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的过程,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题的快乐。
三、 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探索成功
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儿童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合作探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例如,在教《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在学生制作完圆柱和圆锥后,我便延伸活动内涵,让学生针对制作的圆柱和圆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制作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制作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在提出了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后,要想求出最后结果,需要动手测量圆柱或圆锥的底面半径或高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动手操作,实际上却很难,学生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圆柱、圆锥的制作过程,然后再用棉线绕柱体或锥体一周,先量出周长,才可以算出半径,特别是测量圆锥的高时,需要直尺和三角板配合才能准确地量出来,最后再根据公式列式计算。此环节学生们通力合作,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用集体的力量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问题。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起再创造、再探索的欲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用数学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开拓学生的智力,多给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机会;以《课标》的新理念为指导,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形象化、动态化、多样化,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合格“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