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放松训练是青少年短跑运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训练内容。科学、合理的放松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动作完成的质量,还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收缩能力和收缩速度,使青少年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得到快速提高。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在分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短跑训练效果,提高青少年管理训练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短跑;放松训练;重要性
短跑是一种距离短、速度快、强度高的田径运动项目。随着现代田径运动的飞快发展,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正在不断加大,运动员有机体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短跑属于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放松训练对于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短跑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肌肉的交替紧张与收缩是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快速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放松是一种较为松弛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在短跑的过程中,肌肉的高度紧张与刺激导致心理承受繁重的负荷,心理上的放松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正处于逐步发展阶段,在高强度的短跑训练中,合理运用放松训练更有必要。因此,在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中,融入恰当的放松训练非常重要。
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的重要性
(一)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短跑是一项极限强度运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速度以及速度的保持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放松协调能力。在短跑过程中,当主动肌与对抗肌能够协调一致时,就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克服外周阻力,同时也可减少动肌员的肌肉最大紧张为100%,那么当肌肉紧张程度在20%~30%的情况下,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就会减慢,当肌肉的紧张程度在60%~80%时,血液的流动将完全中断。但是当肌肉放松的时候,肌肉中的血液流动状况将提高到15~16倍。由此可见,高频率的短跑运动过程中,如果运动员的肌肉较为紧张,血液流动的速度就会变慢甚至中断,进而导致能量供应失调,运动员的体力快速下降。有效的放松训练,能够改善肌肉的紧张程度,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进而促进运动员全身血液的循环。使其充分利用血液的供氧功能,达到机体运动能源的持续供应,同时也可加速运动员体内酸性产物的排出,帮助运动节省大量体力,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耐力速度。
(二)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力量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大小是由肌肉纤维数量、单个肌纤维收缩力量以及肌纤维收缩前的初长度决定的。据调查,短跑运动中放松训练充分的运动员,其肌纤维参与的能力可达到90%,如果运动员的放松训练不充分,其肌纤维参与的能力只能达到60%,这就说明,由于放松训练效果的不同,肌纤维的参与能力也会产生较大差别。因此,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与放松训练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肌肉越放松,也就越容易拉长,肌肉的初长度就越大,收缩力量也就越强。反之如果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其弹性就会越小,收缩力量也就越小,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自然无法提高。因此,有效的放松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的灵活性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高低与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过于追求高频率,而不注重发展动作幅度,许多附加神经冲动以高频率传导到运动员的神经中枢,就会导致大脑皮质高度兴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运动员的频率就会疲劳下降且越跑越累,进而导致短跑的后程速度无法保持。而有效的放松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换,运动频率就不会受到影响,运动员的全程速度便可得到有效保持。
(四)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受力
有效的放松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乳酸消除和耐受的能力,提高三磷酸腺苷的合成能力。从运动员能量供应的角度来看,在短跑运动中,肌肉的快速收缩需要大量三磷酸腺苷分解所提供的能量,不同距离的速度耐力还需要磷酸肌酸的分解作用及糖酵解过程。而人体中的三磷酸腺苷储备通常有限,能够维持的时间仅仅几秒,这样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必须在肌肉两次收缩之间,也就是肌肉放松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提高运动肌肉的放松能力,可有效保证三磷酸腺苷的再合成,帮助运动员减少乳酸生成,延长持续工作的时间,提高运动员的耐受能力和速度耐力。
(五)放松训练有助力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其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跑步成绩和训练效果。因此,良好的心理情绪和状态,是运动员充分发挥短跑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基础。如果运动员心理状态过于紧张,运动员的肌肉就会一直僵持,就无法充分发挥其跑步技能。如果运动员的精神状态过于放松,其精力就很难集中,就很容易影响到运动员的斗志,长期下去就会感觉力不从心,运动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适当、合理的放松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不断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二、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分析
(一)生理学因素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短跑技术的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几个阶段,由于强烈而频繁的神经冲动与刺激肌肉紧张表现出不协调、不连贯,动作缓慢、费力,能量消耗大,动作变形、僵硬,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放松是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应答完成,动作表现出高度协调性、灵活性、轻松自如,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快速有节奏的支配,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稳定,以完成各种复杂多变的技术动作。经过放松的反复训练和强化,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交换的灵活性提高,肌肉收缩和放松的灵活性提高、潜伏时缩短,技术动作表现出轻松自如、流畅、放松的竞技状态。另外,放松还体现出上下肢技术动作的高度协调,增加摆动的速度、幅度,才能协调放松,跑的更快。
(二)心理学因素
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竞赛的激烈程度不断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也日益受到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率过速、呼吸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高度紧张等,这就需要通过放松训练消除运动员的高度紧张,难保证技术发挥的稳定性来承受外界和竞赛本身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顾李敏,王海斌.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协调放松能力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0):18-19.
[2]周林新.探讨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220-222.
[3]黎振华.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其训练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4:193.
[4]吴开.浅谈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0,9:56.
[5]江小东.试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2,(4):15~19.
【关键词】青少年;短跑;放松训练;重要性
短跑是一种距离短、速度快、强度高的田径运动项目。随着现代田径运动的飞快发展,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正在不断加大,运动员有机体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短跑属于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放松训练对于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短跑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肌肉的交替紧张与收缩是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快速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放松是一种较为松弛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在短跑的过程中,肌肉的高度紧张与刺激导致心理承受繁重的负荷,心理上的放松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正处于逐步发展阶段,在高强度的短跑训练中,合理运用放松训练更有必要。因此,在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中,融入恰当的放松训练非常重要。
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的重要性
(一)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短跑是一项极限强度运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速度以及速度的保持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放松协调能力。在短跑过程中,当主动肌与对抗肌能够协调一致时,就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克服外周阻力,同时也可减少动肌员的肌肉最大紧张为100%,那么当肌肉紧张程度在20%~30%的情况下,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就会减慢,当肌肉的紧张程度在60%~80%时,血液的流动将完全中断。但是当肌肉放松的时候,肌肉中的血液流动状况将提高到15~16倍。由此可见,高频率的短跑运动过程中,如果运动员的肌肉较为紧张,血液流动的速度就会变慢甚至中断,进而导致能量供应失调,运动员的体力快速下降。有效的放松训练,能够改善肌肉的紧张程度,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进而促进运动员全身血液的循环。使其充分利用血液的供氧功能,达到机体运动能源的持续供应,同时也可加速运动员体内酸性产物的排出,帮助运动节省大量体力,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耐力速度。
(二)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力量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大小是由肌肉纤维数量、单个肌纤维收缩力量以及肌纤维收缩前的初长度决定的。据调查,短跑运动中放松训练充分的运动员,其肌纤维参与的能力可达到90%,如果运动员的放松训练不充分,其肌纤维参与的能力只能达到60%,这就说明,由于放松训练效果的不同,肌纤维的参与能力也会产生较大差别。因此,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与放松训练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肌肉越放松,也就越容易拉长,肌肉的初长度就越大,收缩力量也就越强。反之如果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其弹性就会越小,收缩力量也就越小,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自然无法提高。因此,有效的放松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的灵活性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高低与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过于追求高频率,而不注重发展动作幅度,许多附加神经冲动以高频率传导到运动员的神经中枢,就会导致大脑皮质高度兴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运动员的频率就会疲劳下降且越跑越累,进而导致短跑的后程速度无法保持。而有效的放松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换,运动频率就不会受到影响,运动员的全程速度便可得到有效保持。
(四)放松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受力
有效的放松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乳酸消除和耐受的能力,提高三磷酸腺苷的合成能力。从运动员能量供应的角度来看,在短跑运动中,肌肉的快速收缩需要大量三磷酸腺苷分解所提供的能量,不同距离的速度耐力还需要磷酸肌酸的分解作用及糖酵解过程。而人体中的三磷酸腺苷储备通常有限,能够维持的时间仅仅几秒,这样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必须在肌肉两次收缩之间,也就是肌肉放松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提高运动肌肉的放松能力,可有效保证三磷酸腺苷的再合成,帮助运动员减少乳酸生成,延长持续工作的时间,提高运动员的耐受能力和速度耐力。
(五)放松训练有助力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其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跑步成绩和训练效果。因此,良好的心理情绪和状态,是运动员充分发挥短跑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基础。如果运动员心理状态过于紧张,运动员的肌肉就会一直僵持,就无法充分发挥其跑步技能。如果运动员的精神状态过于放松,其精力就很难集中,就很容易影响到运动员的斗志,长期下去就会感觉力不从心,运动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适当、合理的放松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不断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二、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分析
(一)生理学因素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短跑技术的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几个阶段,由于强烈而频繁的神经冲动与刺激肌肉紧张表现出不协调、不连贯,动作缓慢、费力,能量消耗大,动作变形、僵硬,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放松是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应答完成,动作表现出高度协调性、灵活性、轻松自如,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快速有节奏的支配,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稳定,以完成各种复杂多变的技术动作。经过放松的反复训练和强化,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交换的灵活性提高,肌肉收缩和放松的灵活性提高、潜伏时缩短,技术动作表现出轻松自如、流畅、放松的竞技状态。另外,放松还体现出上下肢技术动作的高度协调,增加摆动的速度、幅度,才能协调放松,跑的更快。
(二)心理学因素
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竞赛的激烈程度不断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也日益受到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率过速、呼吸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高度紧张等,这就需要通过放松训练消除运动员的高度紧张,难保证技术发挥的稳定性来承受外界和竞赛本身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顾李敏,王海斌.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协调放松能力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0):18-19.
[2]周林新.探讨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220-222.
[3]黎振华.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其训练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4:193.
[4]吴开.浅谈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0,9:56.
[5]江小东.试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2,(4):15~19.